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一部電視劇《亮劍》強勢出鞘,一開播便掀起了收視熱潮,口碑爆棚,可以說是很多網友心中最經典的一部抗戰劇吧?
而《亮劍之雷霆戰將》已經定檔期,這花裡胡哨的名字其實也就是新新版《亮劍》,由張雲龍、高偉光、魏千翔,吳昕等人主演,光看陣容估計很多人就和二蛋一樣對這部劇失望至極了,一堆小鮮肉和一群沒什麼演技的演員,怎麼可能演出李雲龍的霸氣?怎麼能演出「亮劍之軍魂,亮劍之霸氣?」
軍隊中有種精神叫「軍魂」
《亮劍》為什麼當年火爆大江南北?因為這部抗日劇完完全全的把「軍魂」這種東西體現了出來,逢敵必亮劍。當你遇到無法克服的問題時,不要退縮,要敢於面對,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連面對的勇氣都沒有,《亮劍》充分體現了面對強大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向他亮劍,即便是倒下,也雖敗猶榮。當年抗日戰爭是我們中華兒女無法忘記的,亮劍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當年前輩們亮劍精神。
老版《亮劍》之內涵
《亮劍》故事較為真實,人物特徵鮮明,李雲龍的人物精神值得學習、借鑑;敵我雙方談話、溝通、處理關係的方式,有鮮明的對比性,作為領導要學習,運用。
李幼斌老師飾演的李雲龍可謂是深入人心,尤其是他那一身倔強和痞氣,蠻不講理,殺起鬼子無所畏懼,李雲龍和魏和尚的兄弟情,和政委趙剛的戰友情,還有與秀琴的愛情,都展示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旋律。
李幼斌飾演的李雲龍,把該角色詮釋得淋漓盡致,很好的展現出血氣方剛的中國軍人形象,經常聽的一句口頭禪就是「什麼他娘的精銳,老子打的就是精銳。」
其實這句話聽起來不粗俗,只感覺到滿滿的硬氣,中國軍人該有的樣子,時隔多年依舊有人回味經典,豆瓣上更有9.1的高分。
《亮劍》不是抗日神劇
在老版《亮劍》中,幾乎每一個角色都有他們各自的獨到之處,不會讓人串角色,因為只要看了他們的出場,你就會記住這個人,並不是臉譜化的人物,不是路人甲,炮灰乙。
而且亮劍這部電視劇並沒有像其他一些抗日片那樣將人物神化,主人公也有自己失意時候,最易難平的和尚之死,當時看的我都眼淚汪汪的,還有李雲龍初婚的妻子之死,都是很讓人易難平的片段,並不是只有我方一直都處於順境,日軍方也是有牛人的,這部電視劇細膩就細膩在那個人物角色都描繪的很深動,哪裡有什麼常勝將軍,那都是愛國將士的身軀堆積起來的。
今日之糟粕
經典劇總是被人盯上,一堆小鮮肉小花齊聚的《亮劍3之雷霆戰將》早就殺青了,也定檔了,很快就能和觀眾見面,可是想必大家和二蛋一樣,絲毫沒有期待以及去看一下的欲望,因為這些傢伙上戰場打仗還打髮膠、戴白手套,一個好好的經典,非要毀掉,不少網友調侃「團長已經準備開炮了」。
該劇齊聚了張雲龍、賴雨濛、高偉光、吳昕、魏千翔等等所謂的小鮮肉演員,該劇自官宣以來,就不斷遭受網友質疑,吐槽聲不斷,未播就知道是爛片,只因李幼斌塑造的李雲龍太經典,珠玉在前,又豈能看得上這些土雞瓦狗?
如果說這部劇名字就叫《雷霆戰將》,或許不會遭受如此大的吐槽,李幼斌先生曾在微博說到「孩子們真會玩,給我改了那麼多新臺詞。」短短幾句話暗含李幼斌對於翻拍新劇的嘲諷和不滿。
選角之差強人意
話說翻拍就翻拍嘛,可能不能找一些真正有實力的人呢?像吳昕,一直都是綜藝主持人,演技能好到哪去?就連偶像劇都不免遭群嘲,還演抗日經典劇,一時間自然是引起了網友炮轟。
高偉光和張雲龍,都是嘉行傳媒力捧的新人,更多的是靠顏值靠人氣,本來形象就不符合,這《亮劍》到底是抗戰劇還是青春偶像劇?反正二蛋是傻傻分不清楚。而且放出來的劇照中,各個演員劇照那叫一個一塵不染,乾淨的不行,簡直仙氣飄飄了都,根本就不像是抗戰之戰士應該具有的形象,反正二蛋是不知道導演是怎麼想的,會拍這片子,有打髮蠟又戴耳釘的,嘖嘖……
為何會上星?
首先我們要知道上星是什麼意思?簡單來說,上星播出就是指全國版權,上星頻道,是電視臺把播出的節目上傳,通過衛星轉發的頻道,即衛星頻道。用衛星天線(鍋)接收的節目即衛視節目。有限公司把衛視節目通過線路傳到千家萬戶,就成了有線電視。
至於為什麼這部劇會上星,或許是符合某些價值觀吧,風花雪月、浪漫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