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塞拜然集體屠殺戰俘!反綁雙手挨個槍斃,俄媒:現場慘不忍睹

2021-01-08 大國鑑

納卡衝突在持續了一個多月之後依舊看不到和平的曙光,隨著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的血腥衝突不斷升級,兩國都曝光了違反戰爭規則的行為,其中亞塞拜然陣營的醜聞明顯要更多,除了動用大威力武器襲擊平民聚集區外,還多次被曝光屠殺戰俘和平民,雖然巴庫方面反戈一擊指責這是亞美尼亞的輿論戰伎倆,但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亞塞拜然陣營士兵確實犯下了累累的戰爭罪行。

據俄羅斯媒體10月31日報導,日前亞塞拜然士兵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則錄像,畫面中顯示大批陣亡的亞美尼亞士兵遺體密密麻麻排列在地上,現場殘忍的景象如同屠宰場,令人慘不忍睹,據悉阿軍士兵原本打算以此來宣揚「赫赫武功」,並打擊亞美尼亞國民的抵抗意志,但是卻意外起到了完全相反的作用。

據報導,亞美尼亞方面在對視頻研判後發現,很多陣亡的亞美尼亞士兵都是被反綁雙手俯臥在地上,槍口的位置也位於後腦勺或是後背,甚至還有個別士兵被拔下了褲子,很明顯是在被俘之後被亞塞拜然陣營的士兵虐待毆打後集體屠殺處決的,消息一經傳出,再次引起了軒然大波,亞美尼亞方面憤怒譴責亞塞拜然軍方屢次屠殺戰俘的暴行,認為這嚴重違反了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加入的《日內瓦公約》,該公約規定對於放下武器投降的戰俘要給予人道主義待遇,但是在納卡衝突中,光是阿軍士兵自己發布的視頻和照片,就曝光了多起違反《日內瓦公約》的戰爭罪行,可想而知沒有被曝光的暴行還有多少。

據悉對於亞美尼亞方面的指控,亞塞拜然軍方一律給予否認,並駁斥稱這完全是虛假的消息,旨在破壞亞塞拜然軍隊的正面形象,同時煽動亞美尼亞人「徒勞無功的仇恨情緒」,但是歐美軍事觀察家經過調查後已經證實了多名亞塞拜然軍人確實有犯罪行為,包括將被俘亞美尼亞軍官斬首的亞塞拜然第701機械化步兵旅兩名士兵,此外還有將被俘亞軍斬首後打電話辱罵其家人的行為。

還有觀點認為,土耳其招募的大批敘利亞僱傭兵也破壞了亞塞拜然軍隊的風氣,這些在敘利亞戰場上肆無忌憚的極端武裝分子將殘暴的「傳統」也帶到了納卡戰場上,由於在衝突中損失慘重,殺紅眼的土耳其僱傭兵多次拿平民和戰俘撒氣,外界認為,這對並肩作戰的亞塞拜然正規軍也產生了負面影響。

相關焦點

  • 俄媒曝光阿亞戰場慘狀,亞塞拜然虐殺戰俘,反綁雙手挨個槍決
    阿亞戰場現場錄像曝光,殘酷如同屠宰場報導稱,亞塞拜然士兵發布這則視頻,原本是為了宣揚一下自己的「赫赫戰功」,並藉此打擊一下亞美尼亞士兵的銳氣和國民的抵抗意志,但是令阿軍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則視頻竟然起到了完全相反的作用。
  • 亞塞拜然集體屠殺450名亞美尼亞戰俘!俄羅斯拍攝現場慘不忍睹
    這不像是隨便被打死 更像是屠殺很多人軍裝都沒有,而周邊建築物上被塗滿了國際武裝分子的標語,最為主要的亞美尼亞軍隊是主動放棄舒西市的,並沒有交火。俄羅斯方面表示,這明顯就是亞塞拜然和敘利亞武裝分子展開的有組織屠殺:對亞美尼亞投降俘虜趕緊處決,省地進行戰俘交換。對於亞塞拜然屠殺亞美尼亞軍人的暴行,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
  • 亞塞拜然殺紅眼,動用禁用武器砸向平民區,大批軍民哭喊現場慘烈
    ,亞美尼亞軍民哭成一片,現場慘烈程度如同煉獄,對此網友表示,亞塞拜然殺紅眼了?圖為納卡衝突現場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之間的戰爭是越演越烈,雙方已經超越了普通的邊境衝突界限,從最近動用的武器上來看,似乎進入了全面戰爭的階段,比如這次阿軍所使用的白磷彈
  • 俄媒報導:納卡衝突雙方多地再次交火
    原標題:俄媒報導:納卡衝突雙方多地再次交火參考消息網11月4日報導俄媒稱,在莫斯科參與下為交換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衝突中的戰俘和死者遺體而達成的脆弱停火再次被破壞。這是近期第三份籤署後立刻遭違反的停火協議。
  • 亞塞拜然遭國際聲討,勝利者不在乎指責
    但是軍事專家認為,由於阿軍已經成功佔領了兩座村莊,因此當地的武裝分子如果沒有逃走的話,一旦被俘將面臨危險的命運,因為在阿軍方的眼中,這些人不屬於正規軍,因此也不會給予戰俘待遇,考慮到阿軍在納卡衝突中頻繁的戰爭暴行
  •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同意按照「全部換全部」的原則交換戰俘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同意按照「全部換全部」的原則交換戰俘。亞美尼亞總理尼科爾·帕希尼揚本周六(11月5日)在向全國人民發表視頻講話時談到了這一點。亞美尼亞總理表示,當事雙方通過協商同意以「全部換全部」的原則的交換戰俘,在交換戰俘方面取得了進展。他呼籲亞美尼亞人民對此事保持耐心,並指出,交換不僅包括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這次衝突中被俘虜的人員,而且還包括在此前的衝突中被俘人員。
  • 亞塞拜然士兵割喉斬首,處決不肯搬離亞美尼亞人
    如今這些亞美尼亞人正面臨著來自亞塞拜然軍隊的屠殺威脅。上周,一段的血腥視頻開始在國外社交媒體上傳播,視頻內容是一名不肯搬離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老人被亞塞拜然士兵打倒在地,隨後阿軍士兵不顧老人的哀求,拔出匕首反覆切割老人的喉嚨。視頻到這裡就戛然而止,據說完整的視頻裡阿軍士兵最後把老人的頭割了下來。
  • 無視俄軍艦機警告,停戰不到4分鐘重新開火,誰在背後與俄作對?
    近期,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的戰火愈演愈烈,雙方在這場戰爭中出動大量坦克和飛彈等武器,造成無數人員傷亡,許多建築化為一片廢墟。而在俄羅斯介入後,雙方經過長達十小時的談判後籤署停火協議,然而撕毀比籤署得還要快。停火協議生效沒幾分鐘,雙方又重新陷入激戰當中。
  • 73歲老人無助求救,依舊被亞塞拜然士兵疆割喉
    據《今日俄羅斯》12月報導9日報導,一條亞塞拜然軍隊處決73歲平民老人的血腥視頻在網絡平臺傳播開來,這不是第一次網絡平臺上流傳亞塞拜然虐殺亞美尼亞人,上次是兩名亞美尼亞戰俘,其中也有一名老人,在澳大利亞士兵殘忍虐殺阿富汗平民引起世界人民震驚後,又一次指控士兵戰爭暴行的證據,亞塞拜然是否會成為下一個澳大利亞
  • 亞塞拜然才是受害者?俄公布一組戰爭照,亞美尼亞向全世界撒了謊
    兩國之間的實力差距戰爭期間,亞美尼亞多次告捷,不是昨天突襲讓亞塞拜然造成損失,就是今天擊落敵人無人機,但俄羅斯隨軍記者拍下的一組照片告訴人們,亞美尼亞向全世界撒了謊。在維和部隊進入納卡之後,兩旁的公路上鋪滿了亞美尼亞和納卡軍隊士兵的遺體,基本上走一段路就能發現一堆遺體以及報廢的戰車,但亞塞拜然士兵的遺體卻非常少見。
  • 細數亞塞拜然戰爭罪行,引起世界眾怒
    在10月初,位於高加索山脈的兩個小國: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突然爆發衝突,雙方增派兵力、擴大衝突規模,隨即演變成一場戰爭。儘管這場戰爭已隨《納卡和平協定》的籤署而接近尾聲,但世人不該忘記,在這場戰爭中,亞塞拜然做出的違背人道,超越人類文明底線的戰爭罪行。
  • 兩千名士兵暴屍野外,俄軍收屍隊瀕臨崩潰,淪為野獸美餐慘不忍睹
    據俄羅斯塔斯社11月27日報導,近期在俄軍維和部隊的周旋下,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開始分階段履行納卡停戰協議,連日來,亞美尼亞軍隊從多個割讓地區撤離,隨後亞塞拜然軍隊則迅速接管,在此期間雖然發生了零星衝突,但是局勢總體處於俄軍控制之下。
  • 亞塞拜然無人機摧毀俄制S300防空飛彈,未來戰爭提前到來?
    圖為俄制S300防空飛彈近日,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之間的一場大戰在猝不及防中爆發,交戰中,阿軍大批自殺無人機撕開被稱為俄後院的亞美尼亞防線,一番轟炸後,亞軍部署前線的S300全成廢鐵,對此有網友不禁感嘆,亞塞拜然無人機摧毀俄制S300防空飛彈,連普京的報復都不怕?
  • 亞塞拜然大開殺戒!白磷彈開路,割耳、斬首俘虜,俄:這是在滅族
    此前亞塞拜然被曝出虐殺俘虜事件,給其帶來極大負面影響,儘管阿方甩鍋給僱傭兵,但許多消息透露阿軍受極端思想影響並不無辜,阿軍在戰場上作出許多反人類事件。此前阿軍使用白磷彈開路,對亞美尼亞環境進行大肆破壞,遭遇國際社會譴責,但阿軍並未就此罷休,現在亞塞拜然更是大開殺戒。據亞美尼亞媒體11月2日報導,阿軍士兵不僅打罵侮辱俘虜,還割耳、斬首俘虜,有視頻曝光阿軍士兵用皮靴踩住亞美尼亞俘虜頭顱,然後用匕首一點一點割下俘虜耳朵。對於亞塞拜然士兵暴行,俄羅斯媒體表示這是在滅族。
  • 亞塞拜然士兵包圍俄軍,亞美尼亞親美首腦幸災樂禍,攛掇俄阿開打
    外媒本月17日報導,亞美尼亞首腦帕希尼揚在接受亞美尼亞媒體採訪時承認,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在哈德魯特地區Khtsaberd和Khin Taher村莊附近爆發衝突,有30多名亞美尼亞士兵被亞塞拜然俘虜。此外,帕希尼揚的回應還有拱火的味道,試圖激化俄羅斯和亞塞拜然之間的矛盾,攛掇俄羅斯給亞塞拜然一些教訓,一旦俄羅斯被惹毛了,真把亞塞拜然給打了,納卡說不定還能收回來,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 無視國際禁令,亞塞拜然發射白磷彈,現場燃起熊熊大火猶如煉獄
    在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後,亞美尼亞隊的戰鬥熱情越來越高漲,面對亞塞拜然的進攻,亞美尼亞展示出頑強的抵抗力,使得亞塞拜然軍隊在納卡地區步步難行。10月29日,亞美尼亞軍方表示,自9月27日以來,已有200架亞塞拜然軍機、600多輛阿軍坦克被亞美尼亞摧毀。在納卡地區的鬥爭中,亞美尼亞利用地形等條件給亞塞拜然造成巨大損失。
  • 納卡還有僱傭兵存在 俄法美再發聲明呼籲離開
    12月3日, 歐安組織明斯克小組聯合主席國俄羅斯、法國和美國三國外長發表聲明,呼籲外國僱傭兵立即離開納卡地區,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兩國應當促使僱傭兵撤離 聲明指出,「明斯克小組聯合主席國呼籲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繼續全面履行11月9日籤署的協議所規定義務,以及停火協議。同時呼籲外國僱傭兵立即完全撤離納卡地區,各方應敦促僱傭兵離開」。 俄羅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領導人此前發布了納卡地區停火聯合聲明。
  • 日本戰俘的「人間地獄」
    日本戰敗投降後,蘇軍將60萬日本關東軍戰俘押解到蘇聯西伯利亞戰俘集中營。西伯利亞位於蘇聯遠東地區,是一片廣闊而寒冷地帶,環境氣候極其惡劣,年平均氣溫低於零度。日本戰俘害怕中國報復和虐待,能夠進入蘇聯戰俘營非常高興。特別是蘇軍謊稱會把他們通過西伯利亞鐵路運回日本國內時,更是一陣竊喜。
  • 慘不忍睹!俄軍公布納卡照片,亞美尼亞謊報戰果,前線橫屍遍野
    不過,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在數周前就對納卡衝突展開了談判,也就是說,亞美尼亞已經承認失敗了。不過葉里溫仍然下令讓士兵繼續在前線戰鬥,希望在最後關頭有轉機出現,特別是期待美俄的支援。根據亞美尼亞衛生部部長的發言,目前亞美尼亞的死亡人數沒有確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亞美尼亞的損傷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