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傳統電商格局,社交電商成下一個市場紅利風口

2020-12-22 騰訊網

轉眼間2020年已經只剩下不到兩個月,回顧整個2020年,最火熱的行業毫無疑問是「社交電商」。從最開始天貓、淘寶、京東等一線電商巨頭紛紛入局,到以拼購型為主的拼多多V1.0、V2.0「拼團+電商」時代,以分享型為主的團巴拉V3.0社交電商S2B2C時代,社交電商正一步步顛覆傳統電商行業,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快速地崛起,引領電商從「以貨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轉變。

目前,社交電商正處於市場紅利期,除了新興的創業公司外,阿里、京東、唯品會等電商企業,甚至於中國直銷巨頭之一的完美(中國)、快消公司哇哈哈等也紛紛入局,使得整個行業熱度一直高居不下,成為資本的寵兒。

社交電商的三個重要發展階段:

社交電商萌芽階段:

社交電商的萌芽階段可謂是極度單純的,更多有如微商行業的從業者,通過在朋友圈及向圈內好友推送產品功能信息,被動地尋找客戶,產品單一,復購率低。為數不多的如微盟、有贊以及點點客等幾家初創企業,則主要基於SaaS模式在微信搭建微商城平臺,但隨著公眾號紅利的崛起,微商城的紅利也隨之隱退,成為模式之殤。

社交電商成長階段:

社交電商的快速成長階段在2016年至2018年間,微信成為人們最主要的通訊工具。截至2018年底,微信及WeChat的合併月活躍帳戶數增至10.98億,每天平均有超過7.5億微信用戶閱讀朋友圈的發帖,小程序用戶人均日訪問量同比增長54%,覆蓋超過20個服務行業,中長尾小程序日訪問量佔小程序日總訪問量的43%。

社交電商的本質還是「社交」,而微信的成熟讓社交電商乘上了社交時代的東風,一躍出現拼多多、小紅書等社交電商黑馬。他們以另創獨特的社交電商模式利用平臺去發展自身的社交資源,從而實現賣貨變現,發展勢頭十分迅猛。

社交電商百花齊放階段:

2019年被譽為社交電商元年,這是曾經的電商行業被冠以「傳統電商」,而「傳統電商」又紛紛開始向新零售電商轉型的一年。

隨著拼多多、蘑菇街的成功上市,小紅書雲集等的驚豔亮相,抖音、快手、嗶哩嗶哩等短視頻平臺的脫穎而出,內容型電商、拼購型電商、分享型電商一時間百花齊放,讓社交電商成為炙手可熱的電商行業。2020年,團巴拉等新一代社交電商平臺乘勢崛起,許多直銷從業者、寶媽、職場白領、KOL/KOC紛紛加入其中,爭先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社交電商為什麼被普遍視為是電商行業的未來?

第一、首先是國家政策的支持。

2019年初,《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承認社交電商合法地位,將微商、社交電商、直播電商等新業態的經營方式納入監管範圍。2019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社交電商作為平臺經濟的一種新業態,在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產業升級、拓展消費市場、增加就業等方面作用不可低估。同時間段,中央政府官網刊載了一篇題為《社交電商迎來茁壯發展新春天》的文章,文章指出作為平臺經濟的一種新業態,社交電商由此站上了茁壯成長的新風口。

政策的加持是社交電商平臺發展的重大機遇,作為一種全新的電商新業態,社交電商的權威性和市場認可度正在紮根,茁壯成長。

第二、社交電商的運營效率較高。

社交電商主要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進行有效的信息分享和傳遞,當KOC/KOL買到一款物美價廉的產品時,就會將該產品推薦到自己的社交圈,吸引更多的親朋好友購買。基於口碑效應和信任度,這個精美產品會迅速地在朋友圈層中裂變,傳遞給越來越多的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社交的地方就有交易。

區別於傳統電商自上而下的運營模式,社交電商直接從0-1、從1-N、從N到無窮不斷地裂變,即從分享給朋友,到朋友分享給他的朋友,到朋友的朋友分享給他們的朋友,不斷地形成化學反應。同時,所有的用戶數據都將通過大數據處理技術,進行有效的用戶管理和信息存儲,大大地節省了獲客成本和交易時長。

第三、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

網際網路的崛起讓商品交易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直接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

目前,市場的大多數產品的溯源、口碑和價格都已經十分透明,用戶可以簡單通過多家電商平臺進行比價,了解產品信息,消費也由此變得理性和客觀。

而社交電商的出現,直接改變了傳統電商的消費模式,開始從「以貨為中心」向「以人為中心」轉變,基於熟人分享,用戶對產品的信任度會大大地增加,可以直接從眾多產品中直接挑選適合自己的產品,從而減少對商品進行比價、口碑調查、擔心商品質量問題等繁雜的驗證過程。

而一旦用戶的消費體驗得到滿足,切切實實獲取到滿足自己需求的高性價比商品,即能有效地形成依賴,提高復購率。

總的來說,社交電商在經歷過殘酷的市場優勝劣汰之後,已經步入正軌,以拼多多、團巴拉等為代表的社交電商時代正呈現井噴之勢。

傳統電商的核心是商品、供應鏈,而社交電商的本質是社會化零售,更注重以「人」為核心的交易邏輯,將社交通訊與移動應用合二為一,讓人和商品之間形成社交網格,對電商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而對用戶來說,不論市場環境如何改變,電商行業如何迭代,關心的始終是產品的質量、價格、服務和口碑,這也決定了用戶是否可以對平臺忠誠,是否願意復購。

一個靠譜的社交電商平臺,需要不斷地強化自己,不僅要有強大的背書,確保平臺屹立不倒,還要有完善的供應鏈、優質的產品、頂尖的技術團隊、專業的運營管理機制和人性化的服務,從這幾點看,團巴拉作為新一代社交電商黑馬,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相信未來,像這樣直接惠及消費者的平臺會越來越多。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平臺的十大商業模式解析之社交電商模式
    紅利風口:全新的社交電商市場形態已經出現,也給傳統企業提醒,趁著大數據、社群營銷、私域流量、供應鏈管理的各種優勢下,迅速接軌開始新零售吧!成熟的平臺:推廣應答及時;交互性較強;流量大;用戶體驗度較高;通過社交網絡媒介或平臺電商的社交功能,將各類社交元素應用到電商的購買與服務當中,形成新的電商商業模式,以更好地完成交易過程。
  • 娛樂社交電商平臺一鹿拼正式上線 開啟電商實體雙融合時代
    社交電商,是近兩年國內電商行業最炙手可熱的關鍵詞之一。隨著電商市場發展成熟,用戶紅利逐漸消失,傳統電商獲客成本高企,新的電商形式應運而生。2021年1月份,娛樂社交電商平臺一鹿拼將正式改版上線,依託具有12億活躍用戶的微信生態,探索娛樂社交電商新模式。
  • 直播電商深度報告:直播電商爆發,是集體狂歡還是格局重塑
    在此期間,傳統線下服裝品牌因無法協調多渠道 之間的利益衝突,並未對電商渠道進行較深介入,以茵曼、韓都衣舍等為代表的諸多純 線上渠道的淘品牌藉助電商流量紅利快速崛起。2012 年開始,伴隨消費降速,服裝企 業前期粗放擴張而導致的庫存危機爆發,傳統線下品牌開始大量通過電商渠道進行庫存 消化,此時,傳統線下品牌的電商渠道仍主要以過季庫存銷售為主。
  • 新零售:社交電商與直播電商的燦爛黎明
    今年的直播電商市場真是想不火都難。提及直播電商,人們總是自然而然地把它和社交電商聯繫在一起,甚至有些時候人們就是把直播電商和社交電商等同起來看待。這並沒有錯。因為在直播電商之前,社交電商的的確確是一個相當火爆的領域。
  • 企業觀察:社交電商能走多遠?
    Facebook Shops的上線意味著Facebook這個龐大的社交帝國打算進軍電商領域。 在國內,早有一批以社交之名行電商之事的社交平臺,已經收穫了流量紅利。 為什麼社交平臺紛紛做起電商生意?這或許就是原因之一。
  • 社區電商佰草極疏社交新零售移動電商的未來
    2018年,是傳統電商企業尋求轉變的一年,也是新零售電商探索新突破口、敢於試錯的一年。 在社交新零售成長的過程中,許多企業借著這一波市場熱度順勢而上,贏得了豐厚的利潤。但是也有很多企業因未能轉型成功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甚至於倒閉。
  • 你是怎麼被社交電商割韭菜的?
    不僅如此,回看過去一年,社交電商可謂是九死一生,暴雷頻率頗高,昔日獨角獸淘集集從電商黑馬到破產僅用了一年時間,頭部社交電商也暴露出營收下滑、會員增長乏力的問題。脫胎於微商的社交電商,原本應該是把傳統電商在流媒體投放的市場宣傳費用節省下來,將其中至少20-30%的費用拿出來分給會員作佣金,但為何「夢想照不進現實」?
  • 雲集微店:居民消費升級,會員電商模式成市場「寵兒」
    在流量紅利逐漸耗盡的後電商時代,以社交驅動的會員電商為行業帶來新的希望,成為當下市場的「新寵兒」,會員電商平臺雲集微店(現已更名為「雲集」)官網記載了其中原因。雲集微店(現已更名為「雲集」)官網有篇文章顯示,《2018中國社交電商消費升級白皮書》曾預估,到2020年我國會員電商商戶規模將達2400萬,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
  • 電商10.0之下的風口,浪濤之上的濟元堂
    電商,這一個詞彙已經並不新鮮,電商發展至今,已經超越了傳統實體經營模式,成為了人們新的購物方式,如今的電商,規模達到了萬億。不過,這看似磅礴生機的電商行業,卻也逐漸走到了瓶頸,發展步伐放緩的它,下一個風口會在何方呢?
  • 朵拉試衣間是社交電商的另外一個春天?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社交電商的案例,帶著大家了解這個行業。我自己也是剛摸索可能分享的不夠詳細,歡迎大家和我一起交流。首先給大家介紹下什麼是社交電商,簡單講就是在社交平臺上賣東西,凡基於社交關係的線上交易行為都可以成為社交電商。
  • 會員制社交電商讓副業更靠譜
    這時候,會員制社交電商可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畢竟在「人能生錢」的時候,你還能同時做著其他更有意義的事。近年來,傳統電商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流量貴、轉化率低、獲客成本高,致使商品價格高,用戶購買意願不高,一系列相互制約的因素讓傳統電商陷入發展的瓶頸。
  • 社交電商+新零售風口下,線下零售商戶如何入局?
    有專業人士預測,社交電商+新零售將會是2020年的新風口,對於仍在觀望的線下零售商戶來說,該如何參與其中呢?什麼是新零售?什麼是社交電商?社交電商是指依託於各大社交平臺形成的社交生態體系,通過直接在社交軟體上(依託小程序等功能)搭建電商服務平臺或者獨立設計一個電商平臺通過社交軟體進行營銷兩種方式,實現「電商」和「社交」的兼併融合,相互賦能,實現共贏。
  • 從「美團圈圈」橫空出世,看本地生活社交電商新格局
    傳統電商獲客成本高,增長緩慢 隨著人口流量紅利消失,電商紅利消散已是不爭的事實。 無論是傳統電商巨頭,還是垂直電商,近幾年的用戶規模增速連續下滑,用戶規模增長放緩可能透露出電商平臺的營收規模也在向天花板逼近。因此美團同樣面臨獲客成本高、流量成本高的難題。
  • 頑強的抗爭——新寶股份的社交電商轉型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小家電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小家電市場規模在2012年只有1673億元,2018年達3553億元,2019年突破4000億,2012-2019的CAGR達13.3%。預測2023年市場規模將突破6400億元。
  • 小米有品有魚社交電商
    現在社交電商行業井噴式爆發,社交電商為什麼火?低成本的獲客是社交電商爆發的最大原因,也是2019年很多知名網際網路企業進軍社交電商的原動力。社交電商類似把之前傳統的廣告費用以佣金的形式直接返還給消費者,在這裡面消費者相當於每個站點或者分銷商,他們都在賺取佣金或者叫售後分成,在這種利益驅動下自動傳導和裂變。
  • 淘小鋪這樣的社交電商系統怎麼開發?
    去年年底,由阿里推出的淘小鋪正式上線,屬於社交型購物平臺,以S2B2C模式為主要運營模式,招收分銷商,代理商等到平臺開設自己的店鋪,貨品由平臺統一提供,就此阿里也開始正式進軍社交電商市場。隨著網際網路市場增量猥瑣導致市場紅利流失,讓傳統電商逐漸沉寂,流量的爭搶以及下沉市場的挖掘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生存與否,社交電商模式似乎成為了勝負關鍵。阿里這樣的電商頭部都如此發力,花費了相當高的經費去打造淘小鋪,這足以證明社交電商的重要性,那麼,像淘小鋪這樣的社交電商系統應該怎麼開發呢?
  • 從「美團團節社」橫空出世,看本地生活社交電商新格局
    11月初,「美團團節社」頻頻刷屏,橫空出世,並在11月2日宣布,首城西安在開城23小時後註冊用戶數突破500,000位。隨著人口流量紅利消失,電商紅利消散已是不爭的事實。無論是傳統電商巨頭,還是垂直電商,近幾年的用戶規模增速連續下滑,用戶規模增長放緩可能透露出電商平臺的營收規模也在向天花板逼近。因此美團同樣面臨獲客成本高、流量成本高的難題。
  • 完美(中國)傾力打造,團巴拉會不會成為下一個社交電商巨頭
    2020年,隨著疫情後時期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的大範圍普及,電商用戶流量的快速增長和流量紅利的逐漸萎縮之間的矛盾也愈加的明顯,傳統電商所面臨的增長「桎梏」也慢慢地開始顯現。就在這激烈的電商模式之外,社交電商正迅速地崛起。
  • 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一超雙雄市場格局...
    直播電商作為新經濟模式,在2020年疫情的背景下,進入爆發增長階段,預計2020年直播電商行業交易規模將超過萬億。目前我國直播電商行業由淘寶佔據主要市場份額,其次為快手和抖音,藉助短視頻這一平臺打造帶貨渠道。
  • 《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發展白皮書(2020)》暨社交電商行業發展研討會...
    【TechWeb】2020年9月24日下午,中國電子商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發展白皮書(2020)》發布會暨社交電商行業發展研討會。此次發布的《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發展白皮書(2020)》中,詳細梳理了社交電商行業的發展歷程、發展現狀,並對社交電商行業頭部企業,如夢餉集團(愛庫存)、拼多多、小紅書等進行調研,從理論和實踐角度對社交電商行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相關情況進行研討,為相關政府部門、企業及有關人士提供參考及決策幫助,推動政府監管、行業自律、企業自治、社會監督的協同共治的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