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全體師生眾志成城,在疫情大考面前實現了轉危為機、逆勢而上,奮力奪取了疫情防控和事業發展的雙勝利。
1. 戰疫情,穩定教學運行管理
春季學期,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研究制定《關於延期開學情況下本科教學工作實施方案》,構建了「雲班課+」的線上教學管理平臺,完成708門課程的1244個線上教學班建設。春季學期全部課程實現了線上教學、考核,實現了「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
優化工作流程,創新工作方式,方便師生線上辦理補退選課、學業審查、學籍管理、畢業工作等各項教學業務,春季學期免費為學生提供成績單等各類證明列印和寄送服務共約3000多份。
全年完成257個班級、1278門課程、2622個教學班的排課、選課、運行工作。完成校歷編制工作。更新、開發教務在線新模塊,新增校內外學分互認模塊、教室借用模塊、選退課申請審批模塊。組織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國家和北京市公務員考試、四六級考試。
順利完成2020年本科學生學業審查、轉專業、休復學、畢業及學位管理等工作,各項學籍數據上報教育部準確無誤,確保學籍管理工作嚴肅有序開展。
2. 迎挑戰,推動教育教學改革
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順利結題,獲批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項,深化產教融合,推進現代產業學院建設。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創新項目4項。立項校級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重點項目76項,其中課程思政28項、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範式改革32項、新工科建設9項、金課建設4項。組織重點教改項目結題驗收。
組織開展了校級優秀教學獎評選,27人獲批優秀教學獎。組織了中國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學優秀成果獎和優秀論文獎的評選,獲評3項教學成果獲優秀成果獎,2篇論文獲優秀論文獎。15篇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獲評北京市優秀畢業設計(論文)
組織了育人團隊和教學名師的評選,1人獲評北京市高校教學名師獎,1人獲評北京高校優秀本科教學管理人員。繼續組織開展教師教學能力評價。與工會、教師發展中心共同組織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開發了教學建設項目管理平臺。
3.強特色,推進一流專業建設
統籌推進國家一流專業、北京市重點建設一流專業和北京市一流專業建設,以一流專業建設為引領,整體帶動學校專業建設和發展。引導院系、專業整合資源,真正在專業方向、課程、教師、教學、學生以及教學方法與技術方面紮實推進一流專業建設工作,進一步明確專業定位、建設方向,不斷規範專業管理,加強隊伍建設和資源配置,將立德樹人、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人才培養全過程,構建專業建設高地和示範點,促進學校專業結構調整,支撐一流本科建設和一流應用型人才培養。積極推動「中法工程師班」等各類專業和課程的國際合作教育,努力提高人才培養的國際化水平。修訂2020版專業培養方案,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獲批3個國家級一流專業,2個北京市級一流專業,今年繼續組織遴選並申報6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5個北京市級一流本科專業,5個北京市級一流本科專業已公示。組織申報2個新專業。組織申報工程教育認證1個專業。申報7個第二學士學位專業並招生培養。
4 高標準,推動本科專業內涵建設
以專業認證和評估為抓手,診斷專業,找出問題,對症下藥,全面提高專業建設水平。組織通過認證的7個專業完成年度持續改進報告及資料上報。組織完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中期報告上報。加強參加國家各類認證工作專業的培育力度,組織申報工程教育認證1個專業。收集編印工程教育認證新標準資料和解讀報告PPT,推動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新標準學習。
5. 爭突破,加強一流課程建設
組織開展金課建設,1門課程獲批線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實現學校國家級一流課程的突破。獲批北京高校優質本科課程4門,其中重點1門。獲批優質本科教材課件4門。推進慕課建設,共有8門課程完成拍攝,上線4門課程。
以全面開展線上教學為契機,推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範式改革,在學校公眾號和教務在線發布線上教學經驗分享課程10門、「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範式改革經驗分享課程9門、「課程思政」示範課建設經驗分享課程14門。
組織「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開展「最美課堂」評選。融入思政元素,出臺2020版課程教學大綱模板。與教師發展中心共同組織第四期「以學生為中心」培訓班。
6.創新路,推動產學融合和「新工科」建設
大力推進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建設,進一步探索產學深度合作模式和合作切入點。紮實推進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實施,全面推進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創新項目」重點項目實施。積極組織協調與大興區、生物醫藥基地、各類企業的合作,推動「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醫藥健康產業學院建設。繼續與慧科教育集團合作建立大數據產業學院。組織協調「中法工程師實驗班」、「ACCA註冊會計師班」全校招生,充分發揮其輻射示範作用。
7. 夯基礎,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在學校多年堅持的「加大學生直接受益項目」理念的指導下,學校URT計劃立項項目數量和學生參與人數基本保持穩定,學校每年約有近30%的專任教師參與指導URT計劃,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目前,學校組織開展和參與的校內外學科競賽達到195項,學生在「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競賽、化工設計大賽、化工實驗競賽、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製冷空調大賽、電子設計競賽、全國機器人大賽、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數學競賽、物理競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大學生金相技能大賽、高分子材料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高等學校安全科學與工程類專業大學生實踐創新作品大賽、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等一系列競賽中取得了好成績。第六屆「網際網路+」大賽中全校共有1400名學生報名參加,參賽項目達371項,參賽項目數和人數創新高;學校推薦61個項目參加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北京賽區主賽道比賽,推薦6個項目參加「紅旅」賽道比賽,參賽及入選北京市賽項目數、獲獎數均居北京高校前列,學校同時獲「最佳組織獎」。舉辦第二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成果展。組織完成2020年雙培、外培、實培計劃工作。
8. 建閉環,完善質量保障體系
堅持以學生學習與發展為核心的教育質量觀,在完成期初期中期末教學檢查、聽課、督導。2020年學校加強同行、管理幹部聽課,同行教師通過聽課、評課的方式開展相互學習和交流,2019-2020學年校級領導、中層幹部積極走進課堂聽課督導,實現了期初、期中、期末全程,13個教學單位全部覆蓋,每學期平均超過6課次/人。
組織協調完成2020年教學基本狀態數據採集工作,深入分析數據、基本完成數據分析報告。完成2019-2020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編寫和發布工作。
協調第三方機構麥可思公司持續實施畢業生和全體在校生的培養質量評價,完成了2015屆、2019屆畢業生及全體在校生調查項目的質量評價報告;協調第三方機構納人大數據公司完成4個專業的人才培養評估報告和21個專業的人才需求分析報告,為學校追蹤教育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繼續推動「北石化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系統」移動端APP應用,系統與學校教務管理等系統對接,建立了具有多維度評教結果實時記錄及統計功能的課堂教學質量評教平臺。
9. 調結構,加強招生及宣傳工作
深入分析各專業情況,結合人才社會需求,優化制定2020年招生計劃。停招3個專業,減招3個專業,繼續推動專業結構調整。構建全員參與招生宣傳機制,加強網絡、媒體等信息化、數位化招生宣傳,啟動「在校生寒暑假返校宣傳」活動,加強京內外優質生源基地建設。堅持「陽光高考工程」,完成普通本科、高水平運動員和高職升本學生錄取工作。
加強電視、廣播、網絡、視頻等新媒體招生宣傳力度,組織專業責任教授開展招生宣傳直播52場次,志願填報周7部諮詢電話共接聽各地考生電話諮詢1.1萬次。加強微信、微博官方號建設,組織「院系縱橫」和「我在北石化等你來」兩個系列宣傳,通過全方位加大招生宣傳力度,京外生源質量較往年有所提升。
主動走訪3所專升本對接高職院校。聯合宣傳部舉辦了首屆校園短視頻創作大賽。啟動了「我把北石化帶回家」招生宣傳活動,推進優質生源基地建設。
克服疫情影響,制定多套工作方案,順利組織完成高水平運動隊招生測試及高職升本科招生考試工作。
在不平凡的2020年裡,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有序開展各項工作,在科研和教學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而這一切離不開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相信在新的一年裡,學校將繼續秉持「寧靜致遠、務本維新」的校訓,在新的徵程上砥礪前行,不惑於方向,不憚於行動,披荊斬棘成大道,闖關奪隘再出發,開創出屬於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的「硬核」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