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李梨黎
日本人愛貓,那真是出了名的。
你可能不敢想像在播放新聞節目時,畫面裡突然出現一隻貓在嚴肅的鏡頭前賣萌,它一邊在鏡頭前舔舐身上的毛,還一邊霸佔著C位搶鏡。但在日本,這一切皆有可能。
日本人愛貓到了什麼程度?
貓咪咖啡館、貓咪書店、貓島、貓咪主題餐廳,這些無處不在的「吸貓」場所足以證明日本人愛貓的熱潮,還有動畫電影裡數之不盡的貓咪動漫形象,正所謂「流水的動漫,鐵打的貓咪」。
日本人愛貓,其實也是在愛自己,他們認為自己在性格上與貓有很多共通點,他們通過貓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
如果我們把目光放在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和夏目漱石身上,我們會發現在日本大文豪身上,就隱藏著貓一樣的性格。
如果把太宰治比喻成貓,那他一定是性格高冷,喪並積極著的白貓。
白貓的性格一直是謎一樣的存在,有人說它軟糯黏人,也有人說它性子烈,高冷孤僻不易信任人。顯然,太宰治是屬於其中的後者。
很多人知道太宰治的名字都離不開那一句刷遍社交軟體籤名的句子「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也由此為他貼上了「喪系文學家」的標籤,但其實這句話並非他的原創,這句話出自寺內壽太郎的作品,太宰治只是在短篇小說《二十世紀旗手》中借用此句作為副標題。
很多人對太宰治的了解,或許就像這一句被誤解的話一樣,常常只見其一,不見其二。如果把太宰治的成長經歷攤開來看,你會發現他性格裡並不只有我們所熟知的那一面。
像白貓一樣敏感孤僻的性格,在他幼年時期已經初露端倪。太宰治出生自青森縣的名門,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富二代,父親曾擔任日本貴族院的議員,他從小就居住在豪宅之中,但他卻這麼評價自己的出身——
我的家族並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真正貴族背景和有聲望的家譜,實在就是一個俗氣的、普通的暴發戶地主,我就是一個沒有多少智慧,只懂吃飽喝足就好的貧農的子孫罷了。
也是由於家庭環境的原因,他的生活並沒有像尋常人一般的自在,甚至生活得小心翼翼。
在《人間失格》裡他曾寫到「用餐的房間有些昏暗,吃午飯時只見十幾個人全都一聲不響的嚼著飯粒,那情形總讓我不寒而慄……以至我對用餐時刻充滿了恐懼。」
但他也曾有過少年熱血的時刻,那是太宰治不曾為人熟知的另一面。
這一切要從他成為一個狂熱的追星族開始說起,他喜歡上了一個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沉迷在「偶像」魅力無法自拔的他不僅會像少女一樣在高中筆記上寫滿芥川龍之介的名字,而且還會模仿他的拍照pose,對著鏡頭酷酷地比出一個帥氣的姿勢,甚至在寫作上也得以看出偶像對他的影響。
那是一個熱血的少年太宰治,在青森縣的讀者見面會上,少年太宰治終於得以見到自己崇拜的偶像,但就在兩個月後,1927年7月,芥川龍之介自殺了。對太宰治來說,這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太宰治一生曾自殺五次,有人說此舉是在致敬偶像芥川龍之介,但這也是由他性格決定的。太宰治在《晚年》裡寫道:「想著去死來著,可今年正月從別人那拿到一套和服。算是壓歲錢吧。麻質。鼠灰色細條紋花色。是適合夏天的和服。所以還是先活到夏天吧。」
你看,他談論死亡,就像在談論今天的天氣怎麼樣,酒多少錢一斤,讓他活到夏天的理由,僅是源於一件適合夏天的和服。
像白貓一樣敏感、高冷、頹喪,是太宰治悲劇人生的源頭,卻也是他思想迷人閃耀的地方。
2000年,日本《朝日新聞》曾經發起一個調查「一千年來最受歡迎的日本文學家」,在收集到的兩萬多張選票中,夏目漱石以3516票登頂榜首,比第二名紫式部高出了359票。
如果把夏目漱石稱為日本國民度最高的文學家之一,應該不會有人提出異議,畢竟他可是一個被印在1000日元鈔票上的男人。
和太宰治頹喪高冷的白貓性格不一樣,夏目漱石更像一個溫柔友善的狸花貓,他和貓的淵源不僅發生在生活中,而且還出現在他的經典作品裡。
在他的妻子夏目鏡子口述的書籍中,夏目漱石在家中確實養了一隻貓,那是一隻「全身偏黑的灰色中帶些虎斑紋,咋一看很像黑貓」的貓。從他對待這個貓的態度就能看出他內心柔軟的一面。
這隻讓人生氣又勞神的貓原本只是誤闖入家中,但在夏目鏡子多次驅趕之後卻又重新跑回家裡,夏目漱石聽說後生出同情之心,說「既然這樣想進這個家,就隨它好了」。
這成了夏目漱石貓奴生活的開始,除此外,還為他最輸送了不少寫作靈感,比如貓在廚房偷吃孩子們吃剩的雜煮年糕,這些有趣的小事也被完整寫進了他的書中(《我是貓》)。在這隻貓去世後,夏目漱石在墓碑上題了一句悼詞:「從此黃泉夜,炯炯若閃電」,甚至在每年的9月13日還會為它舉辦祭奠儀式。
一個作家愛寵物的極致,大概就是像夏目漱石這樣,愛它,就把它寫進小說裡。
夏目漱石愛貓,甚至把它寫成小說裡的主角。他在經典著作《我是貓》裡獨闢蹊徑,用貓的雙眼去觀察人類社會,比如,它觀察到的人類是這樣的——
「對主人來說,書不是用來讀的,而是用來催眠的。書就是印刷出來的催眠藥。」
除此外,還通過貓之口道出二十世紀初日本中小資產階級的思想和生活,辛辣諷刺卻又風趣幽默,「遍觀人世間,往往越無能無才的小人,越是肆意妄為,削尖腦袋想要爬上無法勝任其職的位子。」
「貓如人,人如貓」,貓的性格,有時候就是人的性格,在貓的身上,往往我們能看到不一樣的自己,它的出現,是治癒人心的存在,也是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的開始,以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夏目漱石為靈感,新周刊推出了兩款【日本文學家系列手機殼】,希望能為你的生活創造新的藝術靈感。
以文學家為靈感,融合和風元素
我們特意邀請了擅長刻畫人物形象的新銳插畫師Asch修對太宰治和夏目漱石進行貓系形象的創作,讓貓和文學家的形象無縫貼合,通過貓的形象還原文學家的神態神情以及他們所處的時代。
太宰治貓系手機殼蘊含濃重的和風元素:
以太宰治出生地青森縣的巖木山為背景,色彩豔麗的櫻花大片盛放,貓系形象的太宰治穿著華貴的和服,手執小扇,高冷而清醒地審視這個世界,就像他在文學作品中所說的「不要可憐自己,若是可憐自己,人生便是一場永無終結的惡夢。」
夏目漱石貓系手機殼以淡紫作為底色,主體形象上保留了夏目漱石標誌性的鬍子以及他照片中常出現的筆挺西裝。風也溫柔的夜晚,低頭細嗅玫瑰的貓,一切都是恰到好處的浪漫。
進口機器印製,特製浮雕工藝
圖案採用進口印刷機器印製,無論是絢爛的櫻花、華貴的和服還是熱烈的玫瑰都能高精度地還原插畫的色彩。透過它,仿佛能看到那個時代文學家傳達給這個世界的精神。
產品特製浮雕工藝,讓它擁有立體的手感,不僅防滑,而且能真切地觸摸到插畫師的每一道筆觸。
為了同時滿足堅固防摔、印刷精細和手感舒適,手機殼採用的是背面PC,側邊TPU的材質,在美觀的同時也讓手機的每一個角落都得到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