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外交部舉行網上記者會,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線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問: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4日表示,一些國家當前所採取的貿易或旅行限制措施可能會增加恐懼感,對公共衛生幾乎沒有好處。WHO傳染病危害及預防司司長布裡安德表示,WHO將對有關國家採取限制措施的理由尋求澄清,希望各國重新調整從中國撤僑政策。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一直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採取了最全面、最嚴格的防控舉措,很多舉措遠超出《國際衛生條例》要求,被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稱讚為「設立了應對疫情的新標杆」。世衛組織近期多次反覆強調,沒有理由採取不必要的國際旅行限制措施,呼籲國際社會勿信謠言,堅持科學。
針對有關疫情,絕大多數國家對中方抗擊疫情舉措表示讚賞和支持,對近期中國公民入境採取或加強檢疫防疫等措施,對此我們表示理解和尊重。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國家對中國疫情作出過激反應,採取過度應對措施,顯然與世衛組織建議背道而馳。中方希望各國能夠客觀公正、冷靜理性地評估疫情,尊重世衛組織權威專業建議,理解和支持中國政府防疫努力,採取有關措施應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不應超出合理限度,避免影響正常國際人員往來和各領域務實合作。
恐懼是更可怕的傳染病。面對公共衛生危機,各國應當團結合作,共克時艱,而不應隔岸觀火,更不應落井下石,這符合各國的共同利益。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