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2019年虛假違法食品、保健食品廣告典型...

2021-01-08 中國市場監管報

一、北京世紀牆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發布違法廣告案。

當事人通過微信公眾號為「ISDG夜間酵素」等普通食品發布含有「本人體驗,堅持吃了1個月的夜間酵素,腸胃消化比之前好多了」等內容的廣告,違反了《廣告法》第十七條的規定。依據《廣告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2019年7月,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10萬元。

二、天津市全民健智慧健康信息諮詢有限公司發布違法廣告案。

當事人在廣告宣傳冊中發布含有「全民健原花青素對各種細胞病變引起疾病有如下功效:減緩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延緩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延緩老年痴呆的發生,並改善老年痴呆的臨床症狀。全民健原花青素是迄今為止純度最高、生物活性最強的純植物自由基清除劑」等內容的保健食品廣告。相關保健食品廣告未經有關部門審查,內容包含絕對化用語,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並且未按照規定顯著標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當事人行為違反了《廣告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九條第一款第(三)項、第十八條第一款第(一)、(二) 項、第四十六條等法律規定。依據《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第五十七條、第五十八條的規定,2019年5月,天津市南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20萬元。

三、天津津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發布違法廣告案。

當事人通過自建網站和網店發布含有「津脈靈芝孢子粉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質量,防癌抗癌,保肝解毒,降低血糖。對肝炎、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糖尿病、慢性腎功能衰竭等疾病有明顯的治療保健作用」等內容的食品廣告。廣告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內容,且涉及疾病治療功能,違反了《廣告法》第四條第一款、第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第二款第(五)項的規定。依據《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等規定,2019年2月,天津市武清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5萬元。

四、上海馬利來實業有限公司發布違法廣告案。

當事人通過經營場所的廣告牌、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媒介發布普通食品「KI多醣體」等產品的廣告,包含「KI多醣體能深度解肝毒,火花幹細胞,讓肝細胞再生,所有慢性肝病包括B肝大小三陽、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肝腹水、肝癌都有調理好的成功案例」等疾病預防、治療功能以及謊稱取得專利權等內容,並在產品未取得「有機」認證的情況下,在產品外包裝上宣傳標註「有機」字樣。當事人行為違反了《廣告法》第九條第(三)項、第十二條第二款、第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第二款第(二)項、第(五)項及《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第三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依據《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五十九條第一款第(三)項、《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第五十條的規定,2019年4月,上海市松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50萬元。

五、國美在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未依法制止違法廣告活動案。

國美在線網站上的第三方商家在網店中發布「紐持健護肝片」「綠之華關節修復骨磷蝦膠囊」等普通商品廣告,宣傳「對脂肪肝、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等問題具有輔助改善作用」「抗肝纖維化、抗肝中毒,促進肝細胞修復和再生」「修復受損軟骨、刺激新軟骨的生成,改善發炎」等內容,並使用不規範地圖。當事人作為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提供者明知或應知以上情形,未依法履行制止義務。當事人行為違反了《廣告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依據《廣告法》第六十四條的規定,2019年6月,上海市虹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處罰,處罰款66萬元。

六、上海方心科技研究所發布違法廣告案。

當事人通過官方網站、官方商城、官方公眾號等媒介發布含有「每天一支松友飲,防治腫瘤轉移和復發」「經過幾十年臨床應用,數萬名患者使用,證實對於防止治腫瘤的轉移與復發具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等內容的保健食品廣告,宣傳產品具有疾病預防、治療功能。同時,當事人發布的非處方藥廣告與取得許可的內容不符,並且還在上述媒體發布處方藥廣告。當事人行為違反了《廣告法》第十一條第一款、第十五條第二款、第十六條、第十八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依據《廣告法》第五十七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五十九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2019年8月,上海市徐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31萬元。

七、上海禾博士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違法廣告案。

當事人通過網站和微信商城等媒介發布保健食品「葡萄籽蘆薈軟膠囊」具有「淡斑」功能、「天然維生素E 軟膠囊」具有「祛斑美白、抗衰老」功能的廣告,宣傳多款保健食品具有疾病預防、治療功能,廣告宣傳的功能與取得行政許可的內容不符。同時,當事人「氨糖軟骨素加鈣片」廣告中出現的標誌性成分的含量未能準確、清楚表明。當事人行為違反了《廣告法》第八條第一款、第十八條第一款第(二)項、第十一條第一款等規定。依據《廣告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五十九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等規定,2019年4月,上海市徐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19.5萬元。

八、江蘇蘇州工業園區華蒜豆食品商行發布違法廣告案。

當事人在其店內牆上發布含有「慢性疾病的剋星」「調理高血壓、高血脂等與血液有關的疾病」「能使三高一多症患者一個月至半年康復的產品」「專門對付心梗腦中風、高血脂高血壓」「目前對付心腦血管疾病的最安全、最有效、最省錢的健康食品」等內容的食品廣告。廣告內容含有絕對化用語,涉及疾病治療功能,且只標明了專利號,未標明專利種類。當事人行為違反了《廣告法》第九條第(三)項、第十二條、第十七條等規定。依據《廣告法》第五十七條第(一)項、第五十八條第(二)項等規定,2019年9月,蘇州工業園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處罰,責令當事人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20.09萬元。

九、江蘇南京酒伴飲料銷售有限公司發布違法廣告案。

當事人通過微信、彩頁等發布普通食品廣告。廣告中使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形象進行宣傳,宣稱產品為「CCTV央視展播品牌」和「中國3·15誠信品牌」,同時稱產品具有「護肝、養胃、美容、安神」等功效。廣告中宣稱的商品性能、曾獲榮譽等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當事人行為違反了《廣告法》第九條第(二)項、第二十八條第(二)項的規定。依據《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第五十七條第(一)項的規定,2019年6月,南京市雨花臺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處罰,責令當事人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10萬元。

十、浙江嘉興聖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發布違法廣告案。

當事人通過自有網站、宣傳頁發布含有「巴西蘑菇具有一定的免疫調節效應,尤適宜免疫力低下、高血壓、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防癌保健效果……消除肌體毒性反應」等內容的普通食品廣告。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並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當事人行為違反了《廣告法》第十七條的規定。依據《廣告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2019年7月,嘉興市海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7.5萬元。

十一、河南許昌市鄢陵縣晟旺達飲品銷售店發布違法廣告案。

當事人通過廣告宣傳頁發布含有「保護心腦血管,調節血脂、血壓及血糖、抗疲勞、增強肝功能、抗感染抗菌、緊膚祛皺,美白嫩膚淡斑效果顯著……」等內容的廣告,宣稱所銷售的普通食品具有疾病治療功能,違反了《廣告法》第十七條的規定。依據《廣告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二)項等規定,2019年7月,鄢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10萬元。

十二、湖北閩洪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發布違法廣告案。

當事人通過官網發布含有「洪湖清水小龍蝦具有防止膽固醇在體內蓄積的作用;洪湖有機野生甲魚對醫治陰虛、勞熱、骨蒸、症瘕積聚等症,療效顯著,亦可用業醫療結核、瘧疾、脾臟腫大等病症;洪湖特產蓮藕,具有清熱涼血、通便止瀉、健脾開胃、益血生肌、止血散淤等作用」等內容的食品廣告。廣告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違反了《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的規定。依據《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2019年9月,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30萬元。

十三、廣東芒果醫藥有限公司發布違法廣告案。

當事人在通過網店銷售食品、醫療器械等商品過程中,發布含有「瑪卡瑪咖片成人口服一粒重返20」「葵花牌創口貼消炎」「起效更快更安全,效果更強更持久」等內容的廣告,存在發布處方藥廣告、未經廣告審查機關審查發布廣告、廣告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廣告內容表示功效、安全性斷言或保證等違法行為。當事人上述行為違反了《廣告法》第四條、第十五條第二款、第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第四十六條的規定。依據《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一)項、第(十四)項等規定,2019年8月,東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5萬元。

十四、重慶衡慷醫院管理有限公司發布違法廣告案。

當事人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含有「報考中醫(專長)醫師資格培訓班,沒有學歷也拿證!衡慷中醫培訓項目,是在中醫藥管理局的指導下由衡慷醫院管理公司與成都中醫藥大學聯合開展的一項利國利民的民生工程」等內容的廣告;通過內刊發布含有「有效調理身體免疫機能,回復健康40-50%。消除疾病症狀,可大大降低疾病的再發病機率,讓病變體得到完整康復」等內容的食品廣告。廣告中涉及疾病治療功能並使用醫療用語,且內容存在虛假,當事人行為違反了《廣告法》第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依據《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第三款、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2019年7月,重慶市墊江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20萬元。

十五、重慶正裡元科貿有限公司發布違法廣告案。

當事人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含有「正裡元葛根粉,由某軍醫大學營養與保健品研究中心研製,食效顯著:解酒護肝當天有效,便秘痔瘡3-7天見效,防治痘痘7-10天見效;更有排毒養顏、豐胸美白,促進兒童體格智力發育,防治前列腺、防治三高、延年益壽等功效。中國葛根行業第一品牌正裡元公司官方平臺」等內容的食品廣告。廣告內容與實際不符,且涉及疾病治療功能,違反了《廣告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九條第(三)項、第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第(四)項、第(五)項的規定。依據《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等規定,2019年4月,重慶市涪陵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20萬元。

來源:市場監管總局

相關焦點

  • 浙江公布2019年普通食品、保健食品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消息,2019以來,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認真貫徹市場監管總局等13部門開展的聯合整治「保健」市場專項行動要求,持續強化食品領域廣告宣傳監管力度,重拳出擊,依法嚴肅查處了一批普通食品宣傳保健、治療功能和食品、保健食品違法廣告案件。
  • 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2019年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從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獲悉,2019年以來,黑龍江省市場監管系統持續推進虛假違法廣告整治工作,紮實開展全省戶外、網際網路廣告整治專項行動,加強廣告監管,強化執法辦案,努力營造規範有序廣告市場環境。
  • 打擊虛假違法保健品廣告 巨人集團旗下「禾博士」被罰19.5萬
    日前,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2019年虛假違法食品、保健食品廣告典型案件中,有數家企業都涉及通過網絡媒介發布虛假違法廣告,巨人集團旗下的上海禾博士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也位列其中。該公司因違反《廣告法》被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被處以罰款19.5萬元。
  • 又一批典型違法廣告案例公布
    現將查處的十起典型違法廣告案例予以公布。1、查處「天脊」化肥網際網路違法廣告案2019年1月,當事人在其公司網站發布「天脊」化肥廣告,為了對其銷售的天脊牌硝酸磷肥進行廣告宣傳,廣告中含有「追肥效果最好」「物化性能最穩定」「首選品牌」等內容,當事人廣告發布行為違反《廣告法》的有關規定。
  • 上海公布2020年第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醫療領域仍是重災區
    【環球網 記者 劉曉旭】為加大嚴重違法違規行為曝光力度,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加強廣告法律法規的宣傳,提高消費者識別違法廣告的能力,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在3月16日對外正式公布了2020年第一批共12起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 公布!中山市2020年下半年10宗典型違法廣告案例 涉及保健食品類有...
    2020年以來,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聚焦社會熱點,強化廣告導向監管,先後部署開展疫情防控、戶外、農資、網際網路、房地產、「軟色情」、醫療美容、保健食品、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網絡直播、電子菸及菸草、「特供」「專供」商品等廣告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虛假違法廣告,營造健康有序的廣告市場環境。
  • 保健食品能治頸椎病?權健被市場監管總局通報了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2018年典型虛假違法網際網路廣告案件30件。其中,湖北潛江李亞因違法發布「權健」牌保健食品廣告被罰10萬元。通報顯示,李亞為介紹其所推銷的「權健」牌權楊膠囊、昱齊膠囊、昱強膠囊和經絡綜合治療儀,在其朋友圈發布了上述四種商品的圖片並附有「治療頸椎病!」字樣的宣傳廣告。
  • 山西公布10起典型違法廣告案例 涉房產化妝品領域
    11月21日,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10起典型違法廣告案例,涉及房地產、保健食品、化妝品等領域,最高處罰達20萬元。這10起典型違法廣告案例具體如下:1、「天脊」化肥網際網路違法廣告案2019年1月,當事人在其公司網站發布「天脊」化肥廣告。為了對其銷售的天脊牌硝酸磷肥進行廣告宣傳,廣告中含有「追肥效果最好」「物化性能最穩定」「首選品牌」等內容。
  • 廣告不能這麼打!鹽城市市場監管局通報2019年部分違法廣告案例
    中國江蘇網1月9日鹽城訊 為嚴厲打擊廣告違法行為,規範廣告市場秩序,鹽城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緊扣社會熱點問題,加大廣告執法辦案力度,立案查處了一批涉及醫療、藥品、保健品、房地產、教育培訓、金融理財等重點領域違法廣告案件,為增強社會公眾識別、防範虛假違法廣告能力,現公布部分違法廣告案例:案例一、某中醫院發布違法醫療廣告案
  • 福建省市場監管局公布17起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導致投訴糾紛 近期,福建省市場監管局公布了 17起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涉及醫療、房地產、食品等熱點問題 請商家朋友們注意防範
  • 保健品禾博士因虛假廣告登「315保健品處罰榜」 肖春榮難為情?
    運營商財經網吳碧慧/文 近日,上海禾博士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上海禾博士」)因涉及通過網絡媒介發布虛假違法廣告被處以19.5萬元罰款而登上
  • 河北省市場監管局公布2020年第一批典型虛假違法廣告案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5月9日,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公布2020年第一批典型虛假違法廣告案例,並提醒公眾若發現虛假違法廣告,請撥打12315舉報,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法從嚴從快查處。一、瀚奇科技(唐山)有限公司發布違法廣告案當事人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今明今亮」眼貼廣告,廣告中含有以下違法內容:1.宣稱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卻沒有標明專利種類和專利號;2.宣稱其眼貼治療白內障眼科疾病;3.宣稱預防和緩解中老年眼病。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的相關規定。邯鄲市叢臺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令其停止發布該違法廣告,並處罰款人民幣60萬元。
  • 河北省市場監管局公布第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這個加油站發布違法廣告被罰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馬彥銘)2020年以來,河北省市場監管系統持續大力開展「整治虛假違法廣告專項行動」,著力加強廣告監管,強化執法辦案,嚴厲打擊各類虛假違法廣告。為宣傳廣告法律法規知識,提高消費者識別違法廣告能力,震懾違法行為,河北省市場監管局公布第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 山西公布十起典型違法廣告案例:「天脊」化肥被罰20萬元
    中國網科技11月28日訊 據山西市場監管官方微信消息,2019年,山西省市場監管部門堅持正確的廣告導向,始終將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作為廣告監管的首要目標,不斷加大廣告監管力度,強化廣告執法辦案,提升虛假違法廣告懲治力度,規範廣告發布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不斷淨化廣告市場環境。
  • 湖北省市場監管局公布2020年虛假違法廣告十大典型案件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湖北市場監管微信公眾號消息,12月23日,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2020年虛假違法廣告十大典型案件。2020年12月,大冶市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在相應範圍內消除影響,罰款1萬元。三、天門市某小賣部發布違法廣告案當事人在「淘寶」平臺內開辦的網店銷售普通食品卻宣稱為保健品,發布的廣告為:「新加坡AVA政府批准,100%安全食用的保健品 有助於快速減肥 幫助便秘 增強免疫力 減少膽固醇」等內容。
  • 上海公布2020年第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永和豆漿被罰30萬
    大眾網·海報新聞上海3月13日訊(記者 莊濱濱)為加大嚴重違法違規行為曝光力度,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加強廣告法律法規的宣傳,提高消費者識別違法廣告的能力,日前,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向社會公布了2020年第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其中,永和食品(中國)股份有限公司因廣告混淆概念誤導受眾,被罰款30萬元。
  • 溫州公布2018年網絡、電商廣告典型違法案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電子商務法》將於2019年元旦起實施。12月28日,溫州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公布了部分該局在2018年間查處的違法電商廣告案件案例。二、溫州艾洛蘭服飾有限公司發布使用廣告禁止用語違法廣告案當事人在其天貓商城店鋪(正浦艾洛蘭專賣店)銷售的「彩色加厚塑料手提有蓋食品儲物收納箱衣物收納盒整理箱」頁面發布廣告,含有「密度小,是最輕的通用塑料」、「PP是現在最安全的新型材質之一,不含雙酚A,耐衝擊、抗摔、耐溫、安全、無毒、無異味」等違法內容,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九條第三項規定
  • 工商總局公布違法廣告案 北京比基尼女模遊街被罰
    此外,國家工商總局正在升級監管手段,運用大數據監管,年底將出臺網際網路廣告監管新舉措。  收藏等4類違法廣告有所升溫  國家工商總局廣告司司長張國華表示,新《廣告法》正式實施以來,違法廣告幾項主要數據指標已經連續2個月實現50%左右的下降,但虛假違法廣告的整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 市場監管總局:開展清理整治「特供」「專供」專項行動
    針對上述問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市場監管總局)迅速行動,第一時間組織開展清理整治網絡銷售和宣傳「特供」「專供」標識商品專項行動。專項行動自通知發布之日起至2021年2月底。   據悉,市場監管總局此次專項行動,要求重點針對食品(酒類、飲料、保健食品)、瓷器、箱包等輿情熱點、社會反映集中的商品,以「RMDHT」(人民大會堂)、「ZXYJ」(政協用酒)、「QGRD」(全國人大)、「GYZY」(國宴專用)、「JD」(軍隊)等拼音縮寫、漢字諧音等「暗語」方式,在銷售商品的包裝、標籤以及發布的信息、介紹中或商品廣告中,使用「特供」「專供」及類似內容的行為。
  • 上海公布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3月13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布2020年第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涉及食品、醫療、教育培訓、房地產等多個領域,共計12起。 其中,永和食品公司在非正式場合向個別使館工作人員贈送其產品後自稱「國禮」並在微信公號宣傳,被罰款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