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正了解 「齊柏林飛艇」 嗎?

2020-12-16 騰訊網

文章來源:知乎魚非魚

首發於:V·T·E·C

提起「齊柏林飛艇」這個名字,也許大部分想起的是一支英國搖滾樂隊。那首"Stairways to Heaven"大概是很多搖滾迷的啟蒙之作。但這個樂隊的名稱,實際上來自於世界歷史上一家幾乎獨自撐起了飛艇的商業化載人應用的公司。

這家公司的名字來源於德國伯爵斐迪南·馮·齊柏林。從1890年代開始,齊柏林自德國陸軍退役後,一直醉心於飛艇的研究。1900年,他製作的世界上第一款實用的硬式飛艇LZ-1成功首飛,比萊特兄弟還早了幾年。

相比更早出現的軟式飛艇,硬式飛艇的氣包是有內部的結構支撐的,雖然增加了一定的重量,但承重的能力也大大增強,因此可以有較多的載荷用於載客運輸。而且整個客艙甚至可以置於氣球內部。齊柏林飛艇普遍採用氫氣作為氣包的填充氣體,整個氣包由多個獨立的氣囊組成。燃料則採用Blau gas(一種類似煤氣和丙烷的可燃氣體)。相比液體或固體燃料,氣體燃料在燃燒之後可以用大氣來填充,這樣一來可以避免再平衡的問題。

經過建造了幾艘飛艇的嘗試以後,齊柏林的飛艇設計逐漸成熟,齊柏林飛艇公司也正式成立。1910年,世界第一家航空公司DELAG(德國飛艇旅行公司)在柏林成立。在1911年之前,這家公司只是利用一些時速在50kph左右的飛艇在德國西南部的巴登-巴登附近經營一些短途觀光業務,每趟1.5-2小時的飛行收費為200德國馬克(合今天的人民幣9800元)。

1911年,齊柏林公司的LZ 10型飛艇交付給了DELAG。這艘能載20人的飛艇的速度比之前大幅提高,達到了77kph,而且運氣明顯更好,運營了很長時間都沒有事故。DELAG也開始運營一些從巴登-巴登到法蘭克福、杜塞道夫、乃至柏林的城際載客業務。到因為大風損毀之前,這艘飛艇總共飛行218次,運載了1553名旅客。

LZ 10

因為齊柏林飛艇的成功,1908年,另一家飛艇公司Luftschiffbau Schütte-Lanz在德國成立。與齊柏林不同,這家公司採用膠木板而非杜拉鋁作為結構支撐,同時首創了流線造型與十字形尾翼,後來也為齊柏林效仿。

Schütte-Lanz飛艇

不過,佔據市場優勢地位的仍然是齊柏林飛艇。到1914年時,DELAG運營的齊柏林飛艇已經載客3.4萬人次,飛行了1500多架次。

一戰的到來將民用飛艇的發展完全打斷。飛艇的民航應用被暫停,其中幾家飛艇也被德國軍隊徵用。除了負責偵查以外,還組織了對協約國的轟炸。一戰臨近結束時,齊柏林伯爵去世,而戰後飛艇的生產也被協約國禁止。原本生產的幾架飛艇也被沒收,在法國、義大利等地用於民航運輸。齊柏林公司也一度瀕臨破產。

不過,在公司經理Hugo Eckener博士的努力下,1924年,齊柏林飛船爭取到為美國海軍生產一艘搜索用飛艇作為戰爭賠償。這之後民用飛艇的禁令得以放鬆,但齊柏林公司依然缺少資金。Hugo Eckener於是花了兩年,終於製造出一艘前所未有的大型飛艇——LZ 127齊柏林伯爵號,氣包容積高達10萬立方米。這原本只是一艘展示用飛艇,Hugo Eckener和他的兒子成功的讓這艘飛艇連續飛行了112個小時,引起了世界轟動,之後又進行了環球展示,使得齊柏林飛艇公司再度名聲大噪。

LZ 127

1928年,DELAG公司開始使用齊柏林飛艇運營世界上第一條跨大西洋空中航班。原本德國到紐約坐船需要4天的旅程在飛艇上只需要50多個小時。1932年,定期的德國至南美的航班開通,從巴登符騰堡州的腓特烈港起飛,經過5天的時間可以到達裡約熱內盧。

雖然票價為1500帝國馬克(合今天的人民幣6.8萬元),相當不菲,比當時輪船的頭等艙還貴了一倍。但它的速度並非輪船可比,而客艙內的環境也相當舒適,所有旅客都有自己的套間,也提供有餐廳和洗手間等設施。

齊柏林伯爵號的成功促使齊柏林飛艇公司設計更大的飛艇。從1931年到1936年,齊柏林公司花了5年時間,終於建造成功興登堡號。這艘飛艇甚至比齊柏林伯爵號還大了一倍,氣包達到20萬立方米,整個飛艇長245米,直徑45米,而客艙也有上下兩層,寬14米,長20餘米。好似一座中型旅館。

客艙在飛艇中的位置

興登堡號與瑪麗皇后二號郵輪,企業級航母,大和號戰艦,諾克·耐維斯號超級油輪,帝國大廈,五角大樓,蘋果公司公園的大小比較

興登堡號與今天的大型噴氣式飛機的大小對比

因為體積巨大,這艘飛艇的機上設施也是前所未有的豪華。除了個人休息睡眠的客房以外,機上還提供了餐廳,休息室,觀景長廊,甚至是寫作和閱讀室,好像是一艘空中遊輪。而整個客艙也是加壓的,遠比早期的飛機舒適(高空中大氣稀薄)。

客艙兩層甲板的示意圖,下層為吸菸室和職員活動室。

兩層甲板平面圖

興登堡號上的餐廳

休息室(lounge)

休息室旁的觀景長廊

寫作閱讀室

客房

吸菸室是當時飛艇上最熱鬧的房間

下層的酒吧

機組活動室

廚房

機組人員休息室,以及各工作間則在客艙以外,沿飛艇底部的龍骨附近分布,也與氣包外的控制室相通。

飛艇內部示意圖

機組人員休息室

電機室

貨艙,可以運送汽車等高價值貨物

無線電通信室

控制室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興登堡號設計為使用氦氣,但因為美國禁止氦氣的出口,齊柏林公司就換用了氫氣。當時他們認為經過多年運行,氫氣飛艇的安全性已經很可靠。換用氫氣後,飛艇的載重能力得到增強,原本定員50人(不含機組人員和服務員),改氫氣後還在下層甲板增加了10個客房,將載客量增加到70人。事故的原因有靜電、雷擊、發動機故障以及人為破壞等多種解釋,而除了氫氣易燃以外,棉製的蒙皮也加大了火勢。

然而就是這一決定,導致興登堡在一年以後,在一次往返北美的飛行中,於新澤西州降落前,墜毀於一場大火。當時機上有乘客36名,機組61名,其中35人死亡。事故後來證明氫氣僅僅是一部分原因,而易燃的鋁合金才是罪魁禍首。

在這次空難之後,整個飛艇客運業務在輿論形象上遭受了巨大打擊。人們再也無法接受氫氣飛艇的安全性。興登堡號的同型艇齊柏林伯爵號因此也不能再招攬足夠的旅客。僅僅兩三年內,速度更快的水上飛機就開始承運跨大西洋航班,而納粹政府也將所有的重要資源都集中到了軍事領域。這之後飛艇就徹底退出了商用客運領域。

今天,飛艇仍然存在於地球上。軟式飛艇和半硬式飛艇經常被用於廣告宣傳,也有少量的短途遊載客觀光應用。但齊柏林的時代確實一去不復返了。近年又傳出有人通過眾籌想要復興載客的硬式飛艇。就我個人來說,其實十分盼望飛艇能夠再次出現。雖然與飛機去競爭普通的旅行客流已不可能,但像遊艇和長途觀光火車一樣,飛艇也許在長途旅行觀光領域,仍然有機會。想像一下,如果能夠舒適得起居於這個空中龐然大物中,沿途從不一樣角度去觀看城市、鄉野、山河,海洋,在幾萬米的高空欣賞極光,實在是既懷舊又科幻的浪漫體驗。

如果說披頭四是60年代最出色的搖滾樂隊,那齊柏林飛艇則引領了70年代。你只聽過《天堂的階梯》嗎?那快看看如下五大秘聞吧!

他們的作品植根於「藍調音樂」

和許多60年代的搖滾樂隊一樣,齊柏林飛艇也以美國南部非裔的傳統藍調音樂為基礎。不過,遵循著前衛搖滾的即興原則,該樂隊的風格並不像藍調那樣快準狠,而更注重於創新。首張專輯上的《You Shook Me》與《齊柏林飛艇第四輯》的《When the Levee Breaks》完整得顯露出了他們的獨創精神,而飛艇風格的最佳代表要數發行於1974年《物質的塗鴉》專輯中的《In My Time of Dying》,其中有吉米·佩吉11分鐘的布魯斯滑音吉他獨奏。

他們得益於一位才華橫溢的經紀人

1968年11月,齊柏林飛艇經紀人彼得·格蘭特攜帶樂隊首張專輯拜訪了大西洋唱片公司的紐約總部。雷厲風行的格蘭特從大西洋套出了特有的大筆預付款,足足14.3萬美元,而大西洋那時候甚至還沒看過齊柏林的現場表演。格蘭特精明的管理作風對音樂界的影響是歷史性的,而且他能夠在最大化樂隊獲利的同時忠實於藝術,這使他聲明遠揚。

他們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樂隊」

如今,樂隊在巨大的體育館演出已成家常便飯,很難想像曾經這種場館只是體育賽事的專屬。雖然齊柏林飛艇並不是這種改變的「始作俑者」,但是他們把體育館演唱會提到了新的商業高度。1968年與1980年期間,齊柏林是世上最受歡迎的現場樂隊,頻繁打破自己的上座記錄,最出名的是1977年在美國密西根州的演唱會,上座人數有7.6萬。

他們以巡迴中的及其享樂行為而資歷深厚

齊柏林飛艇目前巡迴演唱會時聲色犬馬的生活方式眾所周知。據說,鼓手約翰·博納姆竟開著摩託車穿過了洛杉磯一家酒店的走廊。在東京,齊柏林飛艇曾因把酒店房間的家具扔出窗外而被趕了出來。驕奢淫逸的生活作風最終使樂隊受害不淺,博納姆1980年因酒精中毒而不幸去世後,樂隊剩下的成員便分道揚鑣了。

從BLACK SABBATH到LADY GAGA,齊柏林飛艇影響了所有人

在敢於聲稱自己永遠改變了流行樂的樂隊中,齊柏林飛艇佔有為數不多的一席。70和80年代湧現的許多重搖滾和重金屬樂隊,例如黑色安息日 (Black Sabbath)、摩託頭 (Mot rhead)、甚至皇后樂隊 (Queen),都吸收了他們眾前輩的「重迷幻搖滾」風格,而其中齊柏林是最成功的。你可能萬萬沒想到,麥當娜和Lady Gaga這樣的流行歌手也承認自己的風格受了齊柏林音象合一的影響。

相關焦點

  • 寶華的旗幟 齊柏林飛艇Wireless體驗
    在音箱廠商中,這樣的情況也一樣非常常見,最明顯的就是寶華(B&W)旗下的齊柏林飛艇了。寶華的旗幟 齊柏林飛艇Wireless體驗  對於寶華來說,也許很多發燒友對於這個品牌如雷貫耳也知道它背後淵源的歷史和強大的技術,但是對於很多普通消費者來說,了解寶華更多的應該是在蘋果店裡看到的齊柏林飛艇吧
  • 二戰時期潛艇真正的剋星,即將被淘汰的齊柏林飛艇又一次迴光返照
    而當時真正制霸天空的,其實是飛艇,一種結構和原理簡單的空中飛行器,雖然現在沒什麼用也不常見了,但在當時,它可是一個頗具壓迫感的大型武器。飛艇的發明和它的用處飛艇的發明要遠遠早於飛機,如果硬要追溯源頭的話,那中國古代的孔明燈其實在本質上也是一種小型的飛艇。
  • 技術革命:「齊柏林」飛艇誕生
    斐迪南·馮·齊柏林出身於貴族家庭,從小就對機械和新奇的技術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中學進入了理工學院,十七歲成為路德維希堡軍事學校的學員,後曾在符騰堡州軍隊擔任軍官。退役後,曾作為美國內戰的觀察員參觀過氣球營,在這裡獲得了設計靈感。從1887年開始,年近五旬的齊柏林開始建造一艘不同以往的、能夠完成長途運輸的大型飛艇。他大膽突破軟式結構的傳統設計了一種新型的飛艇結構硬式結構。
  • 齊柏林飛艇,曾經的空中霸主,後來的熱門樂隊
    這些傳單的始作俑者,是空中的齊柏林飛艇。這種飛艇採用了最先進的勞斯萊斯鷹牌發動機,最高時速達到了74公裡,極為靈活,再加上當時新型機槍的發明,對齊柏林飛艇,英國不再束手無策了。1918年8月5日,德國派出大量的齊柏林飛艇空襲倫敦,由於英國早有準備,齊柏林飛艇全部被擊落,屬於齊柏林飛艇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 飛艇代名詞,傳奇的「齊柏林」,為什麼沒落的那麼快?
    齊柏林飛艇是由著名的德國飛艇設計家斐迪南·馮·齊柏林伯爵在20世紀初期所設計的硬式飛艇。曾經是世界上最有名的飛艇型號,由於這個系列飛艇的成功,「齊柏林」甚至成為了飛艇的代名詞。LZ1 最早的齊柏林飛艇設計齊柏林飛艇最重要的特徵就是採用了輕合金環和縱梁組成的硬式骨架。這種設計使得齊柏林飛艇可以造得比早期的軟式飛艇更大,飛行速度和飛行性能也要好很多。
  • |奧託·李林塔爾|萊特兄弟|飛行器|飛艇|齊柏林飛艇
    在之後的幾十年中,和飛機的歷史一樣,有無數的工程師在這方面投入了自己的想法,氣球也在各種設備的加持下,進化成為了飛艇。在1900年迎來了它的黃金時代, 這也是現代航空業的第一個黃金年代。這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齊柏林飛艇,它由德國飛艇設計師,裴迪楠·馮·齊柏林伯爵操刀設計。龐大的流線型外殼是它最大的特徵,後來幾乎所有的飛艇設計都採用這種流線型設計,以至於齊柏林成為這種設計的代名詞。
  • 人類史上最大的飛行器:「天帷巨獸」——齊柏林飛艇的起源
    齊柏林飛艇 齊柏林飛艇的起源 1900年7月20日,人類歷史上第一架齊柏林飛艇在德國腓特列港附近首飛成功,該飛艇由斐迪南·馮·齊柏林伯爵(Ferdinand
  • 齊柏林和他的飛艇帝國:用飛艇進行環球航行,創立世界首家民航
    齊柏林伯爵和他的空中之城 齊柏林系列飛艇的創始人齊柏林伯爵是著名的德國飛艇製造家、大型實用硬式飛艇的發明人。 1898年,齊柏林邀請了著名工程師提奧多爾 科伯博士(Theodor Kober)和路德維希 迪爾博士來幫助他設計第一艘齊柏林飛艇的細節部分。1900年7月2日,第一艘齊柏林飛艇,也是世界上第一艘硬式飛艇——LZ1(Luftschiff Zeppelin 1,即德語"齊柏林飛艇第1號")開始了她的處女航。
  • 齊柏林飛艇時代的絕唱:「空中郵輪」 興登堡號
    1900年7月,由斐迪南·馮·齊柏林設計,德國社會航空促進公司(齊柏林本人創建)製造的世界第一艘硬式飛艇LZ-1號攜帶五名機組人員從博登湖上的浮動機庫起飛。 LZ-1號在17分鐘的航行中雖出現了不少故障,但最終完成了測試任務。在接下來的幾年中齊柏林不斷改進硬式飛艇建造技術,並陸續成功試飛一系列LZ飛艇。
  • 以貌取樂:淺談齊柏林飛艇的專輯封面
    專輯的設計者,喬治·哈迪(George Hardie),在一開始是打算設計一幅由一艘飛艇在雲中飛行的分時剪影組成的封面,但是這遭到了佩奇的拒絕。相比之下,這艘興登堡號的墜落,一方面是體現了樂隊名字的初衷,就飛艇外形而言,甚至有著一種對於男性生殖器的崇拜,詮釋了齊柏林飛艇音樂的主旋律:性,災難,與毀滅。
  • 另類的天空霸主——齊柏林飛艇,最大的敵人竟是天氣!
    這個階段的齊柏林飛艇最大的敵人是天氣,只要氣候不造成影響,基本上就無敵了。齊柏林飛艇用於一戰時,明顯是利用了戰鬥機和防空武器的落後這個空檔期。1914年8月5日夜,齊柏林Z—6號飛艇轟炸了比利時的列日要塞並取得成功,同時於8月30日夜襲巴巴黎,1915年1月19日開始轟炸英國。
  • 齊柏林飛艇十首遺珠歌曲,你艇迷漢們聽過麼?
    說真的,對於這樣一支受關注程度僅僅次於披頭四的樂隊來說,什麼才能算作齊柏林飛艇(Led Zeppelin)作品中的「遺珠」?翻譯: 艾斯跳梨編輯:六六制幻齊柏林飛艇樂隊在齊柏林飛艇的樂隊生涯中,一共發行了73首正式專輯曲目,其中太多歌曲已然成為流行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 齊柏林飛艇成立 50 周年,首部官方紀錄片將登陸坎城
    一部聚焦齊柏林飛艇樂隊的紀錄片將登陸坎城電影節,以慶祝樂隊成立 50 周年。這部未命名的紀錄片導演是伯納德·麥克馬洪(Bernard MacMahon),他的處女作《美國史詩》曾獲得艾美獎提名。這個四集的音樂紀錄片中,探討了上世紀 20 年代美國各種音樂的奇緣。
  • 德國使用齊柏林新技術飛艇開展氣候研究
    德國即將使用齊柏林新技術(NT)飛艇開展迄今為止持續時間最長的歐洲氣候監測研究。德國聯邦教研部長沙萬和歐盟委員會研究創新總幹事Robert-Jan Smits共同出席了開幕式。
  • 歷時七年,齊柏林飛艇抄襲案終勝訴,那華晨宇呢?
    齊柏林飛艇被告抄襲侵權,五年後勝訴1968年,美國搖滾樂隊Sprit吉他手Randy Wolfe發表了歌曲《Taurus(金牛座)》;三年後,齊柏林飛艇發表了代表作《Stairway to heaven(通往天堂的階梯)》。
  • 123年前世界上第一個硬式飛艇首飛 以墜毀告終 卻成就齊柏林飛艇
    123年前,即1897年11月3日,世界上第一個全金屬硬式飛艇進行了第一次也是唯一的飛行。很多人都會認為這種硬式飛艇是普魯士伯爵費迪南德·齊柏林的發明,實際上,它是由奧匈帝國的木材商、猶太人大衛·施瓦茨發明的。
  • 《齊柏林飛艇》特輯首發 《經典搖滾音樂指南》中文版陸續發行
    由Uncut出品的搖滾系列叢書《經典搖滾音樂指南》中文版來到中國,並首發了第一季《齊柏林飛艇》。第一季《經典搖滾音樂指南》包括平克平克·弗洛伊德、大衛·鮑伊、鮑勃·迪倫、齊柏林飛艇四個音樂人/樂隊。
  • [多圖]齊柏林硬式飛艇的逆襲 空中喝咖啡 賞旖旎風光
    興登堡號飛船遇險標誌著齊柏林硬式飛艇黃金時代的終結
  • 俄羅斯KRET為新一代「齊柏林」飛艇開發生產機載設備
    據airrecognition網站2020年3月23日報導,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Rostec)表示,所屬的無線電電子技術集團(KRET)將為新一代AU-30「齊柏林」飛艇(Zeppelin)開發和生產機載設備,還將為其生產小型無人機。
  • B&W齊柏林飛艇試用
    B&W齊柏林飛艇試用    不過新版本的iPhone在接口上的改變令這些音響適應起來必然擁有一些麻煩,無論是美觀性上還是支撐方面都存在一定問題,令這些時代的產品成為了遺憾。它是真正的有源2.1設計,五個單元均由單獨專用的發燒級D類放大器所驅動;Zeppelin Air帶有Airplay功能可以以無線方式串流至音響使用,另外這款音響同時使用了24bit/96Khz的解碼輸出便於搭配電腦聆聽。    這或許正是齊柏林飛艇成為最出色蘋果音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