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就是人為什麼要活著?
這個問題估計很多人都想過,而且應該思考了還只一次,畢竟漫漫人生路,誰也不是真正明白生命存在的意義。
生命的起源我們有所了解,宇宙也明白了是什麼,但是當你透過這些去思考的時候,你又會覺得很多事情都是虛無的,有一個假想:我們生活在地球上面,而地球存在於宇宙中,我們在地球上面,人類已經顯得很小了,可是在宇宙中,地球也只是小小的一個點,所以仔細想想人類是否真的很小呢?那麼存在的意義又要怎麼去勘破呢?
我們人類只知道給了我們生命那麼我們就需要活著,當然也有很多哲理是在告訴我們應該活著,還應該活得好好的,但是依舊有人會因為不想活了,而選擇離開這個世界的。
來這個世界一遭不容易,但是既然來了,在這個世界上,到底有哪些意義是我們所應該明白的呢?
很多人都會抱怨自己的人生是屬於那種一眼就望到頭的,所以很無聊也不知道意義是什麼,感覺就是在地球上面消耗時間。
亞里斯多德認為,我們人類與動物的區別就在於,人是有理性能力的,而動物是沒有的。
在存在主義的角度去看,理性能力決定存在的價值,如果有一個的生命中只有生老病死,和繁衍後代,那麼確實與動物沒有任何的區別。
所以人的終極目標實際上是自我實現和不斷的建立影響力。
怎麼去理解呢?
其實就是我們在不斷的發揮我們的優勢,去創造一些可以實現我們自我價值的事情或者作品,而當有人因為我們的貢獻,而起到了改變的時候,那麼我們就是成功的了,但是這個改變還是需要正面的改變才行。
打個比方就是說,即使這個人離世了,如果他留下的事物還具有影響力,那麼就說明這個人還是存在的,我們就可以這樣去理解一個生命所存在的意義。
像普通人可能一生都沒有做過任何具有很高價值的事情,但是普通人實現的自我價值過程就是繁衍了新的一代,那麼她們的生命價值,就是將生命的延續做到位了。
而那些具有學識和文化的人們,比如科學家,她們所 留下的價值就在於她們的科研成果,文學家就是留下的知識文化等等,如果留下了具有意義的事情,那麼就不算遺憾,自然而然這些人是找到過自己生命存在的價值的。
如果生命的逝去就像風一樣,什麼也沒有做,什麼也沒有留下,那就說明這個人是沒有價值存在的意義的,也就是一眼望去,全部都是遺憾。
如果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就可以避免我們陷入痛苦和無聊之中,那不妨勇敢的去試試,這樣做還是比較有意義的。
將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比做登山,那麼一次又一次的實現,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登頂,而在這個過程中也在不斷的發揮自我的能力與貢獻,生命變得有意義起來,又怎麼會無聊和痛苦呢?
那些真正讓你難忘的,一定是那些通過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的時候,也或許是那些給自己或他人帶來幫助的時刻。這種是一種精神上的滿足,不是那些肉體的快樂,所能夠相比的。
當然,肉體的快樂也是精神滿足的一種,只是當基本的生理需求,都不能得到滿足的時候,那麼自然也就不可能去追尋其他的了。
快樂並不是人生的終極目的,人生真正的目標和終點,應該實現在自我的人生價值以後的,那種有意義的人生才不會讓我們變得頹廢與小心翼翼。
所以與其讓自己沉溺與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上面,還不如讓自己學會去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將注意力放到更有意義的事情上面去,而有意義的事情也就是那些能夠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事情。
還有即使你只是一個不會任何技能的人,你也可以將生活變得有意義,只要你不頹廢度日,積極生活,你的生活就不會被消亡。
總結:人為什麼要活著?
相信我說了這麼多以後,你已經沒有那麼困惑了,如果你明白了,那就去尋找吧!尋找屬於自己的那份生命的意義,哪怕只是非常微弱的每日積極面對生活的方式,其實也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表現,那麼你的存在就是有意義的,千萬不要做放棄自我的人,那樣的人生不僅沒有意義,還會讓自己毀在消亡裡面。
作者 | 湯先生編輯 | 湯先生參考資料: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各位看官好,我是湯先生,假如看我文章讓您覺得臉上有光,說出去倍有面子,不妨留下您的點讚和建議,我都會看,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