疍家人是對在海上生活人的總稱,據說在沿海地區都有。但是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越來越少的人居住在海上了。在過去,他們長年的生活在海上,在陸地上沒有房子,家就是船,船就是家。年年月月,亙古不變,不知道經歷了多少代,才傳承至今!
來到海南陵水縣的新村港碼頭,臨近南灣猴島,就可以看到規模很大的疍家漁排,如果說乘坐索道,會看的更加清楚,這一次,我們從空中俯瞰看這片漁排風光,真正的被驚呆了,如此被具象化呈現以後,想不到它有那麼的震撼。
疍家人,又被稱為海上吉普賽人,據說是很久之前,一群來自廣東福建各地的流民乘船來到了海南。幾乎一無所有的流民只能在海上飄。沒有鞋子,無法上岸,即使上了岸,也會被當地漁民們趕回海上。於是這一群人就這樣從一條漁船輾轉到另一條漁船,給當地的船主們打工、賣苦力,忍受著苦難和孤獨。
也就這是這些人,正是後來的這些疍家人的先祖們,憑著這樣的韌勁,流民們漸漸有了自己的漁排,也有了自己的漁船,可以不依附別人自己生活。在岸上無法安身立命,他們就將自己的家園建在了海上。幾經變遷,才有了他們如今的生活。
如今,我們眼前看到的已經是幾經變革以後的海上漁排了,這些漁民們海上的家,內部設施其實很簡單,但是基本的用具齊全,完全可以足夠一家人日出的生活,也就是在這塊海灣之中,他們祖祖輩輩代代相傳,最終流傳至今。
目前在海南陵水新村鎮駐紮的疍家人數已經過萬,據說已經超過三亞成為海南最大的疍家聚居地。在這個綿延數百米的漁排飄在南灣猴島的一個狹長水道上。無論是航拍,還是在索道上,都可以看到隱藏在漁村中的四通八達的巷道。
看似密密麻麻的漁排,其實相互之間都是相同的,就和陸地上的道路相似,為了便於相互之間的溝通交流,這些疍家人也被稱為疍民,日子長了,大家生活也就固定下來,除了日出出海打魚之外,住宿都在這些魚排上。
除了魚排之間的交通之外,疍家人出行,一般除了自己開船,就是乘坐交通船隻。都是一些非常小且船隻相當靈活,不設置站點,隨上隨走,到了目的地喊一聲就能停靠,非常方便。除此之外,在這些魚排之中,也有專門的負責漁村生活區和巷道的垃圾清理的漁船。
現在生活在新村港的疍家人除了打魚之外,還養魚,同時還經營漁排,專門提供給前來猴島遊玩,或四周體驗漁民生活的食客們,每一位食客走上漁排,先去體驗一下疍家風情。然後,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不同的食材加工,慢慢的形成了海上餐廳這種獨具特色的疍家漁排。
每天,當太陽開始落山的時候,新村港的海水變換了色彩,喧囂結束之際,新村港上機動船的馬達聲又開始熱鬧起來,疍家魚排的海上餐廳人流開始匯聚,一艘艘小船穿梭在碼頭和漁排之間,拉開了漁排生活的新序幕,這就是新時代疍家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