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行》是韓國首部殭屍災難片,於2016年7月上映,僅用19天就成為韓國的首部千萬票房之作。在豆瓣評分高達8.4分,可見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和認可度是非常高的。今天貓先生就帶大家了解下幕後你不知道的4個冷知識。
1、導演後悔沒「救活」男主
《釜山行》這部電影改編自低成本動畫《首爾站》,是韓國首部喪屍題材災難電影。它的成本價只有800萬美元,卻火遍全球160多個國家,收穫1.4億美元票房。
即將上映的第二部續作《半島》,成本約是《釜山行》的2倍。導演延尚昊在節目中透露,沒想到《釜山行》會獲得成功,否則就會想辦法救活男主。因此,半島並不是浮山行的續集,而是將故事設定為4年後。場景呢,也從動車搬至整個朝鮮半島。國家形同虛設,在成為廢墟的半島上,人們為了生存而鬥爭。
2、原著結局太過諷刺被改編
其實在原著漫畫中有著另一個結局,男主死了之後,金常務帶著孕婦和孩子穿過隧道,孕婦和小女孩走在前面,被軍隊誤以為是感染者而被射殺。唯一活下來的只有那個自私自利的金常務,真是應了那句禍害遺千年。導演認為這種結局充滿了諷刺,是在教育大家只有陰險詭詐才能活到最後。這與他想表達的主旨相反,才將結局改成比較積極樂觀的版本。
3、出演喪屍得先學現代舞
為了使電影中喪屍表演更加逼真有感染力,劇組在電影開拍前6個月,就請來著名舞蹈家樸在仁,為扮演喪屍的幾百名群演做動作指導,前後反覆練習6個月。電影中感染者的鏡頭也都是真實拍攝的,每一位感染者的妝容,至少需要40分鐘才能完成。每天近40名化妝師、12個化妝間同時運作,才能供得上。有大場面時,需要從清晨畫到午夜,演員們為了節省時間,有的是兩三天不卸妝。
4、小演員本來是個男孩
在釜山行的原劇本中,主角的孩子秀安原本定的是個男孩,但在拍攝過程中,男孩看到劇中喪屍的模樣直接被嚇哭了,怎麼哄都不行,非要回家找媽媽,說啥也不拍了。沒辦法,劇組只能重新選角色,卻怎麼也找不到符合人物設定的男孩子。直到導演看到小演員金安秀時,認為他非常適合這個角色,於是直接將角色改成女孩。
好了,我是愛電影的貓先生,關注我,帶你揭秘更多電影幕後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