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全面推行河長制讓河(湖)「長治久…

2020-12-24 騰訊網

河(湖)長制工作開展以來,全市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和河(湖)長按照「保障水安全、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汙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的總體要求,以河流水係為脈絡,以村莊為節點,統籌規劃,各部門形成合力,水域岸線並治,從每一條河流治理拓展延伸到區域性綜合治理,紮實推動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目前,全市共設置市、縣、鄉、村4級河(湖)長1905名,並逐級明確了各級河長責任,實現全流域河(湖)庫渠河(湖)長制全覆蓋。今年以來,各級河長開展巡河33488次,通過不斷健全組織機構,創新工作機制,嚴格巡河督查,凸顯了河(湖)長制在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中「總抓手」地位,成為提升全市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的重要引擎。

如今,保山大地一條條河流變得更加清澈、一個個湖泊愈發碧波蕩漾,乾淨、整潔、生態河(湖)正在成為幸福美好新保山的「靚麗名片」。

按照雲南省總河長會議明確提出的「用三到五年的時間,把雲南的每條河流都變成一道靚麗風景線」要求,2020年,我市重點推進3個湖泊、2條河流、8個水庫和1個水利風景的美麗河(湖)建設的同時,抓好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建設,淨化中心城市水環境;實施右甸河水系連通和農村水系綜合治理項目;編制4個縣(市)以穿城河段為載體的水系連通和農村水系綜合治理項目方案,項目通過河(湖)清障、清淤疏浚、生態護坡、水源涵養、水系連通,以及汙染源控制、河(湖)管理等系統治理措施,解決農村水系存在的淤塞萎縮、水汙染嚴重、水生態惡化等突出問題,恢復河(湖)功能。通過實施「一河一策」方案,打好「截、清、治、修、管」的組合拳,實現標本兼治,水岸同治、城鄉共治,全市水環境質量不斷提高。

實施治汙,完善的設施是提升治理水平的關鍵。一方面,保山中心城市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和配套管網建設逐步推進,城區生活汙水收集率、處理率不斷提高。在建的第一汙水處理廠治汙提標改造工程已完成約80%的總工程量,第三汙水處理廠完成19個建築物主體、廠區回填工作及廠區雨汙管安裝等工程,目前兩個廠都已進入設備採購階段。另一方面,實施保山中心城市汙水提質增效工程,啟動小屯河、城北防洪河、吳安屯河、和平河清淤截汙工程,完成投資約3650萬元,並結合老舊小區水、電、氣、路改造,實施汙水管網混接錯接改造、管網更新、破損修復、雨汙分流等工程。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建設汙水配套管網38.5公裡,汙水處理率達93.02%。

與此同時,我市不斷強化河(湖)管控,推動從「管」到「治」的轉變。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建設要求,樹立系統思維、全域理念,以怒江、瀾滄江和伊洛瓦底江(雲南段)三大水系重點流域整治為抓手,圍繞東河、右甸河、南底河、北廟水庫、青華海等重點全面推進我市美麗河(湖)建設,堅持河(湖)同治、水陸共治,大力實施水生態綜合治理。一是進一步融合省、市河長制信息管理平臺,做好與省級平臺對接,推動河(湖)保護治理智慧化。二是督促所有水電站對取水河道進行生態修復改造,安裝生態流量下洩監測和監控設備,確保河道不斷流。目前,我市132座水電站已全部安裝生態流量下洩設施和監控設備。三是積極探索河(湖)管理保護綜合執法模式,加大河(湖)執法監管力度,切實構建職責明確、規範有序、協調推進的制度體系,為實現幸福河(湖)提供保障。

農村水環境治理是一個綜合性和系統性的工程,就水談水沒有解決的出路,必須講究它的綜合性和實用性。我市在治理過程中,做到水和垃圾同時治理、禽養殖和農業面源汙染綜合控制、水源與供水水質協同改善、標準和管控因地制宜,農村水環境得到改善的同時,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提升。全市鄉鎮鎮區生活汙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59.7%,改建完成無害化衛生戶廁255921座、完成三年任務率100.4%;結合愛國衛生運動7個專項行動等,積極發動群眾參與,持續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減少農村汙染源對河(湖)的汙染。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資金2568.5萬元,開展進村入戶宣傳教育和鄉村環境綜合整治。

守一方碧水,建美麗河(湖)。以河(湖)長制推動河(湖)「長治久清」,我市將持續發力、久久為功,造福人民。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錢秀英

相關焦點

  • 【時政】陳敏主持召開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守護一方...
    【時政】陳敏主持召開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守護一方河湖確保長治久「清」 2020-12-23 1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評選表彰公示
    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評選表彰公示 信息來源:柳州市水利局 發布日期:2020-12-15 11:40 【字體:大中小】
  • 長沙市小微水體管護經驗入選水利部《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優秀...
    《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典型案例彙編》一書正式發行。長沙縣果園鎮一處小微水體(劉鐵偉攝影)紅網時刻12月18日訊(通訊員 劉鐵偉 尹丹霞)為及時總結推廣各地典型經驗,形成互相借鑑、共同提高的良好工作局面,加快推動河長制湖長制「有名」向「有實」「有能」轉變,水利部河長制湖長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全國範圍內徵集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典型案例。
  • 螺城鎮持續推進河長制市場化運行
    中國網訊 近年來,螺城鎮按照「守土有責、護水有功」的思路,建立健全河長制市場化運作模式,通過河長制落地、專業化治理、社會化監督,大力推動「河長制」向「河長治」轉變。一是落實鎮、村兩級河長23人。河長制延伸至10個涉溪村沿岸村組,結合「湖長制」覆蓋到3座水庫、3口水塘,確保每片流域、每條溝渠有人管、受保護,全面消滅劣V類水,境內水質均達Ⅳ類以上。
  • 河湖清流長 碧水潤九州——會昌縣深入推進河長制紀實
    近年來,會昌縣堅持以生態文明為統領,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河長制為總抓手,統籌推進轄區內流域環境保護工作,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三級河長 共護一江清流為共同守護水資源,實現每條河流有人管有人治,打通治河的最後「一公裡」。
  • 重慶日報評論丨以河長制促「河長治」
    河流治理並非一日之功,河長制能否實現「河長治」,制度保障尤為關鍵。日前,《重慶市河長制條例》向社會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一條例的出臺,讓我市實施河長制有法可依,有助於提升河流管理保護水平,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河道就像人體內的血管,直接關係到我們生存環境的狀況。
  • 「河長制」讓韶關仁化錦江成了一道亮麗風景線
    2017年以來,仁化縣立足北部生態區的功能定位,以築牢粵北生態屏障為目標,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全縣河湖生態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穩中向好。在2018年、2019年市政府開展的水汙染防治第三方考核中,分別取得總分90.2分、95.6分,連續兩年水環境質量得分100分,兩年蟬聯全市第一。2018年在全市河長制工作考核中取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績。
  • 實行「河(湖)長+檢察長」機制 打造丹東宜居水環境
    12月15日,丹東市河長制辦公室與丹東市人民檢察院正式籤署《關於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職能協同推進河(湖)長制工作的意見》,實行「河(湖)長+檢察長」協作機制,開啟丹東河湖監管治理新模式,共同打造丹東宜居水環境。
  • 水清景美入畫來——肅北縣全面落實河長制工作紀實
    肅北縣迎來大群天鵝「歇腳」 朱蕊 攝近年來,肅北縣按照中央、省、市河(湖)長制工作總體部署,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堅持把牢全面實行河長制,緊盯目標任務,精準壓實責任,綜合統籌施策,堅持縱深推進,有力有序有效推動河長制從
  • 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強化河湖長制 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近日,人民網記者圍繞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相關情況對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進行了專訪。加之水生態損害、水環境汙染的問題不斷積累,保障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推動水環境水生態持續改善,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已成為推動綠色發展的當務之急。「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河湖管理保護工作,2016年、2017年相繼作出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的重大決策部署。
  • 聊城已全面實行河(湖)長制,全市河湖「水清景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同建12月16日上午,聊城市全面實行河(湖)長制新聞發布會召開,記者從新聞發布會獲悉,聊城市已在2017年全面建立河長制,2018年全面建立湖長制。實行河(湖)長制,首要的就是河(湖)長負責制。聊城市、縣、鄉、村逐級設立河(湖)長,每條河每個湖都有相應的河(湖)長,涉及河湖的相關問題,由河(湖)長牽頭組織協調地方和部門。
  • 漯河市委書記蒿慧傑:努力開創河湖保護治理新局面
    蒿慧傑在2020年河長述職暨河長制工作推進會上強調推動河長制由全面建立轉向全面見效努力開創河湖保護治理新局面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2月7日,市委書記、市第一總河長蒿慧傑在2020年河長述職暨河長制工作推進會上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強化政治責任、使命擔當,推動河長制由全面建立轉向全面見效,努力開創河湖保護治理新局面,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婁底巡河交辦問題件件有著落河長制促河長治
    以「河長制」促「河長治」   不僅如此,相關的常態化治理機制也在形成。   婁底經開區將通過這次整改,全面推行河長制堅決落實責任,確保漣水河水域生態良性循環;漣水河風光帶管理辦公室將嚴格按照整改要求,及時破除因遊樂設施留下的硬化地,恢復原容原貌,確保「96平臺」的安全管理;市畜牧水產局將繼續對非法電魚捕魚實行「零容忍」,把非法捕撈整治工作常態化,改善漁業生態環境,實現「人漁自然」和諧發展;而市水利局以整改交辦問題為契機,將漣水河中心城區段防洪預警完善納入到
  • 送一江清水東去,造兩岸幸福河湖
    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以來,廣安交出一份亮眼「答卷」——納入國控、省控考核的5個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嘉陵江、渠江出川斷面穩定達到地表水Ⅱ類水質,御臨河、大洪河出川斷面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水質,西溪河、蘆溪河、酉溪河、長灘寺河、清溪河等重點小流域水質逐步改善,全市縣級及以上和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96.3%。
  • 河長制:繪就貴州碧水清流新畫卷
    羅毅/攝陽明河的成功治理,只是貴州全面推行河長制,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的一個縮影。作為長江、珠江上遊重要的生態屏障和國家首批生態文明試驗區,近年來,貴州堅守「兩條底線」,堅持水利建設與生態建設協調推進,充分發揮水利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在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河長制、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綠色小水電建設等方面不斷創新出彩,多項工作成全國典型。早在2009年,貴州省內的八大流域就開始推行河長制。
  • 光澤縣司前鄉河道岸美水綠魚兒成群 變「河長制」為「河長治」
    新甸河道專管員工作站站長呂剛說,這要歸功鄉裡變「河長制」為「河長治」的一系列措施和辦法。用「智」管人現在真是「人在做,天在看」了。這一現象,對大眾而言,是「公正、公平」,對責任在肩的河道專管員來說卻是壓力。來自黃坊村的吳清華負責的河段有10餘公裡。山區公路大都伴著河道走。
  • 【河長制】茂名構建「河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
    目前,全市共有17宗共160公裡的河湖被納入2020-2022年省級碧道項目庫,確保廣東萬裡碧道具有「茂名風味」。在此基礎上,高標準高水平編制茂名碧道規劃,總體建設1000公裡的茂名碧道,打造「茂名樣板」。茂名水系發達、河湖眾多,集雨面積50-3000平方公裡的河流82條2750公裡。
  • 巧拼「七塊板」打造幸福河湖新名片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縣水利局局長 胡久剛  近年來,湖南省郴州市嘉禾縣以「守護好一江碧水」為目標,以「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為總基調,保護「盆」裡的水,管好盛水的「盆」,在山水之間巧拼「七塊板」,建設山水嘉禾的幸福河湖新名片。
  • 主要河流出川斷面水質全部優良 四川河湖有守護者和代言人
    人民網成都9月29日電 (黃嵐 朱虹)今日,記者從四川省全面推進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9年四川省水質斷面優良率排名全國第五位,四川省被國務院評為貫徹落實河長制湖長制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區。
  • 打通護河「最後一公裡」——水利部向全國推介株洲河長制「五化...
    (株洲市淥口區委宣傳部供圖)李永亮 黃萍 漆小麗 俞強年日前,水利部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簡報專版以《湖南株洲創新「五化」推進河長制「有名」「有實」》為題,向全國推介株洲市河長制工作成效與經驗,引發業內強烈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