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之海洋》是個誕生於1996年的JRPG系列。它的影響力雖然遠遠比不上《最終幻想》、《勇者鬥惡龍》等日本「國民級遊戲」,但是卻憑藉獨特而精妙的玩法在JRPG愛好者圈子內大受好評。它的開發商Tri Ace在業界以一絲不苟的匠人精神著稱,只要條件允許,每一個細節都會竭盡全力打磨至完美,Tri Ace的遊戲也一度成為了精品的代名詞。
tri-Ace,簡稱3A,在「3A大作」的說法流行起來之前,3A更多的時候是指這家遊戲廠商
然而任何精品遊戲的誕生都必須建立在堅實的物質基礎之上,Tri Ace和《星之海洋》系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90年代日式遊戲普遍繁榮的大環境。可是隨著日本遊戲產業的衰落,Tri Ace遊戲的銷路變得越來越窄,但開發成本卻水漲船高。作為小廠商的Tri Ace畢竟沒有卡普空或科樂美那樣雄厚的家底,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也不得不低頭。從2010年開始,Tri Ace就因為缺錢終止了幾乎所有自己的遊戲項目,並轉而跑去為SE、Level-5等有錢的廠商打工——可即便如此也改變不了它最終於2015年被一個手遊廠商收購的悲慘命運。
《星之海洋5》是在Tri Ace被收購後才公布的
在Tri Ace被收購後不久,《星之海洋5》的項目公布了。雖然不論是對Tri Ace自己還是對星海粉絲來說,這部延續了系列命脈的作品都意義重大,但是這部在極其惡劣的處境下開發出來的遊戲在品質方面依然受到了質疑。事實證明,粉絲們擔心的最終還是變成了現實。
星之海洋預告片:
欠佳的遊戲品質
《星之海洋》系列的故事設定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的未來。因為戰爭的緣故,地球已經不再是人類理想的家園,人們紛紛乘上了飛船航向了銀河系深處,開啟了以整個宇宙為舞臺的大航海時代。
系列每一部作品都發生在這個世界觀下的不同歷史時期,前後跨度長達七百多年。在此期間人類散落到各個星球的後裔各自發展出了不同程度的文明,不同文明和種族的接觸又激蕩出了奇妙的火花,講述了一個又一個或振奮人心,或令人神傷的故事。
《星之海洋5》的舞臺是一顆距離地球6000光年的星球。
本作在時間線上處於二代和三代之間,遊戲的舞臺是顆距離地球6000光年的星球。那顆星球上的文明發展程度大致相當於中世紀的歐洲,而「咒印術」這種黑科技的發明則讓這顆星球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意氣風發的中二少年、失去記憶的迷之少女、頻繁發生的靈異現象、暗中醞釀的險惡陰謀——本作的劇情展開方式雖然沒什麼新意,但在JRPG當中也勉強算是中規中矩。
拯救失憶少女的橋段
值得注意的是這部作品的故事幾乎全都發生在這一顆星球上。雖然後期可以乘坐飛船,但也只能用它在這顆星球上的不同城市之間傳送,完全沒有了系列以往作品穿梭在銀河系各個星球之間的宏大感。這種感覺就像是去參觀一個「海洋公園」,卻發現整個公園只有一個魚缸,裡面放了幾隻小金魚……更令人費解的是,整個遊戲只有5個城鎮和若干張連接它們的迷宮地圖可供探索,玩家可以活動的範圍非常有限。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或許「外星少年的冒險」更適合當這部作品的名字。
遊戲中最開始的那個小村落其實也算在了幾個城市當中
當然,如果《星之海洋5》能充分發揮出JRPG的傳統優勢,用精彩的故事或煽情的表演給玩家再次帶來迷之感動——就算遊戲不夠宏大或缺乏探索價值,也不失為一種成功。但很遺憾,本作就連這一點也遠遠沒做到。《星之海洋5》的絕大多數過場劇情都不會幫你控制鏡頭,很多時候玩家甚至還能在對話過程中控制主角隨意走動。再加上人物的表演原本就很拙劣,可以說這部作品的劇情幾乎沒有感染力可言。
在過場劇情的時候,你不但可以控制主角漫不經心地走來走去,還能讓各個角色進行「合體」
遊戲中各個城市都配有公告板,玩家可以從這些公告板上領取支線任務,不過這一代的支線任務明顯有失水準。幾乎所有的支線任務都在公告板領取和交付,關於任務的說明也只有寥寥幾行文字。任務的內容基本上都是去某地、殺某怪、找某素材,玩起來味同嚼蠟。更讓我惱火的是,許多用於提升技能威力的關鍵道具「技能書」只能從支線中獲取,這就相當於在變相逼迫玩家去做那些枯燥繁瑣的任務。
支線任務在公告板上領取、交付
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星之海洋5:忠誠與背叛專區
友情提示:支持鍵盤左右鍵「← →」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