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兩位才女,留學時候偷偷換了國籍,還都嫁給美國人

2020-12-05 萬物皆是遺憾

引言

說到選擇,當代年輕人都很有個性,但丁《神曲》中的"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更能代表年輕人的心聲。我們的時代,不想被任何人定義,我們只選擇我們相信的,我們嚮往的。

01

"走自己的路"本來是對的,但在突出個性的同時,我們是否應該回頭看看腳下的路,不忘初心。受中華文明滋養,在中國成長,註定不同於西方文明。作為個人,如何選擇無可厚非,但早在南北朝時期,曾有"飲水為思之源"的說法。"飲水思源",出自《鄭調曲》:"落實到樹思,飲水自流其懷其源"。意在告誡人們不要忘記。

作為青年,這意味著無限的可能。有年輕的天才,變得平庸;有笨拙的少年,成了國家的棟梁;龍鳳中的一些人,大人只停留在啜泣。一個人的成功與自身的努力和天賦有關,也與父母的教育和國家的培養有關。常懷感恩之心的人,不一定期望自己成為國家的棟梁。但不能養成崇洋媚外的氣質。

而我國曾有兩位天才美女,生長在祖國,但畢業後卻移民美國,一位甚至嫁給了美國老頭。他們是田曉菲與黃思路。

02

田曉菲出生在中國的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是大學教授,父母都是知識分子。田曉菲4歲就能寫詩,13歲考入北京大學,學習結束後嫁給了美國老頭。

田曉菲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父親有意培養她的文學素養。所以她四歲時就在報紙上發表了詩歌。此後,他在童年時期出版了5本詩集,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田曉菲的學習成績也很優秀,經常能拿到滿分,有"神童"的稱號。所以引起了北大的關注。

13歲時,田曉菲考入北京大學,連跳幾級,揚名中國。而且,田曉菲進入北大後,每門功課都還能取得優異成績。也順利結束了在北大的學習。在北大90周年校慶時,她寫了一首詩讚美北大,受到大家的喜愛。並曾被選入中學教材,可見田曉菲當時是多麼耀眼。

從北京大學畢業後,田曉菲選擇了去美國留學,並順利被哈佛大學錄取,是當時最年輕的博士生。這樣一個天之驕子,卻做出了讓人無法理解的舉動。

從哈佛大學畢業後,28歲的田曉菲留校做助理,並與導師史蒂芬·歐文相戀。是一個和她年齡相差很大的老人。這份愛不被田曉菲的家人認可,家人試圖拆散這對冤魂。但沒有爭執過的田曉菲,最後只能由她嫁給了美國老頭,定居美國。不僅如此,田曉菲還主動將國籍改為美國,引來眾多網友的謾罵。

田曉菲的丈夫在哈佛大學是個不小的人物,既是博士生導師,又是哈佛一所學院的院長,所以田曉菲的跨國婚姻,就不那麼簡單了。後來,田曉菲也成為了哈佛的教授。

史蒂芬熟悉中國文化,中文也很流利,據說和田曉菲也很投緣。在這方面,確實很難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評判別人。只能說是"人各有志",在我國,賦予公民改變國籍的權利。也因為這裡不乏堅定自己民族的愛國人士。

03

北大另一位才女黃思路曾入選中國少年榜。她年輕的時候很有才華。後來,她也在美國定居。

黃思路長得好看又好學,還被邀請上了中央電視臺的《對話》節目。節目中還出現了黃思路和輟學學生韓寒的身影。相比之下,黃思路是另一個家庭的孩子。後來,她也順利考上了北京大學。

不僅學習成績優異,黃思路小學是全國十佳少先隊員之一,所在中學入選中國少年榜,作為小記者赴日本採訪。特別喜歡鋼琴,考下了鋼琴十級證書,從小就很有靈氣。

考上北大的她還是很優秀的,也善於社交,是很多人的女神。在北京大學期間,她獲得了三個學士學位。可見她是多麼的優秀。從北京大學畢業後,黃同學選擇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深造。兩年後,他獲得了碩士學位。之後,我在美國的一家公司工作。

之後,黃並不想回到中國,而是與一名美國白人結婚,並將國籍改為美國。

如今回顧央視《對話》節目,不禁讓人感慨。曾經的天之驕子變成了美國公民,而作為反面教材,擁有百萬粉絲的韓寒也是知名作家,他的電影也成為經典。

結語

在這一點上,兩位女性不能苛責,但種種清楚,相信讀者心中有一種平衡。人生的路,如何選擇,都無可厚非,關鍵是問問自己的心,回顧一下自己身後的腳印,看看自己有沒有偏離初衷,有沒有偏離軌道。

相關焦點

  • 「北大天才少女」田曉菲、黃思路,為什麼全部嫁給了美國人?
    「飲水思源」是我們小時候就學過的,但祖國辛辛苦苦培養的兩位北京大學才女,卻雙雙入了美國籍,還嫁給了美國人,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黃思路一、黃思路提起北京大學才女,便不得不提曾經北京大學的風雲人物,現在卻讓被大人閉口不談的——黃思路。
  • 14年前,老師同學籌款助她赴美留學,她卻轉身嫁給美國人,入美籍
    當然,這都是他們的權利和自由,我們無權幹涉,但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卻因此引起了大家的憤怒——為了讓家庭條件一般的她出國留學,老師和同學們自發捐款,圓她留學夢,希望她學成歸來後可以幫助祖國加強建設,可去到美國後,她便逐漸銷聲匿跡,最後默默嫁給一美國人,併入了美國籍,再也沒有回來,她便是昔日的北大才女黃思路。
  • 20年前立下報國宏願的3位女學霸,最後都嫁了美國人,現狀如何?
    在當時,出國留學的人還是鳳毛麟角。因此,劉亦婷出國留學的事瞬間傳遍了大江南北,引起了極大的騷動。人們對劉亦婷父母的教子之道充滿好奇。於是,劉亦婷的父母趁熱打鐵,不久一本《哈佛女孩劉亦婷》橫空出世。在書中,劉亦婷詳細地介紹了劉亦婷的成功之道。其中,劉亦婷的一則高中日記,更是激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在日記中,劉亦婷這樣寫道:我要把我的一生奉獻給祖國的經濟建設。
  • 當初公然質疑柯林頓走紅,嫁美國人被甩的北大才女,後來怎樣了?
    顯然,他卻沒有注意到北大學子的情緒。柯林頓的講話偏離事實。他有意挑撥,妄圖混淆視聽。彼時,中國還遠遠落後西方。在歐美政客眼中,只有全盤照抄西方,中國才能發展得更好。演講完畢,柯林頓還邀請北大學子留學美國。他相信,在美利堅的土地上,中國孩子會有更多收穫。之後,活動到了提問環節。一位中國女孩搶過了話筒,她直接拋出來自己的疑問。"
  • 當年質問柯林頓的北大女生,後來嫁給了美國人,現在過得怎樣?
    ——南宋教育家陸九淵還記得1998年,美國總統柯林頓參觀北京大學,並開設演講會,就在演講後期開始自由討論時,就美國自由問題,一個北大女孩站了出來,她覺得美國總統柯林頓講述的有問題,她還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位北大女孩的舉動在我們看來無疑是勇敢的,要知道常人一般沒有人有這樣的勇氣敢站出來質疑美國總統,這份膽量讓人佩服。之後,這位北大女孩的事跡紛紛被媒體們爭相報導。
  • 天才少女13歲讀北大,28歲時嫁50歲美國導師,如今過得怎麼樣?
    儘管對愛情的追求歷久彌新,但曾經被北大錄取的那個13歲的神童田曉菲,出國留學後,嫁給了一個50多歲的美國人,又是因為愛情嗎?一九七一年十月,田曉菲出生在哈爾濱一個書香門第裡,父母都是文盲。後來由於父母工作調動,她便跟著去了天津,在那裡長大。因為父親是天津文聯主席,田曉菲在天津文聯大院裡開始接觸文學。
  • 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改了國籍就能上北大?教育部早就發了話!
    原來這位同學作為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小學、初中以及高中都在國內上學,但因為是阿根廷國籍,卻順利地通過了北大外國學生的入學考試、面試,最後被北大法學院預錄取。對於此,很多網友表示質疑,認為這位「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卻通過更改國籍就能輕鬆上北大,這對於寒窗苦讀十多年的同學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
  • 為考清華十年寒窗,去北大卻只要一紙外國國籍,這真的公平嗎?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作為我國高校中「泰山北鬥」一般的存在,小的時候就想著能夠考進清華北大,長大以後更是盼望著孩子們能夠靠近清華北大,這仿佛成為了一種執念的循環。歲月不留情,一代新人換舊人,但是沒有變的依然是那份執念。
  • 北大美女學霸在美國遇害,赴美留學的意義何在?網友:現實太殘酷
    北大美女學霸被永遠定格在了27歲。雖然兇手受到了法律的懲治,但審判結果卻不盡如人意,章瑩穎事件也遠沒有結束。章瑩穎是一個標準的90後姑娘,出生在農村的她,從小學習便十分刻苦。因為讀書、高考是很多寒門學子魚躍龍門,改變人生命運的機會。苦心人天不負,2009年,章瑩穎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山大學,13年大學畢業後又考入北京大學。
  • 她曾是清華才女,卻不顧勸阻嫁給黑人,20年過去了她過得如何呢?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我國的改革開放,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到我國工作或者留學,而他們又與這片土地上的土生土長得有些人發生了各種各樣的故事,我們要講的主角王麗紅就是其中一個,她曾是北大的才女
  • 13歲少女被北大破格錄取,赴美留學後加入美籍,愛上導師廝守終身
    從10歲的時候,她的天賦就引起了很多老師和父親的關注,於是更加重視她在詩詞方面的培養,經過田曉菲的努力,在13歲的時候順利被北京大學破格錄取,學成之後前往美國進行留學,但是沒想到赴美留學之後卻加入了美籍
  • 放棄中國國籍,幫美國破解「北鬥衛星」的高杏欣,終得「報應」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大家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小編都會仔細觀看虛心接受的,當然也不要忘記點讚哦,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每天一點點進步,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每一個人都有追求夢想的權利,但是在追求夢想的這一個道路之上,千萬不要忘記了自己的初心。
  • 北大學霸加入外國國籍,中國因他4年損失達7000億,現狀如何?
    精忠報國大家都有聽說過吧,大家都知道這體現的是一種愛國精神,現在這種精神也是值得倡導的。但是不免也會有一些特殊的存在,並不會把這些放在心裡,今天我們要看到這個人就是其中之一,北大學霸加入外國國籍,中國因他4年損失達7000億,現狀如何?
  • 公費留學的北大才子 入日籍後出書詆毀母國
    在那樣一個不管是物質還是文化水平都極其匱乏的年代,大學生的含金量可是十足十的重,更別說是北大這樣的百年名校。 石平的父母高興的欣喜若狂,家裡再苦再窮,也要牙花子裡省錢供兒子進北大讀書。
  • 清華才子公費美國留學,為美國研究飛彈,放棄國籍,晚年回國遭拒
    美國的民兵-3彈道飛彈是全世界研發最早的「鎮國神器」,但它的設計師並不是美國人,而是一位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他的名字叫做林燁。寧可捨棄中國國籍也要為美國研究飛彈的林燁,如今過的怎麼樣?公費留學穎悟絕倫的林燁並沒有讓導師失望,他帶領研究團隊先後攻克了數個難題,很快,「林燁」這個名字開始被清華的師生所熟知,時光荏苒,在林燁大四的時候,國家為提高綜合實力,準備選拔一批尖子生留學深造,而後反哺祖國,期間的一切費用由國家承擔,就這樣,林燁在導師的舉薦之下,開始了自己的赴美留學之旅
  • 清華北大,到底是中國的還是美國的?
    而今天,我想說,清華北大,到底是中國的學校還是美國的學校,到底是為中國培養人才還是為美國培養人才?家長培養孩子,首先要為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是重中之重。無論孩子成績是否優秀,價值觀都是比成績更為重要的。清華北大畢業生,往年三分之一選擇出國讀研。
  • 昔日神童田曉菲:13歲上北大,27歲哈佛博士,嫁大25歲老頭改國籍
    13歲時北大向她拋出了橄欖枝,田曉菲從天津十三中學破格考入了北京大學少年班,甚至連跳幾級,在國內聲名大噪。進入北大後,田曉菲在每科學科上取得優異的成績。在北大90年的校慶上,16歲的她寫下了《13歲的際遇》,還選入了國內中學課本,可知田曉菲當時是多麼的耀眼。
  • 十多年前,抨擊中國加入日本國籍的北大高材生石平,現狀如何?
    最終將日本人趕出了中國的土地。戰爭雖然結束,但是日本人當年在我國所犯下的罪行不能被遺忘。忘記歷史是對先輩們的不尊重,我們沒有資格替先輩們原諒任何侵略者。然而在上個世紀,有位北大高材生,他抨擊中國甚至加入日本國籍,讓無數人心寒,他叫做石平,後來改了名字叫做石平三郎。
  • 為什麼中國天才都喜歡留學美國?美國天才,其實比中國學生更努力
    中國人民曾經從苦難中走了出來,無數人為之付出了生命,才換來了如今的美好生活。為什麼每年會有這麼多中國人要去美國留學,有些甚至想加入美國國籍?誠然,相比國內的「應試教育」,美國的「素質教育」環境好、水平高,對經濟條件相對優越,捨得為教育孩子大力投資的中產家庭來說:清華北大畢業,然後去英美國留學,無疑是給孩子人生鋪好的一條康莊大道。
  • 她信誓旦旦立志回報祖國,去美國留學後,立即更換國籍成了美國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世界各國意識到人才的重要性,美國推出了「回形針」計劃。美國不斷吸收德國科學家沃納·馮·洛恩,他是「回形針」中最受關注的人物。美國載人航天飛行由沃納領導。 人才是國家發展的第一要素,這是每個國家都清楚的。新中國成立初期,有很多在美留學的人才放棄了美國的優待,毅然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