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供電局:科技力量加持,構建智慧電網「藍圖」

2020-12-11 大洋網

連續三年來,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供電可靠性邁進全國前十,這背後是日益智能的東莞電網在做著強大的支撐。東莞電網就像一個無聲又可靠的夥伴,讓大家安心、穩定地用電。


出發搶修前有機器人幫忙整備行裝,檢查漏電時用紫外光槍輕鬆瞄準確認,還有「超靜音」配電房和覆蓋全網的電力網絡安全系統……它們的自主技術和專利都掌握在東莞供電局手裡。

截至2020年11月,東莞供電局共有12項科技成果在本年度實現成果轉化,在廣東電網地市局排名領先。東莞供電局參與的南方電網公司項目還獲得中國電力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以科技為支撐,東莞供電局的「智慧電網」藍圖已見端倪。


科技成果轉化量在廣東電網地市局排名領先


東莞供電局生技部科技進步助理專責程天宇表示,該局今年1-11月已完成研發類科技項目驗收1項,12月預計完成3項,其他在研項目17項。截至2020年11月共有12項科技成果在本年度實現成果轉化,在廣東電網地市局排名領先。


東莞供電局成果「配網工程智能化開關小室」納入南方電網公司標準設計與典型造價V3.0(智能配電),基於電流相角差法的避雷器帶電測試儀、基於寬帶脈衝電流法的高壓電力電纜局部放電帶電檢測裝置、高效拆裝接地線輔助工具的研製、多角度轉向的高壓接地線4項成果納入南方電網公司工器具配置標準,是廣東電網地市局中數量至多的。


為進一步提升成果的自主度和成熟度,以推動下一步的轉化推廣,該局組織具有市場價值及商業化潛力和已自主掌握核心技術的科技成果申報孵化項目,目前已有9個成果參加廣東電網孵化評審。


智能工具房和靜音配電房讓電力服務更輕鬆


這是科幻電影常有的場景:戰士們剛輸入遠程指令,後方武備庫的機器人已將槍械彈藥打包完畢,轉送裝置飛速穿過無數幽深曲折的管道,裝備被精準投放至戰士面前,不過是一眨眼的功夫。


上述高科技體驗,東莞供電局變電一所的搶修人員已體驗到了——通過一個名為「智慧工具房」的系統,它由軟體(APP)和硬體設施(智能庫房)組成。同樣是遠程下達指令、機器人分揀和傳送裝置投遞,只不過運送的不是武器而是電力搶修工具。


郭志軍是「智慧工具房」的負責人,作為變電管理一所繼保分部高級經理,他深諳過去工具房管理模式的不便。工器具領用搬運及備件尋找耗時較長、歸還時擺放混亂及工具遺失、超期校驗等現象時有發生,嚴重拖慢了搶修人員的速度。


直至變電管理一所建成了「智慧工具房」,上述難題才迎刃而解。在這裡,每一件工具都裝上了晶片,WMS倉庫管理系統對它們「何時出庫、何人取走、何時需檢」一清二楚;永不疲倦的機器人全天候駐守倉庫,一收到指令即用「三頭六臂」飛速打包工具;傳送裝置負責精準投放。搶修人員在手機上「下單」,走到倉庫樓下時裝備已出艙,拎起就走一點時間不耽誤。


郭志軍說,「智慧工具房」是迎合電力智能「物聯網」和5G時代的舉措,自啟用後,平均每次為緊急搶修工作節約1個小時的工器具、備品備件準備時間,極大提升搶修復電效率。


在東莞供電局,此類高科技設施項目並不少見,9月30日啟用的東莞首座「超靜音」智能配電房也是一例。對於建在寸土寸金的鬧市區的配電房,其機器運作聲響是周邊居民所關注。這個建在東莞市茶山鎮寒溪水村的智能配電房卻有著低於45分貝的靜音效果——跟冰箱運行時的聲響差不多。


據東莞城區供電局工程建設部綜合業主項目六部項目經理袁旺彬表示,靜音智能配電房使用了隔音材質和專業消聲設計。此外,它還實現了設備狀態及參數的自動化監測,側面裝有快速連接裝置的接口,一旦遇到突發停電,工作人員只需要將應急發電車接入到此接口處,幾分鐘內即可實現快速轉供電。袁旺彬說,將來,已投用的普通型配電房也能進行靜音改造,以進一步降低對周邊環境的噪聲幹擾。


實現電力監控系統網絡安全監測全覆蓋


東莞供電局助理技術專家鍾志明介紹,11月11日獲得2020年度電力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電力監控系統網絡安全態勢感知關鍵技術研究、裝備研製與規模應用」項目由南方電網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牽頭,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修試中心、南瑞信通公司等單位共同完成。


據悉,「電力監控系統網絡安全態勢感知關鍵技術研究、裝備研製與規模應用」重大科技專項於2017年9月啟動,該項目共有4個子課題,東莞供電局承擔了其中1個子課題為「地市級電力監控系統網絡安全態勢感知主站及變電站建設」示範應用,並且參與了整個項目的研發及驗證過程。在此次網公司重點科技項目中,東莞供電局在網省公司的指導與統一部署下,參與研發了一套電力監控系統網絡安全態勢感知地市級主站和變電站採集裝置,完成了東莞局8座變電站的功能驗證與示範應用後,在全網範圍內大規模推廣應用,目前態勢感知系統基本覆蓋全網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


「截至今年11月底,東莞局完成本市所有共計201座變電站的態勢感知系統接入工作。我們的系統通過實時監視、綜合審計和預測分析三個維度實現電力監控系統的態勢感知,設計了一套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的技術體系,形成行業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的解決方案,並將經驗傳播給其他兄弟單位,助力全網態勢感知系統的建設。」該項目的參與人之一,東莞供電局助理技術專家鍾志明介紹。在「網絡安全攻防演習」期間,東莞局電力調度控制中心依託系統開展網絡安全7×24小時運行值班,實現了電力監控系統網絡安全風險的可發現、可控制、可溯源,完成了電力監控系統網絡安全「三個零」的目標,助力南方電網圓滿完成高水平的網絡攻擊考驗。


創新智能檢測設備提高檢測效率


扣下扳機打開紫外光接收器,設備漏電之處無所遁形,這是東莞供電局研發的手持式紫外檢測儀。該成果已進入2019年廣東電網科技成果轉化試點應用目錄,目前已在東莞、珠海、中山等7個地市級供電局取得應用。


該局輸電所綜合管理助理專責鄺凡表示,放電現象是電網設備隱患的早期表象,如放任不管可能引起嚴重的設備故障。常規的檢測方法主要有可見光、紅外成像和紫外成像等。「可見光能進行外觀檢查,但無法發現內部缺陷;紅外成像可以檢測發熱,也意味著放電已經到了惡化階段;紫外成像能檢測到設備出現電暈放電後的潛在隱患,但設備造價昂貴……」放電檢測的各種技術皆有不如人意之處。於是東莞供電局輸電所研製了應用紫外法的輸電設備放電檢測裝置。


鄺凡拿著這個像體溫檢測儀的設備介紹:「新裝置重0.4千克,單手就能操作。它能有效檢測輸電設備表面電暈放電和局部放電特徵,將設備運行狀態的評估、診斷與預警提早至電暈放電階段。且裝置由於體積小,方便攜帶,靈敏度高,免登高,大大降低了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和人身風險。應用後能夠減少設備停電檢修時間,減少運維工作量。」


除了這個電網「測溫器」,東莞供電局試驗研究所還研製了像智慧型手機一樣小巧又易於操作的避雷器帶電測試儀。東莞供電局試驗研究所高壓試驗分部高級經理魏東亮介紹,此前每個避雷器檢測需要十幾分鐘,應用新設備後1分鐘就能完成,為每次全市範圍的避雷器帶電檢測縮短了一半以上時間。現場測試數據還可上傳雲平臺,實現後臺大數據分析和智能判斷。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謝英君、蔣幸端 

通訊員:楊金玲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童丹

相關焦點

  • 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數字能源共山水一色 松湖與新生態齊飛
    近日,第十七屆中國南方電網國際技術論壇暨《數字電網白皮書》發布會在深圳前海舉行,作為廣東電網公司屬下的特大型供電企業,東莞供電局高度重視數字經濟大背景下「新基建」所蘊含的巨大潛能,以智能電網建設為支點撬動新基建,交出了電網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東莞答卷。
  • 東莞供電局:高質量電能激活松山湖
    東莞松山湖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製造中心及創新創業基地,吸引了華為終端、生益科技、中成衛星等科技龍頭企業入駐,緊鄰松山湖的地區在其帶動下近年來用電需求也激增。為滿足高精尖企業對高電能質量的需求,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在松山湖智慧能源生態系統示範區積極探索提升電能質量水平,圍繞電能質量監測、擾動分析及定製電力技術,解決電壓異常、諧波汙染等電能質量問題,逐步實現松山湖片區電能質量近零汙染和經濟零損失。近日,6個臺區分布式儲能工程及3個電壓暫降治理工程順利通過驗收,該局在推進電網智能化、打造電能質量服務生態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東莞供電局:數字能源共山水一色,松山湖與新生態齊飛
    近日,第十七屆中國南方電網國際技術論壇暨《數字電網白皮書》發布會在深圳前海舉行,作為廣東電網公司屬下的特大型供電企業,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高度重視數字經濟大背景下「新基建」所蘊含的巨大潛能,以智能電網建設為支點撬動「新基建」,交出了電網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東莞答卷。
  • 東莞供電局:助力疫情防控 保供電促發展
    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迅速行動,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東莞供電局出臺了支持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供電服務保障舉措,在加強重要場所和重點區域保供電、加快滿足疫情防控新增用電需求、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做好供電營業服務、全力保障民生和企業用電、降低企業用電成本等方面提出了務實的供電服務保障舉措,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
  • 東莞供電局:助力東莞建市以來投資額最大外資項目建設
    電力加持東莞建市以來單體投資最大項目建設粵海裝備技術產業園位於東莞市謝崗鎮,規劃用地約17平方公裡,總投資不低於600億元,為東莞建市以來投資額最大的外資項目。為了提升客戶的用電獲得感,優化電力營商環境,自2017年以來,東莞東區供電局積極與粵海產業園、謝崗鎮招商局等密切聯繫,提前做好溝通工作,獲知粵海產業園的用電需求。截至2020年5月8日,收集粵海產業園用電需求31.58萬千伏安。從提升客戶體驗和感知出發,東莞東區供電局開闢用電綠色通道,精簡報裝流程及資料,讓客戶「一次都不跑」,將原來用時50天壓縮至僅33天。
  • 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為電力改革刻上深圳烙印
    成長在這片熱土上的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立足改革開放前沿,大力推動國企改革深化落地,實現了大跨越、大發展。深圳電網主變容量從1979年的1.5萬千伏安,躍升到2019年的8253萬千伏安,年供電量從0.33億千瓦時,大幅提高到938億千瓦時,建成了我國供電負荷密度最大、供電可靠性領先的特大型城市電網之一,深刻體現著「深圳奇蹟」和「敢為天下先」的深圳情懷。
  • 深圳供電局電力科學研究院 深耕創新沃土 培育科研碩果
    」摘得南方電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其成果「一種統一電能質量調節裝置及方法」獲得本年度唯一的南方電網專利獎一等獎。這不僅是深圳供電局史上首次一個科研項目同時獲得這兩項大獎,也是該局連續第二年榮獲南方電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碩果由豐沃的土壤孕育而成。作為深圳供電局科技創新主力軍,深圳供電局電科院發揚「敢為人先」的精神,堅持「抬頭看路,腳踏實地」,加大創新平臺建設力度,積極推進體制機制改革,促進優質科研資源集中和人才培育,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
  • 廣州無線電集團與廣州供電局推進智慧燈杆建設
    打造新基建典範 共建智慧生態——廣州無線電集團聯手廣州供電局推進智慧燈杆建設 歐陽媛 何靖治  12月9日,廣州無線電集團與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及廣州信息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信投
  • 電網雷射「炮」上陣,每年減少停電500餘小時!
    這不是特效,只是電網人日常工作中平平無奇的搭檔——「雷射大炮」近日,「小赫茲萌娃學堂」與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員工家屬一同「探秘」南方電網黑科技,共同見證了由東莞供電局自主研發的第三代和第四代雷射清障儀(俗稱「雷射大炮」)的高精準和強殺傷力。
  •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清遠供電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周杰涉嫌嚴重...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清遠供電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周杰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清遠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周杰簡歷 周杰,男,漢族,1981年6月出生,湖北黃梅人,大學本科學歷,2004年7月參加工作,2004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高級政工師、高級工程師,現任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清遠供電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 廣東電網公司韶關供電局全面完成86條配網覆冰線路三維建模 無人機...
    廣東電網公司韶關供電局全面完成86條配網覆冰線路三維建模 無人機可「一鍵盲飛」 發布時間: 2020-12-14 17:52:27   來源:  作者:
  • 水城供電局開啟無人機巡線模式 科技護線保障電網迎峰度冬
    入冬以來,水城供電局提前部署、防範惡劣天氣對電力線路的影響,利用先進的設備,開啟「人巡+機巡」相結合的方式對輸配電線路進行全方位的巡視,全力保障電力線路安全運行,為順利迎峰度冬打基礎。11月30日,水城供電局輸電管理所運維班無人機飛手對轄區35千伏線路開展無人機巡檢,並對攝像頭傳來清晰的杆塔、通道全景進行分析、記錄,通過輸電線路三跨點全面「體檢」,為迎峰度冬做好準備。
  • 松山湖打造智慧能源生態系統「硬核」新基建
    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松山湖是廣東電網「7+2+2」智能電網示範區之一,2019年6月正式升級為廣東電網首個省級智慧能源生態系統示範區。在這裡,松山湖供電服務中心先行先試,響應數位化轉型戰略,打造「硬核」新基建。
  • 電網小姐姐rap唱出變電修試人的日常
    (南方電網海南白沙供電局 餘盛本攝)csg50Hz(南方電網廣東中山供電局 草根譚攝)能源走勢藉助720度虛擬全景視覺與VR等數位化技術,廣州電力網上展示館真實還原了由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傾力打造的電力展示館(華安樓),讓市民足不出戶就能「暢遊」這座有著80多年歷史的「電力祖屋」。南網瞬間
  • 120座北鬥基站就位 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建成覆蓋全省的北鬥地基...
    大洋網訊 記者從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了解到,12月17日,隨著珠海供電局110千伏定家灣站北鬥基站的順利建成,120座覆蓋全省的北鬥地基增強站(後稱CORS基站),為面向廣東電網提供高精度定位信息奠定了基礎,為完成南方電網公司標杆項目和廣東電網公司「全國最好2021」任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電網女工一點變「靚」媽!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戳圖「變身」▼王露,南方電網廣東惠州仲愷供電局。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升級為媽媽之後,才真正體會到做母親的不容易。從我當上媽媽那一刻起,我的媽媽也依然把我當成孩子一般,時刻給予我無微不至的照顧,擔心我受累,擔心我身體不適,直至我進入產房那一天,媽媽也時刻陪伴在我左右給我力量。
  • 國家電網公司科技創新大會反響熱烈
    國家電網公司2020年科技創新大會激勵公司上下傳承創新基因、實現更大跨越,明確提出人才是創新的根基,要以人才優先發展引領科技創新驅動,為人才成長與發展「搭臺子」「鋪路子」「架梯子」。公司各領域專家人才收看會議後倍感振奮,紛紛表示要植根創造沃土,放開手腳、全力創新,並做好技能傳承與人才培養,積極推動公司科技隊伍青藍相繼、人才輩出。
  • 戰疫保電、改革創新 ——細數潮州饒平供電局2020年關鍵詞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裡,在南方電網廣東潮州供電局、饒平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潮州饒平供電局全體員工眾志成城、全力戰疫,有條不紊地推進各項工作,切實做好防疫、生產兩手抓,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為人民日常生活生產提供堅實的電力保障。
  •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毛偉明: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添動能
    在毛偉明看來,為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國家電網公司必須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充分發揮基礎保障、創新引領、產業帶動作用,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保障產業鏈與供應鏈穩定,匯聚發展優勢創造新機遇,在推動國內大循環、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頂梁柱」作用。  能源是國民經濟穩定發展的基本保障。作為能源電力行業的國有骨幹企業,國家電網公司首先要發揮的就是基礎保障作用。
  • 廣東電網公司建成覆蓋全省的北鬥地基增強站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馬燦 通訊員 沈甸22日,記者從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了解到,隨著珠海供電局110千伏定家灣站北鬥基站的順利建成,120座覆蓋全省的北鬥地基增強站(以下簡稱「CORS基站」),為面向廣東電網提供高精度定位信息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