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於《千與千尋》晚於《天空之城》這部算是宮崎駿的「滄海遺珠」

2020-07-06 鵝組小生兒

「我想用沒有仇恨的眼睛看世界。」——《幽靈公主》

1997年《幽靈公主》上映,票房高達193億日元,成為日本票房最高的電影,當初宮崎駿因為這部電影過度勞累患上手部疾病,所以他宣布「這是我最後的作品」。


早於《千與千尋》晚於《天空之城》這部算是宮崎駿的「滄海遺珠」


也是沒想到,2001年宮崎駿復出,《千與千尋》上映,火遍全球,在日本收穫304億日元的好成績,超越了《鐵達尼號》成為日本電影票房排行榜第一。

《幽靈公主》是在《千與千尋》之前上映的,所有後者的光芒蓋過了前者,在《幽靈公主》之前,宮崎駿還推出了《天空之城》、《紅豬》、《龍貓》、《魔女宅急便》等經典動畫電影,所以在一眾經典中,《幽靈公主》顯得更加「超脫」。


早於《千與千尋》晚於《天空之城》這部算是宮崎駿的「滄海遺珠」


宮崎駿每拍一部電影好像都會因工作太辛苦而產生「不如歸去」的退休念頭,感覺每次拍完這些電影,他肯定是很絕望的吧……

探討過「反戰」之後,宮崎駿把主題直刺人類的心臟——「人與自然的關係」


早於《千與千尋》晚於《天空之城》這部算是宮崎駿的「滄海遺珠」


熟悉宮崎駿的人都知道,他會把「反戰」的元素帶到每一部作品中。《幽靈公主》的立意要比《千與千尋》更深刻,它是講述「人」和「自然」的關係。它赤誠而純粹,電影關於自然、生存、人的業障,不帶一點立場的冷靜敘事才最殘忍。

這部大概是宮崎駿作品裡最宏大的一部,音樂從一開場就爆發出悲壯的氛圍,緊抓人心。

早於《千與千尋》晚於《天空之城》這部算是宮崎駿的「滄海遺珠」

《幽靈公主》的選題源自日本民間傳說。故事發生在六七百年前的日本,在那個時候,日本東北方有一個偏僻的村莊,村莊裡有一個少年叫做阿西塔卡,一天,村子被野豬入侵,而這隻野豬是被山神化作的「邪魔」詛咒了,阿西塔卡一箭射中了邪魔的眼睛,野豬很快就死了,但阿西塔卡的手臂卻留下了邪魔的痕跡,他被詛咒了。

後來,村中的女巫告訴他,要前往西方尋找邪魔的源頭,那裡會有解除詛咒的方法。


早於《千與千尋》晚於《天空之城》這部算是宮崎駿的「滄海遺珠」


少年上路之後,來到了一座森林,在森林旁有一個巨大的煉鐵廠,工人們破壞森林,開採山上的鐵砂礦,森林裡的神獸與動物們都非常痛恨人類,並開始攻擊人類。

在襲擊人類的神獸中,有一頭三百歲的狼神,它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它一直撫養著一個女孩,女孩叫做小桑,也被人們稱為「幽靈公主」,小桑因為在森林裡長大,所以熱愛森林裡的一切生物,並不承認自己是人類,還發誓要保護森林。


早於《千與千尋》晚於《天空之城》這部算是宮崎駿的「滄海遺珠」


受到詛咒的少年阿西塔卡就這麼被小桑深深的吸引,他理解小桑保護森林的用意,但也不希望人類受到傷害,《幽靈公主》充分體現了毀滅與復活、回歸的主題思想。從始至終一直貫徹宮崎駿的一個理念:人與自然是矛盾體。


早於《千與千尋》晚於《天空之城》這部算是宮崎駿的「滄海遺珠」


宮崎駿每一部動畫電影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立世界觀

達達拉城大多數都是社會底層和被迫害的民眾。他們要吃飯,就要煉鐵換米,但煉鐵勢必會破壞森林,一方面得罪了自然派,一方面又會被幕僚盯上,要求上繳。人民被兩面夾擊,他們處境窘迫,不得不自己造槍保護自己,這個時候出現了兩方實力,一方是天皇,他們從天皇那裡得到支持,而天皇的訴求就是長生不老,引出了後面為了獲得麒麟頭顱得永生的一系列故事。


早於《千與千尋》晚於《天空之城》這部算是宮崎駿的「滄海遺珠」


早於《千與千尋》晚於《天空之城》這部算是宮崎駿的「滄海遺珠」


而另一方是幕僚,幕僚想要鐵,顯然也是為了保護自己,另一個目的則是擴張自己的領地。

阿西塔卡得知自己被詛咒踏上自救之路,在途中得知山犬、野豬、猩猩等動物都因為生存空間受到了擠壓,採取了不同的手段進行抗張,而女主在被人類拋棄之後拼命地找尋自己在動物一族的認同感,強烈的情緒和舉動,都是她對被世界遺棄的恐懼下產生的應激反應。

而麒麟獸是最有意思的,它充當的是一個「調停」的角色,卻是很多人眼中的「唐僧肉」。


早於《千與千尋》晚於《天空之城》這部算是宮崎駿的「滄海遺珠」


它對於生死、任何動物,都很中立,視萬物如同芻狗,除了麒麟,其他角色都在努力的「活著」。不過山獸神也是充滿矛盾的。它孕育生命,又帶來死亡,擁有強大力量,但也會被人類火器擊中變得脆弱。

早於《千與千尋》晚於《天空之城》這部算是宮崎駿的「滄海遺珠」


它是自然的神靈,卻沒有幫助自然對抗人類,反而救活了阿西塔卡。

它走過的路花花草草從生到死經歷一生,是生和死矛盾的縮影。


早於《千與千尋》晚於《天空之城》這部算是宮崎駿的「滄海遺珠」

以一吻之力化解了代表怨念的豬神並讓它安息


影片中男主負傷瀕死被女主扶到森林裡,同時女主用刀割了一株草,插在男主與樹之間,晚上召喚山神——麒麟為其療傷。

麒麟也可以說是自然的象徵,沒有任何主觀的態度,正如人對自然過渡開墾後必定會產生一些災難一樣,當人們將麒麟獸的頭砍下來,它便失去了理智,所到之處寸草不生。


早於《千與千尋》晚於《天空之城》這部算是宮崎駿的「滄海遺珠」

代表自然的麒麟獸,脆弱的被火槍一發擊中


最後經歷了幾番苦戰,小桑和阿西塔卡將麒麟的頭顱奪回,並呼喊「我們將您的頭還給你,請接納息怒吧。」,之後魔化的山神將頭顱拿回,化成金色的光灑在大地上,煉鐵廠也在山神之光灑下的時候化為虛有,瞬間山谷中綠意復甦,一片生機。

人類貪婪的所得與自身的損失成正比

人和自然的內部互相矛盾,天皇和幕僚之間相互牽引,達達拉城代表人間的弱者,被兩面夾擊、利用,最後灰飛煙滅。《幽靈公主》可以說是宮崎駿數十年來對日本社會乃至全人類深刻思考的經典之作。他站在上帝視角看透了一些事情,創造了這部動畫。他逃離不了自己身處的族群,但他的態度與阿西塔卡一樣矛盾,譴責強者卻有理解它,同情弱者又無能為力,在現實中也是如此。


早於《千與千尋》晚於《天空之城》這部算是宮崎駿的「滄海遺珠」


說到底,宮崎駿是一個矛盾的人,一方面從《紅豬》那部電影中可以看出他離不開文明,但從《幽靈公主》這部電影中,又看出,他痛恨人類破壞式的糟蹋自然。

日本明治維新之前的一段時間內,不論是神、佛還是幕府統治,萬物生靈皆有靈性、神性,人不過也是神的一部分,還有一句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看得出來人們內心充滿了對神明的敬畏,但自從被西方國家打擾,那些保佑他們的神明不再出現,他們自己也出現了「魔化」。


早於《千與千尋》晚於《天空之城》這部算是宮崎駿的「滄海遺珠」


所以電影中麒麟獸並不是復活了,而是已經死了。

死之前因為已經原諒了人類的行為,所以返還了所有被吸取的生命,給大地重新帶來生機。

但是這個世界也從此進入了一個沒有神的世界了。

早於《千與千尋》晚於《天空之城》這部算是宮崎駿的「滄海遺珠」

人類的發展歷程伴隨著毀滅,從一無所有,到最終因為資源枯竭而自我毀滅,宮崎駿在多部電影中探討過這些問題,最具代表的就是《天空之城》。

其實他們斤斤計較的性格和一直遵循的「垃圾分類」並不是杞人憂天,而是在延緩自己毀滅的過程。畢竟當人與自然無法平衡時,自然的反噬能力就會撲面而來,今年的特殊情況讓很多人過了一個不是那麼開心的2020年,大家看不到未來,甚至不知道有沒有未來,其實從今天開始好好生活,愛護環境,對於明天我們有很多可能,不能仗著自己地大物博就隨意揮霍。


早於《千與千尋》晚於《天空之城》這部算是宮崎駿的「滄海遺珠」


電影《幽靈公主》的最後人類此時才終於醒悟,自己是永遠也無法戰勝自然的,今天所遭遇的一切後果,都是由自己的貪婪釀成的。所以人類舉起山神的頭顱,要將它歸還山神,真誠的禱告,請求他的原諒。山神終於聽見了,他停止了破壞。


早於《千與千尋》晚於《天空之城》這部算是宮崎駿的「滄海遺珠」


早於《千與千尋》晚於《天空之城》這部算是宮崎駿的「滄海遺珠」


這是一個美好的願景和結局,從此,人類不再有貪婪,不再有戰爭,他們開始重建他們的家園,雖然高大的森林沒有了,但草地綠了,土地生根了,希望也有了。

人為了生存而破壞自然,並不能說誰對誰錯,但是事情就這樣發生了。雖然到了最後還是沒能找到人與自然和平共處的方法,但是只要活下去,努力尋找的話,說不定有一天可以共存吧。

文原創,圖網絡

相關焦點

  • 宮崎駿《天空之城》在線觀看
    我們都聽過音樂<天空之城>,但是電影可能很少人看過,這部電影是宮崎駿的巔峰之戰之一,一起讓我們看看這部浪漫又感人的《
  • 天空之城 | 「當宮崎駿遇到久石讓」
    12月21日,《天空之城-久石讓&宮崎駿經典動漫作品音樂會》,來現場慢慢聆聽、感悟和享受音樂。演出成員都曾與當今中國樂壇傑出的指揮家、音樂家、演奏家等合作;「天空之城-久石讓&宮崎駿經典動漫作品音樂會」於深圳音樂廳、廣州星海音樂廳、北京音樂廳、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杭州劇院、昆明大劇院、湖北劇院等等成功上演,並且取得了一票難求的傲人成績。
  • 人物| 宮崎駿的「天空之城」
    近日,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被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授予終身成就獎,頒獎典禮將於2019年1月12日舉行。細想之下,《天空之城》伴一代人走過了32年,《龍貓》也已經30歲,《魔女宅急便》經歷了29個春秋,《千與千尋》距首映已過去17年... ...它們背後的那個畫家,也已經是77歲高齡的白髮老人。
  • 天空之城丨宮崎駿&久石讓經典試聽音樂會
    久石讓說,認識宮崎駿是我一輩子最高興的事;宮崎駿說,實在沒有比認識久石讓更幸運的事了。8月28日,獨墅湖影劇院,天空之城音樂會——「當宮崎駿遇到久石讓」。引人入勝的動畫就與優美的音樂融合在一起,蛻變成世間永恆的經典之作,值得全世界的動畫迷們慶幸!
  • 做出《天空之城》《千與千尋》的吉卜力,離開宮崎駿能堅持下去麼
    這樣的兩人最終走到了一起,從1968年《太陽王子霍爾斯》到吉卜力的第一部作品《天空之城》,從《龍貓》《螢火蟲之墓》,再到後來的《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輝夜姬物語》等等,吉卜力這個名字,一次次成就了日本動畫電影。但就如一輪太陽,升起總要落下,隨著高畑勳和宮崎駿兩人的生命軌跡,吉卜力漸漸走向了沉寂。2014年之後,吉卜力已無新作。
  • 宮崎駿 《天空之城》
    薦語☞ 《天空之城》這部作品是宮崎駿導演的經典動畫電影,於1986年的時候上映,即使過了幾十年,依舊擁有極佳的口碑
  • 天空之城——久石讓·宮崎駿經典視聽音樂會
    ▌世界著名的音樂作曲家為動畫電影《風之谷》、《天空之城》、《懸崖上的金魚姬》等創作配樂而聞名世界。至今為止,久石讓已經在國內外為超過60部電影創作音樂,其樂迷遍布世界各地。天空之城——久石讓·宮崎駿經典視聽音樂會演出時間:2015年8月28日 19:30演出地點:獨墅湖影劇院演出票價:60元/100元/160元/220元/280元藝術總監:齊悅(小提琴
  • 天空之城—宮崎駿&久石讓大屏幕鋼琴視聽音樂會
    在雲端舞蹈吧|天空之城—宮崎駿&久石讓大屏幕鋼琴視聽音樂會音樂色彩斑斕又不失大和民族特色的《天空之城》充滿天真童趣的《龍貓》瀰漫著時代的空靈與神秘的《幽靈公主》糅合了美國鄉村音樂與民謠風格的《魔女宅急便》宮崎駿與久石讓這對組合仿佛把散落的寶石精心串聯起來展示給這世界溫柔而堅定的光芒5月6日的夜晚,中央音樂學院名家室內樂團最優秀的藝術家將帶著我們,乘著娜烏西卡的飛行器穿越過風之谷,徜徉在幽靈公主出沒的、螢光閃爍的山林中,再搭乘安靜的舊式火車滑過寂靜水面,奔向奇妙的神隱之鄉……
  • 一部宮崎駿的《天空之城》,揭示的卻是現實中藏在內心深處的貪婪
    今天是「聽話」宅家的第N天,老實說,經過了這麼多天的「苦熬」,我早已經對時間沒有了一個具體的概念,每天除了重複著相同的生活外,唯一能為我帶來一點精神安慰的,大概就是那些動漫作品了,也不知道為什麼,原本一直追著《名偵探柯南》不放的我,卻突然心血來潮地重溫了一遍宮崎駿老師的《天空之城》,也許是受最近新聞裡部分內容的影響吧
  • 天空之城音樂會西寧奏響 再現久石讓、宮崎駿經典
    天空之城音樂會西寧奏響 再現久石讓、宮崎駿經典 2017-04-12 23:17:4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音樂裡的「宮崎駿」:沒有他,就沒有天空之城的獨立音樂!
    提到宮崎駿的動畫,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天空之城,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風都是大家廣為熟知的宮崎駿動畫。但這些動畫的成功還與另外一個密切相關,也許影迷們並不認識,但了解動畫產業的資深人士卻深知該人對宮崎駿動畫的影響有多深。
  • 【免費門票】天空之城-宮崎駿久石讓動漫視聽音樂會
    《天空之城》、《龍貓》、《千與千尋》、《魔女宅急送》、《哈爾的移動城堡》、《幽靈公主》…綠色的掩映下,一個個充滿了生機的世界又重新展現到了面前。這種風景是忙碌在鋼鐵和水泥的森林中的人們最為需要的。總有一種能讓人想要回歸自然的感覺。似乎想要到那背景中去尋找遠離城市汙濁空氣的清新中,去感受自然之美。
  • 深度解讀《天空之城》,宮崎駿與《天空之城》的故事!
    ,《天空之城》並沒有獲得日本本土觀眾們的青睞。,《天空之城》的口碑才得以扭轉。當時,吉卜力工作室還考慮過「空中城の虜(天空之城的俘虜)」「空とぶ寶島(在天空漂浮的寶島)」「飛行帝國」「空中魔城」「戦國魔城」等多個副標題,不過最終都沒有得到採用。另外,由於laputa在西班牙語中有妓女的意思,所以海外版的《天空之城》直接翻譯成了《Castle in the Sky》。算是個沒有什麼用的豆知識。
  • 久石讓宮崎駿「天空之城」成都作品音樂會來了!
    日本的動畫是全球頂尖的,而宮崎駿就是站在動畫行業高峰的大師,提起宮崎駿往往避免不了久石讓這位音樂大師,2020久石讓宮崎駿天空之城音樂會成都站,由愛樂匯輕音樂團為大家帶來久石讓的音樂作品。
  • 「天空之城」久石讓宮崎駿親子動漫視聽音樂會即將奏響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見習記者 高雅潔 8月8日19:30,「天空之城」久石讓宮崎駿—親子動漫視聽音樂會將在金沙灘啤酒城鳳凰之聲大劇院上演,共演奏16首經典曲目,為市民遊客帶來視聽盛宴。本次「天空之城」久石讓宮崎駿—親子動漫視聽音樂會將演奏《懸崖上的金魚姬》、《天空之城》、《千與千尋—與你同在》、《龍貓—豆豆龍》、《機器貓》等16首經典曲目。音樂會由中世愛樂樂團演奏,該樂團是一個由多位熱愛音樂藝術、常年活躍在講臺與舞臺的一流演奏家組成的精英樂團。
  • 宮崎駿電影系列之《天空之城》
    宮崎駿,1941年1月5日出生於東京都文京區 ,日本動畫師、動畫製作人、漫畫家、動畫導演、動畫編劇。畢業於日本東京學習院大學政治經濟部。1963年進入東映動畫公司,從事動畫師工作。1979年轉入東京電影新社創作了自己首部電影《魯邦三世卡裡奧斯特羅之城》。1982年開始獨立創作漫畫,在《Animage》上連載漫畫《風之谷》,該作品獲得第23屆日本漫畫家協會賞。
  • 吉僕力工作室的第二部動畫,宮崎駿《天空之城》,為何能跨越時間
    與《風之谷》不同的是,《天空之城》可以說是真正開啟了吉僕力工作室日後創作的基調,那就是老少皆宜的路線,與《風之谷》比起來,《天空之城》這部電影的整體氛圍也顯得歡樂了不少,但劇中依然是充滿了宮崎駿對於大自然與人類工業文明的反思和憂慮。
  • 宮崎駿爺爺電影之《天空之城》
    日本動漫大師『宮崎駿』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的動畫作品是好多人的最愛。他的動畫作品裡面的人物都是非常純真的,看了你會特別嚮往那種純真的童年,嚮往純真的感情世界,嚮往純真和諧的社會,讓人很想要遠離繁華喧囂的城市,過著純真質樸的生活。一部《天空之城》動畫電影刻畫了我們的夢之所想。
  •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塊理想境地,那便是宮崎駿的《天空之城》
    一位身在日企的南方女友,沒有直接指責我的浮躁,而是委婉向我推薦了宮崎駿先生的兩部動畫片《天空之城》和《千與千尋》。我看過之後,感受到了自己內心的無知,也從中領悟到,很多人只顧著活,卻來不及好好活的生存現狀。
  • 宮崎駿人物誌:《千與千尋》為什麼能獲獎?宮崎駿在用動畫救國!
    宮崎駿一生獲獎無數被稱為動畫大師,其創作的《千與千尋》更是獲得影視界最高榮譽「奧斯卡金像獎」也是一個改變我人生觀念的人,他筆下的《千與千尋》為什麼能提名奧斯卡?他的動畫又是怎樣影響著千千萬萬的日本年輕人?下面將為你揭秘宮崎駿的傳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