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愛喝黃茶,但提到海馬宮茶,多數人都比較陌生。它這夢幻般迷人的名字其實源於它的產地,海馬宮茶產於貴州省大方縣右鷹巖腳下的海馬宮鄉,屬黃茶類名茶。有茶友說喝海馬宮茶,一飲生津破悶,二飲情思朗爽,三飲得道通靈。它究竟有什麼獨特之處呢?從這3個方面了解它,一次邂逅,便可讓你愛上海馬宮茶!
1.海馬宮茶的歷史故事
海馬宮茶雖然很低調,但其生產歷史已經有600多年歷史了,至今海馬宮都還有古老茶樹留存。《中國茶經》一書中就有對它的記載,據說明代奢香夫人曾將海馬宮茶上貢給明太祖朱元璋,太祖品之十分喜愛,對其大加讚賞,於是奢香夫人專門建造了黔中驛道,為祖國的西南開闢了一條經濟、文化發展之道,茶馬古道,往來客商,晝夜不息。
又相傳在清朝乾隆年間,貴州有位姓簡的人,在山東任知縣時,對茶葉很有興趣,當他回鄉葬父時,將茶籽帶回海馬宮種植,後又加工成茶,聞之香氣濃鬱,飲之醇厚甘甜,觀其湯色,似竹一般翠綠,遂命名為「竹葉青」。送給當地官員鑑嘗,深得官府好評,後傳至朝廷,得皇室寵愛,便歲歲作為貢品,譽滿全國。當地縣誌便有記載,「茶葉之佳以海馬宮為最,果瓦次之,初泡時其味尚澀,迨泡經兩三次其味轉香,故遠近爭購嘖嘖不置。」
2.海馬宮茶有何特點?
海馬宮茶是當之無愧的高山好茶,茶園海拔高達1500米左右,三面環山,構成一幅天然屏障,阻擋了寒冷空氣的侵襲,境內植被茂密,山高雲濃,溪水縱橫,加之砂頁巖的成土母質,土質疏鬆,鉀元素含量豐富,如此優越環境下生長出的茶葉,具有茸毛多,持嫩性強的特性。經殺青、初揉、渥堆、復揉、再復炒、再復揉、烘乾、揀剔等繁複精細的傳統工序,製成的成品茶具有條索緊結捲曲,茸毛顯露,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黃勻整,香高味醇,回味甘甜的特點。
3.海馬宮茶該如何衝泡品飲?
衝泡海馬宮茶可選用玻璃杯、奶白瓷、黃釉瓷或以黃、橙為主色的五彩壺杯具。首先要潔具,將杯中水珠擦拭乾淨,以免茶芽吸水而降低茶芽豎立率。然後放置茶葉,將70℃的水先快後慢地衝入茶杯,使茶芽剛剛溼透。稍後再衝至七八分滿為止,蓋上茶蓋,使茶芽均勻吸水,加速下沉。經4-5分鐘,便可揭蓋品飲了。
品飲海馬宮茶時,第一步是賞茶,欣賞茶葉的姿態。在水和熱的作用下,海馬宮茶茶葉的形態,茶芽的沉浮,氣泡的發生等,都很罕見,是衝泡其他茶葉欣賞不到的,只見茶芽在杯中上下浮動,最終個個豎直林立,人稱「三起三落」。接下來便可品嘗了,只見湯色黃綠明亮,嗅之香氣清悅,喝上一口,滋味醇和鮮爽,回甘明顯,唇齒生津,令人回味無窮。#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