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說:「如果說90後的童年是《天線寶寶》,那麼00後的童年就是《託馬斯小火車》了」。一些不了解的人可能會認為《託馬斯小火車》不過只是小孩子看的動畫片而已,覺得比較幼稚。但實際並非如此《託馬斯小火車》是一位英國牧師創造的兒童文學形象,距今已45年了。
而2020年作為《託馬斯小火車》的45周年,美國美泰公司已宣布將於明年拍攝一部與之相關的真人電影,以此來紀念這一經典的卡通動漫形象。
在歐美地區,《託馬斯小火車》始終受到少年兒童們的喜愛,而且還有相關的1比1仿真模型和主題展覽等等。由此可見,《託馬斯小火車》還算是一個很有影響力的動漫IP。
那麼美國人為何如此重視這樣一個以火車為題材的卡通形象呢?筆者覺得這是因為火車對美國人有著特別的意義。美國後來經濟之所以能夠騰飛,與其修成了許多鐵路有關係。這些鐵路將幅員遼闊的美國聯繫在了一起,便利的交通極大地刺激了美國經濟的發展。換言之,火車對美國人來說象徵著經濟和富有。
無獨有偶,日本在經濟騰飛後也拍出過以火車為題材的動畫片——《鐵膽火車俠》。這部動畫在播出後收穫了巨大的人氣。那麼,日本為何也像美國一樣拍了這樣一部以火車為題材的動畫呢?難道是偶然嗎?
客觀上來說,這絕對不是偶然。日本的經濟雖然在1990年後陷入低迷,但當時的日本仍是世界上除美國外最大的經濟體。所以日本拍這部《鐵膽火車俠》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向外輸出日本文化,另一方面是為了宣傳日本的新幹線鐵路科技。
而有趣的是在日本1997年播出《鐵膽火車俠》的16年後,我國也拍攝了一部以火車為題材的動畫《高鐵英雄》。這部動畫展現了我國的高鐵文化,成了中國高鐵的形象代言人。那麼,難道這一切都是巧合嗎?當然不是了。
我國和美日兩國之所以都有拍攝以鐵路為題材的動畫片,實際上都是為了向外輸出自己的鐵路文化。因為鐵路對於一個國家,猶如血管一樣,是極其重要的。放眼世界,任何一個經濟良好的經濟體,都有著遠超別國的鐵路裡程。我國之所以會投資拍攝這部《高鐵英雄》,實際也是為了顯示自己的經濟實力,是一種文化上的軟輸出。
最後筆者想說,小動漫裡往往有大文章。動漫其實只是一種藝術載體,它可以是幼稚和膚淺的,也可以是成熟和深刻的。那麼,各位對此事還有哪些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