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許洪勝 通訊員 呂金虎 東營報導
12月14日上午,利津縣重點項目觀摩團到汀羅鎮進行觀摩。
第一站觀摩汀羅鎮循環經濟工業園區中成巨擘年產4萬噸玄武巖纖維項目。汀羅鎮循環經濟工業園區緊靠榮烏高速公路出入口,規劃佔地74公頃,重點圍繞倉儲物流、新能源新材料、再生資源利用等產業引進和培育產業項目。近年來,共完成園區基礎設施配套投資5200萬元,建設道路3.5公裡,架設供電線路1.5千米,建設雨汙管網1.6公裡,鋪設天然氣管道1200米,建設自來水管網1700米,完成綠化面積170畝,實現了五通一平,具備了承載項目的基礎條件。
汀羅鎮循環經濟工業園區中成巨擘年產4萬噸玄武巖纖維項目
中成巨擘年產4萬噸玄武巖纖維項目位於汀羅鎮循環經濟工業園區,佔地面積92畝,概算總投資1.8億元,生產車間及附屬庫房、辦公樓建築面積30810平方米。項目以玄武巖巖屑為主要原料,生產以巖棉、礦棉為代表的高效絕熱材料。該項目生產車間長289米、寬98米、高12.5米、局部高度24米,建築面積28322平方米,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單體巖棉、礦棉生產車間。項目使用電力鍋爐動能,採用集成型、加料、集棉、固化系統於一體的自動生產線,設備進口率達到65%(含電力鍋爐),代表當前巖棉、礦棉行業最先進技術工藝,填補了東營市及魯北地區保溫隔熱防火材料的產業空白。
據悉,該項目年可消化玄武巖巖屑4萬噸,有效解決勝利油田等礦業企業固體廢棄物循環利用難題。項目投產後,預計可實現年產值7000萬元,利稅2000萬元,稅收450萬元,帶動就業200餘人。
工農複合型循環經濟產業園(益生集團父母代肉種雞飼養項目)
第二站觀摩汀羅鎮工農複合型循環經濟產業園(益生集團父母代肉種雞飼養項目)。汀羅鎮工農複合產業園區西起辛河路,南沿陳莊鎮,東接東營港疏港高速,北至河口區,規劃佔地面積70.6平方公裡,目前已落地企業11家、項目13個,投產和在建項目總概算投資21億元,已完成投資8.2億元,2020年新招引落地工農項目9個。益生集團父母代肉種雞飼養項目作為工農複合產業園區重要項目之一,概算總投資1.84億元,佔地3762畝,其中養殖場佔地960畝,規劃建設父母代肉種雞場7處、9場區,建築面積41.88萬平方米。項目達產後,存欄哈伯德父母代肉種雞84萬套,年生產供應商品肉雞(雛)1000萬隻,實現年銷售收入3.1億元。項目2020年6月份開工,預計2021年4月份全部投產運營。引進全國唯一一家以「畜禽良種」為核心競爭力的上市公司——山東益生種畜禽股份有限公司,盤活破產企業東營黃河港牧業有限公司資產,目前已到位省外投資1.73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623萬元,實現了項目騰籠換鳥、涅槃重生。該項目以父母代肉種雞生產繁育商品代雞為目標,依託法國哈伯德公司和中國農大、山東農大、青島農大、山東動物疫病診斷中心和山東飼料監察所等國內外知名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種雞品種、飼養管理、免疫監測、疫病診斷、飼料原料化驗等方面提供技術指導培訓,放大產業示範引領作用。
津汀現代漁業示範園
第三站觀摩津汀現代漁業示範園。汀羅鎮將支部領辦合作社作為拓寬村集體經濟發展渠道,促進農民增收的有力抓手,按照「黨建引領、支部領辦,市場化運營、科技賦能、利益共享」的總體發展思路,高標準建設津汀現代漁業示範園區。園區佔地310餘畝,概算總投資1940萬元,建設南美白對蝦種苗繁育棚6個、標準化溫室養殖棚50個、水循環沉澱池3個、蓄水池1個,養殖水面90000平方米,設施養殖水面65000平方米,並配套建設辦公區、實驗室和冷庫等附屬設施。園區年可繁育蝦苗5000萬尾、出水商品對蝦15萬公斤,實現銷售收入1.06億元。今年,該園區成功創建為市級現代漁業示範園區,爭取到位中央計劃資金740萬元。項目建設堅持黨建引領、支部領辦。11個村支部領辦合作社聯合成立津汀現代漁業合作聯社,將分散的土地、資金、人力等資源集聚,發展規模經營、抱團發展,形成「統一育苗、統一管理、統一技術、統一購銷」的服務體系。探索政府兜底、社企聯營。鎮國有控股公司配套建設園區道路、水電管網,引進東營海福水產公司進行市場化、專業化管理,實現了項目從土地流轉到產銷供一體化運行,激活了產業發展的「一池春水」。聚焦科技支撐、示範帶動。引進青島農業大學李玉全博士團隊,成立東營市利津縣水產研究所,可為園區和全鎮1520餘戶蝦農提供優質蝦苗、水質監測、技術培訓、冷鏈倉儲物流、市場營銷等服務,既解決了群眾苗種、技術、市場等短板問題,又實現了園區一體化發展。
第四站觀摩汀羅鎮農旅融合示範園區、聖水循環農業示範園。汀羅鎮農旅融合示範園區東起辛河路,南接陳莊鎮,西靠陳汀路,北至草橋溝,規劃佔地面積17.4平方公裡,規劃總投資6.7億元。截至目前,招引企業4家,建設項目13個,完成投資1.5億元。今年,該園區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聖水循環農業示範園是汀羅鎮農旅融合示範園區核心項目,園區佔地2100餘畝,總投資6900萬元,規劃建設香菇種植區、果蔬種植區和休閒觀光區三個產業板塊。園區自2019年12月開工建設,採取建園招商模式,新修道路4.8公裡,配套建設林網、管網、水網等設施,完成投資5600萬元,招引農業產業、研發、供應鏈項目5個,建成和在建設施農業面積27萬平方米。香菇種植區一期已建設發菌棚9個、出菇棚43個,並配套建設3500平方米菌棒生產車間、冷庫和附屬辦公設施;二期建設出菇棚98個,預計2021年3月投入使用。項目將年產香菇1000萬公斤,實現產值9000萬元;年產菌棒1000萬根,實現產值4200萬元。果蔬種植區與北京、壽光客商合作,建設大跨度、智能化鋼骨架高溫棚80個,年產有機果蔬300萬公斤,實現產值3200萬元。休閒觀光區規劃建設了水景公園、四季花園、生態片林、採摘基地。結合前關村(鐵門關遺址所在地)省級美麗村居創建,實施投資1050萬元的四好公路、投資270萬元的鐵門關景觀城樓、投資560萬元的生態廊道、鐵門關遺址發掘保護等項目和總投資1100萬元的前關村美麗村居試點工程,推動生產、生態、生活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