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豐子愷的漫畫裡感受雍和恬靜的春日時光
這個音讀起來何等鏗鏘有力而惺忪可愛! 這個字的形狀何等齊整妥帖而具足對稱的美! 這麼美的名字所隸屬的時節, 想起來一定很可愛!
-
豐子愷畫作裡的愛與真
《白雲無事常來往》 豐子愷 繪/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光明書話】 四十五年前,中國現代漫畫第一人豐子愷逝世,給後人留下了四千餘幅漫畫作品。時至今日,完整保存下來的漫畫作品不足其全部創作的一半,彩色漫畫更是少之又少,僅有兩百餘幅。
-
豐子愷:你若愛,生活哪裡都可愛
他的漫畫妙趣橫生,寥寥幾筆勾勒出生活情味;他的文字溫潤純良,一字一句洞察了人間百態。今天,詩詞君精選了豐子愷老先生的漫畫作品,帶你領略這位可愛老頭眼中的可愛生活,願你也能在俗世中,不亂於心不困於情,半生歸來仍可愛,不負時光不負己。若有童心,生活處處是歡喜豐子愷喜歡孩子,是一名「兒童崇拜者」。
-
中國現代漫畫鼻祖:豐子愷
他的畫作多以兒童作為題材,幽默風趣,反映社會現象,被錄入民國時期的小學課本,他的散文被臺灣國文教科書收錄。其中漫畫以「曲高和眾」的藝術主張和「小中能見大,弦外有餘音」的藝術特色備受世人青睞。豐子愷先生,是我國近代藝術史中若干奇葩中極為可愛的一朵(此處為褒義)。豐老原是畫家,而且是學西畫的,師從於李叔同先生。
-
豐子愷彩色漫畫精粹集出版
豐子愷的畫和文章,近些年在年輕人群體中深受歡迎。作為中國現代漫畫的奠基人,豐子愷的畫風樸實,別具風格,影響深遠。俞平伯先生曾評價豐子愷的漫畫作品:「豐子愷自小便被包圍在脈脈的溫情中,這種溫情後來跟隨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裡,使他總是以溫柔悲憫的心來看待事物;發散在他的筆下,就變成平易的文字和純仁的畫風。」8月16日,豐子愷外孫宋雪君、楊子耘,外孫女楊朝嬰亮相上海書展,與廣大讀者分享他們眼中的外祖父豐子愷,以及《白雲無事常來往:豐子愷畫語》一書背後的故事。
-
中國美術館展出「漫畫人間——豐子愷的藝術世界」
中國美術館展出「漫畫人間——豐子愷的藝術世界」 原標題: 之後,鄭振鐸便向豐子愷要了幾幅作品發表在《文學周報》上,並冠以「子愷漫畫」的題頭,子愷漫畫自此聞名於世。畫了半個多世紀的畫,豐子愷的許多作品都發表在報紙、畫報和雜誌上,深入到社會的各個階層,進入了人間的千家萬戶。 作為畫家,豐子愷主張「藝術的人生化」「人生的藝術化」。
-
上海書展|豐子愷目前唯一原版彩色漫畫精粹集出版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上海報導作為中國現代漫畫的奠基人,豐子愷的畫風樸實,別具風格,影響深遠。俞平伯先生曾評價豐子愷的漫畫作品:「豐子愷自小便被包圍在脈脈的溫情中,這種溫情後來跟隨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裡,使他總是以溫柔悲憫的心來看待事物;發散在他的筆下,就變成平易的文字和純仁的畫風。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著人間的情味。」豐子愷的畫和文章,近些年在年輕人群體中深受歡迎。
-
豐子愷——動蕩年代裡的漫畫大師
可誰料世事無常,少時喪父、中年戰亂、晚年動蕩......豐子愷的一生未能遂了其名之意。然而,生活的苦,並不能打擊倒這位未來的畫壇大師,他一邊接受著、努力生活著,一邊清醒且慈悲的看著這人間正道。在這兩位與他情誼深厚的老師那裡,豐子愷找到了伴隨他一生的三樣東西——文學、繪畫和音樂。1924年,豐子愷在雜誌上發表了漫畫代表作《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一時間,名震畫壇。
-
豐子愷原版彩色漫畫集《白雲無事常來往》出版
照他的熱誠的欲望,屋裡所有的東西應該都放在地上,任他玩弄,所有的小販應該一天到晚集中在我家的門口,由他隨時去買來吃弄;房子的屋頂應該統統除去,可以使他在家裡隨時望見月亮,鷂子和飛機;眠床裡應該有泥土,種花草,養著蝴蝶與青蛙,可以讓他一醒覺就在野外遊戲。」這是豐子愷在《談自己的畫》一文中寫到的,充滿童真童趣。
-
唯一一本豐子愷彩色漫畫集《白雲無事常來往:豐子愷畫語》上海書展...
豐子愷原版彩色漫畫集《白雲無事常來往:豐子愷畫語》一書,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豐子愷(1898—1975)現代畫家、文學家、美術和音樂教育家、翻譯家,浙江桐鄉人。早年曾從弘一法師(李叔同)學習繪畫、音樂。五四運動後,即進行漫畫創作。1921年去日本。回國後先後在上海、浙江、重慶等地從事音樂和美術教學。
-
推薦~豐子愷《緣緣堂隨筆》
最近,喜歡上了豐子愷,喜歡先生的漫畫,更喜歡他的文字。[愛心]豐子愷,師從李叔同。一直對弘一法師有莫名的孺慕與敬仰,喜歡李叔同,更喜歡豐子愷先生的風姿,仙風道骨,華貴雍容,擁有大智慧的人可能大都如此!經歷了蠅營狗苟,看過鐘鳴鼎食,更多了一份大氣與達觀。
-
豐子愷:看淡人生世事,滿心赤誠童真
豐子愷(1898年-1975年),中國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石門鎮人,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與音樂教育家。豐子愷主要作品有《緣緣堂隨筆》、畫集《子愷漫畫》等。師從弘一法師(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名。 豐子愷的散文,在中國新文學史上有較大的影響。
-
簡約不簡單的豐子愷漫畫
豐子愷他不僅是中國漫畫藝術的開山大師,而且多年從事藝術教育,獻身美育的實踐,他強調師法自然,重視自然美;崇尚藝術創作中形與態的自然,而非矯飾、斧鑿、造作的天然之態;憎惡卑俗的美、病的美,執著追求健全的美。
-
「中國近代漫畫的鼻祖」豐子愷,先生也是個愛國憤青
「意到筆不到」,說的就是豐子愷。這種「不要臉」的畫風,反倒讓豐子愷收穫了大量的粉絲。所以,在上個世紀三五十年代,豐子愷的漫畫算得上是國民的精神食糧。除了「不要臉」以外,豐子愷的漫畫有種濃厚的市井氣息,說白了就是更接地氣。
-
豐子愷涉茶漫畫之禪意作淺析
本文就豐子愷涉茶漫畫之禪意作一淺析。 豐氏禪意涉茶漫畫之一: 《青山個個伸頭看,看我庵中吃苦茶》 豐子愷漫畫中有多幅涉茶,不少富含禪意,其中有兩幅選自釋氏的茶詩漫畫深蘊禪意。 其一為《青山個個伸頭看,看我庵中吃苦茶》。
-
豐子愷漫畫館 | 漫畫名家到這裡獻藝
(「豐子愷漫畫館」展出的畢克宮作品——「黑交易」)1「豐子愷漫畫館」,作為中國第一個漫畫館,常常有名家的作品展陳漫畫,是繪畫中的隨筆、小品,用簡單而誇張的手法描繪生活、時事,運用變形、比擬、象徵、暗示、影射等等手法,構造詼諧、幽默的畫面,從而達到諷刺或歌頌的效果,是一種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思泉特別喜歡欣賞那些健康向上的漫畫作品。
-
覓畫記`豐子愷:「感想漫畫」幾乎是他獨創(上)韋力撰
《兒童與知青問草何故綠》選自《豐子愷遺作》豐子愷認為漫畫是由日本傳入中國的,並且點出了日本最初使用『漫畫』二字的人的名字。豐子愷有這樣的回憶:「課程表裡的圖畫、音樂鐘點雖然照當時規定,並不增多,然而課外圖畫、音樂學習的時間比任何功課都勤:下午四時以後,滿校都是琴聲,圖畫教室裡不斷地有人在那裡練習石膏模型木炭畫,光景宛如一藝術專科學校。」
-
遲到的《源氏物語》 趙超構與豐子愷父女的交誼
正如趙超構在信中所說的,「這畫(指豐子愷兒童畫)在我做學生的時候都讀過的,留下很深的印象」。當年,正在溫州求學的趙超構積極參加「五卅」反帝愛國運動,如饑似渴地閱讀新文化書刊,廣泛接觸孫中山、魯迅、陳獨秀、瞿秋白、鄒韜奮、郭沫若、豐子愷等人的著作。他對豐子愷心儀已久,對他東渡日本,學習西畫和音樂的經歷,津津樂道,並從他的「美術音樂著作和隨筆漫畫中吸取著營養和情趣」。
-
揭秘|豐子愷以「不要臉」新畫法開啟中國漫畫首頁
豐子愷漫畫《村學校的音樂課》 「畫中有詩意,弦外有知音」。「高度藝術所表現的境地,就是這樣。」——泰戈爾作家鄭振鐸除了推崇豐子愷的畫作:鄭振鐸還把這些畫命名為「漫畫」。——鄭振鐸「子愷漫畫」就此在中國開闢了一個嶄新的美術世界。豐子愷也被稱作「中國漫畫之父」。豐子愷1一次街頭偶遇 催生全新畫風1898年11月9日,豐子愷出生於浙江桐鄉市石門鎮。
-
「中國現代漫畫之父」豐子愷,因病去世留下7個子女,後來怎樣?
在這誕生的諸多大師中,有一位開創了中國現代漫畫先河,被稱為「中國現代漫畫之父」,他就是豐子愷。經過日積月累的不斷練習,豐子愷在漫畫藝術上的造詣達到頂峰,成為中國現代漫畫的奠基人,以漫畫聞名於世。1975年,一代漫畫大師豐子愷因病去世,留下妻子和7個孩子,如今他們過得怎麼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