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惡魔泰德邦迪:現實版《美國精神病人》、《漢尼拔》原型之一
1
前幾年有一部改編自小說《沉默的羔羊》的大熱美劇——《漢尼拔》。劇中刻畫了一個雙商(即智商和情商)極高、心思縝密的連環殺手漢尼拔。
那麼,各位看官們,你們又知不知道,託馬斯·哈裡斯的這部小說主人公漢尼拔,其實並不是他想像出來的人物,而是有原型的呢?
小說《沉默的羔羊》的主人公漢尼拔的原型之一,就是美國歷史上可與「開膛手傑克」齊名的連環殺手泰德·邦迪。
2
泰德·邦迪出生於美國柏林頓的一個單親家庭中,他的父親是誰至今都沒有一個肯定的結果;而他的母親在生下他之後,就把他帶回了他的祖父、祖母家。
因為泰德的母親當時還很年輕,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她都謊稱泰德的祖父和祖母就是他的親生父母,而她則是泰德的姐姐。
這種畸形的家庭關係一直到1969年,泰德的母親結婚後,泰德才知道自己的身世。也是因為這件事,泰德從原來的害羞、內向,變成後來的外向、武斷。
3
泰德聰慧敏銳,從小就是個成績優異、溫和靦腆的好學生。可以說,他就是老師和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學生」、「別人家的孩子」。
少年時期的邦迪內向、靦腆、容易害羞,因為不合群,多多少少都會遭到同學的排斥、欺負。這種成長環境也許正是他後來成為連環殺手的因素之一。
在這種環境下,泰德還是考上了華盛頓大學,成為了一名名副其實的高材生。
大學期間,泰德熱衷於體育和政治,積極參加社區活動,但仍不能與人好好交談、相處。
泰德入獄後,回憶起自己這段生活時,他曾坦言說自己當時所作的一切,一方面是為了引起人們的注意,把自己放在一個高高在上的地位;一方面也是為了壓制住自己內心的另一個「邪惡的人格」;他坦白說自己當時已經已經對犯罪一事不能自己了。
而在泰德大學這一時期,還發生了一件事,這件事可以說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
4
泰德在大學期間曾有過一個初戀女友,史蒂芬妮·布魯克斯。史蒂芬妮相貌出眾、家境顯赫,兩人因為滑冰而相識。在一次滑冰旅行中,兩人相愛了。
泰德和史蒂芬妮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可惜後來還是以泰德被甩收場。
泰德曾對史蒂芬妮苦苦哀求,但史蒂芬妮直言泰德做事沒有耐性,不適合自己。史蒂芬妮去意已決,任憑泰德費盡心思求和仍是於事無補。
史蒂芬妮走後,泰德陷入了深深的抑鬱之中;於此同時,他還發現了一個驚天大秘密:他所認為的「父母」,竟然是他的祖父和祖父;他所認為的「姐姐」,竟然是他的親生母親!
這兩件事給予了泰德無窮盡的打擊,他性格大變。不過,與其說他「性格大變」,倒不如說他是把真實面目展露了出來。
他更加積極的投身於政治運動中,為的就是向全世界證明自己——而這,似乎成為了他生活中的唯一目標。
5
1973年,已經是政治活動中小有成就的泰德再次遇到了史蒂芬妮。這時候的泰德已經不是過去那個靦腆的男孩,他變得更加成熟、睿智。
正是這份不同,讓史蒂芬妮再次愛上了泰德,然而她並不知道的是,泰德的「復仇」已經開始了——泰德拒絕了史蒂芬妮,就像史蒂芬妮從前拒絕他一樣。從那以後,史蒂芬妮失去了泰德的消息,直到連環殺人案浮出水面的時候,泰德才再次與史蒂芬妮產生了交集。
6
1973年,是泰德對史蒂芬妮展開「報復」的一年,也是慘絕人寰的連環殺人案件開始發生的第一年。
據官方不完全統計,從1973年開始到1989年泰德被執行死刑,在這十六年間,發現的被害人數高達28名。
泰德行事縝密、手段殘忍,被他盯上的受害人無一倖免,除了一名名叫卡羅爾的女性。正是因為卡羅爾的倖存,才讓警方找到了判案的關鍵,才能將泰德收歸法網。
有關泰德的資料數不勝數,人們還根據泰德的事件改編成了一系列的影視作品,而《美國精神病人》正是其中最符合的一個。
泰德似乎成為了美國歷史上除了「開膛手傑克」外最為出名,或者說最為臭名昭著的連環殺手。泰德被捕後仍不死心,聲稱自己是「清白的」。因為他的能言善辯,以及極具欺騙性的外貌,幾乎讓陪審員相信了他的辯詞,幸得警方在受害者屍體上找到了強有力的證據,才能將這個「人間惡魔」重新送回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