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靈妃》破陣,騰訊微視搶灘豎屏小劇

2020-12-06 澎湃新聞

原創 三聲編輯部 三聲

籌備了半年的《通靈妃》,要在大量出產的UGC內容的短視頻領域贏得口碑,所倚仗的恰恰是區別於「原生短視頻」內容的專業製作,在意圖形成自上而下的顛覆的同時,需要自己首先對「短視頻內容」有一個揚棄的認知過程。

作者 | 周亞波

2020伊始,一部名叫《通靈妃》的劇集殺入人們的視野。上線數日,這部由騰訊微視出品,出生就帶著「不太一樣」色彩的劇集,「空降」 B站的熱門榜、電視劇榜、搞笑榜第一,一周全網播放量破億,兩周達到了2億。

「不太一樣」在於,從外在看,這幾乎是從任何一處都和傳統劇集「反著來」的熱播劇。首先,《通靈妃》是一部和用戶傳統看劇構圖習慣相悖的「豎屏劇」;其次,改編自同名動漫的它,在原本就不算長的單集時長基礎上進行了極為激進的縮減,單集片長被縮減到了1分鐘左右;最後,在這樣一個「倍速時代」,粉絲對其調侃,反而集中在節奏太快、不過癮,甚至「希望開放0.5倍速」。

但在硬幣的另一端,《通靈妃》又必須帶著傳統劇集的思路入場。這個籌備了半年的項目,要在大量出產的UGC內容的短視頻領域贏得口碑,所倚仗的恰恰是區別於「原生短視頻」內容的專業製作,在意圖形成自上而下的顛覆的同時,需要自己首先對「短視頻內容」有一個揚棄的認知過程。

騰訊短視頻社區產品部副總經理李啦在接受《三聲》(微信公眾號ID:tosansheng)專訪時表示,《通靈妃》的成功背後,是一系列先期準備工作的回報。從IP的選擇,到內容的策劃和製作,再到對分發平臺的適應,我們既要遵從基礎的創作邏輯,也需要通過新的內容模式、產品能力和平臺效果數據開拓新的內容產品,打開創作想像力。「雖然對合作雙方都是全新的探索,但這不是突如其來的,先期的經驗能夠在全新的探索中發揮作用。」《通靈妃》主創團隊大腦天宮創始人萇江告訴三聲。

01 | 短視頻PGC

2019年是短視頻行業極速增長的一年,對騰訊旗下的微視而言,如何在競爭中揚長避短、打出差異化,一直是擺在檯面上的課題。

一方面,更多差異化內容的試水,成為了騰訊微視的必經之路;另一方面,在PGC事業群中,騰訊的泛娛樂生態也形成了微視的天然資源池,文學、動漫、遊戲、音樂、影視資源都能對微視的內容進行賦能。

如何選擇賦能方式成為了前期的關鍵。在這個過程中,騰訊微視逐漸從「長視頻改短」的一些案例中吸收優缺點,利用閱文、騰訊動漫的IP,製作原生的小視頻劇成為了天然的選擇。經過數月的討論,原著動漫就有著輕鬆、梗點密集等特點的《通靈妃》,成為了李啦和萇江團隊在改編對象上的共同選擇。

內容是輕鬆的,方法卻是嚴謹的。由於行業的空白,很多路徑都需要《通靈妃》團隊去「盲跑」。

例如,首先要確立豎屏美學的存在。在拍攝過程中,要預先完成心態上的更迭。實際上,「豎屏劇」的命題完成的就是專業,這種專業遠超設備層面:在豎屏的輸出格式下,複雜的置景、構圖、分鏡等意味著拍攝過程中伴隨著大量的選擇,一部分沿襲傳統視頻,一部分要進行全新的定義,決策過程大大增加了拍攝的難度。劇集最終選擇了在橫店拍攝,打戲、群戲、夜戲應有盡有。

拍攝過程需要時時刻刻注意豎屏、短劇的特點,但對內容的追求又貫穿了始終。「一方面,我們對自己親身參與到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感到興奮;但另一方面,到最後,反過來又要忘掉它是豎屏的還是橫屏的。」萇江告訴三聲。

在劇情上,《通靈妃》儘可能地做到了尊重原動漫,一些重要的梗、「名場面」全部得到了保留,在原動漫自帶粉絲基礎的前提下,兩者的受眾群體形成了良性的互動。對將單集20分鐘的動漫改編成1分鐘的《通靈妃》而言,完成這一成績極為不易。

1分鐘的長度也是整個製作鏈條的重要考量部分,《通靈妃》的分發平臺包括了騰訊微視這樣的劇集「主戰場」,也包括了騰訊視頻、B站、快手等平臺。

為服務於機器算法,在信息流當中獲得位置,視頻必須要有良好的完播率等考量數據,理想狀態下這個長度應該是在30秒左右,但出於對內容的信心,團隊最終將單集的長度擴展到了1分鐘左右。最終,這一平衡下的決策取得了相當理想的結果。

02 | 可能性

作為全網首部豎屏漫改番,《通靈妃》的出現也不僅僅停留在微視的創新嘗試,也呈現劇集和短視頻相融合的更多可能性。與《通靈妃》一同出現的,是騰訊微視的「火星小劇」平臺,李啦表示,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有「在騰訊微視上追劇」習慣。

李啦表示,《通靈妃》是「火星小劇」的第一個產品,也是騰訊微視在劇集框架搭建完成後的開端。「有了這個框架之後,我才會開始選作品,我要拍什麼?」李啦和萇江透露,雙方的下一步合作將是一個互動劇,因為這是騰訊微視的產品特有功能。

「『火星小劇』的內容可以是互動的,可以是IP改編的,也可以是IP改編互動的。可以是明星自己來做的一些番外劇,或者是說也可以是一部長劇的番外等等,很多形式都可以有。但如果說有一個標準,我們一定是精品。」李啦告訴三聲。

在當前階段,作為探索初期的嘗試,《通靈妃》的重點並不在商業化,但這並不意味著團隊沒有揣摩較為長遠的商業想法。在打破「短視頻對劇集領域的作用主要是精彩cut和營銷」等刻板印象後,「豎屏小劇」也有去除觀劇方式革新後在變現端的桎梏的需要。

例如,1分鐘的長度顯然並不適合貼片廣告,這將直接影響到B端收入,也影響到一部分C端變現的路徑。但李啦表示,現代劇的軟性植入,乃至單拿出一集來做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創意廣告,都是可行但又不僅限於此的路徑。「在前期創作過程中就可以把廣告融進去,用戶不產生反感,這種模式就不反感,不一定要去做前後貼片和中插。」

李啦透露,《通靈妃》實際上起到了打開一扇門的作用,其在宏觀上的路徑仍然是「先把美學立住,再去考慮商業化。」這也是一個非常順的邏輯。

《通靈妃》良好的表現也吸引了相當多的導演、編劇、製作團隊,包括經紀人的聯繫。一方面,《通靈妃》的作品足夠好;另一方面,它也不會像一些大的影視劇項目一樣需要極為高額的投入。一些「覺得自己可以cover」的團隊,會有心研究《通靈妃》的拍攝和製作方法。

「產生了這樣一種引導力,這一點還挺讓我興奮的。我們對行業產生了正面的影響。」李啦告訴三聲。這種快一步進行的探索,已然成為了一個新的起點。

©三聲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繫授權

原標題:《《通靈妃》破陣,騰訊微視搶灘「豎屏小劇」》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通靈妃》破陣,騰訊微視搶灘「豎屏小劇」
    原標題:《通靈妃》破陣,騰訊微視搶灘「豎屏小劇」籌備了半年的《通靈妃》,要在大量出產的UGC內容的短視頻領域贏得口碑,所倚仗的恰恰是區別於「原生短視頻」內容的專業製作,在意圖形成自上而下的顛覆的同時,需要自己首先對「短視頻內容」有一個揚棄的認知過程。
  • 甜寵短劇火速出圈 騰訊微視《通靈妃》豎屏番第二季圓滿收官
    日前,騰訊微視和騰訊動漫聯合出品的漫改真人豎屏劇《通靈妃》豎屏番第二季,終於迎來了大結局。自開播以來,《通靈妃》豎屏番第二季不僅在B站、豆瓣等榜單取得了亮眼成績,劇中話題更是引發了全網熱議,登上微博熱搜榜,以「有趣、夠味、真香」的特點迅速「出圈」。
  • 騰訊微視打造追劇新方式 豎屏互動劇《摩玉玄奇》開播
    5月15日,全網首部豎屏古裝互動劇《摩玉玄奇》在騰訊微視平臺正式開播,由演員劉泳希飾演劇中女主若琪,開啟在「宮廷職場」的逆襲之路。這也是騰訊微視「火星小劇」自打造了《通靈妃》這一成功範例後推出的第二部作品,也是對「豎屏美學」的持續探索。
  • 5G時代爭搶流量,騰訊微視《通靈妃》帶來短視頻發展新思路
    以視頻為例,其不斷向適配行動裝置的豎屏形態轉變,因此豎屏劇也成為繼短視頻之後各大在線視頻和短視頻平臺探索的新方向之一。「一分鐘豎屏番」樹立豎屏美學範例由騰訊微視與騰訊動漫聯合出品的真人漫改豎屏番《通靈妃》於12月28日在騰訊微視首播。
  • 熱播劇《通靈妃》豎屏番第二季開機大吉 有愛寵粉製作升級
    由騰訊微視與騰訊動漫聯合出品的真人漫改豎屏番《通靈妃》自開播以來,因劇情精彩、製作精良、演員演技精湛受到粉絲熱捧,成為年度豎屏劇破圈之作。2020年4月27日,《通靈妃》豎屏番第二季在橫店正式開機,不僅劇情甜寵加倍,在製作效果、產品功能上也將帶給粉絲全新的追劇體驗。作為國漫頭部IP,《通靈妃》有著龐大的粉絲基礎。
  • 《通靈妃》豎屏番第二季圓滿收官 全網播放量破4億
    日前,騰訊微視和騰訊動漫聯合出品的漫改真人豎屏劇《通靈妃》豎屏番第二季,終於迎來了大結局。自開播以來,《通靈妃》豎屏番第二季不僅在B站、豆瓣等榜單取得了亮眼成績,劇中話題更是引發了全網熱議,登上微博熱搜榜,以「有趣、夠味、真香」的特點迅速「出圈」。
  • 春歸橫店 真人漫改豎屏番《通靈妃》第二季正式開機
    由騰訊微視與騰訊動漫聯合出品的真人漫改豎屏番《通靈妃》自開播以來,因劇情精彩、製作精良、演員演技精湛受到粉絲熱捧,成為年度豎屏劇破圈之作。2020年4月27日,《通靈妃》豎屏番第二季在橫店正式開機,不僅劇情甜寵加倍,在製作效果、產品功能上也將帶給粉絲全新的追劇體驗。作為國漫頭部IP,《通靈妃》有著龐大的粉絲基礎。
  • 騰訊微視《通靈妃》開闢看劇新模式,年度小視頻劇「破圈」之作
    2019年年底,一部真人漫改豎屏劇《通靈妃》一經播出便擊中了用戶的「興奮點」,滿足了觀眾們「打發碎片化時間」和「娛樂觀劇」的雙重需求。 《通靈妃》改編自同名漫畫,真人版的豎屏劇在微視平臺首播,短短48小時內,全網播放量突破三千萬,全網話題討論量也超過兩千萬。
  • 漫改真人豎屏番《通靈妃》第二季48小時播放破千萬
    7月12日,由騰訊微視及騰訊動漫聯合出品、改編自騰訊動漫同名漫畫的真人豎屏番《通靈妃》第二季已在騰訊微視、騰訊視頻正式開播。劇集播出48小時後,劇集就在騰訊微視及騰訊視頻合計收穫了過千萬的播放量。
  • 賴美雲唱主題曲、多品牌聯動,《通靈妃2》把豎屏短劇做到極致?
    去年年底,騰訊微視和騰訊動漫共同出品的《通靈妃》上線,作為市場上首部漫改真人豎屏劇,豆瓣開分7.8分,全網播放量突破5億;7月12日,《通靈妃2》上線,看劇前「且慢不聽告辭」,看劇後「有趣夠味真香」的高能呼應下,該劇成功先聲奪人,開播第二周該劇全網播放量破億,並登上微博熱搜,話題閱讀量已破5億。
  • 賴美雲演唱主題曲、解鎖多品牌聯動,《通靈妃2》把豎屏短劇做到極致?
    不過近期熱播的《通靈妃2》或許有望打破這種困境,帶給市場更多的可能性。去年年底,騰訊微視和騰訊動漫共同出品的《通靈妃》上線,作為市場上首部漫改真人豎屏劇,豆瓣開分7.8分,全網播放量突破5億;7月12日,《通靈妃2》上線,看劇前「且慢不聽告辭」,看劇後「有趣夠味真香」的高能呼應下,該劇成功先聲奪人,開播第二周該劇全網播放量破億,並登上微博熱搜,話題閱讀量已破5億。
  • 打造「邊看邊吃」寵粉盛宴 騰訊微視跨界合作必勝客打造《通靈妃2...
    一直以來,由騰訊動漫旗下同名漫畫改編,騰訊微視、騰訊動漫聯合出品的《通靈妃》豎屏番就以「有愛甜寵」「劇情幽默」等特點獲得眾多網友和粉絲的喜愛。7月12日,《通靈妃2》也如期上線,開播第二周,該劇全網播放量就已破億,並登上微博熱搜榜。除了劇集廣受粉絲歡迎外,《通靈妃2》也在各種跨界合作上和各大品牌開啟了聯動。
  • 寵粉升級熱度持續,漫改真人豎屏番《通靈妃》第二季 48 小時播放破...
    7月12日,由騰訊微視及騰訊動漫聯合出品、改編自騰訊動漫同名漫畫的真人豎屏番《通靈妃》第二季已在騰訊微視、騰訊視頻正式開播。劇集播出48小時後,劇集就在騰訊微視及騰訊視頻合計收穫了過千萬的播放量。粉絲們在看完第二季的內容後,紛紛留下評論稱:「看了好幾遍還是笑不停」、「有趣、真香、夠味!」
  • 7月12日首播,漫改真人豎屏番《通靈妃》第二季甜寵來襲
    日前,由騰訊微視與騰訊動漫聯合出品的漫改真人豎屏番——《通靈妃》第二季正式對外宣布定檔7月12日,並將在騰訊微視、騰訊動漫等平臺首播。《通靈妃》豎屏番是由騰訊動漫旗下同名漫畫改編,騰訊微視、騰訊動漫聯合出品,晏紫東、黃日瑩主演的豎屏短劇。
  • 寵粉升級熱度持續,漫改真人豎屏番《通靈妃》第二季48小時播放破千萬
    7月12日,由騰訊微視及騰訊動漫聯合出品、改編自騰訊動漫同名漫畫的真人豎屏番《通靈妃》第二季已在騰訊微視、騰訊視頻正式開播。劇集播出48小時後,劇集就在騰訊微視及騰訊視頻合計收穫了過千萬的播放量。粉絲們在看完第二季的內容後,紛紛留下評論稱:「看了好幾遍還是笑不停」、「有趣、真香、夠味!」
  • 寵粉升級熱度持續 漫改真人豎屏番《通靈妃》第二季48小時播放破千萬
    7月12日,由騰訊微視及騰訊動漫聯合出品、改編自騰訊動漫同名漫畫的真人豎屏番《通靈妃》第二季已在騰訊微視、騰訊視頻正式開播。劇集播出48小時後,劇集就在騰訊微視及騰訊視頻合計收穫了過千萬的播放量。《通靈妃》豎屏番第二季的開播,不僅在形式上打破了「漫改真人」劇在視頻平臺投放橫版長視頻為主的格局,更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升級,通過豎屏短劇的形式使其更符合觀眾的期待。除了創新升級外,《通靈妃》豎屏番第二季在寵粉上也有所升級。
  • 謝廣坤謝騰飛共演「豎屏鄉村偶像劇」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12月23日,「共創豎屏IP新時代 騰訊微視微劇發布會」在北京舉行。騰訊微視宣布正式推出微劇,與閱文集團、騰訊動漫、騰訊遊戲等進行IP合作。2021年,騰訊微視將會投入10億資金、百億流量扶持微劇業務的發展。
  • 《通靈妃》第二季再造驚喜
    去年年底,由騰訊微視和騰訊動漫共同出品的漫改真人豎屏番《通靈妃》以「黑馬之姿」闖入觀眾視野,不僅豆瓣開分7.8,全網總播放量達5億,微博總閱讀量高達9億,大結局時網友們更是自發整齊列隊,「憑你也配完結?」彈幕霸屏催更。萬眾期待下,7月12日「清甜野生番」《通靈妃》第二季終於開播,48小時劇集播放量便衝破了千萬。
  • 推出一分鐘追劇新模式,騰訊微視首部真人漫改豎屏番《通靈妃》開播
    12月28日,首部真人漫改豎屏番《通靈妃》在騰訊微視平臺正式開播,由晏紫東、黃日瑩分別飾演男主夜幽冥、女主千雲兮。《通靈妃》漫畫作為國內流行的少女番,此次被首次改編成真人漫改豎屏版在騰訊微視平臺播放,正式擊破次元壁;加上男女主的高顏值及在線的演技,這部真人番也在粉絲群中賺足了眼球。
  • 騰訊微視正式推出微劇:開放閱文集團和騰訊動漫等IP資源
    12月23日,騰訊微視宣布正式推出與閱文集團、騰訊動畫、騰訊遊戲等IP合作的微劇。騰訊微視計劃在2021年投資10億美元支持微劇業務的發展。與此同時,騰訊微視還宣布正式推出豎屏連續微劇品牌「火星小劇」,以及針對精品微劇的扶持計劃「火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