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承接前作《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劇情,講述第一軍團全面侵襲之下,蕾伊(黛西·雷德利 Daisy Ridley 飾)、芬恩(約翰·博耶加 John Boyega 飾)、波·達默龍(奧斯卡·伊薩克 Oscar Isaac 飾)三位年輕主角各自的抉 擇和冒險故事。前作中覺醒強大原力的蕾伊獨自尋訪隱居的絕地大師盧克·天行者(馬克·哈米爾 Mark Hamill 飾),在後者的指導下接受原力訓練。芬恩接受了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此他不得不勇闖敵營,面對自己的過去。波·達默龍則要適應從戰士向領袖的角色轉換,這一過程中他也將接受一些血的教訓。
《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於北京時間1月5日(星期五)正式在中國內地公映。作為《星球大戰》全新三部曲的第二作,《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在全球各地再次掀起觀影熱潮,以5.48億美元票房位列北美歷史票房第六,爛番茄影評網上的新鮮度/好評度更是達到了驚人的90%。
影片登陸中國內地後也贏得影迷和影評人的一致認可,劇情上的轉折與突破讓不少鐵桿星戰迷感到驚喜,被公認為是一部「破局之作」。最後一幕的悲壯決戰讓人心有戚戚,經歷磨難逐漸成長起來的年輕英雄則讓人看到希望,對未來的劇情發展充滿了期待。
2015年上映的《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為《星球大戰》這一殿堂級電影系列注入了全新活力,影片上映後口碑逆天,以9.36億美元北美票房登頂北美歷史第一,20.68億美元全球票房更是位列影史第三。作為全新三部曲的第二作,《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延續了前作的強勢票房表現,去年年底上映以來氣勢如虹,以5.48億美元票房衝上北美歷史票房第六位,全球票房也已經突破12億美元,有望躋身影史票房前十。
相比充滿各種致敬元素、與經典三部曲有著諸多聯繫的《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在劇情和設定上有著諸多突破,影片中更有很多令人大跌眼鏡的劇情反轉,也難怪一些鐵桿星戰迷將這部影片稱之為「破局之作」。有影迷在觀影后表示:「影片第一幕設置了很多臉譜化的角色,讓觀眾自覺看破套路。第二幕這些角色發展卻讓人大吃一驚,第三幕更是以驚人的美術設計拉開了一幅沒「沒有血」的血色戰場史詩畫卷。星戰系列一直處於不破不立的局面,終於等來了一部破局之作。」另一位影迷則表示:「影片某種程度上顛覆了整個系列的風格,相比以往個人光環突出的星戰電影,這一作更強調了戰役裡普通人的力量和反個人英雄主義,更加合理也更加寫實。」更有一位星戰老粉感嘆:「它重新讓我感受到星戰世界那種宏大、悲劇感、信念,格局開闊,敘事有條不紊,角色塑造用心,不靠熱鬧和花哨吸引人。其美學風格幾乎是全系列中最出色的!」
在《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的第三幕,陷入絕境的抵抗組織與傾巢而出的第一軍團在採礦星球克瑞特展開決戰,這一幕不僅將劇情推向高潮,也勢必成為星戰史上最值得銘記的戰鬥之一。很多影迷觀影之後都對這一幕印象深刻,心情久久不能平復。有影迷表示:「一個看似套路的開頭層層疊疊地在後半部匯聚成了悲愴而炸裂的史詩,白色星球上的紅色戰場恰如其分地構築了一曲壯烈的輓歌」。」所謂史詩級的電影大概就是這樣了吧,氣場實在太宏大......最後一戰美到震撼,白茫茫的一片天地變成血染的沙場。」
類似的好評在時光網、豆瓣、貓眼等平臺上比比皆是,很多影迷對影片的第一印象是「震撼」,極具感染力的劇情也吸引了更多新粉加入星戰大家庭。有著如此爆炸的口碑,《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作為2018年的開年巨製無疑是實至名歸。
《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Star Wars: The Last Jedi)》在北美和其他多個國家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卻在中國市場遇冷失利。
據外媒報導,與前兩部《星球大戰(Star Wars)》境況相似,上周五在中國上映的《星球大戰8》首周票房仍表現不佳。
該片在首映零點場的預售票房僅為56萬美元,遠遠落後於兩年前上映的《星球大戰:原力覺醒(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的250萬美元票房。
此外,《星球大戰8》也被中國國產電影《前任3:再見前任(The Ex-File 3: Return of the Exes)》壓制,《前任3》在受到排片影響下周末仍獲得了高達約1160萬美元票房收入,而《星球大戰8》則僅收500萬美元。
《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是2017年票房北美最高的電影,在全球範圍內票房也已經超過10億美元。
事實上,中國觀眾對於《星球大戰》系列電影並不陌生,但即便是成績較好的《原力覺醒》也僅能在當年的年度票房榜中排13位。而去年在中國上映的《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Rogue One: A Star Wars Story)》則出現了下降趨勢,儘管該片在中國2017年度票房榜中列35位,但與其他國家和北美票房成績相比就差得多了。
作為普通觀眾說一下感受:沒有任何感受。
因為我根本沒去看星8(手動滑稽)。
或許有人會罵:沒看你答個G8?
嘿嘿,注意題目——我答的不是星8好不好,而是對『星8票房低』這件事做一個猜想。
星8好不好不是重點,重點是星7和俠盜一號,讓我對星8失去了興趣。
非星戰迷,但對星戰很感興趣,被當年星123(也就是現在的456)的畫面與想像力震撼了,之後,又被星前123(也就是現在的星123)營造的畫面氣氛所震撼。
現在再看7和俠盜,想用一句話形容:泯然眾人矣。
沒錯,或許影片質量沒下降,但也沒什麼進步啊,只能靠買情懷,做設定,打細節……對於普通觀眾來說,這些真的不太關心。
所以……古龍曰:求新,求變,求新,求變,求新,求變,求新,求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