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有許多的學問是在長時間的生活經驗中總結出來的,因此其中的很多規律是和大自然的規律相吻合的,人的一生會有生老病死,代表時間、四季、人體等諸多類象的天幹也是有「生老病死」諸多狀態的。
天幹,即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
地支,即子醜寅卯辰四五位申酉戌亥
將天幹地支結合起來可以排列成「六十甲子」,(在之後的文章中會詳細介紹)
在奇門中,地支可以用來表示天幹的12種能量狀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十二長生
什麼是十二長生
十二長生,指的是天幹的十二種能量狀態。即各個天幹遇到各個地支時的十二種運勢,起首為「長生」,故稱作十二長生。可以理解為描述了「生老病死」的一生,也用來比喻天下萬事萬物產生、發展、衰敗消亡的整個過程。
這十二個運勢分別是: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絕、胎、養。
用比喻來理解,就像產品的生命周期有投入期、成長期、飽和期和衰退期一樣,這十二個運勢也分為上升、下降、孕育這三個階段。
上升期
長生:嬰兒剛出世,或新事物剛產生時,具有欣欣向榮的氣息。
沐浴:又稱「敗」。嬰兒降生後須洗去汙垢;新事物初登臺,很不完善。
冠帶:從小兒到青年,可以穿衣戴帽,顯得儀表堂堂;新事物也進入了華秀的階段。
臨官:又稱「進祿」。人長成後,可以出仕做官,或掙錢養家;新事物也已成熟,地位日益鞏固。
帝旺:人到壯年,身體和智力都到了鼎盛階段,最能全面發揮一個人的作用;新事物已至完善,被世所公認。然而旺極必衰,無論是人是事,到了鼎盛階段,也同時播下了衰敗的種子。
下降期
衰:這是一個質的變化期,人至此感到氣衰神弱,力不從心;新事物至此已成舊事物,該面臨其他新事物的挑戰了。
病:人逐漸衰老,便要百病叢生;舊事物千瘡百孔,積重難返。
死:人衰老之後,繼之就是肉體的死亡
墓:舊事物死亡後遺蹟被送進博物館,或被收於倉庫,又叫「庫」
絕:又被稱「受氣」、「胞」。人在未受孕前,母腹內空空蕩蕩;萬物未產生前,無形無象。
孕育期
胎:即受胎,指人受孕時,或萬物在地中萌芽時。
養:就是成形,人在母腹中成形,萬物在地中成形。
天幹的十二種狀態
甲木
甲木作為陽木,它的 12 狀態是順時針走的,這叫陽順。假如是乙木,這 12 狀態應該逆時針走,這叫陰逆。
如果一個活人死了,他就變成了死人,也就是陰人,這就叫陽死陰生。
甲為陽木,甲木死掉了,它死的地方就是乙陰木長生的地方,因此乙木就出現在甲木的死地「午」。加上乙木是陰木,它就要逆著走
由此可以推出乙木的 12 態在奇門裡的分布
乙木
乙木的臨官、帝旺仍然出現在寅木、卯木的地方,只不過兩個位置需要顛倒一下,臨冠和帝旺換一個位置。還要記住, 乙木入墓在戌墓。
丙火、戊土
丙火和戊土,它的能量12 形態是相同的,因為戊土類似於一個乾燥的土,還為陽土,跟丙火一樣的排列方法。
木生火,所以丙火應該由寅木生出來,丙火和戊土的長生之地就是「寅」了,丙火、戊土長生於寅。按順時針排列,就能把 12 態 都寫出來了
丁火、己土
根據陽死陰生的原則,丙火死在酉地,因此丁火將會從「酉」開始 長生,逆時針走一圈,這就是丁火 12 態,也是己土 12 態。
同樣它的臨官、帝旺,仍然是發生在巳火、午火,呼應著丁火。 只是逆時針走而已。
庚金
庚金長生於哪裡?我們會想到可能長生於土 ,但別忘了奇門裡土都是入墓的地方,那麼,除了土能生金以外,火還能鍊金, 所以從巳火開始鍊金
於是庚金的長生位從巳火開始,因為它是陽金。 接著順時針把 12 態排列出來,它的臨官、帝旺在申金、酉 金兩個時令,呼應著庚金
辛金
根據陽死陰生,辛金就在庚金的死地開始長生,逆時針走一圈, 就是辛金的天幹 12 態。
同樣,在申金、酉金是它旺相的位置,它入墓在辰墓。
壬水
金生水,所以金位應該是壬水的長生位,從申金開始,順時針走十二形態
癸水
根據陽死陰生的道理,壬水死地就是癸水長生,所以癸水在卯長生。
逆時針走一圈,就是它的天幹 12形態。它的臨官帝旺,也是 在水位「子「水和「亥」水。它的墓出現在未墓
天幹入墓位置
一要注意的是乙木代替了甲木,因為奇門遁甲中,甲要隱藏起來,所以十個天幹出現在了四個不同的墓裡面。
入墓意味著事情被掩蓋起來了,裡面有文章,有玄機,入墓也代表這個人很糾結。所以入墓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我們斷奇門的時候必須引起注意的。
這裡有一個可以快速記憶12態的方法:(以甲木為例)
1.相同五行屬性的天幹,陰屬性的長生狀態出現在陽屬性天乾死的位置,是為陽死陰生。例如乙木的「長生」狀態出現在甲木的「死」上。
2. 臨官、帝旺的位置、時令跟天幹的五行相同。甲木的帝旺和臨官狀態出現在卯、寅的位置上,而卯、寅的五行屬性也是木。所以天幹的臨官、帝旺狀態是出現在對應相同屬性的地支位置上的。
3.確定帝旺和臨官的位置之後,根據天幹的陰陽屬性確定其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排列,由此推出其他狀態所在的位置。
想了解更多奇門遁甲知識就請關注我,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就請點讚並分享給朋友吧。本文圖片素材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