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加班到晚上8點,職場社交需要菸酒助力,夜晚焦慮失眠成常態......」這應該是正在社會的浪潮中披荊斬棘的上班族們生活的常態。
負重前行的生活背後隱藏著的疾病風險,讓許多80、90後的上班族們開始計劃給自己規劃一份保險。可什麼樣的保險才適合普通上班族?工薪階層應該如何給自己配置保險?梧桐君今天就來給大家理一理。
1、重疾險
重疾險顧名思義就是為癌症、急性心肌梗塞、腎功能衰竭等重大疾病提供保障的險種。它最大的特點是給付型,即患病只要確診並達到約定疾病定義就能獲賠。買的10萬保額就可以得到10萬塊,80萬保額即可拿到80萬,不像醫療險一定要治療結束後才能去找保險公司索要賠付。
普通的上班族一旦患病,且不說巨額的治療費用,單是讓你請假或者辭職住院治療,你都要想想治療期間的房貸、物業費、水電費如何而來。重疾險的存在就是為了彌補大病後的收入損失,讓被保險人安心休養康復。而且年輕力壯的上班族購買重疾險保費通常只要幾百元,價格完全可以承受。
人到中年,上有4位老人,下有2個孩子,不為自己,就算是為了他們也需要給自己上一份疾病保障,留下一片雲彩給他們,而不是一堆醫療債務。
2、意外險
意外往往是突如其來的,大到交通事故,小到貓爪狗咬,在城市奔波的上班族們,幾乎每天都在與意外擦肩而過,作為家庭支柱的成人來說,購置一份意外險即是對自己的溫柔,也是對家庭的責任。
意外險的保險責任通常包括三項:意外傷殘、意外身故、意外醫療。作為成人的上班族購買意外險和兒童、老年人在配置要點上還是有區別的,選購產品時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選高額身故/傷殘責任的;因為上班族承擔著家庭責任,比如:房貸、車貸、孩子生活教育、父母的贍養,一旦因意外身故或傷殘,會給整個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壓力。身故賠償額度至少要是年收入的5-10倍。優先選擇0免賠額的;意外醫療續保寬鬆,不用考慮出險後的來年續保問題,可以儘量選擇0免賠額、100%賠付的意外險。儘可能的選擇含有猝死賠付的;意外險並不涵蓋所有的意外類型,很多意外險都不包括猝死、中暑、高反等與自身內部疾病相關的意外事故,但有一些保險品種會額外涵蓋猝死,要不要加你們自己懂得。意外險一般是一年保一年,價格也比較便宜200塊左右就可以買到50萬的保額,槓桿比例較高。市面上也有一些長期或返還型意外險,但價格會貴幾十倍,不建議選購。
3、百萬醫療險
普通的上班族選購醫療險,首選無疑是百萬醫療,畢竟保費較低、保障全面、保額上百萬。
目前市面上的百萬醫療險越來越多,各家公司推出的百萬醫療險產品形態上大同小異,大家在選購的時候只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關注免賠額;大部分的百萬醫療產品都是1萬的免賠額,但有部分產品是5000千,甚至是0免賠額。重視續保條件;百萬醫療通常是一年保一年,但也有部分險種可以保證續保6年,甚至20年,續保的具體要求需要留意。細看健康告知;百萬醫療對身體的要求是比較嚴格的,現在的人普遍都亞健康,腎結石、囊腫、結節在年輕人中間也比較常見,很多百萬醫療都會對這些常見疾病除外承包。百萬醫療跟重疾險搭配,基本上可以規避因疾病帶來的經濟風險,讓各位上班族們在乘風破浪的社會浪潮中無後顧之憂。
4、定期壽險
壽險的目標人群就是承擔家庭責任的成年人,普通上班族通常有房貸、車貸的壓力,可以通過購買壽險和負債做平,以免遭遇風險導致人走、卻將債務留給家人。
壽險的責任簡單,保身故和全殘。分為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一般情況下建議大家選擇定期壽險。當然如果要考慮身後財產分配,比如:規劃養老金或者給孩子規劃教育金,則可以選擇通過終身壽險來安排。
寫在最後
80、90一代不同於父輩,保險意識其實已經比較強烈,但往往會優先考慮給父母、老人、小孩配置保險,總認為最好的就要給身邊最愛的人,自己的優先級永遠排最後。
但其實這是認知錯誤,一個家庭中,真正負重前行的人,才是最應該得到保障的,你的健康才是父親、母親、孩子最堅強的後盾。
只有你無憂,他們才能無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