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迎澤公園裡的那座藏經樓

2020-12-14 老醯兒諞晉

山西省太原市有一座歷史悠久,面積最大的休閒娛樂場所,它就是久負盛名的迎澤公園。

迎澤公園始建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幾乎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同時代的建築。當時的人民公僕嶽維藩(當時的太原市長)為了給全市廣大群眾人民建設一座休閒娛樂場所,選擇太原市「滿州墳」的西側、大南關的東側一片沼澤地,動員全體人民開展義務勞動,硬是靠人工一鍬一鍬挖出了一個人造湖泊——迎澤湖。挖出來的土填平了原來的沼澤地,一個規模宏大,景觀錯落有致的公園格局初步形成。公園初建以後還規劃了不少建築,但是共和國成立之初,資金短缺,當時的山西省政府秘書長鄭林提出了一個建議,後經省人民政府辦公會議通過,經當時的山西省委書記陶魯茄批准,決定將位於山西省太谷縣資福寺的主要建築物於公元1961年整體搬遷到迎澤公園,初名藏經閣,為清代康熙年間的建築物,坐北朝南,面闊五間,直進三間,高度為18米。

藏經閣為中國古代傳統三層四簷歇山頂式建築,黃綠琉璃瓦脊飾,周圍剪邊,閣體周圍有18根紅色廊柱圓頂。飛簷鬥拱,凌空飛翔,鬥拱緊抱渾然一體。雕梁畫棟,雀容彩繪,鷗吻相望,脊獸有序,瓦當密布。藏經閣周邊松樹、柏樹林立,盡顯滄桑!

經過仔細駐足觀望,了解才知道這座藏經閣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並且是從太谷縣搬遷而來,單是搬遷事宜就用了整整兩年時間。

當時的省政府有關領導認為中國古代「閣」是存放經書的地方,在迎澤公園這種大庭廣眾之下的休閒娛樂場所將它改成「藏經樓」會更加適合這樣一種寓教於樂之場所,便請山西大學歷史系姚奠中老先生潤筆提寫「藏經樓」的牌匾,懸掛於安頓好的藏經樓上。

走進迎澤公園中心區域,就可以近距離觀察到魏峨壯觀、古樸典雅、結構精巧、秀逸自然,清俊華麗、裝飾一新的古藏經樓。藏經樓經過重修和彩繪面貌是煥然一新,色彩豔麗而不失古樸。正南面匾額上書寫著「三陽開泰」對聯為:「江山如此多嬌,風景這邊獨好。」二層三層匾額為:「凡吾祥地,」「藏經樓」。北面最大的匾額為:「有容德大」。對聯為:「玉清當欗碧,山曉入樓青」。最上邊的匾額就是「古藏經樓」!

迎澤公園公元2000年被太原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市級文物保護重點保護單位。

藏經樓南面有兩隻大石獅子,其背後也有兩隻,高大威猛,有破損部分但是不多,在藏經樓北廣場幾十米處有一對黑色石獅子,與一般的蹲坐的獅子像不同,這一對黑獅子四腿著地,身體幾乎與地面平行,這樣充分展示出獅子的蓄勢待發的姿勢,更顯其威武之志,這對黑獅破損比較嚴重,某些部位修復痕跡比較明顯。

現在的藏經樓,原來在太谷縣,不由得增加了我們好奇,太谷縣是晉商雲集的地方,曾經號稱「東方華爾街」,現在到太谷縣城的老街走一走,屬於原太谷縣的大東街,仍能看到古老縣城繁華的風貌,處處是明清古建築群,商號,票號半個世紀以來這裡發生的商業奇蹟是家喻戶曉,數以萬計的白銀由這裡流向全國各地,流向世界各國,歷史如此厚重的太谷縣城東,「東寺園」內就坐落著一座藏經樓,它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重建於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於康熙十五年又大修一次,於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7年)再次大修。現在的藏經樓僅僅只是太谷縣資福寺的一部分,你就可以想像一下當年資福寺的宏大規模,歷史上太谷縣佛寺遺址很多,但是唯獨資福寺有專門存放經書的藏經樓閣。

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在其《中國建築史》第七章:元、明、清中介紹有「資福寺藏經樓」,具體位置在山西省太谷縣城東大街,創建於金皇統年間,真知殿前的藏經樓,劃為立構,其樓左右加以鼓樓、鐘樓形成了三樓並列之勢,樓本分兩層,每層各重簷,便形成兩層四簷,外觀極為俊秀,其平座鋪墊之上,施樓作簷,這樣的設計和施工工藝極為罕見,這就是「藏經樓」建築藝術的價值所在!

抗日戰爭期間,資福寺正殿毀於戰火,其他建築物也呈現出倒塌之勢,當時的藏經樓也是岌岌可危,四周牆壁用幾十根五六米長的椽木支撐著,一直沒有維修,且非常破敗。當時的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經過實地考察認為藏經樓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價值,必須進行搶救性保護,故決定在太原市迎澤公園選址搬遷,作為太原市一處歷史文物景點,太谷縣的老百姓聽說以後非常高興,積極配合將此樓順利搬遷到迎澤公園安頓下來。

藏經樓的文物歷史價值就在於樓內保存著歷史上極為罕見的大藏經、華嚴經這些佛教的經典之作在中國大地極為珍貴,是廣大佛學愛好者研究,探索佛教的上乘之作,後來有關部門為了歷史文物的安全,將這些經書全部轉移到了「崇善寺」統一保管,隨之山西省佛教協會依法入住「崇善寺」。廣大佛學愛好者可以在這裡學習,交流以至升華。

所以筆者認為山西省政府對於藏經樓的搬遷、保護,維修,尤其是對於佛教經典著作的保護是明智之舉,也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情。

有一個問題筆者經過初步調查研究在這裡特別強調一下,關於藏經樓的藏到底是念cong呢?還是念zang呢?這裡告訴大家標準的答案念zang,再不要以訛傳訛。通俗意義上講或者說老百姓不知就裡念cong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研究歷史的,或者說有一點歷史常識的人就另當別論了,從歷史淵源角度來講,最早重建資福寺內的初名就是(zang)藏經樓,它是元代建築,也是佛教大興於中原地區之時,所以當時修建這座閣樓的目的是存放藏經書籍的地方故名藏(zang)經樓!

作者:王恭建

2020年5月1日

相關焦點

  • 公園內的太原迎澤標誌性建築藏經閣歷經八百年滄桑
    藏經樓一直是迎澤公園的象徵,在這次改造中,建築主體也得到了保護和維修,屋簷上安裝了小聚光燈,晚上藏經閣特別是美被安裝。據說,清光緒十二年夏末的一天,汾水急劇上升,並沿著汾河衝破堤壩,洪水過後,在太原老城的迎澤大門外留下了一個小湖泊,這個小的湖泊變成了迎澤公園。
  • 太原迎澤公園的鬱金香開花了
    每年的三四月份,公園內很多花都競相開放,桃花,櫻花,杏花等紛紛登場。走進迎澤公園後到處都是鳥語花香。今年因為疫情影響,人們出外遊玩比往年延遲,好像錯過了很多春天的好時光,可以出門的時候,已是遍地開花,滿園綠色的景象, 從迎澤公園東側的小門進入,迎澤湖東邊的健身步道兩邊有很多各種顏色不同類型的鬱金香,看到大象滑溜梯,人們都會駐足觀看,很多人都有在此玩耍的經歷,童年美好的回憶。
  • 太原迎澤公園生態環境好 鳥的種類從十餘種增至三十餘種
    近日,細心的市民不難發現,迎澤公園內,清脆鳴叫不絕於耳,美景與嬉戲、覓食的小鳥相映成趣,形成一幅幅美麗的自然生態畫卷。6月22日,從太原市園林局獲悉,太原市各個公園的綠化覆蓋率逐年提升,以迎澤公園為例,環境越來越好,夏景一年比一年美麗,鳥的種類、數量逐年增加,該公園記錄鳥的種類數量從十餘種增至三十餘種,成為公園環境變靚的「見證人」。野生鳥類對於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所以鳥兒是生態環境的「晴雨表」和「監考官」。位於太原市中心的迎澤公園,水域面積約佔其總面積的30%,自然生態環境良好。
  • 山西迎澤公園突然爆紅,竟生長出一片水中皇后,而且環境優美
    ,數量還是蠻大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山西迎澤公園突然爆紅,竟生長出一片水中皇后,而且環境優美。,為什麼要叫迎澤公園?就是因為公園位於古代太原迎澤門外,所以叫迎澤公園,2002年公園對外開放,地理位置在市中心,交通相當便利。
  • 綠頭鴨、翠鳥、灰椋鳥、金翅雀……你沒看錯,這些鳥兒都是迎澤公園...
    近日,細心的市民不難發現,迎澤公園內,清脆鳴叫不絕於耳,美景與嬉戲、覓食的小鳥相映成趣,形成一幅幅美麗的自然生態畫卷。6月22日,山西晚報記者從太原市園林局獲悉,太原市各個公園的綠化覆蓋率逐年提升,以迎澤公園為例,環境越來越好,夏景一年比一年美麗,鳥的種類、數量逐年增加,該公園記錄鳥的種類數量從十餘種增至三十餘種,成為公園環境變靚的「見證人」。野生鳥類對於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所以鳥兒是生態環境的「晴雨表」和「監考官」。
  • 太原耗資25億建設大型公園,是迎澤公園4倍,有望成為新地標
    對於這一類人群國家也是想了很方法來解決,這是,很多地區就將目光放在了公園上。公園是一個城市內部環境和生態的體現,很多人在進行房子的購買時也會關注到周圍有沒有公園,一般有公園的地方,空氣品質都是非常不錯的。而太原這些年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讓該市內部的空氣品質有所下降,為了造福於人民,也為了增添該市內部的綠化面積,太原市內部將建造一所新的公園。接下來,讓小編給你介紹一下吧!
  • 上海的一座「爛尾樓」,耗資8個億,身處核心區域卻爛尾多年
    文/下課時間到啦(歡迎大家轉載與分享)旅行的好處在於可以暫時遠離日常生活,還不必承擔平日裡瑣碎的責任。如果說,「東方明珠」是上海的一張名片,那這座爛尾樓「黃金置地大廈」也是非常的顯眼,因為它處在上海的「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屬於上海的核心區域,這座半成品的高樓屹立在這裡,也是非常顯眼的存在,對於城市美觀有著較大的影響。
  • 那一夜,那場雨,那座城
    那一夜,那場雨那座城,那些人有的在雨中轉身,有的在雨中前行每一場雨對某些人來說攝影:葉子,本期圖片拍攝於保定競秀公園和棉枋老社區那一夜,那場雨,那座城雨打溼了葉子打溼了這座城也打溼了人的心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 蘇州有座千年古寺,以一首古詩聞名天下,門票20常年香火旺盛
    今天小編來介紹一下蘇州有座千年古寺。它就是寒山寺,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這座寺廟的歷史已是悠久,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但是寺廟也是經歷了重重困難,先後經歷了5次燒毀,不過好在寺廟也一直在修復。寒山寺在我國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是中國十大名寺之一,現在在寺廟中仍保存有大量的古蹟,年代感十足同時又極具觀賞價值。
  • 藏經千年處,房山雲居寺
    那女孩一回頭,我認出了是「夜貓子」,我的湖南老鄉,老家隔壁瀘溪縣美女鄉出產的「湘西之花」。彼此寒暄幾句,邊上車沿著四環線一路向西南方向奔去。雲居寺位於北京西南房山區大石窩鎮水頭村,距市中心70公裡。由雲居寺、石經山藏經洞、唐遼塔群構成。雲居寺始建於唐貞觀五年(631),由僧人靜琬創建。
  • 南陽300年歷史的「藏經閣」風雨飄搖,所藏《道藏》堪稱稀世珍寶
    (文|蘇雁濱)一個城市的魅力,不因花的絢麗而婀娜,也不因水的妖嬈而多姿,她在歷史的車輪裡深沉,在歲月的沉澱中騰飛!就像艾青先生的名句: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01藏經閣的由來南陽人知道藏經閣,怕是一定源於那部皇家御賜的稀世珍寶——明正統《道藏》而知的!
  • 萬眾矚目《武林之王》新啟藏經閣
    《天龍八部》裡那貌不驚人的掃地僧竟是絕世高手,他不過是在「藏經閣」掃地就有如此成就。今日《武俠之王》新啟「藏經閣」,讓所有玩家都有一探稀世武學的機會。 很多人都喜歡拍格子抽獎,樂此不疲,因為你永遠不知道那一格後面會有怎樣的驚喜。而《武林之王》的「藏經閣」,每一層,每一格,都有不一樣的驚喜等著你。只需你層層探索,便可隨即獲得寶物。
  • 「迎澤快訊」2020年12月16日
    12月15日,公安迎澤分局舉辦2020年度向「兩代表一委員」匯報工作暨「警營開放日」活動,實地參觀郝莊派出所戶政大廳,聽取公安機關防範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的經驗匯報,並認真填寫《徵求意見卡》,積極獻言獻策,為分局下一步工作提供寶貴意見,奮力開創迎澤公安工作新局面。
  • 昆明滇池旁這座公園已有600多年,180字對聯為天下之最
    昆明地處高原,冬季大多數時間感覺不那麼冷,加上昆明這座城市頗具歷史,市區裡有很多旅遊景點可以遊玩,適合冬天前來避寒。 這些紅嘴鷗不遠萬裡從西伯利亞飛來昆明越冬,在市區的許多公園裡都能見到它們的蹤影。滇池旁邊的大觀公園就是一處不錯的觀鳥勝地。大觀公園因大觀樓而得名,大觀樓始建於清朝,也是我國名樓之一。
  • 太原迎澤大橋上的蜘蛛網多到讓人驚嘆!為什麼今年會有這麼多蜘蛛...
    太原迎澤大橋上的蜘蛛網多到讓人驚嘆!為什麼今年會有這麼多蜘蛛?9月1日21時,幾乎每天都在迎澤大橋散步的市民白女士看到山西晚報記者在對著蛛網拍照,她說現在蛛網少多了,7月最密集,當時幾乎每三兩個柵欄上都可以看到蛛網。
  • 全國第一座遺址公園,洛陽市最大綜合性公園,花開時節動京城
    無論是大街小巷,乃至公園角落,山間溪旁,隨處可見一朵朵牡丹。而作為洛陽市最大的綜合性公園,王城公園內也是熱鬧非凡,多彩的牡丹花會正在如火如荼的上演著。洛陽王城公園,始建於1955年,位於洛陽市中州中路312號,之所以叫王城公園,是因它是修建在東周王城遺址上而得名。
  • 追憶「水木年華」,那逝去的流年
    在網絡上引起熱議,昔日的水木年華到了首戰便淘汰的地步, 對比昔日成員李健在《歌手》裡的表現,不禁令人唏噓。對不起,小編用了「追憶」兩個字,因為現在的水木年華不再是小編記憶裡的水木年華了,但是依然是小編無法忘懷的青春。仍然記得那一句「因為夢見你離開,我從哭泣中醒來,看夜風吹過窗臺,你能否感受我的愛……」無數個難眠的夜晚,醒來看見窗臺飄飛的窗簾,總會想起這句歌詞,淚流滿面。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鐘山在六朝時期就是佛教聖地,梁武帝時周圍已經有大小寺廟七十多座,靈谷寺卻是其中唯一流傳至今的寺院。朱元璋為修建孝陵,將寺遷至今址,賜名「靈谷禪寺」,封「天下第一禪林」。1928年,國民政府將靈谷寺改作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將寺遷至一旁的龍神廟,規模不復當年。建國後將這一帶改名靈谷公園,不過習慣上仍然稱之為靈谷寺。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曾經靈谷寺的主殿建築卻不在靈谷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