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徹底懵了!「一遍看不懂」的《信條》刷屏:買票前必須了解這13...

2020-12-11 騰訊網

@中國新聞網

「別試圖去理解它,要去感受它。」

9月4日,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科幻動作電影《信條》正式上映,目前豆瓣評分8.1,這次,看過影片和沒看過影片的觀眾罕見地沒有為劇透而「吵架」,因為「想劇透也透不明白,看了劇透也看不懂」。

在過去的8月份,票房突破20億的《八佰》迅速帶熱了正在恢復中的電影市場,進入9月,新片數量豐富但重磅作品不算多,在國慶檔電影「神仙打架」之前,它們能將熱度繼續延續嗎?

電影《信條》豆瓣評分。

上映第一天的《信條》表現如何?

「第一遍完全是預習」、「像預告片說的:別試圖去理解它,要去感受它」,9月4日,看完《信條》的觀眾們如此感嘆。

從網絡評論來看,有人認為自己似懂非懂,但視效音效絕佳,觀影過程特別爽,有人覺得其實劇情的設定沒有想像的那麼複雜,但是細節值得討論,會再去影院重刷幾遍。

來源:微博截圖。

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作品一貫以「科幻燒腦」著稱,這次,他在《信條》中提出了「時間逆轉」的概念,神秘特工以「時間」為武器,拯救危在旦夕的世界,一些觀眾評論說,「看完出來想倒著走」。

來源:《信條》預告片截圖。

《信條》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第11部長片,在不少觀眾心目中,諾蘭就是「品質的保證」,在豆瓣,諾蘭多部作品都保持著8、9分以上的高分,而在電影院,近期復映的《星際穿越》《盜夢空間》分別取得了1.21億和3000萬左右的票房成績。

因此,《信條》的信息一出,便引發影迷們的期待。此外,諾蘭在影片拍攝中經常挑戰極限,他堅持大量實景拍攝,甚至買下了一架真實的波音747飛機來拍攝「炸飛機」的戲份,據悉,《信條》的製作成本超過了2億美元。

電影《信條》海報。

在全球電影行業因疫情損失慘重的2020年,多次聲明要與觀眾大銀幕相見的《信條》一直被視作拯救影院的希望,8月26日起,《信條》率先在英國、法國、紐西蘭等40個市場上映,首周末取得了約5300萬美元的票房。

9月4日,《信條》在國內上映,根據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截至4日21時,《信條》排片佔比43.13%,《八佰》排片佔比39.64%,同一天首映的《假面飯店》僅有6.24%。從票房數據來看,全國單日票房終於在9月份以後首次破億,但是,《信條》和《八佰》的綜合票房差距並不大。

來源:中國電影票房

「極限燒腦」、「時空混戰」、「看不懂」……對喜愛諾蘭電影的觀眾來說,這些標籤是吸引其走進影院的原因,對不熟悉諾蘭的觀眾而言,可能會導致他們直接放棄。在《信條》首映前夕,「想看」的觀眾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對三四線城市受眾的吸引力並不高。所以,《信條》未來「能不能打」,還需要觀察接下來的口碑變化。

大片帶動下,電影市場加速恢復

回顧剛剛過去的這個暑期檔,正是在大片和新片的帶動下,復工的電影行業迎來了艱難的「新生」。

近日,貓眼研究院聯合微博發布《2020年暑期檔數據洞察報告》,數據顯示,今年43天的暑期檔累積觀影人次突破1.03億,總票房36.09億元,並於最近11天連續取得單日票房破億元的成績。

來源:《2020暑期檔數據洞察報告》。

同過去相比,今年暑期檔36億的票房數字顯得頗有「落差感」。據燈塔專業版數據,2017年暑期檔總票房163.6億,2018年暑期檔總票房173.8億,2019年的暑期檔總票房177.8億,並先後誕生出年票房冠軍《戰狼2》《我不是藥神》《哪吒之魔童降世》。

但全國低風險地區影院在今年已經過半的暑期檔才按下重啟鍵,而且前25天上座率不超過30%,後18天上座率不超過50%,放映總場次不足去年周期的50%,至今仍有一些影院未能復業,因此這一成績對剛剛復甦的電影行業來說已經相當不易。

復工後的電影市場,由「中外新老」影片的組合共同推動。如果說此前的影片是幫助影院復甦,那8月下旬的《八佰》則是直接點燃了市場。

作為影院復工後的首部國產商業大片,《八佰》的上映加速了電影市場的恢復:推動單日票房在復工以來首次破億、首破兩億;七夕節當天票房5.25億,創下復工以來單日票房新高;2020年全國院線電影票房突破50億;多部電影開始定檔……國內電影市場正在重新步入正軌。

來源:《2020暑期檔數據洞察報告》。

國慶檔之前,影院能否繼續回血?

暑期檔告一段落,電影市場在連續保持11天單日票房破億之後,熱度開始有所下降。9月1日至3日,全國單日票房連續三天都沒有過億,直到等來4日《信條》的首映。

目前,《八佰》累計票房突破21億,但影片已進入上映第三周,票房增長速度有所減慢,在它之後,還有影片能繼續點燃市場嗎?

梳理定檔9月份的影片,有《假面飯店》《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鄰裡美好的一天》《死無對證》《菊次郎的夏天》等進口片,也有《我的女友是機器人》《通往春天的列車》等國產片,數量雖然豐富,但多為中小體量的作品。

其中,《信條》和《花木蘭》是最有望帶起票房的兩部大片。9月2日,由劉亦菲、甄子丹、鞏俐、李連杰等主演的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宣布定檔,將於9月11日在中國上映。

電影《花木蘭》海報。

儘管被網友們吐槽中文版海報像古老的DVD封面,但影片的人氣依然不減。花木蘭是家喻戶曉的古代人物形象,動畫版《花木蘭》也是迪士尼的經典代表作之一。據了解,「花木蘭」是迪士尼史上第一個亞洲公主形象,導演團隊歷時一年在全球面試了上千人,最後確定由劉亦菲出演,而甄子丹、鞏俐、李連杰的加盟也提升了這部影片的關注度。

受疫情影響,原定於3月上映的《花木蘭》同樣經歷了一波三折的定檔過程。目前,影片已放棄北美等地院線,將於9月4日上線流媒體平臺Disney+,比國內院線上映時間提前了整整一周。這一操作同時帶來了新的挑戰,除了要面對文化差異的討論,《花木蘭》可能更需要應付盜版資源對票房帶來的衝擊。

來源:中國新聞網

看諾蘭新片《信條》前,你必須了解的13件事!

科幻間諜巨製《信條》9月4日開啟全國公映,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信條》累計票房超1.2億元。這次諾蘭又會帶領我們進入什麼樣的費解之謎呢?

今日有網友看完《信條》後直呼:"看完一臉懵"、"沒帶腦子去看真看不懂",如果大家有這種擔憂的話,那麼在觀看《信條》前,有必要預習下面的十三個點:

1. 逆轉而不是穿越

近日諾蘭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談到:"《信條》並非時空穿越,而是逆轉時空。"逆轉時空這一個概念貫穿在劇情中,如果不是全程認真觀看並且思考,可能一個走神就會看不懂了,片中可能還會出現多條時間線重疊。

2.飛機爆炸是實拍,並非完全特效製作

諾蘭表示,這場戲只能拍一次,所以拍起來真的很緊張,"我在片場非常緊張"。他在《盜夢空間十年特輯》中也提到,自己更希望採用實拍的方式來展現電影鏡頭,這樣更能讓電影經受住時間的考驗。

3.男主拍攝《信條》期間面試新蝙蝠俠,謊報家裡有事被諾蘭拆穿

羅伯特拍《信條》的時候正好要去試鏡蝙蝠俠,但他需要對這消息進行保密,於是騙諾蘭說自己家裡有急事,結果被諾蘭當場揭穿:"哦,是嗎?我看你是要去試鏡蝙蝠俠的吧?"

這樣的羅伯特是不是像極了一些編請假理由被老師揭穿的調皮鬼?從此也能看出他們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想必他們在電影拍攝的過程中應該十分合拍。

4.《信條》創作理念在20年前就有了,曾出現在《記憶碎片》片頭

諾蘭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曾透露,《信條》有許多元素存在於過往作品中,其中預告片裡子彈從牆壁被吸出來彈回到一把槍裡,這個念頭至少存在他腦海裡20年了,這種元素曾出現在《記憶碎片》的片頭。

5.男主是好萊塢傳奇巨星之子,不願靠爹曾謊稱父親坐牢

《信條》的男主約翰·大衛·華盛頓是奧斯卡影帝丹澤爾·華盛頓的兒子,他曾經是一名職業橄欖球運動員,退役後由於十分熱愛表演又開啟了演員的職業生涯。

身為奧斯卡影帝丹澤爾·華盛頓的兒子,他並沒有依靠父親的背景而選擇走捷徑,約翰·大衛·華盛頓更希望靠自己的實力站穩腳跟。為了不受父親名氣影響,他選擇隱瞞身世,還謊稱父親是個建築工人或是在坐牢。

6.男主羅伯特確認出演《信條》,第一個告訴的人竟是洛杉磯瘋子

片中飾演Neil的羅伯特在採訪中坦言:得知確認出演《信條》後,沉浸在一片喜悅之中,第一個告訴的人竟是車窗外的一個洛杉磯瘋子!羅伯特是一名十分敬業的實力演員,同時他也非常熱愛這一份職業,所以在他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才會欣喜若狂。

7.《信條》預算超2.27億美元,諾蘭拍片太燒錢

《信條》輾轉7個國家取景拍攝,演員陣容相當強大,甚至還炸毀了一架真正的波音747飛機。該片的總預算超過了2.27億美元,這是諾蘭導演作品中第二高的電影,僅次於《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諾蘭曾在採訪中表示,這是他迄今最有野心的電影。

8.羅伯特10分鐘看完劇本,只為向諾蘭自誇

羅伯特為了向諾蘭自誇讀完劇本,於是快速閱讀10分鐘,便向諾蘭自誇到自己已經看完全部劇本,然而實際上他只讀了5頁。

雖然他與諾蘭導演開了這樣一個玩笑,但是羅伯特的敬業精神還是毋庸置疑的,他後來不斷琢磨和演繹,對諾蘭片子有著獨特理解:你挖掘得越深,就會發現得越來越多,而且你也許永遠找不到你要的答案。

9.信條女主看劇本花2個半小時,用喝茶時間計時

與羅伯特相反,伊莉莎白·德比齊閱讀劇本的時候十分用心,竟然用喝茶杯數來計算時間:喝了三杯茶,所以用了2個半小時。外表高大的她沒想到也有如此可愛的一面。

10.男神阿湯哥拍碟中諜期間,去看《信條》首映表示滿意欣喜

"阿湯哥"湯姆·克魯斯在社交帳號分享了一則Vlog,內容是自己和克里斯多福·麥奎在拍攝電影《碟中諜7》的間隙時間去電影院觀看了諾蘭導演的新作:《信條》,視頻中可見他對此片的期待和喜愛,視頻中連連表示:"I loved it"。

11.國外觀眾看《信條》被砸傷,以為是特效聲

有新加坡網友在某社交網站上曝出了看《信條》時,電影院驚險的一幕:影廳的通風管吊鉤從天花板上脫落,掉落在觀眾席上,砸傷了兩名觀眾。當場的觀眾在採訪中說自己還以為這是電影的逼真特效,大家在看電影的時候可要頭腦清晰遇到危險及時躲避哦!

12.很少人能認出亞倫 泰勒 詹森

看完《信條》的細心觀眾可能才能發現:飾演Junior原來是亞倫·泰勒-詹森。他曾憑藉出名的《海扁王》一片贏得了不俗評價,為他的演藝之路錦上添花。

13. 看清楚這些線你就能明白時空逆轉

一位看完《信條》的細心網友作出了時間線圖,能幫助大家理解劇情。這麼複雜的時間線經過梳理直觀地呈現出來,方便觀影理解。感興趣的話請去影院觀看電影吧!

在此次電影院復工期間,諾蘭導演的經典作品《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重新回到了螢屏上,吸引了大批粉絲前往觀看回味。

而這一次的新作《信條》緊接著在國內上映,可以說是給喜歡諾蘭導演電影的人們一個大大的禮物了。這次的《信條》又會帶給大家什麼樣的視覺聽覺盛宴呢?感興趣的話請去影院支持一下吧!

《信條》主演專訪,演員自己也看不懂劇本

9月4日,好萊塢名導諾蘭的新作《信條》正式在電影院與觀眾見面,影片中錯雜的時間線設定、腦洞大開的邏輯概念,緊張刺激的諜戰戲碼,都讓觀眾大呼滿足。

近日,貓眼電影邀請到了《信條》的主演約翰·大衛·華盛頓與飾演反派安德烈的肯尼斯·布拉納為觀眾講述電影的幕後故事。

讀完劇本的時長

諾蘭電影的劇情讓大多數觀眾都十分費解,想必劇本內容也是錯綜複雜,主演約翰·大衛說自己花了4個或者4個半小時才讀完,原因是他一直在往回翻。

約翰解釋說每當讀到時間倒退戲份的時候,他會疑惑角色是怎樣走到這一步的,所以自己不得不倒回去,以確保正確理解劇情。

反派的扮演者肯尼斯回憶他讀到《信條》劇本時,感覺就跟自己是第一次讀劇本一樣,他非常激動,心臟怦怦跳,像是喝了50杯咖啡一樣,同時他自己也很驚訝,因為這是他從業以來演的最黑暗的角色。

在第一次觀看電影時,他想起來自己對諾蘭說的話:你讓我懼怕我自己,這真是種靈魂出竅的感覺。

對劇情的困惑程度

主演約翰·大衛對記者表示,最開始自己一點都不疑惑,覺得明白所有的劇情,然後被現實打擊地體無完膚。當時,他讀了幾個小時的劇本,發覺自己太迷惑了,甚至連電影的類型都沒有搞明白。

雖然如此,約翰·大衛對這部電影評價極高,他認為這是自己讀過最好的劇本。在這之前,約翰·大衛看過諾蘭的電影,他坦言自己得看幾遍才能看懂,比如《盜夢空間》他就幾乎看了30遍。

面對這個問題,肯尼斯自信地說自己一點都不疑惑,他十分慶幸自己演了個俄羅斯人,這讓他想起了俄羅斯套娃,因為電影劇情與打開俄羅斯套娃有異曲同工之妙。對他來說,這類電影需要層層理解,他覺得這是一個需要自己解決的巨大情感難題。

為電影裡動作戲做的準備

約翰·大衛表示劇組的特效協調員喬治和打鬥協調員傑克遜和演員們鍛鍊了幾個月,他們得學習如何倒著做生活裡的瑣事,比如,呼吸、說話、跑步、出拳、打鬥等等。

如果自己來拍這部電影,角色會有怎樣的結局

肯尼斯認為諾蘭導演設置的結局非常棒,因為他刷新了間諜題材。他解釋說諾蘭不會讓影片裡的角色突然去做無聊做作的事情,他牢牢控制著角色陷入越來越深的黑暗,直到最後……(不能劇透)

這部精彩絕倫的《信條》正在熱映中,豆瓣和貓眼兩個平臺的評分都超過了8,影迷們好評如潮,沉迷於電影的視覺奇觀,也苦惱於縝密複雜的劇情。你有沒有去電影院看這部燒腦的佳作呢?

《信條》導演諾蘭專訪:搞破壞是在找童年快樂

9月3日,科幻燒腦電影《信條》的導演諾蘭接受了貓眼電影的採訪,分享了影片拍攝過程的一些趣事。

炸飛機名場面只拍一次,使用最大規模真飛機

對於《信條》中炸飛機的名場面,導演諾蘭表示這場戲只拍了一次。為了展現出震撼場面,很顯然最好的辦法就是使用一架真飛機,最大規模的波音747。

因為不能重來一次,為此團隊提前進行了仔細規劃,好在拍攝那晚一切都進行得非常順暢,讓諾蘭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在搞破壞飆速度之中找尋童年快樂

對諾蘭來說,當他講述一個龐大動作片的故事時,主要工作就是在搞破壞和飆速度之中找到童年一般的快樂。為此,諾蘭對《信條》投入了很多激情。

團隊環遊全球拍攝,飛機爆炸和急速追車等動作場面為觀眾帶來了諾蘭童年時的感覺,用諾蘭的話說:「走進電影院後一切皆有可能。」

大製作名導演在片場依然緊張

儘管拍攝過多部大製作,諾蘭在片場依舊緊張,對此他表示壓力山大的感覺對於拍攝重要場面是非常重要的,精神必須保持高度集中。

不過諾蘭也很樂觀,這種規模的大製作拍的越多就越熟悉這個過程需要怎麼做。

即便可以時空旅行,也選擇讓發生過的事情順其自然

如果可以時空旅行,你會改變過去的哪件事呢?對於這個《信條》出現過的問題,諾蘭表示更傾向於尼爾(羅伯特·帕丁森飾)的觀點:「發生過的事情就是已經發生了。我選擇讓發生過的事情順其自然。」

不會出演任何角色,就算是蝙蝠俠也不演

諾蘭執導了不少精彩電影,不少影迷十分好奇諾蘭是否想過要在電影中出演某個角色,諾蘭聽此笑稱問題問得好。

但他卻表示無論是蝙蝠俠布魯斯·韋恩,還是其他著名角色,不管塑造得如何出彩都不會出演任何角色,還是呆在攝像機後面更加舒服。

來源:貓眼電影訂閱號

萬水千山總是情,點個 「在看」 行不行!!!

相關焦點

  • 諾蘭新片《信條》太燒腦?看電影之前,你必須了解這13件事!
    科幻間諜巨製《信條》於今日開啟全國公映,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信條》累計票房達5108萬。這次諾蘭又會帶領我們進入什麼樣的之謎呢?今日有網友看完《信條》後直呼:"看完一臉懵"、"沒帶腦子去看真看不懂",如果大家有這種擔憂的話,那麼在觀看《信條》前,有必要預習下面的十三個點:1.
  • 「一遍看不懂」的《信條》來了 能讓影院繼續回血嗎?
    9月4日,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科幻動作電影《信條》正式上映,目前豆瓣評分8.1,這次,看過影片和沒看過影片的觀眾罕見地沒有為劇透而「吵架」,因為「想劇透也透不明白,看了劇透也看不懂」。
  • 主演都看不懂的《信條》,男二殺青時:我這角色到底死了沒?
    ,我覺得自己完全懂了;看完第二遍劇本,我覺得自己第一次看的太草率了;到了第三遍及以後,每次都會有更多的疑問和迷惑。 聽完帕丁森的話我們就放心了,原來不止我們看不懂,原來演員自己都看不懂啊?!
  • 「一遍看不懂」的電影《信條》來了!國慶檔之前,影院能否繼續回血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6日電(任思雨) 9月4日,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科幻動作電影《信條》正式上映,目前豆瓣評分8.1,這次,看過影片和沒看過影片的觀眾罕見地沒有為劇透而「吵架」,因為「想劇透也透不明白,看了劇透也看不懂」。
  • 看《信條》必須知道的13個幕後花絮
    「我們進行了徹底打掃,重建了舞臺,拋光了混凝土表面,並重建了一些翹曲多年的外牆。我們不得不修理大門,並更換大量的玻璃。我們還修復了現場的照明設備,並添置了新的照明設施。我們還花費了大量時間處理所有觀眾座椅和地毯。對我們來說,保持原貌再稍作改變,這才是最重要的。這是一棟很棒的建築,我希望塔林能將它保留下來。」
  • 看《信條》前必須知道的15件事!
    《信條》男主約翰·大衛·華盛頓是影帝丹澤爾·華盛頓的大兒子,前橄欖球職業運動員。 有條件的影迷一定要選這三家影城的IMAX廳觀看,沒條件的影迷也最好選擇新一代IMAX雷射影廳觀看! 9
  • 看諾蘭新片《信條》前,你可能要做好這幾個心理準備
    ②一定首選IMax版很多人有個慣性思維,認為看IMax一定要選3D的,但其實並不是,至少諾蘭的電影不是這樣。說實話,我個人已經不太能夠接受偽3D電影了,眼睛累不說,而且清晰度之類的也大打折扣,這也是為什麼李安非要整什麼3D4K120幀的原因。
  • 《信條》有多燒腦?看完這篇解析就全明白了!
    本文較長,但乾貨滿滿,力爭做到使您看完本文就不需再花時間看其它分析了。劇透前會有預警,請您放心閱讀。我相信大多數觀眾在第一次觀看《信條》的時候,都很難把握住電影中的細節,這主要是因為第一遍觀看,光是消化電影時間逆行的設定就需要一番功夫,這就導致初看《信條》之後,一般都是似懂非懂、一臉懵逼的狀態。不同人的區別只是懵逼的程度不同,有的理解的多點,有的理解的少點,一遍能全看明白的人應該很少。
  • 超級巨製電影《信條》,影迷大呼看不懂,首先要明白這3點?
    友情提示:本篇文章閱讀時長5分鐘一般電影看不懂,觀眾會罵,這導演怕不是個傻子吧?諾蘭的電影觀眾要是看不懂,觀眾也會罵:「我怕不是個傻子吧?」最讓我不能釋懷的是,小編昨晚看的《信條》,看完走出影廳,負責影廳保潔的工作人員,問我:你看懂了嗎?
  • 看不懂諾蘭的《信條》?請收下這份觀影指南
    時隔三年,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攜「燒腦」新片《信條》重返中國院線。不過,首周末突破兩億的票房難稱理想,迄今較開畫下降0.5的豆瓣評分也漸漸呈現口碑兩極分化之勢,「門檻太高」「看不懂」等成為觀眾主要的吐槽點,演員秦昊更發文調侃:如果自己表示看不懂,會不會被質疑智商問題。從《盜夢空間》到《星際穿越》,向來標榜高概念的諾蘭似乎從未對觀眾這麼「不友好」過。
  • 《信條》影評:看完劇透反能提升觀影體驗的電影(本文涉及劇透)
    這種新奇的設定頓時吸引住了熒幕前的我。為了查清這些來自未來的子彈,男主和男二尼爾展開了追查,這期間兩人的默契程度極高,完全不像是初次合作的樣子,這也為後來的故事埋下了伏筆。在印度軍火商的指引下,找到了一個俄國軍火巨鱷(本作的反派)。在交換情報的過程中,男主了解到了巨鱷的妻子是個藝術品鑑定師,決定從她入手。
  • 三刷都看不懂諾蘭的新片《信條》,要怪就怪身高190的女主太搶眼
    我個人是有貢獻了三張電影票,第一次看前面的戲份覺得有點點乏味,因為滿腦袋都是問號,看不懂,後半段才漸入佳境。第二遍和第三遍大致上對電影有了一些深入的了解,但對於整部電影的深度解析還是有些困難。一些專業的up主為了徹底解析這部片子,甚至刷了9遍,才總結好處萬字解析。不得不說,要看懂諾蘭導演的這部片子,真的要懂太多東西,比如物理的相關知識,一些相關的歷史事件,甚至是一些深層次難懂的理論等等。就這點上,為何《信條》票房不及《八佰》?
  • 看不懂《信條》?也許你該玩玩《時空幻境》
    電影院恢復營業之後,我看的第一部電影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信條》(TENET)。從預告片公布開始,《信條》「複雜」「燒腦」「看不懂」的評價就聲名在外。電影上映之後,「深度解析」「細節搜索」的文章和視頻也不少。對於諾蘭和諾蘭的電影來說,這也算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不論是《盜夢空間》還是《星際穿越》,「燒腦」已經成了他的一個知名標籤。
  • 動漫裡有哪些看完第一集一臉懵,看完全集卻大呼過癮的番劇?
    導讀:隨著二次元產業的發展,動漫題材越來越廣,逐漸開始涉及一些高難度話題,很容易就產生了看完第一集一臉懵,看完全集卻大呼過癮的現象。這類劇探討的問題或現象本身就很複雜,為了解釋這個問題,編劇會創造出很多專有名詞。
  • 看完「刺客信條」電影 此刻我的心情很複雜
    作為死忠,嗶哥在看這部片前還重新玩了一遍最經典的《刺客信條2》,以便讓自己陷入中二模式,以腦殘粉的狀態走進電影院。看之前,我對這部片真是無比期待。然而,如果你是《刺客信條》的老玩家,看完後你估計是這樣:
  • 諾蘭真的不懂觀眾!《信條》8天的票房不足3億,製片方直接血虧了
    不知道大家看過諾蘭最新的電影《信條》了沒有呢?雖然,電影延續了諾蘭燒腦片的一貫思維,十分燒腦,因為過於燒腦的緣故,這部電影相信有八成的人都看不懂吧,如果電影要是真的就這樣的話,那也沒什麼,可諾蘭還在劇中夾帶了很多私貨,這也是為什麼電影票房會撲街的原因。
  • 諾蘭新片《信條》讓觀眾「看傻」 這電影到底講了什麼?
    近日,諾蘭導演的新片《信條》在國內上映,劇情環環相扣卻讓不少的觀眾沒能看懂,時空逆轉的劇情也是十分的吸睛,諾蘭新片《信條》評分如何,口碑兩極化被稱燒腦大片信條電影解析。我們一起來看看劇情吧。我們都知道諾蘭導演的作品有很多,比如《記憶碎片》、《星際穿越》、《盜夢空間》等作品,每一部作品都非常的好看,觀眾們也對《信條》十分的期待,而越是期待就越是失望,在看完電影《信條》之後,不少網友紛紛吐槽劇情燒腦,沒看懂;甚至有網友表示看傻了,不得不說是在挑戰網友們的智商了。
  • 看不懂《信條》沒關係,這部把你看哭的科幻片,才是諾蘭的巔峰之作!
    看不懂《信條》沒關係,這部把你看哭的科幻片,才是諾蘭的巔峰之作! 著名大神級導演諾蘭新作 科幻大片《信條》正在影院熱映
  • 歐洲美女第一次坐中國地鐵,買票時一臉驚訝:真看不懂中國!
    歐洲小姐姐第一次坐中國的地鐵,買票的時候一臉驚訝:真的不能理解中國。這位歐姐是一位旅遊愛好者,這次因為換工作,有很多空閒時間,就來中國旅遊了。她坐地鐵的時候,買票的時候發出了驚訝的聲音。她發現中國的地鐵票不是紙,而是可以循環利用的。安檢的時候,放在機器上刷一下,下地鐵的時候,扔回去。這樣一來,既省去了製作紙質車票的麻煩,又節約了資源。
  • 不要因為是諾蘭就可以吹,電影《信條》真的沒看頭
    他來了諾蘭導演今年帶著他的又一部燒腦神作《信條》來了,講真的看諾蘭電影有點累,真的太燒腦了。就像前面兩部我最喜歡看的電影一樣,《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這兩部我不下看了三次上才算看明白了,而這次的《信條》前幾天在網上下載看了一次,直接覺得自已智商不在線上根本就看不懂,前面至少有那幾十分鐘的電影看得我想睡覺挺無聊且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