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6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說起女性,人們往往會想到柔弱、美麗、善良......但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我們更多的看到了女性的勇毅和擔當......她們既能衝鋒前線,也能抓保維穩後方;既能守護家園,也能為國甘於奉獻;既能服從指揮自我隔離,也能響應號召復工復產。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疫」中,她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社會展示了珠城女性敢於奉獻、無私無畏的巾幗擔當!完美綻放了屬於她們的最美芳華!她們就是--我市戰「疫」一線綻芳華的安徽省三八紅旗手(集體)!
即日起,「蚌埠女性」將連續展播她們的抗疫優秀事跡,讓我們來一起領略她們的風採吧!!
蚌埠市社會(兒童)福利院「小姨工作室」:抗「疫」一線 最美「小姨」
蚌埠市社會(兒童)福利院「小姨工作室」成立於2017年4月,現有31名成員,其中女性25人,成員均為基礎護理、醫療康復、特殊教育、社工服務等領域專業技術人才。自成立以來,「小姨工作室」秉持「我們努力一分,孩子受益一生」的服務宗旨,積極探索殘障兒童早期教育、康教一體、醫養結合新模式,為孤棄兒童健康成長撐起一片藍天。先後榮獲了省三八紅旗集體、省巾幗文明崗、省學雷鋒活動示範點、江淮最美民政人、市三八紅旗集體、「蚌埠榜樣」2018年度蚌埠新聞人物、市「誠信群體」、市「工人先鋒號」、市十佳「五一巾幗標兵崗」等多項榮譽。
立足本職,服務孤殘兒童。市社會福利院目前約有200名服務對象,多數患有腦癱、先天愚型等各類殘疾群體。多年來,「小姨工作室」以家庭式養、教、撫、育為理念,營造家的氛圍,溫暖福利院的兒童,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生活信念和健康心理。團隊先後創新打造了「殘障嬰幼兒早教」「天線寶寶」「扶禾計劃」「陽光心理」等服務項目。其中,「殘障嬰幼兒早教」將社會上成功早教經驗與兒童福利機構成熟的醫療護理、康復訓練有機結合起來,開設了「多感官早教、音樂早教、遊泳撫觸」3個早教室。經過早教,嬰幼兒綜合評估分上升,成效初顯。「天線寶寶」網絡教學模式為全省首創,是與延安路第二小學籤定「送教上門」協議,通過「院內網絡教育+學校送教上門」的方式,讓不能隨班就讀的肢殘、低智兒童享有均等的教育權利,受到省教育廳的充分肯定。「小姨工作室」的創新做法收到了民政部副部長高曉兵的高度評價,她動情地說:「這些孩子雖然沒有媽媽,但是卻有疼愛她們的小姨!」。2018年迎新春活動現場,市長王誠親自為「小姨工作室」授牌。「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社會報》《社會福利》《新安晚報》等多家媒體相繼報導事跡。
拓展領域,服務社區兒童。在立足服務於院內的同時,「小姨工作室」還主動走進社區,開展幫扶困境兒童活動,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先後開展「送技進家」、「溫暖珠珠·與愛同行」等主題活動,幫助殘疾兒童家長掌握康復訓練技能,共培訓31戶家庭69人;發揮好全國「明天計劃」腦癱兒童術後康復訓練示範基地及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定點機構」作用,立足皖北、輻射全省,全年提供康復服務256人次,為本院人員提供培訓340人次,為社區殘疾兒童家長提供康復知識培訓30人次。
10月19日是龍子湖區重症肌無力患兒小辰辰的生日,這一天他再次迎來了熟悉的客人,「小姨」們送來了生日蛋糕和禮物,孩子開心得合不攏嘴。辰辰只有兩根手指可以活動,「小姨」們就把蛋糕一口一口地餵到他的嘴裡。康復師還手把手教辰辰媽媽示範護理、按摩手法。這已經不是「小姨」們第一次走進辰辰的家了,工作室「康復、醫療、社工、心理」等各領域技術人才都來看望過辰辰,無償送服務進家庭已成為工作室常態,「不讓一個殘疾兒童掉隊」是「小姨」 們內心最美好的期盼。
疫情防控,築牢生命防線。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國,「小姨工作室」全體成員向黨支部立下決心書,堅決扛起疫情防控的重任,竭盡所能、絕不懈怠,一定打贏這場阻擊戰。在近100天的封閉管理中,「小姨」們毅然告別家人,築起一道打不倒、拖不垮、壓不爛的疫情防線,共譜一曲生命讚歌。
兒童部是孤棄兒童生活的場所。 「小姨工作室」的11個「小姨」告別家中的老人和孩子,義無反顧地駐守在院內,用纖瘦柔弱的肩膀扛起孤棄兒童防控重任。她們有的身體剛剛恢復,有的傷病未愈;有的老人臥床,有的孩子尚小。她們白天細心照料著孤棄兒童,夜晚忍受著對親人的思念和對病毒恐懼的煎熬,但是誰都沒有後退一步,咬著牙也要打敗疫情。11個「小姨」,11個守護神,從雨雪紛飛到蟬鳴螢飛,守護著孩子們安全地度過了「寒冬」,迎來了久違的春天。「零感染」的背後是殷殷舐犢情、拳拳父母心。
「小姨」們用愛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而她們也成為孩子們最依賴和信任的親人。從初期的8名成員發展至現在的31名成員。工作室隊伍不斷壯大,每一個人都堅守為民初心,踐行三八紅旗集體的使命擔當,為不斷推動社會福利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巾幗力量!
原標題:《爭做最美巾幗奮鬥者 助力戰「疫」綻芳華|安徽省三八紅旗手(集體)風採展示(九)》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