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未成年人整形」符號消費需要禁忌與邊界

2021-01-20 觀點中國

全國人大代表王家娟建議,在修改未成年人保護法時增加相應規定,像禁止未成年人進網吧一樣禁止美容整形手術,對於違反規定的家長和醫療美容機構進行嚴懲,讓未成年人遠離這些風險,更好地健康成長。(1月15日《法制日報》)

在一個盛行「以貌取人」的時代裡,容貌作為一種社會資本的分量在逐漸提升,讓「顏值」成為一個流行詞彙。在功利主義和工具理性的浸潤下,不少人試圖通過整形來立竿見影地提升顏值。當整形逐漸擺脫汙名化,越來越多的人趨之若鶩;即使一些未成年人,也過早地加入了整形大軍之中。

每個人都不是孤獨的魯濱遜,都被嵌入到形形色色的社會網絡之中。在一個熱衷「看臉」的社會中,「顏值」成為社會評價體系裡排在權力、財富和社會地位之後的「第四指標」,並且大有後來居上之勢。一些青少年篤信「顏值王道」,認為顏值高便擁有了一切,顏值低整個人生都變得灰暗起來;這種畸形的價值追求,讓未成年人整形亂象叢生。

物質生活的漸次豐盈,讓消費的符號屬性逐漸凸顯。時尚的髮型、考究的服飾和出眾的顏值,有助於幫助青少年在社會評價中贏得高分。為了提升顏值,一些青少年在媒體披露的毀容案例不在少數、整形黑幕曝光時常見諸報端的背景下,依然不惜在自己的臉蛋和身體上刀斧相加。

消費者有符號消費的需求,市場就會有針對性地提供相關的商品與服務;巨大的利益蛋糕,驅動著泥沙俱下、良莠不齊的商業資本瘋狂地進入整形行業掙快錢、撈大錢;整形機構缺乏資質,整形醫師的準入門檻形同虛設,讓一些人渾水摸魚。泛濫的整形消費,帶給未成年人的不僅是身體上的痛苦與傷害,還有精神世界上的迷失與走偏。

面對「顏值」的裹挾,一些人放棄了抵抗,選擇了隨波逐流;只不過,再出色的容顏,終究有老去的一天;而經過時間的洗禮積澱下來的閱歷、見識、修養、情趣,才是最長久的「顏值」。對於未成年人來說,風華正茂就是最好的「顏值」。

著名社會學家孫立平認為,在日常生活中,底線實際上是一種類似于禁忌的基礎秩序,是一種維繫社會正常運行的「最低道德保障」。雖然底線有著相對穩定的容量,但在時下的社會生活中,這樣的底線經常被突破,甚至成為一種見怪不怪的常態。「禁止未成年人整形」理應成為一種底線,成為全社會共同認同與遵循的價值體系與規範體系。

符號消費沒有原罪,卻不能沒有禁忌與邊界;不能忽略孩子與成人之間的差別,不能讓孩子過早地陷入社會表現與社會競爭的泥沼之中。給未成年人整形戴上「緊箍咒」,不僅是對浮躁、喧囂的社會風氣的一種淨化,也是對未成年人的一種關愛與呵護。

相關焦點

  • 未成年人的美容整形「賽道」,誰來規範
    而高考結束後的6月和7月,是手術類項目消費高峰期,佔平臺全年訂單的22.41%。  雖然目前並沒有未成年人美容整形方面的數據統計,但上述平臺此前的統計數據顯示,00後的醫美消費勢頭比90後更強。以19歲以下醫美消費者佔比來看,2017年為15.44%,2018年上升至18.81%。  美容整形低齡化,是喜是憂?
  • 《未成年人節目管理規定》禁止介紹電子遊戲
    IT之家8月25日消息 為將未成年人節目管理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引導、規範節目內容,切實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根據《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相關規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起草了《未成年人節目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昨起在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上徵求意見。
  • 未成年人與網際網路:禁止、擦邊球與開放
    「禁止」從來不是未成年人與網際網路邊界的隔離牆,但一味開放,也會造成「迷惘與迷失」。擁有「數字童年」的後浪,將會比前浪們的「泥土童年」更歡樂還是更悲傷? 未成年網民在「網上衝浪」的高速公路上快速飆車,我們回顧過往發現,自從網際網路誕生以來,圍繞網際網路與未成年人的邊界探索,經歷了從單方面禁止到寬容諒解的階段。這個歷程的發展,也是網際網路技術大爆發和不斷去「汙名化」、去魅的過程。
  • 鄭州:給未成年人做整形,「瑞亞醫美」咋恁能
    原標題:未成年人做整形 「瑞亞醫美」咋恁能2019年4月長葛市的小文經人介紹來到鄭州市東風路藍堡灣附近的瑞亞醫療美容機構做微整形,注射了玻尿酸和瘦臉針兩個項目,那時她剛滿16歲,還未成年。記者:如果是一個未成年人來的話咱們不需要核實有沒有成年,不需要成年人來監管,是這樣嗎?誰來回答這個問題?鄭州瑞亞醫療美容機構負責人:這個問題先暫時我不能回答。記者:為什麼?然後咱們交完錢不需要發票,也不提供發票,是這樣嗎?
  • 多地對性侵未成年人罪犯從業禁止:讓性侵者付出更大代價
    苑寧寧認為,目前我國刑法所規定的從業禁止是針對一般的職業犯罪,往往被運用於企業經營者、工程建設行業、公職人員等。而且,相關規定缺乏配套執行機制,需要在法律中進一步細化。從業禁止降低未成年人被性侵風險在幾年前,性侵未成年人罪犯從業禁止,還停留在個別探索的層面。2016年,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檢察院辦理某民辦中學教師在補課時強制猥褻女學生一案時,依法建議法院判處禁止其在刑罰執行完畢後的3年內從事教育及相關工作,成為上海市首例性侵類從業禁止案。
  • 為未成年人整形屬違規 瑞亞美容不退費很「豪橫」
    近日,新農村頻道為民新聞熱線(0371-65791999)接到線索反映,長葛市的小文(化名)去年通過朋友介紹,來到鄭州瑞亞醫療美容機構進行微整形,注射了玻尿酸和瘦臉針,那時她剛滿16歲還未成年。當時小文因為沒有錢做微整形,又不夠貸款年齡,介紹人就通過網絡貸款4萬元,轉借給小文,並打了欠條。手術後,小文自述面部感覺抽搐不適,鄭州瑞亞醫療美容機構並未給她提供病歷和發票。微整形後,小文為了償還貸款,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加上面部不適,小文把事情的始末告訴了自己的父母。此時,因為還款不及時,中間人仍在不停的威脅騷擾小文。
  • ...徐州泉山建立對性侵未成年人罪犯從業禁止及信息查詢制度
    徐州市泉山區人民法院依法判處徐某犯猥褻兒童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禁止其在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五年內從事教育及相關工作。我國刑法修正案(九)中規定了「從業禁止」,即「因利用職業便利實施犯罪,或者實施違背職業要求的特定義務的犯罪被判處刑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和預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起從事相關職業。期限為三年至五年不等。」
  • 未成年人衝動消費,得治(雲中漫筆)
    在這樣的背景下,未成年人與線上娛樂的關係問題再度引起討論。近幾年來,隨著線上娛樂消費的發展,未成年人給主播打賞數萬乃至數十萬元的新聞也會登上媒體頭條。這些現象無疑成為一個值得社會關注的問題。對此,筆者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監管機構有出手治理亂象的管治義務,相關企業、家長也要承擔起相應責任。首先,面對這種經常引起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負責監管的機構不能缺席。
  • 《未成年人節目管理規定》徵求意見 禁止宣傳電子遊戲
    金羊網訊  8月24日,《未成年人節目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在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上徵求意見。《規定》提出,防止未成年人節目出現商業化、成人化和過度娛樂化傾向。《規定》提到了14項未成年人節目不得含有的內容。
  • 國內要禁止一些帶有結婚玩法的遊戲 未成年人不能玩
    國內要禁止一些帶有結婚玩法的遊戲 未成年人不能玩 時間:2020-02-05 10:03:26 來源:gamerant
  • 「灰犀牛」踏破次元壁:從AO3談同人文的禁忌與邊界
    其中耽美同人目前已佔據同人圈的大半江山,但橫跨同人、耽美兩大亞文化圈的性質亦令其禁忌多多:除了同人本身版權、著作權及商標權等禁忌外,耽美同人將「原著」中男性人物的性向寫成同性戀,不免有「歪曲虛擬人物形象權」之嫌,很容易冒犯原著作者及其普通粉絲;再加上耽美文化長期被公眾誤解,被打上「變態」、「病態」、「色情」等標籤,只能在私密小圈子內隱匿自保。
  • 9歲孤女被限制消費,未成年人何以成為「真還傳」主角?
    9歲孤女被限制消費,未成年人何以成為「真還傳」主角?雖然說,限制消費是保障債權人債權的一種方式,但絕非唯一方式。對於成年的被執行人來說,限制消費確實可以倒逼其履行債務,比如「真還傳」的主角羅永浩,就曾多次被限制消費。但是未成年人的陳蔓能否像羅永浩那樣主動承擔債務履行呢?限制消費能否實現倒逼其履行的可能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 「灰犀牛」踏破次元壁:從AO3事件談同人文學的禁忌與邊界
    其中耽美同人目前已佔據同人圈的大半江山,但橫跨同人、耽美兩大亞文化圈的性質亦令其禁忌多多:除了同人本身版權、著作權及商標權等禁忌外,耽美同人將「原著」中男性人物的性向寫成同性戀,不免有「歪曲虛擬人物形象權」之嫌,很容易冒犯原著作者及其普通粉絲;再加上耽美文化長期被公眾誤解,被打上「變態」、「病態」、「色情」等標籤,只能在私密小圈子內隱匿自保。
  • 寵物整形惹爭議:是為了「形象」,還是虐待?或許需要換位思考!
    近日,網絡上一組比熊犬整形前後對比照引起不少消費者熱議,一隻相貌平平的比熊犬經過整形手術後立刻變「萌狗」,讓不少消費者感到驚訝,同時更引發了不少爭議:花費數萬元給自己的愛寵重塑美麗有無必要?儘管對於寵物整形爭議頗多,但對於寵物消費的熱度卻毋庸置疑,從最初的寵物食品、用品到如今的寵物美容,寵物消費不僅涉及日常的衣食住行,更延伸到「形象」範疇。據某媒體的寵物消費調查結果顯示,30%受訪者至少半個月給寵物做一次美容。儘管市場上並未出現專業的寵物整形機構,但有關於寵物整形的手術卻頗有歷史,從常見的「斷尾」手術到剪耳朵、拔指甲、切聲帶,儘管聽上去非常殘忍,但卻普遍存在。
  • 掃黑除惡|鄭州麗莎美容整形醫院可怕消費陷阱曝光
    ,消費了252098元……  這些受害人的遭遇都有一個相同點:被美容院老闆「託」過來聽課,喝完水迷迷糊糊消費,不知道美容項目、價格,沒有任何病歷、處方和收費票據。有的受害人明明在醫院裡刷的卡,消費小票上卻顯示是家具店、專賣店。
  • 割雙眼皮成入門項目,有00後整容百次:未成年人整容誰來規範
    雖然目前並沒有未成年人美容整形方面的數據統計,但上述平臺此前的統計數據顯示,00後的醫美消費勢頭比90後更強。以19歲以下醫美消費者佔比來看,2017年為15.44%,2018年上升至18.81%。美容整形低齡化,是喜是憂?雙眼皮、隆鼻是未成年人美容整形的「入門」項目「同學經常說我臉小,五官不夠完美。」
  • 英國一麥當勞禁止未成年人單獨入內,進店需大人陪同
    據英國《鏡報》2月10日報導,近日英國南威爾斯埃布穀小鎮一家麥當勞分店,明文禁止未成年人單獨入內,起因是餐廳內連續發生一系列的未成年人暴力事件。報導稱,因這家麥當勞餐廳發生了多起未成年人鬥毆事件,分店經過報警後才被迫採取措施,對年輕人實施禁令。這家分店規定,未成年人只能在成人的陪同下,才能在店裡面就餐,甚至點完餐需由保安全程護送。
  • 未成年人整容誰來規範
    雖然目前並沒有未成年人美容整形方面的數據統計,但上述平臺此前的統計數據顯示,00後的醫美消費勢頭比90後更強。以19歲以下醫美消費者佔比來看,2017年為15.44%,2018年上升至18.81%。 美容整形低齡化,是喜是憂?
  • 現代社會的通病——沉迷於符號的消費
    而隨著年紀的增長,突然有一年,小朋友意識到「錢」才是真正的主角,可以換成任意想要的玩具,滿足自己的需要,於是孩子關注壓歲錢的重點就從「壓歲」轉移到那個人人都喜歡的東西上了。抓周時,孩子看到的跟家長看到的,是一樣的東西,卻也不是一樣——孩子看錢幣是花花綠綠,而家長看到的卻是孩子的偉大「錢程」。
  • 這項針對未成年人的禁令正公開諮詢,說說你的看法!
    「未成年人限酒令」正公開諮詢,文本建議禁止在公眾地方或向公眾開放的地方,向未滿18歲人士售賣或提供酒精飲料,各位成年/未成年人士又點睇? 防控未成年飲酒 濃度1.2%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