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的天氣大多陽光明媚,再加上正處在初冬深秋時節,很適合遊湖爬山。
第三次來杭州,這一次沒有再逛西湖,而是走近了西湖邊的群山之中,發現了以前不曾見過的「紅楓大道」靈隱路,不那麼出名的楊公堤、趙公堤等,還遇見了杭州最文藝的村子,因為茶被乾隆稱讚而聞名天下,想必你也聽過這座村子的名字,它叫做龍井村。
說起龍井村,自然離不開茶文化。
魏晉三國三國時,杭州的茶文化已經開始孕育,後來靈隱寺遠近聞名,佛教和道教等宗教活動盛行,西湖邊的群山也逐漸被人們知曉,而山中的茶也因此逐漸被人所知。
隋唐時期,京杭大運河開鑿,杭州一下子成為交通要道,很快便成為江南地區的中心城市,同時茶葉也在杭州廣泛培植。
到了北宋,龍井茶已經有了規模,杭州出產的許多茶葉都被列為貢品,元朝龍井茶的美名開始流傳,而讓它有如今地位的,多虧了清朝的乾隆爺。
這位生於北方,長於北方的帝王,對江南風景有著深深的嚮往,一生之中六下江南,且不論他當時為什麼數次下江南,卻不得不說這位乾隆爺為江南旅遊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誕生了多個超級IP,龍井茶就是其中一個。
據說乾隆爺剛到杭州,突發奇想體驗一把採茶女的生活,結果剛剛採了一把茶,就收到了太后病危的消息,只得立馬回京,也帶走了那一把茶葉。
說來也神奇,乾隆爺回京後竟然把手裡的茶給太后喝了,結果太后的病就好了,於是乾隆爺就把胡公廟前的那18棵茶樹封為御茶,每年都採新茶進貢給太后。
龍井村,也就成了乾隆下江南愛去的地方,據說六下江南有四次都去了龍井村。
在乾隆爺的加持下,龍井茶在民國時,便位列我國名茶之首,現如今也是比較受歡迎的茶,龍井村也因茶而有名。
進入村子,第一個感受是文藝。
因為有茶,家家賣茶、喝茶,茶樹從山腳一簇簇成行,一行行直到山頂,雖已深秋,茶樹有墨綠、或新綠,大多茶樹上有白色的花骨朵,極嫩極嫩,有些花已經盛開,白色的花瓣包裹著鵝黃色的花蕊,也有的花開始凋零,花瓣失了水分,耷拉在花蕊上,顏色也是深秋的黃褐色。
茶山的山腳是民居,不是江南黑瓦白牆的建築,而是現代化的小洋樓,有的是民宿、餐廳,大多是茶農自己的家,屋後就是茶山,山上有小亭,零星有幾株楓樹如火,直到山頂處才有其他樹木。
如今,村子裡常住人口約800多,有的是當地居民,有的是從外地來此經商的,村子雖不大,卻有800多畝茶園,所以逛茶園就成了一種樂趣。
如今是淡季,茶園也沉寂著,幾乎看不到遊人的身影,也正因為如此,可以慢慢感受茶園,沿著小道爬到茶山最高處,也會忍不住感嘆時光的魅力,用上千年的時光,孕育出人間極品茶;也忍不住思考我們又該怎樣把握這幾十年時光,孕育自己的人生呢?
自從走到龍井村,就會有人上前詢問是否買茶,如果表示不買,也不會強求,如果有興趣也可以喝一杯茶,歇息片刻,與茶農聊一聊採茶趣事,也不失為一樁旅途趣事。
如果三四月間前來,就會看到一個忙碌的龍井村,村子裡的人忙著採茶、炒茶,茶山上全是採茶的人,也可以體驗採茶、炒茶的樂趣。
村子並不大,只有18公頃,呈Y字形分布,除了茶園,還可以參觀胡公廟、龍井等景點,遊玩下來大約需要3-4小時。
不知道你有沒有見過這座藏在西湖群山中的村子呢?有沒有喝過西湖龍井茶呢?對龍井村或龍井茶又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旅途故事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