《飛越瘋人院》:那些自作聰明,看似風光的人,最後都是犧牲品

2021-01-20 唐言奚

開始,當這一部《飛越瘋人院》看過之後,一個非常大的想法是,自由它是一直隨處存在,當你意識到可能被困,但又不可逃脫之時,也許你僅僅是去試著去走出第一步,就可以掙扎出去,找到自由。

倘若依著您的想法,觀眾在最初就曉得不少的瘋人,他們都是被強而抓進那裡的話,那麼相信大部分觀眾都會覺得護士他是壞人。

而麥克墨菲他將是一位英雄,這還有啥意義呢?在《飛越瘋人院》中一個地方很特別的是,當你悠悠地看完整部影片後,大家就會明白那個看似很優秀的護士長,他只不過是一位很冷酷的「權力者」,那個看起來有些混蛋的麥克墨菲,反而是一個很有人性的人。

倘若您在最初就能夠曉得社會背景又怎麼會有結尾的恍然大悟呢?如果是這樣的話,又怎麼可以讓觀眾感受到那個表面看起來有些理所當然的事情或是人物,但又是非常危險的呢?

倘若在故事的開頭就講出一些有關什麼聯合機制,這些非常現實的一些東西,那麼影片就會減少了比較多的藝術性,少了很多活力和夢幻般的色彩。

再者,影片裡拿出二個小細節對此作給出了諷刺,在前者中它會不停地給後者輸入一些東西,僻如音樂之類,而讓後者沒有辦法去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思考與交談。

當有人站出來抗議的時候,前者馬上就會出來解釋,這些音樂它是給所有人聽的,如果聲音小會有老人聽不見,講的看起來挺有道理的。又比如藥,麥克墨菲他會覺得這是安眠的。

是的,他就是鎮定藥,他可以抑制行動與精神,這就是在精神之上對人們進行懲罰,與接下來的藥療(電擊)什麼的有著一樣的屬性,還會對你說這是對你好的藥。如果不去控制,它會傷害到自己的,更會傷及到別人。

整部影片拿出這兩個隱喻,對國家制度和團體協定做出了非常明顯深刻的辛辣嘲諷,那些所謂的一些民主不過是專制的面具而已。

影片裡的瑞秋他其實是偽善,開頭到結速撐著拯救病人的旗號,然後去傷害別人肉體和心靈。而墨菲後來被摘掉「腦前額葉」和影片裡末尾瑞秋對病人虛假善良,有著非常鮮明對比諷刺。

在她駁倒大家釋放了麥克默菲的提議,完全不去思考留下他的意義。只不過是強行將他想進行改造。瑞秋她一點都不愚蠢,最可惡的莫過於,那些愚蠢的傢伙能夠左右人們的命運和去留。

如果麥克將她掐死,也許就結局就不是悲劇。瑞終最終還是沒被掐死,這樣的劇情影射了那時社會背景是那樣的無力。

影片裡酋長和麥克他們間的情節發展的也很有趣。先前去砸掉瘋人院想逃出的點子是由麥克來提出的,然而結果是強壯可又很怯懦的酋長去最後完成的。

他倆的處境與態度的變化細味起來值得回味。故事到了結局的時候,瘋人院依然沒變。而統治也沒變,逃避的人依然在繼續,導致麥克悲劇的比爾也包括在內。

最開始麥克他怎麼勸說酋長,最後還是逃走了,藍白相間的衣服越來越遠,直至消融在暮色的森林裡,而就在走之前他幹掉了被真正整瘋的麥克,鬥士得到了最後的尊重。酋長其實隨時可以離開這裡。為什麼不走?為什麼?因為之前他沒有認識到他可以去外邊接受更自由的生活吧可能。

自由它當然也是代價的,在追逐自由時付出的代價仍不停止的人他們都值得被尊敬。麥克他還是為了自由做出了很大犧牲。可精神將會影響身邊人,如同塔勒布曾經說的那樣,敢在真實世界掙扎的人,並勇敢的能承擔責任的人們都將值得被尊敬。

其實這種精神正是美國的主流價值文化一部分。如果一個人這種價值觀都不復存在的時候,不知道還剩下什麼了。

末尾,在這個壓抑人性的地方。這裡的人只在做一件事情,每星期都在提問同個問題來反省自已。麥克說出想看棒球賽時,護士講出用民主方式來表決。一大半的人高舉雙手時,她用結束投票來否定。

看似為精神病院中所有病人考慮的合理要求。不知道他們所說的自由幸福是在她們營造的氛圍下才擁有的。只有對錯,而沒有要還是不要,那些自作聰明,看似風光的人,最後都是犧牲品。這部影片它是上世紀70年代美國影片。當時美國迅速掀起了思想解放的熱潮,此片當時拿了奧斯卡5項大獎。雖是上個世紀的影片,然而在今天看,仍然是讓人熱淚盈眶。

相關焦點

  • 光緯戲劇出品話劇《飛越瘋人院》中文版2020年巡演正式啟動!
    7月21日,在嚴格完成自行隔離十四天後,光緯戲劇出品話劇《飛越瘋人院》將在各地防疫規定的指導下,以浙江杭州餘杭大劇院為起點,正式開啟為期三個月的2020年全國30城巡演計劃。  在當前,全國演出市場深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此次《飛越瘋人院》全國巡演的開啟,對於出品方光緯戲劇來說,無疑是一次勇敢的挑戰。
  • 飛越瘋人院:極具反諷意味的經典佳片
    我並不僅僅是在談論一個人,我是在談論每一個人。我在談論形式,我在談論內容。我在談論相互間的關係。我在談論上帝、魔鬼、地獄、天堂,你究竟明白了嗎?有幸能夠看到這部極具反諷意味的經典佳片!因為看完電影《飛越瘋人院》後我不僅被主演傑克·尼克爾森精湛的演技所折服,還被影片營造的壓抑氛圍,以及悲劇式結尾所震撼。
  • 電影《飛越瘋人院》與《禁閉島》
    元旦和博士在我老家閒逛,把整個村子都逛了逛。村子裡的人,雖然有些不說話,但是都面熟,知道我是誰家的孩子。大家笑而不語,或者只是看著,便擦肩而過。我最近迷上了看別人做的慢動作,比如餐飲服務員擦桌子,餐廳其他客人的言行。直至看了有關精神病人的片子,感覺自己有點像。。。。
  • 從《飛越瘋人院》到《小丑》,是對社會現實的批判還是反饋?
    當《小丑》首次2019年9月首次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播放時,這部色調陰暗、暴力、血腥、瘋狂的作品,幾乎讓整個西方社會都為之瘋狂點讚。這樣的場景讓人想到了上世紀70年代電影《飛越瘋人院》。由米洛斯·福爾曼導演,傑克·尼科爾森主演的《飛越瘋人院》是奧斯卡獎中一部劃時代意義的作品。有一個曾多年研究奧斯卡最佳影片獲獎篇目的學者指出,在《飛越瘋人院》這部作品獲獎之前,事實上所有奧斯卡的最佳影片,不管類型如何,始終是一個對美國社會、美國主流文化的全面肯定。
  • 不容錯過的五十部經典電影——飛越瘋人院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經典電影是《飛越瘋人院》。在1975年的奧斯卡上,作為同名電影的《飛越瘋人院》一舉摘取了包括最佳影片、導演和男女主角等在內的五項大獎,而傑克·尼克爾森飾演的麥克也成為了奔向自由生活而不屈抗爭的偉大象徵。
  • 《飛越瘋人院》:遺忘就是背叛
    奧斯卡最佳電影《飛越瘋人院》,像極了生活寫照,看到故事結尾,我甚至沒看明白為什麼酋長會這樣做,於是我去找了資料,看了別人的文章才深深明白,內心受到極大的震撼以及難過。後來他帶著病人們逃出看管去海上釣魚,每個人都開心的歡呼。
  • 《飛越瘋人院》:不是不嚮往自由,只是不願放棄安穩
    如果是這樣的話,就來看看《飛越瘋人院》吧。你和我一樣,都被困在瘋人院裡,想逃卻不敢逃。01一部堪稱偉大的電影《飛越瘋人院》1975年上映,豆瓣評分9.1份,獲得第4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在內的5項大獎和
  • 話劇《飛越瘋人院》本月亮相常州大劇院
    常報全媒體訊 記者從常州大劇院獲悉,7月30日晚,百老匯、奧斯卡經典作品《飛越瘋人院》中文版將亮相常州大劇院。劇迷、電影迷可以前來,感受這部經典作品對自由的詮釋和嚮往。《飛越瘋人院》是美國作家肯·克西創作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小說。
  • 《飛越瘋人院》:當籠子試圖磨平你的稜角,不要讓心靈停止飛翔
    《飛越瘋人院》:當籠子試圖磨平你的稜角,不要讓心靈停止飛翔 2020-07-04 1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飛越瘋人院》前傳劇集發海報 血跡令人不寒而慄
    《飛越瘋人院》前傳劇集發海報 血跡令人不寒而慄 時間:2020.08.03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 《新變種人》四不像?似猛鬼街又似飛越瘋人院,觀眾看完滿臉問號
    我們看過許多的(X-Men)系列電影,基因突變讓世界各地都有變種人,各自擁有不同能力,早從《戰警2》就知道他們會在青春期產生突變,確切得知自己的超能力,許多人帶來了災難,不被家人認同,幸好還有X教授(Professor X)願意接納他們,也幸好他們的身邊都是好人。
  • 感想篇《飛越瘋人院》
    每個人的行為,思維都是不一樣.有人會有轉身背後看到某人那猶如同情的一面.這就是飛越瘋人院電影情節,看完感觸很深,也震撼結局.但是電影畢竟是電影,離真實可能還有點遠.假如故事不是虛構,而是真實改變.但是我還相信虛構,因為這樣的人如果真實存在,那麼在社會裡的地位是什麼.
  • 《飛越瘋人院》前傳新劇《拉契特:黯衣天使》今日開播
    「 香蕉姐」Sarah Paulson 領銜主演、由美恐團隊Ryan Murphy打造的經典電影《飛越瘋人院》前傳Netflix劇集《拉契特:黯衣天使》與9月18日今日下午3點播出!全部劇集一次性放出。太期待了。
  • 淺析評分高達9.1的《飛越瘋人院》影片中,所潛藏的人性弱點
    因為後來大量案例表明,那些被切除腦額葉的人,有的出現了智力障礙、有的麻木不仁、還有的像幽靈一樣四處閒逛。他們變得如同行屍走肉的植物人一樣。腦額葉切除術是對人性的摧殘,是對病人自我意識的剝奪。在美國作家肯·克西創作的小說《飛越瘋人院》中,就提到了腦額葉切除術,反映了精神病院濫用職權對病人進行電療及前額葉切除手術的問題。這本小說讓肯·克西一舉成名。
  • 酷帥男星|傑克·尼克爾森10部硬核影片《飛越瘋人院》第三
    Good As It Gets《貓屎先生》由詹姆斯·布魯克斯執導,傑克·尼科爾森、海倫·亨特主演,作家梅爾文在遇到鄰居西蒙、餐廳女招待卡羅爾·康奈莉,深受影響,進而從一個主張種族主義和性別歧視的人變成了一個慈善家
  • 奧斯卡最佳影片《飛越瘋人院》前傳《拉契特》,經典反派歸來
    1976年,美國上映了影片《飛越瘋人院》。該影片在第48皆奧斯卡頒獎禮上大放異彩,一舉奪得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5項大獎,名垂影史。《飛躍瘋人院》中,最為吸睛的角色無疑是路易絲·弗萊徹飾演的米爾德裡德·拉契特。拉契特是精神病院的護士長,也是擁有最高實權的統治者。她不把患者當人看,稍有不爽就對患者實施精神虐待,甚至強迫患者做額葉切除術,淪為行屍走肉。拉契特是一個十足的惡女,還曾被美國電影學院評為第五大電影反派。
  • 《飛躍瘋人院》,米洛斯·福爾曼,流亡美國的捷克導演!
    此後幾年,福爾曼的幾部影片都獲得了不菲的佳績。1965年,福爾曼執導劇情片《金髮女郎之戀》該片獲得第3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提名。1967年,他執導劇情片《消防員舞會》,並榮獲第41屆奧斯卡金像最佳外語片獎提名 。直到1968年,捷克的「布拉格之春」爆發。雖然福爾曼身在巴黎,並未捲入其中。
  • 《狂探》:我用我的瘋狂接近真相,警察版「飛越瘋人院」
    現在江蘇衛視、浙江衛視、愛奇藝、優酷、騰訊等都在熱播,反響還不錯,作者呂錚的心態很平靜,似乎是在等待一個最終的答案。呂錚已經是一個老作者了,他從《警校風雲》開始到《謎探》,他用業餘時間以案件為素材寫了十幾部警探小說,並獲得全國偵探推理小說大賽一等獎、燧石文學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等。
  • 美恐班底打造《飛越瘋人院》前傳,《拉契特》榮登流媒體收視第一
    《拉契特》於9月18日在平臺上首播,共8集,該劇由《美國恐怖故事》系列導演兼製片人瑞恩·墨菲打造,"香蕉姐"莎拉·保爾森飾演主角拉契特,講述了護士拉契特在《飛越瘋人院》事件之前的故事。這部前傳同時還由辛西婭·尼克森、莎朗·斯通和芬恩·維特洛克出演。
  • 喜歡自作聰明的人,做人往往有四個很「蠢」的特徵,看看你中招沒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活得很失敗甚至是一事無成,並不是因為不夠聰明,而是因為喜歡自作聰明。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那些喜歡自作聰明的人,其實是最容易做出蠢事來的。具體而言,喜歡自作聰明的人,做人往往有以下四個很「蠢」的特徵,有一個,也不好,來看看你中招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