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稱AI會超越人類,智械危機是科幻想像還是我們的未來?

2020-12-22 今日商訊

7月23日消息,埃隆·馬斯克近期在媒體平臺上重申了自己對人工智慧的擔憂,他認為AI在未來將會超越人類,聰明人自以為能掌控一切,但計算機要比他們聰明得多。

一個科技行業的天才創業冒險家,手握SpaceX和特斯拉兩大全球頂尖的科技公司,堪稱現實版「鋼鐵俠」。馬斯克堅信AI會超越人類,總覺得充滿著一股魔幻現實主義色彩,對人類的智慧就這麼沒自信嗎?

要知道,他自家的公司還在緊鑼密鼓地研發AI自動駕駛技術,前陣子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宣傳特斯拉已經「非常接近」實現5級自動駕駛技術,相關的基本功能正在開發。5級自動駕駛技術意味著全自動駕駛,在任何場景下遇到任何情況都無需人類駕駛員的幹預,依賴於先進的AI智能技術。

月初剛吹完特斯拉的技術,結果到了月底,馬斯克又開始了:「十年來,我一直在提醒這一AI威脅,我們應該關注AI的發展方向。在我看來,在AI問題上大錯特錯的人都十分聰明,因為他們無法想像計算機(最終)可能要比他們聰明得多。這是他們的邏輯缺陷。他們其實要比自己想像的傻得多。」

一邊開發領先行業的AI智能技術,一邊大呼AI會超越人類,具有很大的威脅。我懷疑馬斯克是不是故意表現這麼悲觀,利用「AI威脅論」,說不定還能忽悠幾個競爭對手放棄研究呢!當然,可能是我誤會馬斯克了。也許對他來說,宣傳特斯拉技術是工作,支持「AI威脅論」則是本心。

這不是馬斯克第一次在公開場合表達自己對人工智慧威脅的悲觀看法,早在2018年,他就曾表示,AI對人類構成的威脅要比核武器大得多,應該制定法規來監管AI技術的發展。「我認為 AI的危險性要比核彈頭大得多,沒有人會建議我們應該允許世界隨心所欲地開發核彈頭,這簡直是瘋了。記住我的話:AI要遠遠比核武器危險。」

在馬斯克看來,AI能夠以超過人類幾十萬倍數字通量的方式來進行對話,它們每時每刻的數據處理量都是人類難以企及的。AI掌握著人類有史以來最龐大的知識庫,即使是人類中最聰明的人,在它面前也如同傻瓜一樣無聊。與人類相比,AI目前唯一欠缺的就是認知與思考方式。

但即便如此,AI也足以取代人類。人工智慧會讓人類的大部分工作都變得毫無意義,未來,你將會見到AI自己編寫軟體、製造產品,而且它們做得更好。AI一旦在生產實踐發展出自己的思維方式,我們就不能再將AI僅僅當做一個工具。

不過,許多科技公司的大佬並不贊同馬斯克極度悲觀的看法。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就曾與馬斯克討論過人工智慧的問題,他認為AI取代人類工作並不是什麼壞事,人將有更多時間去享受作為人的樂趣。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也認為AI發展明顯對人類更有利,至少AI已經在數據處理、醫療保健、交通出行等領域大放異彩,改善了過去不合理的問題。

一項新技術的發展往往就是如此,越是聰明的人越容易看到某些優點或缺陷。由於他們個人成長經歷與價值觀的差異,就會表現出極度悲觀或者極度樂觀的傾向。AI發展有弊有利,智械危機究竟是科幻想像,還是會成為我們的未來?我相信,選擇權從來都是在人類手上,而不是AI。

註:本文由今日商訊獨家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引用。

相關焦點

  • 從機器人到智械危機 《守望先鋒》的故事你真的懂?
    智能危機的終結  假以時日,智械中樞可能會成為《終結者》裡所描繪的天網,或是《黑客帝國》中創造了矩陣的機器大帝。  但人類沒有停下腳步,聯合國將一些在這場全新形式的戰爭中展現出驚人天賦的士兵秘密召集在一起,組成了一支靈活的小型團隊,目標就是對智械要塞發動致命一擊。他們也就是隨後人們口中所說的——守望先鋒奠基人。
  • 《鋼鐵俠2020》失去鋼鐵俠的稱號之後,託尼掀起智械危機!
    為什麼阿諾·施塔克處心積慮的算計託尼·斯塔克呢? 但是隨後的推演會讓託尼和阿諾非常吃驚,因為他們在未來將一種稀有金屬用於製造智能機械,最終導致機械之城中發生了「人工智慧叛亂」,地球上的環境被徹底破壞,而人類只能移居月球,而斯塔克雙子也從「英雄」變成了導致世界末日的罪人。
  • AI會不會終結人類文明?馬斯克與扎克伯格吵起來了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編 | 海中天圍繞AI,科技富豪馬斯克與扎克伯格公開論戰,馬斯克認為,Facebook CEO扎克伯格的理解「有限」。
  • 馬斯克再放AI威脅論:人工智慧五年內超越人類
    作為未來科技發展的重要方向,人工智慧AI是近些年科技圈最火熱的話題。一眾科技公司紛紛押寶人工智慧,像國外的谷歌蘋果微軟、國內的阿里百度騰訊等,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發展人工智慧。    近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再次對人工智慧發出了警告,他認為未來5年內人類可能被人工智慧超越。   馬斯克表示:目前的趨勢是,從現在開始的五年內,我們會發現人工智慧比人類更加聰明,但這並不意味著五年後將出現什麼人類末日,只是我們的世界開始變得有些奇怪。
  • 近未來科幻?No!紀錄片《未來圖鑑》定檔優酷 從現實出髮結構未來
    而如果氫能不可以成為人類解決能源問題的鑰匙,未來我們該如何面對能源危機呢?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教授、國際氫能協會副主席毛宗強博士將在《未來圖鑑》第五集中展開暢想。 科幻場景深度解析 基因技術、人工智慧承載未來幻想 人們較為熟悉的「基因改造人」、「超級戰士」、「克隆殺手」等,成為近未來科幻題材作品中頻繁登場的角色。
  • 馬斯克腦機晶片已能控制猴子大腦
    賽博客長期活躍在科幻作品中,以人類下一進化形態的形式出現。不過也許很快,真正的「賽博格時代」就會到來。大腦是人類最重要的器官,儘管在科學發達的今天,人類對於大腦這個器官的了解仍然十分稀少,科學各界都把「腦技術」當作人類邁向未來的關鍵技術。
  • 連本帶利SpaceX首發載人航天成功,馬斯克瘋狂史:活著就要改變人類
    《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曾說,人類之所以比其他動物厲害那麼多,是因為人類發明了雙重世界。人類不僅生活在客觀世界中,還生活在想像的世界中,而且可以讓這個想像世界去主導客觀世界。在飛入萬米高空後,人類依然沒有滿足,開始嚮往更浩瀚的宇宙,甚至想像人類未來是否有可能移居到宇宙中其他星球上生活。1969年7月20號,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阿波羅11號成功實現載人登月任務,人類真的上天了。宇宙那麼大,人類不僅僅是想去看看。狂人埃隆.馬斯克更有一個大膽的想像:有生之年帶領人類搬到火星上去居住。
  • 馬斯克點讚嫦娥五號稱其為「令人興奮的任務」!盤點經典登月科幻...
    中國小康網訊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於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馬斯克點讚嫦娥五號發射新聞,稱其為「Exciting mission(令人興奮的任務)」。馬斯克的spaceX公司曾於11月16日發射載人飛船,將四名太空人成功送至國際空間站。
  • 2020年,我們終於踏入了科幻電影中的「未來」
    世界並沒有變得像科幻電影裡一樣變得賽博朋克,車還是不能在空中行駛,人工智慧不能代替愛人,「腦聯網」沒有出現,也沒法隨便買張機票飛去火星……沒想到的事情太多了。將這些充滿未來感的場景與現實一一對照,科幻片中當時的預測幾乎全部落空,但又與現實相隔不遠。
  • 馬斯克警告:5年內人工智慧將超越人類,人類將淪為機器的寵物!
    我們都知道生命是有機的,但未來,掌控世界的很可能是無機生命。最近在接受美國《紐約時報》採訪時,特斯拉和SpaceX公司創始人馬斯克警告說,人工智慧帶來的危險已迫在眉睫,未來5年內人類就可能被人工智慧超越。 如果說這話的是普通人,你大可一笑置之,但馬斯克說,恐怕就不能掉以輕心了。
  • 從《終結者》到《銀翼殺手2049》,科幻片中人類的未來是什麼樣的
    來自百度百科的解釋是這樣的,科幻片是類型片的一種,該類作品採用科幻元素作為題材,以建立在科學上的幻想性情景為背景,在此基礎上展開敘事的影視作品。科幻片作為人們最喜愛的電影類型之一,以其超越現實的可能、天馬行空的想像、酷炫華麗的特效深深地吸引著人們的眼球。
  • 超級英雄在網際網路面前不堪一擊,漫威奧創復活智械危機已經到來
    當《復仇者聯盟2》上映之後,不少的觀眾都為鋼鐵俠創造了奧創這個反派而感覺到驚訝,超級英雄屢屢犯錯我們都能接受,這次作死居然差點毀滅世界,可能不少的觀眾就要衡量一下其驚人的破壞力了。其實在不禁意間,鋼鐵俠又為漫威的一個超級反派背鍋了,他就是皮姆博士。
  • 馬斯克做成這事對人類是造福還是危害?
    近日埃隆·馬斯克在Joe Rogan的博客中稱他的公司Neuralink(神經技術公司)將在「一年內」完成晶片植入人腦的實驗,聽起來雖然匪夷所思,但對於科技狂人埃隆·馬斯克來說想必已經期待多年,而這樣的科技進步,對人類而言究竟是幸事還是災難?
  • 放棄人類!AI女優機器人進軍好萊塢,成7000萬美元科幻大片主演
    人們對科幻電影的所有想像終將成為現實!還記得2008年火遍全球的電影《我的機器人女友》嗎?影片導演郭在容在科幻世界塑造了一個機器人女孩,與人類上演了一場超越生物隔閡的愛情故事,收穫了無數影迷的心。不過,當時影片中的機器人是由日本影星綾瀨遙所扮演。
  • 超越人類!AI會是藝術的未來嗎?
    但其實,AI 的運用早就已經走出了日常生活,進入了曾經被認為「只有人類方可勝任」的藝術領域,甚至有了成為全新流派的趨勢。AI 藝術可以被稱為藝術嗎?AI 完成的藝術品,到底屬於創造算法的人類,還是屬於算法本身?這些正是今天的推送,想和你一起討論的問題。 「 AI藝術是藝術嗎?」 AI藝術風暴正在席捲全球。
  • 欲駕馭AI,先與AI共生:馬斯克的「超人」計劃能成功嗎?
    例如,SpaceX的長遠目標是實現人類移民火星或其他星球,而近期目標則是開發可回收火箭技術,重複使用火箭,從事航天商業活動。Neuralink採取的也是這種模式。Neuralink的創立緣於馬斯克對人工智慧飛速發展的憂慮。自2014年以來,馬斯克在多種場合反覆警告過人工智慧的危險性,認為人工智慧發展的速度太快,未來可能遠超人類。
  • 《鋼鐵俠2020》真正的鋼鐵俠即將歸來,智械危機會被完美解決嗎?
    由於漫威停止了所有新刊的發售,原本應該徹底完結的漫畫《鋼鐵俠2020》無奈延期,負責這本漫畫的編劇叫做 Dan Slott,他將會在完結之後徹底離開鋼鐵俠這位英雄,我們並不知道後續計劃中誰會接手託尼的新刊,不過現在的鋼鐵俠新刊對漫威來說確實有些雞肋的味道。
  • 馬斯克為何向AI開戰?《終結者》給出答案
    馬斯克在發布會現場介紹,向人腦植入晶片完成腦機接口,Neuralink 已經獲得FDA的人體實驗的允許。未來,技術一旦成熟應用,人與AI 共生的時代或將到來。人與AI 共生,得先「讀懂」人工智慧早在2018年,馬斯克就提出人要與AI 共生,得先「讀懂」人工智慧,才能不被AI控制乃至報復。
  • AI、大數據、宇宙航行……人類對未來都有哪些想像?丨21讀書
    於是,科幻小說成為了科技巨頭最愛的文學形式——只有富有未來觀的「先知」能趕上這個告訴發展的時代,而科幻小說家們,就是文學界的「先知」,他們總能夠看見十年乃至二十年後的未來。甚至,有科幻小說作家,早在60年前,就大膽預言了一萬年後的未來。
  • 《2047》最強智械卡組搭配攻略
    2047高勝率智械卡組怎麼搭配好,很多玩家想來一次智械流的卡組,那麼該搭配哪些強勢的卡牌比較好,有什麼取勝和提高勝率的技巧,下面小編就帶來了2047最強智械卡組搭配攻略,一起來看看吧。4.開局手上排序比較穩的我們選礦物種植,只要度過前面兩個回合,打節奏差,無限生財之術誰用誰知道(注意:我們是為了打節奏,如果沒條件就別拿了,反而打亂自己的節奏,被帶著跑哦)後手開局畢竟多了兩費和一張白旗,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