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縣重點項目觀摩|汀羅鎮發展循環經濟助推鄉村振興

2020-12-22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許洪勝 通訊員 呂金虎 東營報導

12月14日上午,利津縣重點項目觀摩團到汀羅鎮進行觀摩。

第一站觀摩汀羅鎮循環經濟工業園區中成巨擘年產4萬噸玄武巖纖維項目。汀羅鎮循環經濟工業園區緊靠榮烏高速公路出入口,規劃佔地74公頃,重點圍繞倉儲物流、新能源新材料、再生資源利用等產業引進和培育產業項目。近年來,共完成園區基礎設施配套投資5200萬元,建設道路3.5公裡,架設供電線路1.5千米,建設雨汙管網1.6公裡,鋪設天然氣管道1200米,建設自來水管網1700米,完成綠化面積170畝,實現了五通一平,具備了承載項目的基礎條件。

汀羅鎮循環經濟工業園區中成巨擘年產4萬噸玄武巖纖維項目

中成巨擘年產4萬噸玄武巖纖維項目位於汀羅鎮循環經濟工業園區,佔地面積92畝,概算總投資1.8億元,生產車間及附屬庫房、辦公樓建築面積30810平方米。項目以玄武巖巖屑為主要原料,生產以巖棉、礦棉為代表的高效絕熱材料。該項目生產車間長289米、寬98米、高12.5米、局部高度24米,建築面積28322平方米,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單體巖棉、礦棉生產車間。項目使用電力鍋爐動能,採用集成型、加料、集棉、固化系統於一體的自動生產線,設備進口率達到65%(含電力鍋爐),代表當前巖棉、礦棉行業最先進技術工藝,填補了東營市及魯北地區保溫隔熱防火材料的產業空白。

據悉,該項目年可消化玄武巖巖屑4萬噸,有效解決勝利油田等礦業企業固體廢棄物循環利用難題。項目投產後,預計可實現年產值7000萬元,利稅2000萬元,稅收450萬元,帶動就業200餘人。

工農複合型循環經濟產業園(益生集團父母代肉種雞飼養項目)

第二站觀摩汀羅鎮工農複合型循環經濟產業園(益生集團父母代肉種雞飼養項目)。汀羅鎮工農複合產業園區西起辛河路,南沿陳莊鎮,東接東營港疏港高速,北至河口區,規劃佔地面積70.6平方公裡,目前已落地企業11家、項目13個,投產和在建項目總概算投資21億元,已完成投資8.2億元,2020年新招引落地工農項目9個。益生集團父母代肉種雞飼養項目作為工農複合產業園區重要項目之一,概算總投資1.84億元,佔地3762畝,其中養殖場佔地960畝,規劃建設父母代肉種雞場7處、9場區,建築面積41.88萬平方米。項目達產後,存欄哈伯德父母代肉種雞84萬套,年生產供應商品肉雞(雛)1000萬隻,實現年銷售收入3.1億元。項目2020年6月份開工,預計2021年4月份全部投產運營。引進全國唯一一家以「畜禽良種」為核心競爭力的上市公司——山東益生種畜禽股份有限公司,盤活破產企業東營黃河港牧業有限公司資產,目前已到位省外投資1.73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623萬元,實現了項目騰籠換鳥、涅槃重生。該項目以父母代肉種雞生產繁育商品代雞為目標,依託法國哈伯德公司和中國農大、山東農大、青島農大、山東動物疫病診斷中心和山東飼料監察所等國內外知名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種雞品種、飼養管理、免疫監測、疫病診斷、飼料原料化驗等方面提供技術指導培訓,放大產業示範引領作用。

津汀現代漁業示範園

第三站觀摩津汀現代漁業示範園。汀羅鎮將支部領辦合作社作為拓寬村集體經濟發展渠道,促進農民增收的有力抓手,按照「黨建引領、支部領辦,市場化運營、科技賦能、利益共享」的總體發展思路,高標準建設津汀現代漁業示範園區。園區佔地310餘畝,概算總投資1940萬元,建設南美白對蝦種苗繁育棚6個、標準化溫室養殖棚50個、水循環沉澱池3個、蓄水池1個,養殖水面90000平方米,設施養殖水面65000平方米,並配套建設辦公區、實驗室和冷庫等附屬設施。園區年可繁育蝦苗5000萬尾、出水商品對蝦15萬公斤,實現銷售收入1.06億元。今年,該園區成功創建為市級現代漁業示範園區,爭取到位中央計劃資金740萬元。項目建設堅持黨建引領、支部領辦。11個村支部領辦合作社聯合成立津汀現代漁業合作聯社,將分散的土地、資金、人力等資源集聚,發展規模經營、抱團發展,形成「統一育苗、統一管理、統一技術、統一購銷」的服務體系。探索政府兜底、社企聯營。鎮國有控股公司配套建設園區道路、水電管網,引進東營海福水產公司進行市場化、專業化管理,實現了項目從土地流轉到產銷供一體化運行,激活了產業發展的「一池春水」。聚焦科技支撐、示範帶動。引進青島農業大學李玉全博士團隊,成立東營市利津縣水產研究所,可為園區和全鎮1520餘戶蝦農提供優質蝦苗、水質監測、技術培訓、冷鏈倉儲物流、市場營銷等服務,既解決了群眾苗種、技術、市場等短板問題,又實現了園區一體化發展。

第四站觀摩汀羅鎮農旅融合示範園區、聖水循環農業示範園。汀羅鎮農旅融合示範園區東起辛河路,南接陳莊鎮,西靠陳汀路,北至草橋溝,規劃佔地面積17.4平方公裡,規劃總投資6.7億元。截至目前,招引企業4家,建設項目13個,完成投資1.5億元。今年,該園區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聖水循環農業示範園是汀羅鎮農旅融合示範園區核心項目,園區佔地2100餘畝,總投資6900萬元,規劃建設香菇種植區、果蔬種植區和休閒觀光區三個產業板塊。園區自2019年12月開工建設,採取建園招商模式,新修道路4.8公裡,配套建設林網、管網、水網等設施,完成投資5600萬元,招引農業產業、研發、供應鏈項目5個,建成和在建設施農業面積27萬平方米。香菇種植區一期已建設發菌棚9個、出菇棚43個,並配套建設3500平方米菌棒生產車間、冷庫和附屬辦公設施;二期建設出菇棚98個,預計2021年3月投入使用。項目將年產香菇1000萬公斤,實現產值9000萬元;年產菌棒1000萬根,實現產值4200萬元。果蔬種植區與北京、壽光客商合作,建設大跨度、智能化鋼骨架高溫棚80個,年產有機果蔬300萬公斤,實現產值3200萬元。休閒觀光區規劃建設了水景公園、四季花園、生態片林、採摘基地。結合前關村(鐵門關遺址所在地)省級美麗村居創建,實施投資1050萬元的四好公路、投資270萬元的鐵門關景觀城樓、投資560萬元的生態廊道、鐵門關遺址發掘保護等項目和總投資1100萬元的前關村美麗村居試點工程,推動生產、生態、生活融合。

相關焦點

  • 以稻米小鎮建設助推鄉村振興
    今年以來,灤南縣柏各莊鎮以特色稻米小鎮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平臺,以「柏各莊大米」地標認證及國家地標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為基礎,以建設高標準農業科技示範園區為載體,以農業合作社建設為依託,激活農村發展內生動力,走出一條集約化、產業化發展道路,推進農村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
  • 關於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的思考與建議
    【摘要】本文在準確把握當前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新形勢的基礎上,對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面臨的主要問題進 行分析,並從角色定位、工作目標、工作重心、工作方法以及政策制度等方面釐清了生態環境保護助推鄉村振興的 轉變思路,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 利津縣重點項目觀摩|利津街道立足實際 做大做強新產業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許洪勝 通訊員 呂金虎 東營報導12月14日下午,利津縣重點項目觀摩團來到利津街道進行觀摩。第一站觀摩中國(利津)環保產業園項目。中國(利津)環保產業園項目位於利津縣津五路東濱南採油廠利津注水站南側,規劃佔地215畝,由河北滄州招商團隊投資並負責產業園招商,引進一批環保及相關產業的設備及材料製造項目。園區建成後,可容納12家環保企業入駐,估算總投資約11億元。據了解,目前已有兩個項目入駐,完成生產車間和辦公樓建設,正在辦理相關手續和設備購置。
  • 創新|鎮平:發展「能人經濟」 助力鄉村振興
    為破解秦巴山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發展瓶頸制約,培育一支留得住、能戰鬥、帶不走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鎮平縣找準能人事業和縣域經濟發展的結合點,大力發展能人經濟,培育發揮本土人才在創業致富、推動發展方面的示範帶動作用,鼓勵外出人才返鄉創業,引導各類人才助力鄉村振興。
  • 路橋:「項目領航·村村競賽」助推鄉村振興
    1月14日上午,路橋區舉行「項目領航·村村競賽」年終展評會暨2020年項目對接會,通過現場展評和現場對接,持續深化「項目領航·村村競賽」活動,進一步凝聚助推鄉村振興的共識。  在集中展評環節,峰江街道蔣僧橋村「美麗鄉村精品村建設」、螺洋街道上倪村「上倪小微園區改造提升項目」、路北街道士岙村杭紹臺鐵路徵地拆遷項目等20個參評項目負責人結合PPT,用接地氣的語言,介紹了項目推進情況及經驗啟示。
  • 新經濟助推淄博「鳳凰涅槃」——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現場觀摩點評會...
    新經濟助推淄博「鳳凰涅槃」——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現場觀摩點評會側記之三 2020-12-23 09: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疆英吉沙縣:讓傳統老手藝助推鄉村振興
    新疆英吉沙縣芒辛鎮喀拉巴什蘭幹村立足本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大宣傳和支持力度,把傳統老手藝發展成致富新產業,促進村民增收,鄉村振興。 在喀拉巴什蘭幹村,英吉沙小刀村手工藝品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阿卜拉江家的小店裡,每天都有遊客過來購買小刀等旅遊紀念品。
  • 市體育局到利津縣督導體育生活滿意度提升工作
    >begin--> 11月18日上午,市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國慶一行2人到利津縣督導體育生活滿意度提升工作。利津縣體育局、陳莊鎮、汀羅鎮相關負責同志參加了活動。督導組先後來到陳莊鎮、汀羅鎮現場調研。
  • 瑞昌市黃金鄉「一事一議」助推鄉村振興
    近日,瑞昌市財政局綜改辦對瑞昌市黃金鄉「一事一議」項目進行現場驗收。林泉村村道硬化工程計劃投資6.495萬元,將投入財政獎補資金3萬元,村級自籌資金0.495萬元,集體投入3萬元。北山村亮化工程計劃投資6.39萬元,將投入財政獎補資金3萬元,村級自籌資金0.69萬元,集體投入1.2萬元,社會捐助1.5萬元。
  • 鹿邑:培育鄉風文明 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鹿邑縣在大力實施「產業興城、文化立縣」戰略的同時,把鄉村振興的二十字方針融入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大力培育鄉風文明,守護文化靈魂。藉助生態文明建設東風,打造美麗鄉村,強化農村原生態文化的建設與傳承,提升提質文明創建實效,以鄉風文明的軟實力,構築鄉村振興的硬支撐。
  • 即墨蓮花山鄉村振興樣板!全面助力龍泉經濟發展!
    蓮花山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區 蓮花山鄉村振興示範區項目位於即墨區龍泉街道。項目將以蓮茵河水系、蓮花山山脈為核心,重點打造「一道一路兩區」,在52平方公裡範圍內構建起「農業+、旅遊+、文化+、科技+」的多維創新空間。
  • 王江涇鎮積極探索「鄉賢+」模式助推鄉村振興
    在成立之初各村「鄉賢參事會」共吸納會員415人,經過半年的發展新增會員15名。他們中有熱心公益回饋社會的企業家,有心繫群眾不忘初心的老黨員老幹部、有學有所長服務鄉裡的各界賢人志士。鄉賢組織的成立,為他們參與鄉村建設搭建了平臺。「鄉賢是我們家鄉的守望者和鄉土精英,鄉村振興呼喚鄉賢。
  • 【一線傳聲】金融如何支持鄉村振興
    重慶市渝北區興隆鎮牛皇村通過改善基礎設施、打造特色景觀、改民房為民宿等舉措,促進鄉村旅遊提檔升級,發展「美麗經濟」,助推鄉村振興。早期建設的基礎設施普遍標準低,部分老舊設施已不能滿足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不利於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金融在農村的服務覆蓋面和滲透率低,制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 臨沂臨沭縣鄭山街道黨建聯片共建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示範區以組織場所、美麗村莊、文化陣地、黨員活動、項目指導等項任務為主體,落實示範區黨建工作共建共享共融共治,全面夯實組織堡壘,助力鄉村振興向縱深推進。整合集聚資源,夯實基層組織基礎。鄉村振興,夯實基層基礎是固本之策,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和核心所在。
  • 市委書記林賢進調研重點項目建設、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等工作
    市委書記林賢進調研重點項目建設、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等工作 2020-06-05 0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濮陽縣柳屯鎮:特色種植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柳屯鎮大力實施農業結構調整,精心打造「一村一品」工程,推動特色種植產業發展。一是強化宣傳引導。柳屯鎮積極開展農業結構調整宣傳,引導群眾大力實施農業結構調整,打破傳統種植模式,發展經濟價值較高的農業產業,不斷提高群眾的致富能力。二是組織參觀學習。
  • 衛輝市:發展特色農業 魅力花田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衛輝市為助推省道沿線各村產業扶貧、探索發展村集體經濟新途徑、豐富山區鄉村旅遊新內涵、助力全鄉鄉村振興事業。通過舉辦油菜花節,創新旅遊文化搭臺的發展模式,推動特色農業、鄉村旅遊、民俗文化深度融合,實現貧困群眾穩步脫貧。在油菜花節開幕後,獅豹頭鄉還將開展攝影比賽、農產品展覽等系列特色活動,實現以旅帶農、以農促旅,促進農旅產業融合發展。(映象網新鄉新聞熱線:15903739797,投稿郵箱:hnrcnxx@163.com。
  • 助力鄉村振興——用PPP「巧手」扮靚鄉村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董碧娟攝。放眼全國,助力鄉村振興的PPP項目越來越多。據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統計,2014年以來應用PPP模式支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在庫項目達1561個,投資額1.2萬億元。PPP這雙「巧手」正在加速扮靚鄉村。
  • 盤錦堅持「產業為先、項目為王」築牢振興發展根基
    (資料片)近年來,盤錦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始終堅持「產業為先、項目為王」的工作思路,通過築牢產業支撐,不斷夯實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經濟基礎。多年來,盤錦市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持續位於全省前列。今年,盤錦化危為機、主動作為,較早恢復了正常經濟社會秩序,穩住了經濟基本盤。
  • 旌德縣:四個方面重點發力 深入推進鄉村振興
    今年以來,安徽旌德縣結合脫貧攻堅和「三農」工作實際,及時開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有效路徑的調研探討,積極完善、優化脫貧攻堅和「三農」領域政策體系,精準銜接、分類施策,從築牢鄉村物質基礎、補齊鄉村建設短板、激發鄉村內生動力、提高鄉村人文內涵四個方面重點發力,確保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