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聞客戶端12月22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信召紅)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煙臺高新區作為全市創新發展主體功能區,深受啟發、備受鼓舞,感到使命重大、重任在肩。「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按照省、市部署要求,深入謀劃好『十四五』各項工作,抓住用好國家支持高新區高質量發展、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等戰略機遇,堅持系統觀念和底線思維,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加快打造全市科技創新策源地、改革開放示範區、人才聚集生態城、東部發展增長極。」煙臺高新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劉森表示。
打造「3+1」現代產業體系,全面提升產業發展能級。做大做強醫藥健康、航空航天及電子信息、智能製造及海洋經濟三大特色產業,加快布局現代服務業。圍繞金山灣區、中韓(煙臺)產業園、國際招商產業園建設,依託綠葉製藥、東方藍天鈦金、中國長城(山東)自主創新基地、中集海工院、艾多美等頭部企業,精準開展產業鏈招商、樓宇招商、平臺招商,持續引進一批「高大外」項目。按照一個產業「1個專業園區+1個科創平臺+1所合作高校院所+1支發展基金+1套政策體系+1支推進團隊」,打造研發、孵化、資本、產業化多位一體、有機銜接的產業生態,聚力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
深耕科技創新主責主業,全面提升創新創業能級。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為引領,深入探索「管委會+科研」模式,加快推進中科院藥物創新研究院環渤海高等研究院、山東中日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創新平臺建設,持續集聚創新資源要素。依託山東蘋果·果業產業技術研究院、中科院計算所煙臺分所、航天513所、國家汽車輕量化中心、公安部經偵局數據中心等科創平臺,提升技術源頭供給和成果轉移轉化能力。提升煙臺藍色智谷、山東國際生物科技園、大學生創業園、中俄科技園、中關村(煙臺)創新協同中心、航天高新技術產業園等孵化載體專業化、特色化水平,加快形成「創新研發+創業孵化+產業集聚」新型孵化培育體系。深入推進「校所企、產學研」交流,在技術攻關、人才培養、科研儀器設備共享等方面加強合作,實現資源整合、優勢疊加、創新協同。全面啟動「智匯高新」人才建設,推行項目引才模式,「十四五」末市級以上高層次人才突破220人。
加速「科產城人」融合,全面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大力實施金山灣區開發建設工程,力爭「三年有規模,五年見成效」。大力實施國際設計小鎮全面建設工程,力爭5年內打造成為全國有影響力的設計小鎮品牌園區。全面推進交通路網、基礎設施、綠化提升以及學校、醫院建設等23項城建重點工程,加快啟動商業綜合體建設,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大力實施科技公園及辛安河公園環境改造工程,滿足群眾休閒、娛樂、遊覽等多樣化需求,激活城市公共空間。大力實施馬山寨南山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建設及海岸帶整治工程,提升沿海岸線景觀品質。大力實施舊村改造工程,力爭5年內基本完成全區舊改任務,打造形象現代、功能完備的幸福宜居家園。
堅持共建共治共享,全面提升社會治理能級。謀劃實施一批為民服務實事,持續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生產安全、信訪維穩、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意識形態、債務化解等底線性工作,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強化基層組織建設,選好配強街道班子,強化街道工作力量,精心組織村「兩委」換屆選舉,推動農村組織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緊盯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重要崗位,以「零容忍」態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持續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責任編輯: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