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孫權騙回東吳的姐姐孫尚香此後孤身一人,她真的願意守活寡嗎?
古時女子地位低下,連皇親國戚也常常逃不過與親的下場,所謂「一妾一身安社稷,將軍不知其所用」。作為孫權的妹妹,按理說孫尚香即使不能過錦衣玉食的生活,也可以過得幸福安逸,但孫權為了與劉備結盟,不惜將妹妹嫁給劉備以換取自己的信任,無異於將妹妹作為政治工具送給劉備。應該知道,當時劉備已年近五十,孫尚香正值妙齡二八年,孫權也是這麼做的。
三國時期的同盟大多都不能持久,孫權和劉備也是一樣,在東吳勢力日益強大的情況下,不滿於劉備的強佔荊州,打算想辦法奪取荊州。鑑於其妹妹仍在劉備手中,他便誘騙其母親病倒的孫尚香,這才將孫尚香騙回東吳,並從此再也沒有讓妹妹回到蜀漢陣營。這個問題讓人不禁懷疑:孫尚香那時還年輕,自古以來就很講究女子成婚,除非有特殊情況,不得嫁給二夫,而且孫尚香不但是蜀國的主母,還是東吳的郡主,自然也不可能再嫁給別人。是否真的願意讓孫尚香守寡?回東吳後,她的生活又是怎樣的?
事實上,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都沒有明確記載孫夫人的姓名,人們是通過當時的劇作推演,把孫尚香這個名字取出來,但史書上卻有記載,孫權一共有兩個姊妹和一個姊妹,孫權生母只生了一個女兒,這也意味著我們無法判斷孫尚香究竟是嫡系還是庶系。但在將孫尚香嫁給劉備之前,孫權對這位姐姐十分寵愛,而且孫尚香嫁給劉備時嫁妝也十分豐厚,孫權接妹妹回東吳時,更是派上了自己平時用的大船。因此我們可以推測,孫尚香應該是孫權的親妹妹,或者說,孫權的一母同胞,兄妹之間的感情應該還不錯。
儘管在各種影視作品中,孫尚香都被描繪成性格潑辣、敢愛敢恨、身強力壯的女子,但即便是自幼習武,她的一位弱小女子的能力也總是有限,勉強能夠自衛,想要在劉備的帳營裡搞破壞,顯然也不現實。何況孫尚香與劉備是政治上的聯姻,兩人在此之前並無感情基礎,剛失去夫人不久,劉備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接下一位新夫人,所以二人的感情應該比較淡薄,談不上夫妻情誼。
更為重要的是,攻下西川之後,劉備已經準備好了迎娶吳懿的妹妹,據說劉備對這個女人寵愛有加,在這個女人的襯託下,孫尚香更顯得暗淡無光,或許在她的心底裡,也有一絲怨恨吧。只是遺憾的是,當時的女子受封建思想的束縛,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觀念根深蒂固,即使劉備對她一直懷有戒心,甚至一度分居,但自從嫁給劉備以後,孫尚香就一直以夫人身份生活,即使回到東吳也從未改變過。
由此可以看出,孫尚香是甘願守活寡的,還是願意在各種禮節規則的約束下守活寡的,如果她再嫁,第一個接受不了的一定是劉備,因為這無異於給了他一記重重的耳光,那麼劉備與孫權之間的關係自然會變得更加激烈。另一個不能接受的人是孫權,即使孫尚香是自己的嫡出妹妹,從把孫尚香嫁給劉備那刻起,他和妹妹之間就有了一層隔閡,妹妹的一舉一動都牽扯到他的臉面,所以孫權根本不可能讓妹妹再嫁。就這樣,孫尚香不得不承認,她畢竟不能為自己的前途做主,也沒有別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