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保證的是,無論你是成年人還是兒童,真人版《阿拉丁》在你看電影時都會嘴角一直上揚。
在阿拉丁原聲帶中,有一首非常有名的歌叫A Whole New World,當茉莉公主和阿拉丁坐在飛舞的魔毯上看世界時,在音樂臺上,這首歌下面有一句話:「在奧蘭多迪士尼wonderland的城堡前,煙火表演放起這首歌,一切都是催淚彈。」
在蓋·裡奇執導的《阿拉丁》真人版中,最經典的一幕當然還是小混混阿拉丁假扮阿里王子,與獻身自由的茉莉公主一起在夜空中飛翔。兩個人的二重唱也是「我可以打開你的眼界,帶你看盡一幕幕奇景」。被困在故宮的公主對眼前的新世界感到驚奇。電影之外的觀眾也把注意力集中在電影所創造的夢想上。這種互文性是情感的。難怪這首歌常年被迪斯尼樂園用作煙火表演曲目。
但阿拉丁不僅蘊含了迪士尼動畫從未缺少的浪漫,而且還發揚了一點幽默,使影片成為笑料頻出的準喜劇;它仍是一部傳統音樂電影,只是將中東歌舞原汁原味,融合了嘻哈、嘻哈等多種形式,使電影院幾乎成為一個大型的演唱會場所;它仍在講述一個愛情故事,但女主角茉莉公主除了反叛如初外,甚至走向了一個更加獨立的一面,這讓人們懷疑迪士尼的女性角色已經與《花木蘭》接軌。
從《美女與野獸》到《小飛象》,這些電影的優點是很好地還原了原著。但這一次,迪士尼終於拍出了一部超越原創動畫的真人電影,人們也第一次認識到用經典動畫拍攝真人電影是有意義的;只有技術手段更豐富、表現更細膩的真人電影才能更好地詮釋一些故事。
說回開頭,它是如何做到讓人嘴角一直上揚的。
這部電影的成功幾乎有一半歸功於演員陣容。誰是第一個想到威爾·史密斯扮演燈之精靈的人?誰是這部電影的大英雄。
想像一下,一個藍色的男人躺在你面前,仰著下巴,抬起腳,眼睛裡充滿期待地聽著你的故事;一個肌肉扭曲的大男人,打扮成女人,一大群人在街上跳舞「廣場舞」,一個角色在喧鬧搞笑的邊緣徘徊,自戀而可愛。如果你選不到合適的人選,觀眾可能會希望儘快把那些油膩的精靈關回檯燈裡。
幸運的是,我們看到了威爾史密斯版的精靈。他把神燈仙女的角色發揮到了極致。精靈想變得廉價和有趣。他跳舞跳得很好。史密斯做到了。由於他的喜劇天賦和個人特點,神燈的存在甚至超過了阿拉丁。電影中的大多數笑聲都是由他提供的。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導演蓋·裡奇的痞子範兒和史密斯的嘻哈特別相配。原動畫中的元宵神經典歌曲被重新編排和表演。似乎它們最初是史密斯的獨家劇目。如果羅賓·威廉士的配音和演唱能讓人們在一部動畫片中獨自在劇院跳舞,威爾·史密斯的表演就像站在露天音樂會的舞臺中間,人們看到他在整個草坪上,聽到他在整個公園裡,甚至在電視和廣播裡感覺到他會跟著他笑,喊,還有一個跳躍。
不僅僅是威爾·史密斯,內奧米·斯科特,扮演茉莉公主,她是阿拉丁挖出來的寶貝女孩。在此之前,她最著名的作品是現實版的《超凡戰隊》,但忘了那部作品。茉莉公主從此成為她的第一個代表角色。
作為英國和印度的混血兒,娜奧米有著一種高貴而豪邁的魅力。當她在仰慕者面前抬起下巴,輕聲而深情地歌唱時,她看起來像一個徵服者。迪斯尼甚至創作了一首新歌Speechless,這首歌不是原版的,是為了單獨唱給茉莉公主聽,這很可能是浪費了娜奧米與這位歌手相提並論的好嗓子。有些人對艾瑪·沃森的貝兒不滿意,有些人對莉莉·詹姆斯的《灰姑娘》不滿意,而這次,沒有人對茉莉公主不滿意。
說實話,迪士尼最擅長隱藏在表面的華麗和歡欣之下,這更適合兒童和成人。阿拉丁像往常一樣講,但是光神太搞笑,音樂太美,可能不容易找到,所以也避免了說教的枯燥感。關於直面欲望,關於跨越階級,這些都是終點。
但我們不想指出的是,迪士尼越來越強調獨立女性的價值觀。在原版中,茉莉對惡棍賈發說:「如果我結婚成為女王,我會記得你的。」但這次,茉莉甚至不需要結婚來滿足她更強烈的欲望。她從一個知道如何與老虎做朋友的野公主,變成了一個從小就博覽群書的野公主,等待著有一天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這部電影還展示了公主在面臨危險時如何能自己扭轉局面。與拯救國家的英雄阿拉丁相比,這次茉莉公主似乎是故事中更重要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