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建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為契機,太倉璜涇鎮楊漕村構建起紅色文化和綠色田園協同互促的發展模式——
三維疊加 精描美麗田園
□蘇報駐太倉首席記者 顧志敏
日前,江蘇省第四批次特色田園鄉村名單公布,太倉市璜涇鎮楊漕村草廟榜上有名,實現了太倉「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的零突破。
近年來,楊漕村藉助特色田園項目實施契機,以草廟自然村為核心,深挖紅色資源、田園稟賦,在保留村莊原生肌理的同時,構建紅色文化和綠色田園協同互促的發展模式,努力打造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特色田園鄉村。
「紅色+綠色」
融合催生特色農旅品牌
進入10月,天氣涼爽宜人。對楊漕村來說,這是一年裡的黃金季,村裡的紅色文化體驗拓展項目異常熱鬧。
紅色文化,是楊漕村農旅融合發展重要的特色資源。
草廟自然村是太倉第一個黨支部的誕生地。近年來,楊漕村充分挖掘「太倉革命起源地」,凸顯特色、放大優勢。在建設特色田園鄉村中,重點提檔升級太倉第一個黨支部紀念館,打造太倉紅色教育基地,建設黨建連心橋、紅星大灶。
在強化黨建引領、傳承紅色基因的同時,楊漕村努力在紅色文化創收上邁出堅實步伐。村黨委書記吳振清介紹,2019年,紅色拓展服務項目累計接待機關、企業、群眾超8萬人次。
楊漕村還認真做實「綠」的基礎文章。
搶抓璜涇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示範項目建設契機,新農機庫房、保鮮庫房和低溫糧食烘乾設備等現代化農業設施陸續建成投用,農業現代化水平有了質的提升,作為「璜涇大米」主產區,楊漕村年產優質水稻1800餘噸,同時,該村投入600餘萬元融入太倉市「菜籃子」工程,建設現代化大棚、農業廢棄物處理設備等設施。目前,南楊農場專業合作社、天開林果專業合作社年收入超400萬元。
紅色資源與綠色基礎的融合發展,催化出楊漕村「紅楊綠品」的特色品牌。目前,楊漕村已拓展建成農業觀光、農耕採摘等三個特色片區,努力打造太倉北部優質農旅片區。
如今,紅色文化體驗、枇杷採摘節、楊梅採摘節、「鄉村土灶」體驗等各類旅遊活動,讓遊客在沐文化、享田園中愛上鄉村、戀上楊漕村,充分帶動了村集體增收和村民致富。
「宏觀+微觀」
實現村莊環境「渾然一體」
沿路的河道設置了木樁駁岸,沿河而建的濱河公園綠樹成蔭,新修建的步道上,偶爾有休閒散步的老人走過。初秋的楊漕村,純淨、雅致、安靜的田園風貌令人迷醉。
楊漕村是太倉四大保留村莊之一,田園優勢明顯,村內河網密布,田園開闊。
作為特色田園項目建設的重點之一,楊漕村在改善村莊生態環境過程中,既注重全村整體風貌提檔,又力求家家戶戶的細節提升,實現宏觀上的區域美與微觀上的田園美有機統一,形成楊漕村的特色風貌。
三年來,楊漕村累計投入9000餘萬元,整村推進康居特色村項目,對各康居點融入黨建、勤廉、農耕等文化因素進行差別化設計,總計建設20個康居點位。並以草廟自然村為中心、逐步向外輻射,實現特色田園建設的漸進改造。
具體到全村1096戶的庭院,全村以「立面見新」體現粉牆黛瓦的江南風貌、以「牆面彩繪」呈現獨具特色的楊漕村風情,自特色田園鄉村創建以來,共計完成房屋改造超800戶。
2019年,楊漕村還動員村民從自家庭院出發,打造更為貼近日常生活的優美人居環境,以薛家橋為示範引領點,重點打造各具特色的美麗庭院示範戶12戶,帶動全村群眾打造優美雅致的自家院子。
與此同時,楊漕村以「個性鮮明 渾然一體」為導向,完善基礎、打通節點,連點成線、擴線成面,做到脈絡上的肌理美。
目前,全村累計圍繞各個點位修築改造各類道路路面3.46萬平方米、種植綠化2.31萬平方米、建設停車場1100平方米、新增照明燈具300餘盞,實現村域主幹道路全面黑色化、主要道路亮化全覆蓋。
隨著河道疏浚、岸坡整治、水系溝通、生態修復等一系列項目的實施,全村水環境煥然一新,水美江南特色風貌進一步凸顯。
「硬體+軟體」
營造精神環境「雙宜居」
楊漕村鄉風文明田園坊「夢之園」,100塊「百姓心願寄語石」非常顯眼。「這是我們在全村徵集的家庭夢想,將各家的夢想匯聚成全村的奮鬥目標。」村工作人員顧文婷介紹。
和「夢之園」類似的公共設施,楊漕村近兩年新建了不少。統一製作家風家訓在村民家門口進行安裝展示,發起「紅色信箋傳千戶 特色田園同守護」的紅色信箱信箋投遞……
一個個隨處可見的標識,時刻提醒著村民:村莊環境變美了,村民素質也要跟得上。
在特色田園鄉村建設中,楊漕村在提升硬體的同時,積極營造文明新鄉風,以淳良家風激揚起楊漕群眾「精氣神」,築牢了建設特色田園鄉村的精神基礎。
立足太倉第一個黨支部的獨特紅色文化優勢,開展「不忘初心鑄黨魂 紅色精神永傳承」系列活動,凝聚全村黨員幹部群眾合力,助力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和村莊常態長效管理。
通過全面推行家庭誠信積分制度,楊漕村將村莊環境提升納入積分制度體系,激發廣大村民自覺參與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的內生動力。
該村還凝練形成涵蓋「善、和、德、勤」四部分的村規民約「三字經」,經村民代表大會決議通過,黨員廣泛宣傳、帶頭執行,在全村形成了自覺遵守的共有價值觀念,為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凝聚起了廣泛力量。
同時,結合楊漕村村莊文化韻味,推陳出新開展「巾幗心向黨 共建田園村」「幸福璜涇 樂享田園」等特色文化活動,以文化人營造文化鄉風。今年以來舉辦各類文化體育活動18場次。
「無論是環境風貌、特色產業還是文明鄉風,楊漕村在創建省級特色田園鄉村中積累的經驗,給太倉各鎮、村樹立了榜樣。」太倉市住建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太倉將由點及面,更好地彰顯太倉鄉村個性,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