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之下,國際農機展魅力不減。
11月13日,主題為「農業機械化•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的2020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以下簡稱「2020國際農機展」)在青島世博城國際展覽中心隆重開幕,三家國字頭協會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繼續聯合行業力量,在這個特殊的年份打造了一場農機盛宴。
由於歐美疫情肆虐,來自多方面的消息,歐美國家已基本取消了今年至2021年的所有規模性農機展。因而有著「亞洲第一農機展」的中國國際農機展,今年也就「順理成章」成為了「全球唯一」大型農機展。
巨頭新銳踴躍參展
開幕式當天,如果不是參展要進行核酸檢測,讓人似乎忘記了在中國還有新冠肺炎疫情這回事。
在展館前的馬路上,觀眾及展商隊伍長長。據中國農機流通協會人士介紹,今年網上預約觀展的比去年還多。根據組委會的統計,最終的參展人數三天累計達到15萬多人次,比高峰年份僅少了不到20%,大大超出了組委會和參展企業的預期。
國際農機展,對於但凡有點名氣的企業,參展不是新聞,不參展卻是新聞。本屆展會期間,少數幾家未參加的知名企業理所當然成為與會者面聊的話題之一。多年來,行業人士的一個直觀感受是,如果一家企業不參加一年一度的國際農機展,或說明其遇到了階段性的發展困境,亦會引發行業人士的疑惑與不解:如果企業發展得好,為什麼連行業最重要的盛會都不露露臉呢?即使你可以對展會某一方面的作用或者僅從企業花費的角度出發打打問號,但是卻不可否認,不參展會讓企業在現階段的品牌形象黯淡許多。由於國際農機展與企業品牌的強關聯性,過去有些國內企業偶爾不參展,但一旦發展形勢轉好,轉而恢復了參展。
本屆國際農機展,以中國一拖、雷沃阿波斯、沃得農機、中聯重科、星光農機、山東五徵、常州東風、巨明機械、久保田、洋馬、科樂收、道依茨法爾這些龍頭企業與一線品牌仍然積極參展並派出了強大的展品陣營,而近年來迅速崛起的山東悍沃、德邦大為、蘇州久富、九方泰禾等細分市場領頭企業和一眾濰坊的拖拉機新品牌如億嘉、英軒重工等均前來一露頭角。
中國一拖帶來了國內最大馬力的無級變速拖拉機東方紅LW3204輪式拖拉機以及最新推出的大中輪拖和履帶拖拉機產品,還亮出了先進的BOSCH國四高壓共軌柴油機、東方紅自走式玉米收穫機、自走式穀物聯合收穫機、特色農機具等產品,全方位展示了中國一拖的農業機械製造能力。而由中國一拖佔主導的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展出的電動拖拉機,成為全場最「吸睛」的展品之一。
雷沃阿波斯農業裝備以「為現代農業提供智能科技整體解決方案」為主題,旗下阿波斯系列、歐豹系列拖拉機、穀神系列收穫機以及播種機、牧草機械等配套農機具和發動機、橋箱、配件等高質量產品紛紛亮相,全方位展示公司領先技術和品質,其所在展館區位成為最熱鬧的一角,參觀者絡繹不絕。現場展出的雷沃穀神GM100穀物收穫機、自走式花生收穫機、RG50超越版水稻收穫機和兩款高端新品阿波斯P7000拖拉機、穀神自走式青飼料收穫機,充分彰顯出企業雄厚的創新與研發實力。
五徵旗下農用車、農業裝備、青貯機械等多款產品盛裝亮相。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會五徵在其佔主導優勢的農用車和傳統農機領域的產品展出並不多,而重點突出了其在畜牧機械領域的研發成果,多款創新產品在展館連廊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搭載在農用車上的青飼料圓捆機別具一格,這亦顯示出五徵不在傳統農機具領域與已有企業高度同質化的競爭策略。
星光農機攜旗下星光玉龍展出了全系列收穫機、拖拉機、烘乾機、打捆機、秸稈制肥機、秸稈揉絲機、採棉機等產品,有力展現了這家上市企業的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形象。
作為近年來拖拉機領域的一匹黑馬,同去年一樣佔據有利位置的山東悍沃農業裝備盛裝參展。高品質、數量豐富的產品佔據近千平米的展場面積,30-230馬力共計10大系列106個品種中挑選18臺主導產品參展,集中展示企業在技術創新及質量升級方面的新成果。
農機具企業也在本屆展會上精彩呈現。位於N3館的黑森機械展臺前人流如織。引進歐洲先進技術的黑森機械攜2020全系撒肥機強勢登陸青島國際農業機械展,全系列十餘款機型佔據著所在展區的C位,吸引了大量合作者與潛在用戶。作為國內農機具領域的龍頭企業,河北聖和展出了埋茬起漿機、旋耕機、深松機、圓弧形秸稈切碎還田機、大棚王型旋耕機、加長刀褲型旋耕機、雙軸拋撒型還田機等產品,不一而足,展示了實力雄厚的企業形象。
國際品牌驚豔亮相
今年,因為疫情阻擋了國外人士的步伐,但是一些在華國際品牌仍然紛紛參展。德國科樂收(CLAAS)公司旗下CLAAS與春雨兩大品牌,攜10款拳頭產品參加本次展會,並隆重舉行了AGUAR系列青貯機在華銷售突破1000臺慶典。展臺布局現代、氣場強大。
本屆國際農機展,科樂收和道依茨法爾成為最出彩的兩家外資企業,特別是科樂收,無論是展品、展臺還是活動創意方面都最為出色,由於在華穩健經營,不斷升級產品,主打差異化特色,在青貯機和打捆機等領域均取得較好成績,目前成為歐美在華外資代表性企業。道依茨法爾在國際展上舉行了完全在中國研製生產的7W動力換擋大馬力拖拉機全球首發儀式。據道依茨法爾董事長張仁文介紹,本次發布的動力換擋拖拉機由歐洲和中國團隊聯合開發,是國內真正技術完全達到動力換擋要求的2204大馬力拖拉機,銷售價格達到70萬左右,相當於國內同類產品的兩倍以上。今年,道依茨法爾拖拉機產銷量達7000多臺,市場供不應求,特別是市場口碑受到銷售區域用戶與經銷商的一致認可。
久保田(蘇州)和洋馬(無錫)公司成為在華最耀眼的「雙子星座」。每屆農機展,這兩家日本友商總會在毗鄰位置,似乎成了一種心照不宣的慣例性安排,也往往奪走展館多重風光,這次展會也不例外,兩家企業比產品、比創意,不遑多讓,各有千秋。
久保田以水稻種植區、拖拉機和蔬菜種植區、糧食加工區、收穫機械區、智能裝備區和新品區等6個主題區、21款產品的方式展示了公司的強大實力。每年久保田的產品,總會吸引眾多行業人士進行「研究」,今年他們在收割機方面推出了X系列產品(CX100和EX108Q),在插秧機方面則全新推出KW系列手扶插秧機、SPV6CD插秧機,以及搭載直行輔助駕駛功能的插秧機。據悉,NW8SA型高速插秧機從日本原裝進口,可以實現一系列智能化插秧作業。此外,久保田還推出了IKP-4型4行牽引式蔬菜移栽機和日本原裝進口的SKP-100W型自走式蔬菜移栽機。筆者關注到,久保田還首次在拖拉機上搭載了旗下收購的挪威農機具企業格蘭打捆機,展現了在中國的戰略協同。
洋馬亦攜全家族明星產品閃亮登場。半餵入收割機系列、全餵入收割機系列、水稻插秧機系列、拖拉機、移栽機、直播機等六大類產品,爭相吸引著絡繹參觀的人流,展臺人氣爆棚。國際展期間,洋馬還隆重舉行了YH6118半餵入聯合收割機新品發布會。舉行了抖音和快手平臺直播,現場召集觀眾進行產品特點介紹,穿插有獎問答活動,精彩紛呈,線上線下粉絲激增。
組團參展實力強勁
這次國際展,青島本地企業、安徽蕪湖三山區和韓國農機工業組合給與會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不少地方政府看來,國際農機展也是呈現產業集群的最佳平臺,很多地方政府出面組織參展。近年來,在主辦方的努力下,國際展還吸引了國內外一些機構組團參展,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國外展團受到阻滯,但仍不乏看點。青島本地農機企業藉助東道主和地理優勢派出代表性產品參展,組成了「青島農機裝備展區」,以九方泰禾、洪珠、馬斯奇奧等為代表的企業集中展示了他們的精品農機,九方泰禾迪馬戰狼莖穗兼收機擁有液壓驅動和立式割臺兩大專利,短車身轉彎半徑小,適應小地塊作業;青島隆碩農牧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展出了實現青貯黃貯兼容青貯機、山東源泉機械展出了與青島農大聯合研製的4HYGJ-6秧果兼收型花生聯合收穫機,此外還有從事無人駕駛技術研發的青島悟牛智能自主研發的智能農機(採摘機器人、噴藥機)、青島友宏畜牧機械有限公司固定TMR攪拌站、三迪重工的大功率橡膠履帶式拖拉機和馬斯奇奧Mondiale鋼輥式圓捆機等。
安徽蕪湖三山區的農機企業組團參展,成為展會的一大看點。以中聯農業機械為代表的企業攜德邦大為蕪湖公司、優慕達、春暉機械集中亮相,布展協調,人氣旺盛。值得一提的是,中聯重科展出了今年併購德國拉貝的農機具。此外,中聯重科和沃得是僅有兩家展出甘蔗收穫機的企業,據說今年中聯甘蔗收穫機大放異彩,銷量達到400多臺,首次進入雲南市場,就銷量100多臺。
來自北京的德邦大為已經成為安徽蕪湖的重要農機名片之一,公司在會上發布了由旗下蕪湖公司融合中意技術與工藝、全新打造的COMPACT 125 圓草捆打捆機。德邦大為展臺還有一大看點是公司為各類農機具裝上智慧大腦的「德邦大為智能雲監控系統」,作為農業生產、農機作業全方位數據信息採集、統計,可實現手機端、PC端查看和操控的德邦大為「農機管家」物聯網管理系統,促進中國農機實現「彎道超車」趕超國際最新農機配置技術水平,把中國農業生產和農機裝備運行管理提升到物聯化和數位化管理高度。
韓國農機工業協同組合連年抱團參展,展出了他們頗具特色的經濟作物機械和農機具,包括韭菜收穫機械這種細分市場的機械。這說明,韓國企業較為敏銳地觀察到我國農機市場的消費趨勢。據參展人士介紹,該國企業將利用其在丘陵山區機械比較領先的優勢,進一步拓展中國同類產品市場。
展現行業升級成果
國際農機展仍然是最好的營銷平臺之一,很多企業都在國際展期間推出了自己的新產品,洋馬、道依茨法爾、中國農機院等很多企業仍然藉助國際展平臺舉行了大型的營銷活動和新品發布會。
作為國內科技企業代表,中國農機院集中展出了一批領先的裝備。農機院這幾年在實體製造方面不斷進步,旗下的現代農裝在採棉機研發銷售方面已經取得一定突破,而旗下中機美諾在馬鈴薯機械青貯機械、噴灌機械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成績。值得一提的是,農機院呼和浩特分院旗下的華德打捆機連續十多年來成為國內打捆機銷量排行榜首位,這次展出的9YGJ-2.2B圓草捆打捆機榮獲國際農機展評出的產品金獎。此外,在目前國內亟須突破的重點產品採棉機方面,國際展僅看到農機院和星光農機兩家企業產品,據說星光採棉機已經在新疆銷售50多臺。
常州東風展區面積達到700多平米,其一款「雄風系列」2204新產品動力換擋在現場頗受關注。據現場一位劉姓工程師介紹,東風雄風系列為公司最高端的平臺,技術領先同行半代。近年來,作為國內拖拉機第一方陣企業,東風農機在大中馬力拖拉機方面表現優異,今年100馬力以上的拖拉機產銷達6000多臺,其中200馬力以上拖拉機由去年產銷200多臺劇增至今年的1000多臺。
悍沃展臺「吸睛」的背後是企業在轉型升級方面的持續努力。今年7月10日,悍沃農業裝備全新數位化工廠全面投入使用,標誌著悍沃進入了二次創業的關鍵歷史時期。以新工廠的投產為契機,公司持續優化供應鏈體系,組織「產品質量年」活動嚴抓液壓、傳動系統及塗裝工藝質量升級,斥巨資建設汽車級陰極電泳線和面漆噴塗烤漆線,實現悍沃大中拖自製鈑金件100%電泳塗裝,悍沃拖拉機的整體底盤、內飾及外觀質量實現了質的飛躍。現場展出的白色、紅色、藍色悍沃拖拉機均是按照客戶需求,悍沃自行定色、塗裝,整體外觀色彩亮麗、歷久彌新。
九方泰禾本次展出的迪馬飛龍玉米摘穗機作業效率高,特別適合倒伏玉米收割,已成為東北大型玉米收穫機第一品牌;迪馬戰狼穗莖兼收機可一次性完成玉米摘穗收穫、秸稈離田回收和粉碎還田,有助於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產業融合發展,促進鄉村振興,成為中原玉米穗莖兼收產品第一品牌,榮獲山東省首臺技術裝備稱號;迪馬赤兔玉米摘穗收穫機,可適應免耕播種玉米收穫需求;迪馬牧王玉米青飼料收穫機配置圓盤式割臺,應用歐洲技術的籽粒破碎裝置,籽粒破碎率達97%,產出飼草質量好效率高。
這次展會上,玉米籽粒收穫機成為收穫機械領域的亮點產品。山東天凱中銳「聖春雨」展出了兩款五行和八行的大型籽粒收穫機,受到與會者的高度關注。在青貯收穫機方面,諸多企業都展出了圓盤式青貯機,往年見到的往復式青貯機這本次展會上不見蹤影,體現了國內青貯機產業的技術升級。
在農用無人機方面,極飛科技、珠海羽人等頭部企業領銜參展。不過今年無人機企業的參展陣營較前兩年有些縮水,折射出植保無人機企業的洗牌正在加速。
參展企業精心布展
主機強不強,關鍵在於零部件好不好。本次展會,作為「精品館」打造S3、S4館是非常值得看的場館,不僅體現了國內農機零部件企業的製造質量、品牌打造水平,而且布展非常整潔、創意好,展館的布局、展位的安排、展品的布置均非常整齊劃一,參展體驗非常好,是筆者非常愛逛的兩個展館。
有些零部件儘管產品不大,但是通過精心布展,讓你感受到不一樣的藝術體驗,例如無錫中惠科技、馬鞍山聯農的膠帶產品,石家莊歐亞惠通的濾清器、石家莊旭東機械的攪龍產品、南通卓越精密件公司的「曹彈簧」、寧波康博的眾多小型零部件等。這些企業還善於借力使力,與關係好的朋友企業或關聯企業一塊聯袂參展,可更加突出自己的品牌形象、更加吸引關注提升人氣。
農用發動機是農機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龍頭企業玉柴、全柴、常柴、東方紅柴油機等悉數前來。作為國內農業裝備領域首屈一指的動力供應商,廣西玉柴攜帶旗下系列高端動力重磅亮相,以時尚的布局、獨特的創意、精緻的產品和旺盛的人氣領精品零部件場館之風騷。據玉柴農機首席技術總師黃幼林介紹,這次玉柴展出的系列發動機從19馬力至650馬力、覆蓋了農機行業的所有主機產品。其中,K系列柴油機是玉柴與奧地利AVL公司共同研發的一款高品質、高可靠性的產品,乃對標戴姆勒奔馳和MTU產品、吸收相關精華並進行優化提升,設計理念更加先進,指標更加優秀。玉柴的這幾款發動機均運用人工智慧物聯網發動機技術,可實現遠程監控和控制,集電控智能檢測預警、遠程故障診斷於一身,使用貼心、用戶省心。
德邦大為將VR技術巧妙地應用於現代農業生產、農機技術的體驗中。在本次展會上,特別搭建了一個「VR技術體驗館」,讓觀眾走進「體驗館」親身體驗在3D狀態下,動手對該公司播種機的零配件隨意進行虛擬組裝、拆解的「遊戲」之中,真正感受到「身臨其境、突破視界」的極致體驗。
本屆展會一個非常大的亮點是智能機加工設備企業的參展。以大族雷射為代表的智能工具機企業在中國農機市場賺了個盆滿缽滿,這是帶動了多家加工中心企業前來參展,由於展會有很多廠家人士前來,出於對效率的提升和人員的替代渴求,位於N3館的車床企業前面人頭攢動,熱鬧非凡。這說明國際農機展的品牌效應與價值已經大大延伸到了製造環節,未來或許長期成為國際農機展的一項重要內容。
交易平臺魅力不減
在網絡化時代,國際農機展今年的「商品導流」能力也毫不遜色。一位來自吉林榆樹的用戶,一下子訂購了20臺黑森機械撒肥機。「先來20臺賣賣試試。」這位經銷商被這款做工精緻的產品所吸引,擺出一擲千金的態度。
與黑森機械一樣反映樣機已經售罄的還在今年新重組的天津拖拉機公司。15日一大早,筆者就看到天拖多臺參展樣機上貼有已被預訂的告示。
今年,農機零部件貿易商寧波康博無論國際還是國內市場,均取得了大幅增長。在「兩個大循環」的背景下,過去主攻國外的康博把部分精力轉向國內市場,今年業務量一舉增長了60%。這讓康博總經理王衛華充分認識到國際展的獨特作用。展會期間,康博展位接待了一撥又一撥客商,王衛華夫妻倆忙得顧不上吃飯。
多數參展人士反映,今年因疫情影響雖然人流稍少,但是有效客戶更多,前來觀展的農機用戶更加專業、精準。星光玉龍總經理範瑋表示,頭兩天展會,公司今年新開發的新型打捆機就被訂了100多臺。本來準備14日中午回家,可是等到15日才走,怕損失了客戶與生意。南通曹彈簧亦反映本次會議業務非常可觀,甚至超出了預期。作為知名輪胎製造商,麥克薩姆輪胎中國總經理秦青15日上午在記者到達其展臺參觀時,正忙著接待多撥客戶,而無暇接受記者的採訪。
配套活動質量高
今年,國際農機展期間的配套活動達到30場之多。作為農機化事業的國家隊,農業農村部農機鑑定總站和農機推廣總站全力支持國際展的舉辦和影響力的提升,在展會期間舉辦了智能農機助力全程機械化專題報告會、農機化主推技術現場培訓演示活動、保護性耕作技術及智能裝備重大技術專題展、農機購置補貼操作實務技術培訓班和智能農機產品認證制度及採信政策宣貫培訓班、全國農機合作社規範提升培訓研討班等多個重量級的培訓班以及多個線上線下活動,這些活動的舉辦招來了全國大量專業人士,既大大提升了展會的內涵,也為國際農機展起到了較大的「導流」作用。
一年一度的行業年度大獎評選已成為國際農機展的重頭戲和品牌活動。今年,經過企業申報、初選、大眾和百名專家網上投票、網上公示、終審等階段,共評選出30個產品獎、16個品牌獎、5個農機製造企業獎、10個農機流通企業獎及20個農機合作社服務獎。據介紹,每一個獎項的設置都有嚴格而又苛刻的條件,如產品金獎,其產品必須性能指標先進、質量優良、處於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在同類產品中具備較強的市場影響力,市場佔有率位於同行業前列,具有較高的用戶滿意度和認知度。從大獎的結果看,既體現了公益性,又體現了公正性。筆者看到不少企業領到獎後喜笑顏開,在自己的公眾號廣而告知。是啊,能在眾多企業或者產品中脫穎而出,得到行業內的認可,不亦樂乎!
由中國農機流通協會領銜主辦的以「凝聚農機力量,助力脫貧攻堅」為主題的農機行業扶貧論壇暨《扶貧攻堅•農機答卷——農機行業優秀扶貧案例集》發布會亦在國際農機展上順利召開。截至10月12日,主辦方共收到82個單位及個人的案例提報,經評審遴選後,產生了77個優秀案例,成為農機行業整體扶貧工作的重要裡程碑材料,全面而有深度地展現了農機行業的支撐作用和社會價值。
每年展會標配的「農機行業經濟運行與市場分析報告會」,也是展會品牌活動之一。畢竟,企業發展最終以營銷結果導向,因此廣受企業關注自在情理之中。這也體現了展會的信息平臺作用。
臨近年底,熱鬧喧囂精彩紛呈的國際農機展已經降下帷幕,而其掀起的行業熱浪和展現的農機行業光輝圖景,仍將成為與會者心中揮之不去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