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為基石,助力藏醫藥產業新提升

2020-12-17 金臺資訊

青海省藏醫院研究院工作人員在科研成果展廳進行介紹。青海日報記者 宋翠茹 攝

青海央宗藥業有限公司實驗員做理化鑑別。青海日報記者 宋翠茹 攝

藏藥新藥開發國家重點實驗室炮製研究基地科研人員提取「瑪諾系湯」系列藏藥製劑原料。周桑加 攝

4月23日下午,在青海央宗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國華向記者介紹了青海動物實驗中心,這是在青海省科技廳的支持下將現有基礎上建設11000平方米的動物實驗基地,以喜馬拉雅旱獺為特色的實驗動物國家認可的臨床藥理基地,青海省「三藥」(醫藥、農藥、獸藥)安全性評價中心。該中心包括屏障系統(SPF級)實驗室,標準化檢測實驗室,普通實驗室及實驗動物繁育室;設施設備可對外開放,開展實驗動物供應、科技合作及動物實驗服務,計劃於今年八月試運行,將為青海藏醫藥產業發展奠定必要基礎。

「過去,我們要進行藏藥安全性的評價就得去內地找專業機構測評分析,現在有了這個藥物安全性評價中心不僅可以降低青海省內企業的成本,在實現資源共享的同時,也能解決青海省藏藥產品因安全性評價和臨床評價等不足而影響產品競爭力的問題,為藏藥產品優化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周國華欣慰地說道。

……

千百年來,藏族同胞在與自然和疾病鬥爭的長期實踐中,創造和積累了獨具一格的藏醫藥文化。如今在現代科技等因素助力下,古老的民族醫藥正開出「創新之花」。

創新引領

扶持企業攻克核心技術

對於青海省藏醫藥產業來說,改革開放的40年就是產業飛速發展的40年,見證著青海藏醫藥產業由小及大的軌跡。

今年3月初,由青海省科技廳立項,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應急科研項目階段成果產品「巴達消毒溼巾」,第一時間送往青海省人民醫院、青海省第四人民醫院等單位,供給臨床一線人員使用;並迅速組織藏藥新藥開發國家重點實驗室、青海省藏醫院等單位科研人員根據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特徵,經國醫大師調整,趕製出「九味防瘟黑藥粉香囊」2000份,在疫情暴發初期分別送達湖北和青海省抗疫一線。

近幾年,青海省不斷湧現一批批現代化藏藥廠,將傳統藏藥生產工藝與現代科技結合,促進藏醫藥產業化發展。

「就拿劑型來說,過去很多藏藥都是散劑和湯劑,現在製作工藝先進了,很多藏藥被製成顆粒劑、膠囊等,服用方便,劑量也更精準。」 青海省藏醫藥研究院辦公室主任周桑加說。

這一切的背後,是青海科技工作力度的不斷加大,更好地助推著傳統藏醫藥產業創新發展。

記者從青海省科技廳社會發展科技處了解到,青海省科技廳積極搭建藏醫藥科技創新平臺,推動藏醫藥領域創新體系建設。先後支持建立了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藏醫藥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等國家科技創新平臺,同時還建立了1家國地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和8家省級研究平臺,建成了檢驗檢測、藏醫藥產業技術創新等科技基礎條件平臺3個。培養學科帶頭人19人,3個科技創新團隊,高新技術企業5家,科技型企業10家,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資源與中藏藥產業集群被列入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

用周桑加的話說,青海省上現有的藏藥新藥開發國家重點實驗室有力助推了藏醫藥產業的發展,在藏醫藥基礎理論研究、藏藥製劑和炮製工藝研究、藏藥新產品研發、藏醫藥標準制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都離不開青海省科技廳的支持。

據了解,青海省以產業為抓手,將藏醫藥作為支持的重點領域,出臺了一系列支撐政策文件。同時開展中藏藥等民族醫藥深度研究,突破藏醫藥深度開發關鍵技術,積極推進藏醫理論和醫療手段創新、提高藏藥基礎研究和新藥研發水平、構建現代藏醫藥產業技術體系,全力推動青藏高原特色中藏藥創新集群發展。

國家科技部、中科院、青海省科技廳和相關部門、企業累計資助各類藏醫藥科技計劃項目160餘項,總投入科技專項經費近5億元。

不斷突破

更多「青海藏藥」享譽國內外

一顆顆小小的藏藥正撬動著一個巨大的產業。

在青海,藏醫藥產業早已「露崢嶸」。改革開放以來,青海省藏醫藥事業快速發展,為解決慢性病、高原病等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國藏醫藥產業市場規模60多億元,青海藏醫藥工業總產值近30億元,佔我國藏醫藥工業總產值的45%,產業發展規模和綜合實力居全國之首。

順應產業發展新趨勢,搶抓發展新機遇,青海省積極動員和發動藏藥企業和品牌「走出去」,讓越來越多的「青海藏藥」走向國內、國際舞臺。

金訶藏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安兒寧顆粒是青海省目前規模最大的藏藥品單產品,在全國上市十餘年來,已有上千家醫療機構應用,2017年被《中醫藥單用/聯合抗生素治療常見感染性疾病臨床實踐指南——小兒上呼吸道感染》推薦用於風熱感冒夾痰證,2019年入選《中藥大品種科技競爭力報告》品種,成為青海全省單品年銷售過億元的藏藥。

同時,青海省科技廳依託特色藏醫藥資源優勢,為青海省藏醫藥理論傳承、中藏藥材培育、藏藥新藥研發和二次開發、藏醫藥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科技支撐。

據青海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藏藥新藥研究與二次開發方面,青海省成功研製出的藏藥「獐牙菜醇苷」等7種國家天然產物標準樣品,實現了青海省在藏藥材標準化研究領域的重要突破;「梓醇片」獲得一類新藥臨床批件,實現青海省新藥研發零的突破。挖掘整理了七十味珍珠丸、二十五味沉香丸等一批名貴藏藥複方品種,研發出珍龍醒腦膠囊等10餘種新產品和5種國家重點產品。其中「安兒寧顆粒」、「百令片」、「複方單珍頭疼膠囊」、「如意珍寶丸」實現單品過億。藏藥藥浴和放血療法在臨床經驗外治學傳承、養生保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深受群眾歡迎,以及藏藥藥浴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藏藥安全與質量控制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成果獲得2015年度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科研重要、創新重要、產業化也重要。「我們要保護好藏醫藥的傳承人,要建設好當地藥材基地,要搭建好標準的藥物開發平臺,這才是創新的基礎,這樣才能更好地在優勢病種上發揮藏藥的關鍵作用。」省科技廳社會發展科技處處長馬瑞說。

隨著青海藏醫藥產業不斷實現新的突破,在西寧市已初步形成了藏醫藥製造新型產業體系,其產值在青海全省醫藥產業產值中佔有較高比重,成為青海省藏醫藥產業騰飛的核心引擎。

在紮實的政策、資金扶持基礎之上,青海省科技廳還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企業自主研發與投入意識,集中示範帶動一批企業,開展具有顯著臨床效果的藏成藥的二次開發,實現藥品的標準化、品牌化,提升產業競爭力,帶動相關企業向藥效要效益,向研發要產值。對研發投入超過其產值5%的藏醫藥企業,實行科技獎補政策,逐步加強企業的自主投入意識。

現在,青海正謀求藏醫藥產業發展新機遇,以科技創新為基石,多措並舉將青海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扛起了青海藏醫藥產業發展擔當。

相關焦點

  • 甘露託舉藏醫藥產業升騰的太陽
    站在新時代的歷史節點上,俯瞰今日甘露藏藥,一幅藏醫藥產業藍圖,正在雪域高原徐徐展開;砥礪傳承與開拓創新,一輪藏醫藥產業的太陽在世界屋脊上升騰。作為重要特色優勢產業之一,做優做新藏醫藥產業對推動西藏經濟社會長足發展、加快推進」健康西藏」建設具有深遠的意義。甘露藏藥以自身獨特的優勢探尋新的發展路徑,致力於打造藏醫藥發展的」主陣地」。從現在到未來,甘露藏藥的產業發展路徑愈發明晰,藏醫藥將迎來一個怎樣的發展新時期?
  • 《雪域藏醫藥》出版發行新冠肺炎專刊
    中國西藏網訊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藏醫院獲悉,3月4日,由該院主辦的藏醫藥研究專業學術期刊《雪域藏醫藥》新冠肺炎專刊正式出版發行。首批印刷的1000本專刊已於當日開始陸續通過上門自取、郵寄等方式向相關醫療科研機構免費贈閱。
  • 《雪域藏醫藥》新冠肺炎專刊出版
    近日,由自治區藏醫院主辦的藏醫藥研究專業學術期刊《雪域藏醫藥》新冠肺炎專刊正式出版發行。專刊共收錄18篇瘟疫及新冠肺炎相關論文。    據介紹,此刊收錄的論文內容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包括傳統藏醫對疫病的認識、分類、診斷、特色防控與治療方法,疫病診治經驗、藥材配製、藏藥防疫功效等內容。
  • 羊城百態:廣州新闢藏醫藥展館
    中新社廣州六月三十日電題:廣州新闢藏醫藥展館               中新社記者邢健  來自高原雪域的神奇藏藥,近來在廣州迅速走紅。廣州雪域藏藥專賣店開張一年來生意興隆,不但連開分號,而且近日還在別具民俗風情的廣州老城區西關新闢了藏醫藥展館。
  • 深挖藏藥潛力 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2018年12月10日,青海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藏醫藥是民族醫藥的瑰寶,是建設健康青海、健康中國不可或缺的力量,是新青海新舊動能轉換的有效路徑。2019年3月21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建軍在全省中藏醫藥發展大會上指出,黨的十九大為中藏醫藥振興發展指明了方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實施中醫藥法和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立足「中」這個基礎,把握「藏」這個特色,提升「醫」這個要害,發展「藥」這個產業。
  • 產業提升,助力大觀瀾未來騰飛
    目前在觀瀾中心板塊已經聚集了觀瀾區域內優質和完整的政務、商務、文體、商業等資源,有望形成一條具有「城市封面」意義的商務軸線,構建一個技術+場景+服務為核心的工業網際網路的生態圈,帶動觀瀾片區產業園區的互動,形成協同效應。 合正觀瀾匯作為觀瀾中心板塊的百萬平米大城,集聚了寫字樓、商業、酒店、商務公寓等多種業態,為片區提供更為良性的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的配套,助力提升片區城市面貌。
  • 博士後科技服務團助力獼猴桃產業發展
    新湖南客戶端7月30日訊(通訊員隆斌慶吳曉宏)7月29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農學會、湘西州農科院攜手湖南省農科院博士後科技服務團,在湘西州鳳凰縣廖家橋鎮菖蒲塘村開展獼猴桃培管科技服務活動,現場為獼猴桃種植戶答疑解惑,並對果園後期管理進行培訓指導,助力獼猴桃產業發展。
  • 新農匠科技助力鄉村振興 創新推進大閘蟹產業升級發展
    論壇上各界嘉賓對新農匠活水科技及由活水孕育出的新農匠活水大閘蟹,予以高度讚揚,認為這種活水生態技術將大閘蟹產業的科技含量、美味以及健康生態的理念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提升了舌尖上美食的幸福體驗——原來創造美味無止境,蟹竟然可以這樣鮮甜!吃蟹也許只是一次簡單的美食體驗,養蟹也許只是一種養殖業的市場行為。
  • 【甘肅電力「十三五」成就巡禮】搶佔科技創新制高點 助力新能源...
    截止11月底,2020年甘肅新能源總發電量達347.06億千瓦時,新能源利用率94.97%,上半年國家解除甘肅風光電投資紅色監測預警,並將河東地區納入綠色管理區域,甘肅新能源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
  • 騰訊雲啟智慧影視產業基地落戶松江區,助力上海「影視科技」雙翼齊飛
    基於上海加速科技影都的產業升級戰略,松江區政府、騰訊雲啟、騰訊影業三方共同合作,結合產業與科技的雙優勢,聯手打造了上海科技影都騰訊雲啟智慧影視產業基地,旨在通過騰訊智慧影視科技賦能影視產業、通過產業生態推動當地影視產業發展,打造一個國際化影視產業生態基地,助力上海影視產業實現智慧化升級。
  • 深耕PCB細分領域 東威科技技術創新助力行業提升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數據,從產業規模來看,中國已經成為PCB製造大國,但從產品技術水平來看,傳統產品單面板/雙層板及多層板的銷售佔比依然較高,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HDI板、撓性板、IC裁板等產品銷售佔比雖然不斷提高但規模仍較小,產品製造技術和工藝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待進一步高。
  • 第二屆中國產融供應鏈精英峰會:飛算產融科技平臺助力產業金融
    市場機遇之下,飛算產業金融科技平臺通過科技輸出,高效服務中小微企業,支持核心企業上下遊的供應鏈融資,提供產品設計、系統搭建、風控體系建設、運營支持等服務,助力合作產業「資金」、「效率」雙提升。目前合作已覆蓋快消品、醫療、母嬰、物流倉儲等5大領域18個細分行業。
  • 新一代柔性協作機器人xMate助力大健康產業發展
    本次大會以「健康共同體,科技創未來」為主題,由國家衛健委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旨在向全球展示中國抗疫經驗,推動疫後經濟重振,支持武漢大健康產業發展。千餘家國內外企業攜帶前沿醫療設備、產品等亮相展會,大健康領域國內外專家學者、行業翹楚齊聚現場,探討大健康領域熱點話題,共謀大健康產業發展。
  • ...新型產業抓推進-科技創新-每日科技網-多維度報導科技公司的新...
    由玉河教玩具公司總投資1.2億元的自動化塑膠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抓緊施工建設,預計10底竣工投產,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提升教玩具自動化生產水平,加快教玩具產業向更高層次、更寬領域發展,促進教玩具產業不斷轉型升級、做大做強。
  • 金晶科技:深耕太陽能玻璃產業 助力綠色能源進程
    近年來,王剛在全國「兩會」上一直呼籲我國的傳統行業要切實貫徹和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提升行業整體的國際競爭力。他說行業只有找準了路徑才能引導和幫助企業健康快速地發展,企業健康了、行業健康了,我們國家的經濟才能變的強大。
  • 助力中部城市科技產業發展,安徽合肥市等領導蒞臨考察國泰·奧北...
    2020年10月27日,安徽合肥市投資促進局副縣職幹部張好啟一行以及淮南市壽縣招商局局長餘松等一行領導蒞臨國泰·奧北科技園,北京國泰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泰創投集團」)副總裁吳雪秀、北京國泰帕克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簡稱「國泰帕克」)總經理張國良等陪同參觀,並就產業運營、基金投資等多方面合作進行了洽談。
  • 深圳龍崗區:稅惠政策助力5G等「新基建」產業穩步發展
    在龍崗區緊鑼密鼓推進新「新基建」的進程中,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持續發力,導向明確助力企業研發創新,真金白銀為企業減負節支,推動該區「新基建」產業穩步發展。「全球每三部手機中,就有一部在加工中使用過金洲精工的超微鑽頭。」 深圳市金洲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主任付先生說道。據了解,金洲精工在今年年初突破了直徑0.01毫米超細微鑽關鍵技術。
  • 發揮產業集群優勢 推動智能科技發展——天津市智能科技產業政策...
    9月23日,天津市智能科技產業政策宣貫會在天津大禮堂圓滿舉辦。本次會議旨在推動天津市智能科技產業創新能力、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提升,助力製造業轉型升級,進一步加快推進智能科技產業發展,服務企業充分享受政策支持。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研究室主任楊冬梅同志出席會議並講話,150多名企業代表參加會議。
  • 科技日報社社長李平來青調研科技宣傳工作
    12月8日,科技部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社長李平一行來青調研科技宣傳工作,與我省高校、科研機構、及部分市州科技局、企業負責人就科技宣傳、融媒體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座談交流。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蘇海紅主持座談會,並匯報了青海科技創新工作及科技宣傳工作情況。
  • 新年新徵程,榮科科技不忘初心助力醫療新發展
    在數位化的新風浪下,榮科科技仍將繼續深入研究智慧醫療、以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一代技術,多渠道預警告警通知、故障智能化定位分析與自動化修復、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運維流程規範化管理、可視化數據展示分析等場景化應用,助力行業客戶在物聯管理方面降本增效、提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