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下午,「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授牌儀式在吉林省女子監獄舉行,省女子監獄獲得了全國婦聯頒發的2020年度「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獎牌和證書。據悉,全省僅兩家單位獲此殊榮,省女子監獄為其中之一,省女子監獄黨委書記、監獄長安彤宇表示,「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榮譽高、分量重,省女子監獄一定不辱使命、不負重託,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紮實做好監獄各項工作。」
近日,記者來到了吉林省女子監獄採訪這些在疫情防控期間奮戰在一線的「女戰士」們。
「那天是個晴天,當時武漢的天空很藍。」李琳說。1993年出生的李琳,是省女子監獄的矯正警官,她還清楚地記得當初支援武漢剛下飛機時武漢湛藍的天空。
民警李琳援鄂期間工作照片
春節,李琳是在監獄過的,「一直在值班。」2月10日,李琳看到監獄的通知,自願報名到武漢支援武漢女監,「想都沒想就報名了,我年輕,我是黨員,肯定我要上!」李琳瘦弱的身體裡似乎總是蘊含著巨大的力量,她說這是因為自己「不愛想太多事。」,對工作,她的態度就是一個字「幹」。
李琳在武漢一待就是30天。
在武漢的30天,李琳每天工作都在12小時以上,天天的工作不僅是承擔120餘名罪犯的管理,還有給罪犯發放藥物,背著5公斤重的消殺設備消殺監管場所,每天的消殺面積約500平方米……這一連串數字背後,是包括李琳在內省女子監獄援鄂隊員辛苦付出和默默奉獻。
「大年初二,李琳的奶奶去世,她一直堅持工作,沒有回家送行,然後又去了武漢……」李琳的同事告訴記者。
「別說別說這個……」瞬間,李琳的眼圈紅了,她捂著嘴急忙阻止透漏了「秘密」的同事。「疫情防控、不容有失,這是職責。」這是李琳給出的答案。
李琳並不是個例,女子監獄教育科長楊賓是個一年級小姑娘的媽媽,楊賓給人的第一印象漂亮、柔弱,但了解她的人都知道,楊賓是個外表「林黛玉」實則「穆桂英」的「女漢子」。她也是援鄂隊員中的一個。從1月17日入監一直到報名援鄂,楊賓一直堅守在一線。楊賓的女兒常常問爸爸一個問題:「我媽是不是不要咱倆了?」但楊賓的態度是:「工作結束就回家了,那時就能和家人見面了,平時不視頻。」記者問:「為什麼?」楊賓漂亮的眼睛忽閃了一下,她看著記者微微一笑低聲說:「怕控制不住想他們……」
民警楊賓援鄂期間工作照片
就是這個看似纖弱的女子,最早報名援鄂,直到上飛機前,才告訴家人,自己要去武漢了。母親在電話裡哽咽著囑咐她「注意安全。」她「嗯」了一聲就匆匆掛斷了電話。
武漢,一名女犯生理期綜合症很嚴重,需要紙尿褲,楊賓想辦法為她籌備了足夠用的紙尿褲,女犯感動得哭著對楊賓說:「我是犯罪的人,你還對我這麼好,我得好好改造,要不然對不住你。」
在援鄂抗疫期間,女監派出的45名民警不辱使命,與武漢女子監獄民警並肩作戰,認真做好交接班、清點人數、個別教育等工作,承擔了監管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等重任,用行動詮釋責任與擔當,圓滿完成了援鄂抗疫任務。
「疫情突發,我們的國家和人民經此一難都在共同努力,作為一名監獄人民警察,我責無旁貸。」楊賓說,「這就是我的工作,我們同事都是這樣工作的。」
33歲、身高不到160cm的矯正民警劉暢是一名軍嫂,接到單位的召回通知時,她還在休產假,馬上就回來報到了。
劉暢的孩子吃奶粉就過敏,只能吃母乳,媽媽要回去上班,孩子的口糧怎麼辦?
劉暢說那陣子,自己急得嗓子都嘶啞了。「我和監獄領導匯報了我面臨的難題後,監獄領導們及時想辦法解決了。我很感謝領導和同志們對我的幫助。同志們都能堅守,我也能!」
劉暢每天取奶,然後單位安排後勤人員將奶水送到劉暢家給孩子吃。堅持了一段後,領導和同事們都心疼劉暢,勸她請假,但劉暢一堅持就是56天,堅持和同志們一道完成了一項項工作任務,堅守奮戰在一線,用汗水和熱血,踐行著人民警察的錚錚誓言。
民警劉暢為監區罪犯上課(非疫情期間)
九監區的矯正警官高巖是雙警家庭,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大寶三歲半,小寶一歲半。丈夫也是一名監獄人民警察,疫情期間同樣在單位值守。婆婆股骨頭壞死,行動不便,高巖夫妻都要在單位執勤,家裡只能交給婆婆和母親照顧,兩位老人實在照顧不過來兩個孩子。高巖向監獄領導請求,一歲半的弟弟在家裡老人帶,自己帶三歲半的哥哥上班。監獄黨委經過調研,發現像高巖一樣面臨同類問題的,監獄還有50餘名同志,經研究決定,同意這部分同志帶孩子到單位隔離備勤。三歲半的寶寶和媽媽一起備勤,十分想念弟弟,高巖的小寶寶生病發燒,得知這一消息後,高巖急得直哭,大寶看著屏幕裡難受的弟弟,心疼的不行,大哭著要回家看弟弟,這一哭就是一兩個小時,眼睛都腫得像桃子了,高巖更是心如刀絞......
「我們直接和罪犯接觸,不能讓她們感受到民警情緒的變化,特殊時期,罪犯情緒也容易焦躁,我們一定要保持情緒的穩定,不能讓家裡的事影響工作的事。雖苦雖累,但值得!」看似輕鬆的話語裡其實蘊藏著高巖對職責的擔當和堅持。
七監區監區長張晨雨是個樂觀的人,七監區是老病殘監區,在疫情防控期間,張晨雨在日常巡查中發現因殺人罪入監的孫某情緒十分焦躁,張晨雨暗暗觀察,得知孫某對別的罪犯說,自己活著沒意思,想自殺。因為擔心刺激孫某,張晨雨沒有直接找孫某談,而是在生活上關懷她,將自己配餐中的水果、酸奶帶給孫某,鼓勵孫某樹立生活目標,幫助孫某提高改造積極性,在張晨雨的幫助下,孫某逐漸開朗起來。
其實張晨雨自己也有難心事,今年張晨雨的兒子中考,從春節起就在單位連續值守了100多天的張晨雨無暇顧及兒子的學習,兒子中考失利,當張晨雨結束執勤回到家時,兒子把自己關在房間不理她,責怪媽媽不關心自己,張晨雨哭了。
民警張晨雨正在獄內執勤
提起當日兒子的責怪,張晨雨眼淚又流了下來。
她抹著眼淚說:「誰也不想有疫情發生,但是發生了,咱是警察,咱不能逃避,咱得上啊。」
……
通過採訪,記者深深感到,以李琳、楊賓、劉暢、高巖、張晨雨為代表的女子監獄民警用實際行動為女子監獄疫情防控注入了強大的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從疫情暴發之初到現在,全監民警沒有一個脫崗。」安彤宇告訴記者,在疫情防控期間,女子監獄全體民警恪盡職守、勇於擔當,從領導幹部到一線民警緊盯「三防一安全」工作目標,取得了疫情「零感染」,情況「零報告」的階段性勝利。
「在重大疫情面前,唯有『奮力領跑』才能跑贏疫情。我們還將努力,繼續做好各項工作,維護監獄安全,不辜負黨和人民的信任。」安彤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