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位北京的同事跟我吐槽,已經處於「上頭」狀態,
#北京中小學提前放假,期末考試也提前了#
一位同事說,自己家孩子元旦一直在家做試卷改題,直楞楞做了3天,開學後還是被老師在班級群裡點名批評,***的英語試卷,少做兩張。
孩子心態崩了:我都快累癱了,還要我怎麼樣?!
同事跟我分享了一張截圖,這幾天,北京中小學生和爹媽們,都在用開足馬力的狀態迎接期末考試。
我查了一下,為應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北京中小學期末考試基本都有調整:
北京市小學於1月16日(周六)起放寒假,比原計劃提前2周;
北京市初一、初二年級於1月23日(周六)起放寒假,比原計劃提前了1周;
北京市初三、高三和高一高二年級於1月30日(周六)起正常放假。
其實神經緊繃的,不只孩子、家長,老師估計也很撓頭。
但教育部門這樣安排,是將孩子們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我們很理解,也堅決支持!
這兩天,又有多地因為確診新冠病例進入戰時狀態,
我上網查了一下,全國多地中小學期末考試都有變化,有的地方期末考試取消了,
更多的地方期末考試提前或有變更,我們一起關注一下~
全國多地調整期末考試安排
1月3日,內蒙古通遼市教育局發布通知: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公辦幼兒園從1月4日起放假,學校不再組織期末考試。
1月5日晚剛剛發布的消息,因為疫情,河北石家莊中小學、幼兒園自1月6日起,暫停線下教育。
石家莊教育部門的通知中,並未明確期末考試是否取消,或改線上。但既然暫停線下教學,一定會有變動。
目前瀋陽市189所中小學,已經實行了線上教學,進行線上期末考試或延期安排期末考試;
而遼寧全省小學初中期末考試均有提前……
因為疫情,北京順義區中小學再次開啟線上教學,各年級學生進行線上複習考試。
消息一出,家長們就坐不住了,紛紛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有家長說,取消期末考試並不是好事。
而對於更多孩子而言,本來可以按部就班進入期末複習階段,期待考出好成績,但疫情突如其來,孩子們被提前拉入「戰場」,一定會打亂原來的學習節奏,壓力值爆表。
也有的家長要瘋了,孩子心態超好。
有家長已經開始擔心,孩子提前放假的帶娃問題了。
這次北京提前放寒假,有個特別暖心的學校服務:
提前放假後,若家中如果沒有看護條件,可及時與學校、班主任聯繫,這段時間,要求所有學校、老師都全員到崗,學校有準備和安排。
更多家長更關心的是,期末考試提前或改線上,孩子對知識的掌握能紮實嗎?孩子會不會考砸?
畢竟孩子期末考得好,心裡能樂開了花,過個好年;考得不好,不僅是一場親子大戰,更可能影響到在家族社交圈的地位???
哈哈,開玩笑,考試成績是重要,但比這更重要的,是孩子對知識的掌握和他的學習狀態。
期末考試前最重要的3件事
其實,期末考試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而是一次讓孩子查缺補漏的機會,
家長如果對成績過分在意,很容易讓孩子如臨大敵,無法安心複習,取得進步更是無從談起。
時間緊,任務急,眼瞅著就要考試了,看到很多家長又讓孩子搞起了「題海戰術」,利用最後幾天狂刷題,
真心覺得這並不是一個良策,一味刷題,徒增了孩子許多「勞動量」,但並不利於找到孩子真正的癥結在哪兒?
就比如一隻水桶,裝水時有很多漏洞,這個時候是補上這些洞,比源源不斷地加水更重要。
1.查缺補漏
把孩子之前考試試卷的錯題,和不熟練的題型找出來再做一遍;
整理一下自己的錯題本,對易錯的知識點進行列舉;
找到孩子各科的薄弱章節、再複習一遍,找出不足及時彌補。
在這個時候,孩子認真專注地做一套題,找出錯誤的原因,及時更正,比盲目做十套題有用得多。
針對孩子常容易出現的錯題,還可以讓孩子給大人講一遍,如果孩子能把一道題講得明明白白,再遇到這道題一定不會做錯。
2.應對「粗心」
我聽到很多孩子說,這些題我都會,就是因為「粗心」沒做對,
有沒有覺得「粗心」是一門玄學,總是在孩子考試中出現。
其實「粗心」的真正原因還是對知識掌握不夠紮實,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我發現,孩子一部分「粗心」來自於審題出了問題。
孩子眼睛掃視、篩選信息的能力比較弱,經常會出現跳著讀題、漏掉關鍵信息的現象。
我給雪梨建議的方法是,用手指指讀文字,在心裡默念出來,
拿到試卷後,讀題速度要慢,尤其是題目較長時,要細細讀,有必要的話,可以讀兩遍。
當孩子做完一道題後,回頭檢查也很重要,要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一下結果的合理性。若解出來的數有點不對勁,就要高度懷疑是不是哪錯了?
3.考試技巧
真到了考場上,孩子有沒有掌握正確的考試技巧,相當重要。
比如拿到試卷先做什麼?是看下有幾頁,有沒有漏頁、錯頁,大致看下有哪些題型,心裡有個底。
第二個技巧,孩子答題書寫一定要工整,一般按試卷順序來做,確保沒有漏題和錯答。
第三個技巧,如果在一道題上花了3-4分鐘,還是沒有思路,就先放棄,先把其他題答完,最後再來解決這道難題。
第四個,寫完所有的題必須要檢查一遍:是不是按照題目要求填寫答案(填數字還是序號);算式中的數字有沒有抄錯;填空題有沒有遺漏單位,避免犯一些低級錯誤,白白丟分。
比考試成績更重要的是什麼?
只要有考試,就有考試成績,面對孩子的考試成績,我們該抱持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呢?
前段時間有一個很感動的新聞:
男孩上三年級,之前考試成績從來沒有上過90分,這一次考試竟然破天荒地考到了90分以上。
拿到試卷的那一刻,他激動壞了,抑制不住地哭了。
可以想見,孩子一定付出了很多努力,真為他高興!
對於考試成績,我跟雪梨說過一句話:
「媽媽能接受你不是班裡學習成績最好的,但是不能接受你對自己的學習不認真、不努力。」
事實上,雪梨是一個學習主動性比較強的孩子,平時的學習成績也不錯。
偶爾考的不理想,我也不會責怪她,而是跟她說:「媽媽看到了你的努力。」
我比較反對用物質獎勵的方法督促孩子學習,激勵孩子考出好成績。
我擔心過於注重結果和獎勵,反而讓孩子覺得學習沒有價值、沒有意義、沒有快樂。
還有很重要的一件事,如果孩子真的努力,也沒有得到好成績,難道他就不值得表揚嗎?
我們最終要培養的不是只會考試的孩子,而是一個有學習主動性,充滿求知慾的孩子。
每個孩子的天賦和優勢、智能是不同的,成長的節律和秩序也有差異,相比那麼早的看重孩子完成的結果,我更看重孩子做事的過程和態度。
包括即將到來的寒假,我相信,
持續的努力比頂尖的成績更重要,
持續努力中的孩子,能一點點用自己的力量,創造出大大小小的驚喜,而父母基本不用擔心這樣的孩子,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
轉發、分享,預祝孩子們期末考試順利,
就算考試取消了,也要把本學期的內容再好好盤點一下哦~
作者:雪梨媽媽,中科院兒童心理學碩士,《未來樹》總編,二寶媽媽,關注雪梨媽媽說(ID:xuelimamashuo),和百萬父母一起,做學習型父母,給孩子優質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