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talkop.comID:沒頭腦和不高興日期:2020/8/8
此文比較裝X,僅供娛樂,莫要認真。
————————————————因為改名,帳號裡的肚皮已經揮霍一空,需要更多肚皮!————————————————前幾天在論壇看到一篇叫《按照5年完結的速度,很多坑估計填不上了》的帖子,我對帖子不太滿意,我對回復也不太滿意。首先,帖子的標題就很有問題,主要是「很多坑」這三個字不太行。那麼,「填不上了」的論斷就沒有問題麼?我覺得呢,如果真的還有「很多坑」,那五年肯定是「填不上的」。所以在「很多坑」的前提下,「填不上了」的結論也沒啥問題。問題就集中在「很多坑」這三個字上。本文圍繞「很多坑」,我來談談作者的層次與讀者的層次,即「尾田的層次」和「我們的層次」。————————————————1.層次和回溯歷史是什麼?在常見的五種歷史觀裡,我比較喜歡這種論述,「歷史是一種寫作,會由於現在的眼光對歷史的投射,從而讓歷史的面孔不斷地發生變化。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持有這種歷史觀的學者相信,隨著我們的意識形態和知識體系的變化,人類歷史將被人類社會反覆的重塑。現在重塑過去,現在改變過去,現在扭曲過去。不過我認為,這種歷史觀的成立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某些歷史真的有足夠多的層次和迷霧,可以被慢慢揭露、挖掘、重塑和回溯;更多情況下,歷史往往是鐵板一塊,例如,南京大屠殺的歷史,就永遠不可能也不允許被重塑、改變和扭曲。歷史的層次是什麼?歷史的回溯和重塑是什麼?我們都對多個層次的歷史和故事著迷,因在不斷的提升的認知和對世間萬物的回溯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體驗頓悟的快感。有些歷史可以不斷的被挖掘和重塑,研究這種歷史,亦是書寫另一種形式的虛構故事。推理小說的作者,往往要在故事中構建很多層次,因為豐盈的層次是組建敘事迷宮的基石。精妙的推理小說,一般都會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次,表面的故事第二層次,表面故事中的謎題第三層次,不存在的謎題,藏起來的謎底第一個層次和第二個層次比較好理解,作者往往在第二個層次和讀者們玩解密遊戲。但是,最終的謎題,或者叫故事的實質,往往被作者隱藏在第三層次。第三層次,是作者為自己的詭計裝的最後一道保險。作者要保證,即使5%的聰明的讀者解開了第二層次中的謎題,也很難解開第三層次的謎題。為什麼即使讀者再聰明,也總是無法解開第三層次的謎題?因為第三個層次的謎題往往是缺席的。沒有謎題,如何解謎?世界上最難的謎語,是蘇格拉底的謎語,因為蘇格拉底的謎語,是一條沒有謎面的謎語。和蘇格拉底的謎語一樣,第三個層次的謎語是缺席的,但謎底卻是存在的。謎底往往被作者藏在繁雜的劇情和設定中,猶如森林裡的一棵樹。不給謎語,只藏謎底,在這樣的結構下,第三個層次的就構建好了。如何揭開第三層次的迷霧?很簡單。作者在故事高潮時掏出終極法寶——那個缺席的謎題,讀者們回到森林中去發現那顆不起眼的小樹——早就藏在在劇情中的謎底。至此完成了整個回溯的過程。尾田老師,就是構建第三層次謎題的高手中的高手。舉例來說,在第22話《你是珍惜動物》中,有5隻珍惜動物。讀者們不會對長兔耳朵的蛇或是長鹿角的熊的存在有任何質疑,「海賊世界就是這麼奇妙!」,我們都會這樣想。珍惜動物就是一個謎底,五顆小樹完美的隱藏在海賊世界的奇妙森林裡;尾田在800話左右給出人造動物惡魔果實的設定,這個設定就是那個缺席了十幾年的謎題;讀者通過回看22話,第一次產生了珍惜動物們可能是吃了人造動物惡魔果實的普通動物的想法,完成了對故事的一次回溯。

在第22話,尾田一共埋藏了三個第三層次的謎底。例如,島中的那塊巨石,只有在讀者看到歷史正文的設定時,才會思考珍獸島中的普普通通的巨大石塊裡是不是埋著一塊歷史正文?要想揭開第三層次的神秘面紗,對那些隱秘的謎底「另眼相看」,往往需要作者給出合適的工具——即那個不存在的謎題。除了構建了三個第三層次,在第22話的故事裡,還有一個第二層次的謎題,叫「五個好寶箱和一個破寶箱疑雲」。如果你們讀過知乎的海學愛好者寫給尾田老師的長篇馬屁文《一個讀了二十二年的故事》,那麼就會發現,「尾田榮一郎在22歲的時候,就學會了如何用極短和極簡的文字和符號,在極小的空間和篇幅裡,構建多層次、深層次、超層次的故事」。這是真真正正的才能,有別於有些壇友平時吹噓的廉價的、平庸的、淺薄的才能(比如說,詩歌的押韻和文章的文筆)。正是因為這種才能,我覺得「誰是最接近尾田的人」這樣的問題,無論在哪個時代,方圓一千萬公裡之內都找不到一個答案。所以我懇請某些大佬們和大佬的粉絲們,不要圈地自萌了。什麼尾田本人、最接近尾田的人、尾田榮二郎等等,不管是調侃還是玩梗,聽見就會引發嘔吐感。《海賊王》的故事裡,還有尾田沒填的坑麼?還有「很多坑」麼?如果我們覺得海賊王裡還有很多坑沒填,那麼我們就是默認尾田老師的水平和岸本齊史這種想到哪、畫到哪的作家差不多;我們就默認《海賊王》是一個缺乏多層次、缺乏回溯的可能性、平面化、二維化的單薄故事。從第1話到第987話裡,或許沒有為未來留下太多的坑,有的只是緊鎖的門,透明的門,被迷霧遮蔽的門,不是門的門,讀者已經走了進去、卻毫無知覺的門。隱藏的門,我們該如何發現?門的鑰匙,被作者藏在何處?諸君眼中的松柏,是何種模樣?是否如煙、如墨、如火焰?————————————————2.水墨與松柏藝術是什麼?我套用上面對歷史觀的論述,來闡述我對藝術的膚淺理解,「那些能將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和觀感進行重塑的人類創造,即是藝術。」藝術如何將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重塑?這裡有個文森特·梵谷的例子。這是一株普通的松柏。
這是梵谷的松柏。與真實的松柏不同,梵谷筆下松柏放佛在燃燒,針葉如煙火。
在梵谷出現之前,西方人眼中的松柏並無特別之處;在梵谷之後,西方人獲得了「梵谷之眼」,他們腦中再也無法擺脫「梵谷濾鏡」的影響,他們眼中的現實世界的松柏放佛冒出了煙火。西方人眼中的松柏冒著火焰,亦如中國人眼中的風景如墨染成一般,亦如日本人眼中的浪花似利爪。(如果讓我給這種現象起個名字,我會稱它為「真正的民族主義」)
真正的藝術品和藝術形式,會賜給我們新的雙眼,重塑了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和觀感。西方人因為沒有獲得水墨之眼,所以他們看不到由墨浸染成的風景。同理,中國人也看不見大海浪花上的利爪,日本人也無法察覺到松柏上冒出的火焰。有趣的是,獲得某種新的視覺,揭開事物的新層次,並不一定要依靠進步,甚至可以通過退步或疾病獲得。比如,莫奈晚年的印象派風格,和他得了白內障看東西模糊和偏色有很大關聯。

莫奈的白內障之眼(白眼),開啟了世界的新層次——由煙霧籠罩的光影世界。這也佐證了在《尾田老師是神麼》論述的——藝術和文學創造中往往得有點的離經叛道的瘋癲和病態。所以,何為讀者的層次?隱藏的門,我們該如何發現?門的鑰匙,又被作者藏在何處?我只願,諸君眼中的松柏,諸君夢中的松柏,如煙、如墨、如火焰。————————————————3.尾田筆下故事的六個層次六,只是一個籠統的數字。如果願意,我可以歸納出九九八十一個層次。————————————————4.我們又在哪個層次看漫畫?這個問題,我覺得不太重要。既然尾田老師提供了九九八十一種層次,那麼故事就有九九八十一種的讀法,就會產生九九八十一種類型的讀者。我以前寫過,尾田筆下的故事猶如大海一般溫柔、寬廣、嚴肅,可以容納所有層次的讀者遊弋期間(除了喜歡嚼爛梗的廢物,除了禁止別人聯想的廢物)。我今天仍然堅持這個觀點。但是呢,總是有但是。雖然每個讀者都有自由閱讀和自由表達的權利,但在這種無限放縱的新自由主義環境下誕生的「我執」,往往非常淺薄、平庸、虛偽。喬治·斯坦納在《語言與沉默》裡寫道,「在與活死人的偉大對話(我們稱為閱讀)中,我們不是被動的角色。在不止是白日夢或因厭倦產生的欲望冷漠的地方,閱讀是行動方式。我們參與在場,我們參與書中的聲音。我們允許書中的聲音進入我們的內心深處,儘管不是完全不設防。一首偉大詩歌,一部經典小說,擠壓在我們身上,它們攻擊、佔有我們意識的穩固高地。它們對我們的想像和欲望產生作用,對我們的抱負和最秘密的夢想施加影響;這是一種讓我們受傷的奇怪主宰。焚書的人知道他們在做什麼。藝術家是不可控制的力量:自凡高以來,西方的眼睛看見松柏,無不注意到樹梢上面冒出的煙火。」如果一件藝術品是偉大的,如果我們對一件藝術品著迷,即使不是完全被動的,即使不是完全不設防,我們仍然會試著拋棄自我的一部分,我們會被它們攻擊和佔有,我們會被它們傷害,我們的潛意識會被重塑,我們的心靈將被主宰。這就是我們對一件偉大藝術品表達真愛的方式。遺憾的是,我很少看見這種事在《海賊王》與它的讀者們之間發生。那麼,讀者們真的必須拋棄「我執」,去以喬治斯坦納說的那種要死要活的方式去愛《海賊王》麼?我看也完全沒必要,畢竟,藝術從來不代表人性,藝術不是構成生命價值的必要元素。有很多人,即使看過梵谷的松柏,現實中眼睛裡的松柏也很難「燃燒」起來。我們不該強求一件偉大的藝術品能重塑世界上每一個人的心靈。這雖然很遺憾,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藝術與心靈從來不成正比關係;藝術未能阻止納粹和集中營,甚至在那些野蠻和獸行的時刻,藝術亦是德國人和日本人的以瘋癲為殼的理性展現;藝術不是萬能的,藝術有時是及其惡毒殘忍的,藝術只能展現人性中善的一小部分。雖然如此……我還是不太滿意。我經常沒頭腦,大概因為我一直在試著通過學習換一個新腦袋;我經常不高興,大概因為我很少能從我們的言論裡體會到這部作品對我們真正產生了什麼影響。我們的言論裡,往往只有我們自己;因為我們的言論中只有我們自己,所以,沒有真正的意義上的對作品的愛;唯有對自己的我執,唯有一成不變,唯有年年月月歲歲裡如同複讀機一樣的自我表達。我們在哪個層次看漫畫?我們在我們自己的層次看漫畫。————————————————最近一邊讀書一邊上網,在這種雙重拉扯中,我大概已經明白,文字語言的時代早已慢慢逝去,爛梗時代不可避免的要成為人類社會的永恆。近代最偉大的思想,鮮有用文字語言寫就,大多都是由邏輯語言和邏輯符號鑄成,未來也將如此。作為一個工科生,我雖然覺得這是好事,但又因傾心於語言文字之美,所以對世界的詩性一點點被邏輯語言和工程奇蹟奪走,對語言文字之美一點點被網際網路異化,對真正的藝術被景觀和符號替代,感覺非常傷感。我突然想起,自己曾經噴過一個研究理論物理的壇友。他又是在哪個層次閱讀這部漫畫呢?他是不是也喜歡泡在各個網絡社區玩爛梗呢?如果他一邊玩海賊王的爛梗,一邊演算出將人類帶向群星的方程,那麼他的實力大概會是尾田負一郎吧~在這個蟬鳴的清晨,我再次陷入文學、美學、科學三者構建的中二少年獨有的虛無主義之中,並再次感受將這三者完美統一在作品中的劉慈欣老師的偉大之處。蟬聲雖響,然初秋已至,死亡俞濃。————————————————下篇文章裡,好久不見的嘔泥醬會再次回歸,和你們一起談談海賊世界的一個最有趣的暗線——天下第一武道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