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如何為孩子拼得更好的教育資源

2021-01-14 寰宇國際移民

最近有部電視劇火了,《三十而已》,憑藉涉及到各種反映婚姻戀愛、社會階級、生育觀念等現實問題,帶來了大量的爭議性話題,熱度居高不下,三位女性中唯一做了媽媽的顧佳,在為子女為家庭的籌劃上,更是引起了眾多媽媽的共鳴。身為「優質中產」,顧佳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擁有公司,住進豪宅,但為了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也是同普通媽媽一樣,拼盡了全力。

在硬體上,為了讓孩子讀上理想的幼兒園,顧佳貸款買了離理想幼兒園最近的豪宅。孩子在幼兒園面試中表現不佳,她在得知鄰居王太太的丈夫是幼兒園董事後,捧著親手做的蛋糕上門。

後來又趁著電梯停電的機會,特意穿著拖鞋與王太太「偶遇」,跟她換鞋,自己光著腳從頂樓走到一樓,只為給兒子贏取一封入園的推薦信。在兒子順利進入幼兒園後,顧佳忙前忙後做蛋糕分發給班裡的孩子,還用心地給每一位孩子做糖人,讓孩子在同學面前留下良好印象。

劇中的顧佳能屈能伸,為了孩子的教育豁得出去。現實生活中的父母何嘗又不是如此,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每位父母都不願自己的孩子落後於別人,希望利用自己能給的資源讓他們擁有比自己更好的人生。可是除了買豪宅、名牌奢侈品、擠破頭進貴族圈,是否還有別的辦法呢?

近些年越來越多家庭選擇移民來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可以說,有很多申請人申請海外身份,就是為了子女的教育。

加拿大

加拿大擁有世界上最完善的教育體系,全國推行十二年免費義務教育,公民或永久居民及其子女從小學到中學全部免費教育。根據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調查,在全球教育質量國家排名中,加拿大排第一。

與中國教育資源非常集中的特性不同,加拿大的教育資源分配非常平等。加拿大公立教育體系中,名校形象根本不刻意塑造,教學資源都是平均分配,從學生到學校,彼此之間感覺差別不大,所以加拿大沒有所謂的學區房,每個社區都有好學校。

在教育投資方面,加拿大也一直保持著世界領先的水平。據「國際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 統計,加拿大對教育的投入比率佔國民總產值的7.1%。如此高標準的教育投入使加拿大學校獲得足夠的支持,以保證在校學生可以獲得最好的教育。

馬爾他

馬爾他是大英國協國家,實行英式教育模式,小學6年中學5年大學預科2年,合計13年。實行公立免費教育,全國約340所學校,師生比例1:7,全球領先。馬爾他學費低廉,公立學校免費,私立學校學費僅相當於國內北上廣國際學校三分之一左右。並且,師資力量非常雄厚,大部分教師畢業於牛津、劍橋,哈佛等歐美名校。

馬爾他大學是馬爾他最好的大學,也是世界百強大學之一和大英國協體制中最古老的大學。馬爾他大學與英國、美國及歐洲各國的大學有著密切的合作關係,其文憑得到所有西方國家的認可。

愛爾蘭

作為六大傳統英語母語國家之一,在愛爾蘭生活、學習或是工作都不用擔心要學習一門小語種的問題,愛爾蘭所有學校,不論公立或是私立,都是英語教學。

愛爾蘭政府特別重視在教育上的投入,根據愛爾蘭政府最新發布的2020年財政預算,政府將為教育部門提供超過110億歐元的資金,佔總財政預算的近乎16%。全球少有的政府既補貼公立學校和國立大學,還補貼私立學校的國家!

區別於英國、美國,愛爾蘭獨創的過渡年(Transition Year)是教育體系裡最大的亮點。過渡年的設計目的是作為初中和高中的橋梁,以學校的課程和活動為基礎,讓學生順其自然地從依賴性學習的初中階段順利走向自主獨立學習的高中階段。過渡年期間學生不僅參加學術課程,學校還會組織遊學交流,讓學生們感受異國文化。此外,學校還會與銀行、知名企業、律所、會計師事務所等建立合作,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的基礎上又不失實踐的鍛鍊,提前感受名企氛圍,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職業規劃意識。

西班牙

西班牙政府對教育十分重視,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每年政府投入大量的資金在西班牙教育領域中,強有力地確保了西班牙各地區教育資源的「完全均衡」。西班牙發達的公立體制是其教學質量的保證,對其居民提供14年免費義務教育,從幼兒園到高中都免費。

西班牙國際學校眾多,提供英語、法語、德語以及義大利語的課程,同時也提供雙語教學。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和豐富的教學資源讓這些學校畢業的孩子擁有了更高的起點,被世界一流學府的錄取率也更高。

整個西班牙有50所公立大學,其中30%的公立大學位列世界500強,29所私立大學以及4所天主教的大學,更有享譽世界的三大商學院。從2013年起西班牙大學接受了「博洛尼亞」改革,統一採用歐洲高等教育標準模式,學歷和學位在世界範圍內承認。

希臘

希臘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教育制度的國家之一,屬於歐洲教育體系,但教育體制與中國相似,學前教育與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等學制也一樣。

希臘的教育分為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實行12年免費義務教育,大學根據不同目的分為大學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

希臘私立(國際)學校,教育資源豐富,採用英語授課,沿用英美教育模式,IB國際文憑几乎被所有英語授課的大學人認可。AP課程則是美國大學先修課程,完成該課程的學習並拿到合適的分數後,可以在進入大學後免除相應學分,既節省時間又節省學費。畢業後可參加A-level或者SAT的考試,為畢業後的孩子提供前往其他歐盟國家或者英國美國讀書的跳板。

在留學成本越來越高的現狀下,辦理移民的直接好處就是孩子在取得移民身份後,即可享受教育方面的各種福利。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為了讓孩子接受好點的資源,父母到底有多拼
    #三十而已#最近看了電視劇《三十而已》,同為當媽的,我好像更能被劇中的顧佳戳中。她是位全職媽媽,顏值高能力強,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既能輔助老公創業,又能照顧孩子吃喝拉撒,外加順手撕個綠茶打個作精,是我理想中的媽媽人設。這麼又爽又颯的顧佳,卻同樣像我們普通媽媽一樣,為孩子的教育資源拼盡了全力。
  • 《三十而已》江疏影飾演漂亮女人王曼妮,努力拼事業,結局完美!
    王曼妮是「滬漂」多年的櫃姐,她有顏值有能力,一心努力拼事業,不懼父母催婚,想要在這座大城市紮根下來。都說,三十而立,每一個三十歲的女人都有著各自的壓力和困境,有的人默默為家庭付出,有的人努力拼事業,有的人想要拼孩子,都會引起不少感情的共鳴。
  • 孩子的啟蒙教育難?這兩點是關鍵:科學的方法與優質教育資源!
    其實,高級家庭的孩子和普通家庭的孩子拉開差距主要有兩點:第一、父母不科學的教育方法;第二、父母不懂得怎樣去給孩子找優質教育資源。怎樣科學的教育孩子?首先,我們應該特別注重孩子啟蒙階段的教育,這是孩子的黃金教育期,做好啟蒙教育也會有助於孩子右腦開發,讓孩子變得非常聰明。在孩子啟蒙教育階段我們可以做這些事?
  • 《三十而已》透露的真相:孩子的教育歷程,就是家長的一場修行
    上周我又三刷了《三十而已》,這部劇的吸引我的並不是顧佳她們3個女人30歲的故事,而是顧佳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孩子的教育歷程,就是家長的一場修行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孩子就會怎樣呈現給大眾。因為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家長的鏡子,反饋著整個家庭的教養。
  • 調查:小地方如何留住人才?拼資源?拼薪資?
    調查:小地方如何留住人才?拼資源?拼薪資?拼薪資財政負擔不起   小地方如何留住人才(微調查)  在基層採訪,處處能感受到小地方對人才的渴望。
  • 雖說「貴族圈」資源好,家長強行讓孩子入圈不可取,允許孩子平凡
    網友看到博主的故事後,紛紛發言,育兒不應打腫臉充胖子,進入上流圈層孩子也不一定發展的好。前段時間大火的電視劇《三十而已》,劇中女主之一顧佳曾經也是這樣的想法。她貸款在豪宅區買了房子,只是為了讓孩子上頂級幼兒園,顧佳也開啟了「融圈」之路,結果發現富豪太太們的圈子並不好進,想要從別人那裡得到什麼,你也要拿出同等的資源去交換。
  • 《伴你高飛》:教育的最大意義,或許是和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其實,動物對自己的孩子也有著愛,我們人類與其最大的區別就是我們還會去教育孩子。這教育存在的最大意義,就如這部影片所反映的那樣:和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下面我將具體結合影片內容,向大家解釋為什麼和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便是教育的最大意義。
  • 你如何看待電視劇《三十而已》中王漫妮、顧佳、鍾曉這三個角色
    最近播出的都市情感劇《三十而已》真可謂是非常的受歡迎,自從播出以來每集更新都有熱點,或許是因為它反應了當代都市生活很多人窘境,又或許是因為裡面的某個人物像三十歲左右的你。《三十而已》是「三十而立」的變異,「而已」有「罷了」之意。用在女性身上,多了幾分灑脫。
  • 清華才女武亦姝家教曝光:孩子最好的教育,拼的就是「爹媽」
    而在幾年後,武亦姝也憑藉自己的實力,進入自己夢想的清華大學學習,成為父母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大家都好奇為何這個女孩子"文理雙全"呢?直到她的家教曝光,大家才恍然明白,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光靠"錢",拼的其實是"爹媽"。
  • 如何為孩子選擇幼兒園?北京國際學校有這4種特色教育
    這就引起孩子的思考,孩子會從家中找來紙板箱、紙殼、瓶子、吸管和布頭,並將它們升級改造成小的裝飾品。有的孩子會向社區展示如何通過把水瓶放在水箱裡及用水盆儲存洗手水,來減少浴室用水及循環使用洗手水。這都增加了孩子對生活的思考,同時可以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 三十而已: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顧佳為了孩子太剛太颯
    多少人看了《三十而已》後被童瑤飾演的顧佳感動到了,被她為了這個家庭,為了丈夫孩子,她所做的一切感動到了。其實真正感動人的是那無私的母愛,顧佳也只是這千千萬萬媽媽中的一員。再窮不能窮教育,這一句一點也不假。顧佳為了孩子,四處聯繫好的幼兒園。
  • VIPKID青少兒英語為鄉村孩子帶去優質的教育資源獲央視點讚
    VIPKID青少兒英語是近些年來增長速度最快的青少兒英語在線教育平臺,它把優質的北美外教與中國青少兒連接起來,讓孩子們在家中就可以接受得到優質的英語教育,而為了給鄉村孩子們帶去同樣優質的教育資源,VIPKID青少兒英語積極開展鄉村公益英語課堂,得到了央視《經濟信息聯播》的好評。
  • 《三十而已》,在「她時代」遇見更好的自己
    目前正在東方衛視播出的電視劇《三十而已》從眾多女性題材作品中脫穎而出,為觀眾提供了一個耳目一新的視角。此劇通過呈現王漫妮(江疏影飾) 、顧佳(童瑤飾) 、鍾曉芹(毛曉彤飾)三位現代都市女性的不同境遇,展現了處在30歲年齡段的女性在面臨人生選擇時的果敢與力量。
  • 孩子的成長有差距:拼爹,拼爺,拼自己
    而起跑線,就是孩子的爹。首先,隨著教育的發展,家家戶戶的孩子都讀書,然而,享受的教育資源差距越來越大。以成都為例,條件好的孩子上幼兒園,一年光學費就幾萬甚至十幾萬。上外教執教的英語小班,一節課幾百元。如果再參加籃球訓練、美術訓練等,花費更多。這一切費用,都是「爹」給。寒門則不可能有如此條件,孩子從小缺乏更優秀的老師來指導。
  • 《三十而已》「圓滿」結局,但不屬於網際網路人
    1)勢:選對行業,順勢而為做職業規劃的第一步,就是選對「勢」,也就是一個好行業。那麼如何判斷一個行業是不是好行業呢?進入職場後,又該如何提升自己?……① 進入公司價值網關鍵位置在這裡我們先來開一個問題:如果有兩家屬於行業 Top 3 級的公司,均為你開出了薪資 15K+ 的新媒體運營 Offer ,你會選擇哪家?
  • 人間過綠器、出租屋暈倒、精緻窮,《三十而已》真實到什麼程度?
    《三十而已》之所以好看,我想是很多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真實生活裡的一部分縮影。先說江疏影飾演的王漫妮,因為從她身上太能看到一批年輕人的模樣了。人到三十,掙扎在大都市裡,只因不想認輸,暗暗覺得自己仍舊是值得更好的,無論是人或事。
  • 應試教育就是大家一起「死磕」,素質教育則是家庭資源的「比拼」
    國家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真正以人為中心,注重學生的全體發展、全面發展和持續發展,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然而,在民間,社會上並不怎麼認可「素質教育」,甚至連教育者也不太敢宣揚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成了「管得松」的代名詞,社會似乎更認可「應試教育」,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上下相背」的情況呢?
  • 耳提面命,言傳身教,《三十而已》為你展現為母則強的拳拳愛心
    《三十而已》終於大結局了。這部讚揚獨立且有個性的女性奮發圖強的優秀品質的情感電視劇,立足於現實,真實反映都市男女到三十歲的黃金年齡不得不面臨的困局。她們找到了在三十歲適合自己的人生路,朝著自己的目標前行。
  • 孩子的財商教育很重要,需要從娃娃抓起,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
    有人說想要掙錢就得學會貸款過日子,這樣生活有壓力,才會有動力;也有人說想要多掙錢就得學會花錢,而不是省錢。這話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全然對。財商教育從娃娃抓起智商、情商、逆商三商都很重要,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財商教育,它關係著家庭經濟生活的幸福指數,畢竟沒有人願意過窮日子。從小培養孩子的財商,樹立正確的理財之道。
  • 《三十而已》憑什麼火?
    她將小家庭和丈夫的公司都打理得井井有條,可謂裡裡外外一把抓。目前來看,「顧佳」幾乎是完美人設,就連「對敵」技能也堪稱滿分:面對公司大客戶的騷擾,顧佳能拎得清,寧可不要「救命款」,也要拒絕對方的誘惑;面對丈夫身邊的狂蜂浪蝶,她能迅速找出癥結,不給對手可乘之機;兒子受其他家長欺負,她能不顧美女形象,豁出去打架為兒子拼命……這撥操作後,網上甚至出現了一個新詞條——「顧學」,用以形容《三十而已》中的顧佳,指在當主婦的修行、語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