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鳳街,人傑地靈的它向來就是最具南京味的一個「寶藏」地塊,與雙龍巷交匯,更是賦予它「龍鳳呈祥」的寓意。
初到丹鳳街,你會覺得這裡太過市井,身在市中心新街口地帶,丹鳳街似乎顯得有些低調。
但只有常走過丹鳳街的人,才會感受到這個地方細膩的溫柔和家常美食的氤氳煙火。
路過丹鳳街的過往
民國時期,張恨水便曾在唱經樓居住,並寫出長篇小說《丹鳳街》,浸透了對南京的記憶。丹鳳街何以得名?相傳在明代洪武年間,鳳凰落在此地,所以稱其為丹鳳街。
不過,今天的丹鳳街並非原來的丹鳳街了,而是在1995年後經改造,馬路拓寬後的新丹鳳街。新丹鳳街是一條南北走向的街道,南起珠江路,北至北京東路。
如今的丹鳳街其實是由原來的魚市街、唱經樓、丹鳳街、黃泥崗組成。黃泥崗這個地名已在地圖上消失,作為街道,魚市街和唱經樓也已不在。兩地的居民大多拆遷,幸好還有居民住戶繼續沿用著老地名,即唱經樓小區和魚市街小區。
在魚市街、唱經樓、丹鳳街這三個地名中,丹鳳街的歷史最短,但為什麼選擇了丹鳳街為新的街名?也許是看得喜慶,讀得順口的緣故吧。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滄海桑田,世事變幻。誰又能握住漸瘦的流年?
璀璨的民間美食
靜山果子
鹹蛋超人 :裡面包裹著手工熬製的芋泥配以高品質的鹹蛋黃,入口即化。
貝果脆:喜歡脆麵包口感的你不要錯過,烤得脆脆的,吃起來有一種麵包的香味。
一味老滷麵
乾拌麵:醬料是老闆特製的肉醬,很香,麵條是手擀的,很有嚼勁,上面撒了些許芝麻和蔥花。
獅子頭:滷的很入味,肉餡肥柴適中,裡面包裹了一顆大大的鹹蛋黃,口感很豐富。
李小毛的鍋包肉
鍋包肉:他們家的招牌菜,必點!鍋包肉的精髓酸甜可口,酥脆的外皮微黏但不粘牙,糖漿裡面包裹的肉依然軟嫩。
涮肚:分量好足,貨真價實一大碗,鮮香入味,又不是很辣。
烤冷麵:炙烤過的冷麵,外皮Q彈有嚼勁,搭配秘制醬料味道很絕,上面均勻的撒著一層芝麻和肉鬆,豐富了味覺。
無穹花韓國料理
這個在丹鳳街上開了20年的無穹花韓國料理,可能是很多玄武青年人生第一頓韓國料理。
石鍋肥肉:店裡招牌,底下鋪上了平菇,肉質新鮮,吃起來嫩嫩的。
石鍋拌飯:是很地道的石鍋拌飯,吃上一碗拌飯再配上一部劇,這真的是絕了!
玄武的巷子裡藏匿著很多的美食,每條巷子裡也蘊含著他們的故事。街巷,承載的不僅是人間的煙火氣,更是我們一路走來的故事。
希望大家可以在忙碌的生活裡偶爾停下腳步,約上家人、朋友,來街巷裡轉轉,尋找生活中的小確幸。
下一站,你想去玄武的哪條巷子逛逛呢?可以留言哦!
來源:玄武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