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段時間,多地發布了寒潮預警,不少地方都下起了雨雪,並且許多地方還出現了罕見的「雷電」現象。正是農曆和一月和二月交接的日子裡,按說不應該出現打雷的現象,對此村裡的老人講,「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今年的年頭不好呀,應該多做一些準備。那么正月打雷和二月打雷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在過去,人們對於閃電有著盲目的崇拜,若不是正常的時節打雷,總以為有著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正月裡打雷預示著和節氣不符合,很容易影響莊稼的生長。在古代裡都以種地為生,而且糧食的產量本來就不高,對於天災的抵抗能力非常低下,連吃飯都成問題。而出現這樣不符合原本認知的天氣,自然讓人們聯想到災年。「正月打雷墳堆堆」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其實呢,這只是過度的臆測。按照這種情況,用來預測莊稼收成是非常不符合事實的,畢竟現在來說生產力比過去有了巨大的提升。事實上,一年四季上打雷都是正常的現象,只不過冬天打雷的比較少見而已,只要符合打雷的條件任何時候都會發生。在農村裡還有這樣的說法,「冬天打雷雷打雪」,冬天打雷說明空氣溼度比較大,容易造成降雨降雪的天氣。
今年作為暖冬,相比以往的天氣要暖和許多,而寒流來襲使得低層暖而潮溼的空氣被迫抬升,產生了強烈的對流,自然也就為打雷創造了條件。寒潮是從南而北,北方的氣溫本來就很低,多是降雨和雨夾雪為主,而到了氣溫較高的南方如長江一線,也就發生打雷的情況了。從網上各地朋友發來的視頻看,打雷的現象也都集中在這些方位。
正月打雷是一種自然的現象,跟兇吉禍福的兆頭無關,那麼二月打雷意味著什麼呢?進入二月以後,也進入了春天,天氣逐漸變暖了,並且也馬上就要到了「驚蟄」的節氣,這個時候打雷也就是正常的現象了,意味著雨水的增加。對於農村來說,也正是盼望這樣的事情發生,畢竟有「春雨貴如油」的說法。
在過去裡莊稼的灌溉大部分靠的都是降雨,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靠天吃飯」,「二月打雷谷堆堆」,二月打雷也就意味著形成有效的降雨。春天裡正是莊稼生長的季節,有效的降雨也也預示著今年是個豐年。而對於現在來講,二月裡打雷下雨也省下了農民不少的事情,雨下得越透越好,正好不用澆地了,還節約了不少的水費電費呢。
類似這樣的俗語還有許多,如,「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歇」,「二月打雷,遍地是賊」等等,無一不說的氣候對於農作物的影響。對於這些我們不要盲目的迷信,更應該結實實際的情況來看。畢竟農村在發展,過去的許多俗語老話,也已經不合時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