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工作忙碌之餘開個小差,往往會被老闆看到;菜刀鈍得什麼都切不動,卻能很輕鬆地把手弄傷;乘公交車沒座位的時候,總是自己站的位置附近的座位沒人下站;有座位的時候,越是累越是有老人和小孩子上車站到你旁邊;堵車的時候,總是旁邊車道的車走的快些;為什麼我們越是不想讓人知道的事情,最後就越是會鬧的人盡皆知?
其實,你不必疑惑,也不用鬱悶,因為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它就像一個神秘的幽靈,不時地捉弄我們,讓人哭笑不得,心神不寧。
現實生活中這4個疑問時常伴隨著我們
1. 如果你擔心某種事情發生,那麼它更有可能發生
記得有個網友說在大學沒有好好學習專業,戀愛也沒有正經的談,好像一無所長,走在人群裡隨時都會被淹沒。
想想自己身邊的那些同學,有的從大一就開始利用暑假打工,利用打工的錢去旅遊,而有的卻一直在抱怨,有太多的東西想嘗試,有太多的事情想去做,有太多的遠方想到達,可是好像根本來不及呀,他們害怕到最後,什麼也沒有得到。
山姆.布萊恩特40多歲才開始健身,連續堅持27年,練成一身健碩的肌肉。
哈.拉斯科80歲開始學習畫畫,98歲成為藝術家。
是害怕前方的道路漫長還是怕落後於別人,還是怕終究無法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人。
如果我們每天什麼事情都不做,只不斷重複著「我好害怕」「害怕什麼都來不及做」那麼我們越害怕越擔心的事情就更容易發生。
生活中,擔心發生什麼,那也同樣說明,這件事有可能發生也有可能不發生,是一個概率事件,只不過表現在概率大小方面。
比如:早上去公司,擔心趕不上車,結果真沒趕上,上班遲到了。下班回家前,擔心天會下雨,結果遇到大雨回不了家。
擔心像是一個任意反彈的彈簧,肆意地攪亂我們的生活,不如把擔心換成行動力,為自己的生活創造價值。
2. 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
在現實生活中,錯誤是不可避免的,每個人都會犯錯。
我們常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說明不是所有的好事都能夠有一個好的結果,也不是所有的錯誤就一定會導致最終的失敗,重要的是我們對待錯誤的態度。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錯誤其實本身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錯誤有時候也不會帶來特別嚴重的後果,如果我們在面對錯誤的時候放緩自己的心態,能夠積極應對,那麼錯誤也可能轉化,從而讓自己收穫意想不到的成功。
只要我們能夠掌握正確的方法,有時候錯誤也能夠成為我們獲得成功的助力。
3. 所有的事都比你預計的時間長
在工作中很多人夢想年薪百萬,卻拿著5000元的月薪;創業者夢想把公司做上市,卻每天慘澹經營。
這時候我們就開始懷疑,否定自己,能輕易實現的夢想都不叫夢想。
夢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澱和積累,需要每一天的精進。
書中有這樣一個例子:王沐的夢想是成為一個視頻網站UP主,便成立了一個視頻製作團隊,但是由於自己的能力不能使整個團隊運轉,兩個月就倒閉了,後來經過幾年的摸爬滾打,技術日漸成熟根據自己的技術與人脈重新成立了團隊,終於成功了。
墨菲定律告訴我們:經歷怎樣的辛苦,才配擁有怎樣好的人生。
要學會堅持,堅持是我們提高才華,支撐夢想的重要道路。
4. 任何事情都沒有表明看起來那麼簡單
社會中有的人不到30歲年薪百萬,有的人大學還沒有畢業就已經被高薪聘請。
吳曉波認為:「每一件與眾不同的絕世好東西,其實都是以無比寂寞的勤奮為前提的,要麼是血,要麼是汗,要麼是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時光。」我們很多時候只是看到了別人成功表明的光鮮亮麗,卻忽視了對方為此付出的時間,精力。
比如:小米的創始人雷軍在業內有「最勤奮的CEO」之稱,幾乎每天都要工作十幾個小時。蘋果的CEO每天早上4點起床發郵件,5點準時出現在健身館,而且還是晚上離開辦公室最晚的人;90多歲的李嘉誠還在不停地工作。
所有那些成功人的背後,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樣光彩奪目,都有著十年如一日的艱苦奮鬥歷程。
結語
無論做什麼,我們都要勇往直前;無論有多難,我們都要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