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桌球界的「大魔王」——14年戎馬生涯,囊獲18個世界冠軍,將無數對手斬於馬下,連續8年保持世界第一。他是電競界的「扛把子」——曾經的世界第一上單,進攻兇猛徵服全球高手,退役後從直播再到辦俱樂部一路風生水起。
沒錯你一定能猜到這是哪兩位OG(Original Gangster,即元老級人物)——桌球女子單打大滿貫得主、奧運冠軍鄧亞萍以及前英雄聯盟職業選手、職業電競人PDD,他們將出現在12月3日《競然如此》第二季第一期的舞臺上,與聯合發起人楊瀾暢談競技體育的追光往事。
鄧亞萍為何評價自己「是個狠人」,又為何能夠欣然支持自己的兒子去打電競?當兩位OG同臺競技,將會激發出怎樣的化學反應?12月3日起每周四晚20:00,騰訊視頻、騰訊體育首播,每周五企鵝電競、鬥魚直播、虎牙直播、bilibili讓我們一起了解「真實的電競」。
「人狠話又多」,兩位OG找到了哪些共同話題
提起鄧亞萍,很少會有人對她陌生。幾十年前,鄧亞萍就已經是實至名歸的「國民偶像「了。她作為國民精神的代言人,曾經用頑強拼搏的精神影響和激勵一代又一代人。那麼鄧亞萍對於電競這項新興的競技體育又是如何看待呢?
「這兩年我參加了一些電競的活動,也認識了一些電競行業的朋友們,感受到你們電競圈也都是狠人。「沒想到把「對自己夠狠」作為天賦的鄧亞萍,竟然給予了PDD同樣的「狠人」稱號。PDD怎樣的成長經歷,讓鄧亞萍發出了這樣的驚嘆?
「我最早是一個不會輸的人,也是一個不會接受輸的人。「PDD回顧自己的職業生涯時滿是驕傲。然而在電競賽場上遭遇突如其來的滑鐵盧,這位「拼到底」的狠人,又有哪些刻骨銘心的艱難時刻,他又如何從自我懷疑中找回自信?
電競還是桌球?鄧亞萍如何引導孩子做選擇
在不少人心裡,「電競=打遊戲」的思維根深蒂固,電競和傳統體育項目似乎不可相提並論。在2020《競然如此》首期節目中,就把「打桌球和打電競的異同」作為議題之一搬上了討論的舞臺。那麼對於作為職業體育選手的鄧亞萍來說,她又會怎樣看待這個話題呢?
「還真別說,我倒是持著一個支持的態度,因為我兒子平常經常打電競。」鄧亞萍作為一位母親的身份面對電競時,對電競的開放包容態度,讓節目主持人楊瀾都為之側目。
「要打電競就要打到最好,不然就不能影響他的學業。」鄧亞萍的表態讓人眼前一亮 「我可以給你送到電競俱樂部去試一試,我直接讓他們給你打吐了!」在節目中鄧亞萍提出了讓自己兒子去PDD的YM俱樂部「進修」的願望,希望兒子可以了解電競行業出人頭地同樣要付出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
對於這樣的答案,被稱為「電競教父」的PDD也給出了他的經驗之談。「這是競爭極其激烈的一個位置,又有太多的玩家身處其中。」 沉重的賽事壓力和殘酷的選拔機制,讓電競選手收穫甜蜜喜悅的同時也面對著無數艱辛與未知。什麼樣的人才能夠脫穎而出,當PDD在天梯遇到「希望之星」,如何判斷對方的潛質?他的講述將會在12月3日晚20:00揭曉答案。
堅守電競青訓,「校長」PDD的耕耘與野心
如果不是自己說出來,誰能相信PDD小時候也是桌球好手,還有一手旋轉發球的絕活。而當桌球少年成長成為一家電競俱樂部的管理者的時候,他又將如何面對種種挑戰?
「首先其實職業化帶來最多的就是讓你更規範。」在對談中,PDD這樣描述運營一家俱樂部的核心理念,通過系統化的訓練,通過俱樂部團隊的規範化設置以及更多考慮成員的職業規劃等,帶來了更好的成績,也帶來了行業精英。「我覺得應該增加體能訓練,有了一定的體能以後,能夠有更好的精力去完成比賽。」而鄧亞萍更是從專業體育人的角度,為PDD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新老兩代競技人看待電競的視角會有怎樣的差別?作為前輩的鄧亞萍,將怎樣分享她的傳奇經歷? 作為「電競家長」,她的答案又如何化解當代父母心中的顧慮?PDD在聊到自己的電競之路時,會講述哪些不為人知的幕後?在未來又有怎樣的打算?
無數精彩的話題和觀點在這裡交匯,通過嘉賓動人的講述和激烈的討論,引領大家一步步感受電競的魅力。他們都是排除萬難摸索前行的追光者,如今他們翻過高山,化作希望之光,正在照亮後來人的徵途。
《競然如此》,不止於此
在保留第一季特色的基礎上,騰訊電競更進一步,以「記錄電競追光者」為全新主題,以楊瀾這樣的傳統體育擁抱新興體育的代表人為樞紐,聯動柯潔、張虹、陳一冰、王濤、仲滿為代表的國家級體育人匯聚一堂,與斑斑、傘兵、Cat、李九、阿布這些來自不同崗位的電競從業者跨圈暢談,通過這些電競追光者的親身經歷,幫助和引導越來越多的大眾可以更好地了解「何為電競,電競為何」。
了解更多關於節目內容,請記得12月3日起每周四晚20:00,鎖定騰訊視頻、騰訊體育,周五鎖定企鵝電競、鬥魚直播、虎牙直播,bilibili。2020《競然如此》第一期即刻上線,在這裡,讓我們跟隨鄧亞萍和PDD,一起解鎖電競追光者幕後的故事,更多精彩等你來看!
【來源: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