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拍攝於1990年的電影《菊豆》,是國內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和金棕櫚獎提名的電影。
榮譽的背後,該電影曾經遭遇了25年的封禁,只因電影主題是有關嬸侄的不倫戀,暗黑是這部電影最重要的色調。
裡面的幾個主要角色都不是完美的高大全,反而各自有各自的陰暗面。
菊豆的出軌,楊金山的變態,楊天青的懦弱,楊天白的殘酷。四個人共同構建了一出封建禮教背景下的倫理悲劇。
電影主要講述了菊豆被性能力缺失的楊金山買回家後,白天菊豆是他的工人,晚上是他的性奴,不堪折磨的菊豆最終出軌楊金山的侄子楊天青,兩人上演了一場不倫之戀的故事。
舊時代背景下,菊豆是如何成了封建禮教的犧牲品?
染坊老闆楊金山的悲劇是如何形成的
楊金山代表的是一群人,一群在舊社會有權有勢卻為富不仁的大地主。
家產豐厚的楊金山不僅對外人小氣,對自己收養的侄兒楊天青也極為刻薄。相比楊天青的死活,他更關心自己餵的馬是否健康。
楊天青在染坊的最大價值便是廉價的勞動力。楊金山對這個廉價勞動力剝削到了極點,才導致了楊天青四十多歲還沒娶到老婆,而楊金山已經娶了三個老婆。
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男權社會。楊金山最大的煩惱是自己年紀一大把了,還沒有孩子。
他有著無法對外人說出口的羞恥,楊金山是一個性無能者。拒絕承認自己身體問題的楊金山把憤怒都發洩在了自己買來的女人身上。他拼命折騰她們,還要怪罪女人生不出孩子。
前兩個女人都被他折磨而死。
第三個女人菊豆也不堪夜夜的羞辱,最終紅杏出牆,主動勾引了楊金山的侄兒楊天青。
但凡楊金山對菊豆當一個人看,菊豆也不會給他戴綠帽。
一生追求兒子的楊金山終於有了兒子楊天白,這個兒子卻是楊天青的。
當知道真相後,已經癱瘓了的楊金山幾次想要害死孩子,都因為身體不便錯失了良機。
有一次,楊金山又試圖把三歲的楊天白推下染池,卻因為孩子突然叫了他一聲爹而下不了手。
當爹是楊金山的畢生夢想,他始終不能釋懷自己沒有後代的事情。因而這一聲爹讓楊金山心軟了。
從此以後他常常帶著楊天白玩耍,不僅是釋放自己的父愛,更是為了羞辱菊豆和楊天青。
當兩人聽到楊天白喊的娘和哥時,這種打擊是巨大的。
可悲楊金山最終因兒子而死,楊天白在染池邊玩耍時不小心讓癱瘓的楊金山掉進了染池裡,楊金山一命嗚呼。這個一心求子的「喜當爹」最終死在了兒子的手裡,結局實在是諷刺。
楊金山死了,他的影響還在。他迫害不了菊豆和楊天青,卻早就培養好了幫手。
楊金山滿腦子都是糟粕思想,在和天白的相處過程中,他言傳身教,讓天白成為了封建禮教的傳承者,讓天白代替自己懲罰菊豆和楊天青。
懦弱無能的楊天青是悲劇的主導者
楊天青是楊金山鄰居的兒子,因為自幼父母雙亡,被楊金山收養,成了染坊的廉價勞動力。
楊金山對他利用多過親情,所以才會在自己娶了三個老婆後,仍然捨不得掏一點錢給自己年過四十的侄兒娶個老婆。
楊金山整日考慮的是如何榨乾楊天青的每一分利用價值。
縱然楊金山對楊天青無情無義,楊天青對這個叔叔還是孝順的。
在他和菊豆有了不倫戀後,知道楊金山摔下了山坡,楊天青仍然把殘廢的楊金山背了回來。
楊天青是有機會可以把楊金山推下山崖的,但他的懦弱和善良讓他放棄了這個機會。
菊豆幾次希望楊天青可以除掉楊金山,楊天青都猶豫不決,他既不願除掉楊金山,也不願帶著菊豆母子離開。
他的懦弱造就了最終悲劇的發生。
當天白過三歲生日宴時,親朋好友讓楊天青這個「哥哥」說點什麼,楊天青哭了,這才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如果不是他的猶豫不決,又怎會出現如此尷尬的局面。他挖了一個坑,埋的是自己,是菊豆,是兒子楊天白。
從此以後,他一直為他的懦弱買單。
直到自己的親生兒子再也無法忍受楊天青和菊豆的關係,一棍子結束了他的生命。
楊金山撫養了楊天青,也把那一套男權社會的規則盡數教給了楊天青。
他愛菊豆,卻始終不願給她同等的尊重。他維護楊金山的同時也是在維護封建禮教,最終自作孽不可活。
封建禮教的繼承者楊天白也是一個可憐人
全片中的楊天白是臺詞最少卻也是最恐怖的存在。
他的臺詞只有三句話:爹,娘,哥
這三種身份代表了一家人關係的錯亂,親生父親楊天青在名義上只能是楊天白的哥哥。
楊天白從小目睹的都是娘親和自己「哥哥」的不倫戀,還有癱瘓父親楊金山的冷血變態。
一個家庭氛圍是怎樣,教出的孩子就是怎樣的,楊天白在這個氣氛怪異的家庭成長為了一個性格陰冷不愛笑的孩子。
他人狠話不多,出場的時候總是帶著狠厲的眼神,實話實說,看楊天白頗有看【咒怨】的感覺。
有時,人比鬼更可怕。楊天白在楊金山的言傳身教下,他全盤接收了父親乃至這個社會傳給他的種種族規禮法,成為了染坊優秀的繼承人。
從族權看,菊豆和侄兒楊天青偷情,兩人是應該被浸豬籠的。從父權來看,自己母親背叛了自己父親,讓楊天白感到恥辱;從男權來看,作為楊家的繼承人,母親的不倫戀無疑是給楊家蒙羞。
然而相比母親,楊天白更痛恨的是親生父親楊天青。或許在楊天白的眼中,生養他的母親還算罪有可恕,讓他蒙羞的楊天青則是罪該萬死。
天白在整部影片裡只笑過一次,是看見楊金山在染池裡掙扎撲騰的時候,三歲的天白笑得樂不可支。明明是兒童純真的笑容,卻讓你瘮
得慌,一切都是有鋪墊的。
這裡的天白是無心害死楊金山。長大後的天白卻是有心害死親生父親楊天青。
說到底,楊天白的性格早已被這個奇怪的家庭所扭曲,他可恨又可憐。
魯迅說的救救孩子,楊天白這樣的孩子也需要被拯救。
男權社會下,菊豆被壓抑的人性和情慾
故事的背景是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城裡各種新文化運動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然而在落後的山村裡,封建禮教思想仍然迫害著無數人。
老財主染坊老闆楊金山花錢買了年輕美貌的女人菊豆給自己傳宗接代。在菊豆之前,楊金山已經折磨死了他買回來的兩個女人。
楊金山是個性無能,性功能的缺失讓這個封建禮教的傳承者變得更加敏感而又陰暗,他每晚都會變著法子折磨菊豆,他不把菊豆當人,只把菊豆當成他發洩性慾,生兒子的工具。
菊豆並不懦弱,她對命運做出了反抗。
當菊豆發現楊金山的侄子楊天青暗戀自己後,她把情感轉移到了楊天青身上,不是楊天青有多好,只是楊天青是這染坊裡唯一正常的男人。
沒有感情寄託的菊豆在把楊天青當成託付對象後,她所承受的痛苦至少可由10分變為7分,人最怕的就是在黑暗中孤軍作戰。所以哪怕是自殺,很多人也喜歡找個同伴。
面對菊豆的暗示,懦弱的楊天青起初並不敢佔有叔叔的女人,卻又最終淪陷於菊豆的主動獻身中。
情慾的釋放對於一個打了四十多年的光棍來說是不可能克服的誘惑。
菊豆出軌楊天青後,她希望的是楊天青可以殺死楊金山,徹底解救自己於水火中。然而楊天青的懦弱和善良最終把菊豆的命運引向了一個徹底的悲劇。
和膽小如鼠的楊天青相比,菊豆是大膽的是勇敢的,當兩人趁著楊金山外出,在房間裡偷情時,大院門口卻傳來了陣陣聲響,聽到聲響的楊天青十分害怕恐慌,菊豆卻表示反正這一天早晚要到來,沒有什麼可怕的。
菊豆在這場悲劇中始終是那個最勇敢的人。作為舊時代女性,她不得不依附男性而活,然而她同時也在竭盡全力地爭取把自己的悲劇性降到最低。
出軌的菊豆還生下了楊天青的孩子,給自己無能又變態的丈夫楊金山戴上了綠帽。面對被戴綠帽的丈夫,菊豆毫無內疚,反而有著報復的快感。既然楊金山不把她當人,她又為何要把楊金山當人。
菊豆的命運本該在楊金山癱瘓後迎來勝利的轉折,卻又因為楊天青的懦弱而繼續悲劇。
菊豆的幸福始終掌握在男人的手裡,這是舊時代女性的悲哀。掌握著菊豆幸福的楊天青雖然性格比楊金山更為溫和,卻仍然是封建禮教的維護者。
因而誤以為菊豆害死了楊金山後,楊天青給了菊豆一巴掌。在他心中,倫理孝道才是最重要的。
面對菊豆提出的私奔要求,楊天青也只能用沉默回應。
說到底這場出軌如果不是菊豆的主動,膽小懦弱的楊天青從來不會發出訊號。
菊豆前期穿的衣服都是黃色,紅色等色調豔麗的衣服,後期都是灰色,黑色,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她的心理是在逐步絕望的。
菊豆丈夫楊金山死後,按照族規,楊天青不能再住在染坊,他和菊豆只能在野外乾柴烈火。
當村裡人都知道菊豆和楊天青的偷情時,這讓楊天白恨透了楊天青和母親的這場不倫戀,他們倆是楊家的罪人,讓染坊染上了不祥的顏色。
楊天白最終打死了父親,也讓為此徹底絕望的菊豆用一把火燒掉了代表著封建世俗的大染坊。
看著熊熊火光的菊豆終於明白,在這個被封建禮教洗腦了一代又一代的大環境裡,她需要反抗的不是楊金山一個人,而是整個男權社會。
這才是最悲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