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段關於遺憾和錯過的故事,在人間究竟是怎樣的,相信你們都有了自己的答案。」復盤階段,主持人段段跟圓桌上的玩家說。
段段是一家劇本殺線下店的主持人,業內把他這種職業稱為DM。
劇本殺是一種邏輯推理遊戲。簡單來說,是有「預謀」的劇本表演,每位玩家都是劇本中的角色,他們通過線索找出「兇手」,跟它的前身「狼人殺」、密室逃脫和桌遊相比,它規則簡單,不需要關卡設計,但講邏輯重推理,故事設定豐富,再加上明星推理真人秀節目的加持,進而大火。
通覽今年的「出圈」的好劇,《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都是懸疑題材,面對撲朔迷離的劇情,人本能地循著線索參與解密,而由此獲得巨大的成就感。而屏幕外,「劇本殺」的存在讓你也可以成為其中的一員。
有需求就有市場,而有市場就有入局者:從2016年顯露的劇本殺,經過疫情期間線上玩法的助推,在2020年達到了鼎盛。以濟南市場為例,疫情後開業的門店數量超過了此前的總和。
但市場沒有統一標準,無論是在劇本版權、遊戲玩法亦或是行業門檻等各個關鍵環節,都無章法可循。有的門店精緻裝修、生意火爆,有的粗製濫造,靠一兩個流量本子靠賺快錢。如今,超速發展的生意已成圍城:新入局的人野心滿滿,想逃離的人也不在少數。
疫情後開業的門店數量,超過此前的總和玩家研究劇本,適應自己扮演的角色。
「門檻太低了,小玩家入局,只需要租間公寓,買幾個盒裝本就能開店,賺一撥快錢就走,傷害的是整個行業。」「五間」劇本殺的主理人宋寶子說。
據他回憶,2015年是桌遊店的天下,2016年底,一些做密室逃脫的店鋪開始引進一些簡單的小劇本。「一群人圍坐在一起,通過線索以及討論找出由玩家扮演的兇手。」宋寶子回憶,密室逃脫場景複雜,熱門主題排隊是「常規操作」,「一群人瞎坐著也不是辦法,就玩兒這個打發時間」。
大約在2018年,濟南市場出現第一家具規模意義的劇本殺。
經過一段市場的混沌期,2019年,宋寶子的第一間劇本殺門店「戲精學院」開業時,已經有近10家同行入局了。受限於規模,他們大多蝸居在公寓和小區裡。一年後的5月,濟南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沿街劇本殺門店「五間」開門,劇本殺不必隱匿於樓房間,而此時,市面上已經有50多家競爭者。
就在近日,宋寶子接受新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保守估計,目前濟南大大小小的劇本殺門店不少於300家,疫情後開業的門店數量超過了此前的總和。嗷嗷(網名)是大學城附近一家劇本殺的店長,2020年下半年,這片不大的地界上就開了6家店,漸趨飽和。
其實,2020年的疫情,一度讓劇本殺店陷入困境,經營者們被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得束手無策。由於沒法出門聚會,劇本殺店門庭冷落,高昂的房租導致很多店直接關門。在劇本殺店經營者的微信群裡,每天都有店鋪轉讓的消息。
此消彼長的是,線上APP迅速湧來了巨大流量,幾乎所有線上劇本殺APP的伺服器都出現過宕機。
雖然都是劇本殺,但線上和線下幾乎是兩種業態。線上劇本殺時長大多數在2小時左右,線下的豐富程度要遠遠高於線上,所以體驗感上完全不一樣。線上短、平、快,注重兇案詭計,線下劇本殺長、注重故事、偏重於互動機制,所以線上無法代替線下,反而會促發線下。
於是,在今年5月疫情形勢平復之後,憋壞了的玩家們極度渴望恢復社交節奏,線下劇本殺店又迎來爆發期。
由於進入門檻低,幾乎每天都有新店開業。老劇本殺經營者在辛辛苦苦培育了市場之後,卻面臨著一個新的問題:劇本殺店越來越多了,盈利卻不多。
以嗷嗷所在的門店為例,學生的消費能力有限,一個本子,價格是市區的7折左右。回本時間長。房租、裝修、人力都有成本,劇本殺還是沒有完全破圈,玩家數量也有限。而市區的話,周一到周三上座率有限,周末則面臨著諸多競爭。
開一個劇本殺店很簡單,以濟南市場為例,10萬元上下的投入外加一個全職店長和若干兼職主持人就可以搞定。如果開一個擁有4個房間的門店,首選可以註冊公司的商業公寓樓,房租墊付需要3萬元,裝修成本需要一次性投入3萬-4萬元,前期購買30個普通盒裝劇本,價格在3萬元左右。其次是推廣。因為這些劇本殺門店不在底商,因此自然客流幾乎沒有,所以引流就非常依賴某些分享類APP,因此這也算一部分投入。照這麼算來,開劇本殺門店,這算是個不錯的創業項目。據新時報調查發現,很多鍾愛此遊戲的大學生玩家們,都曾把開個劇本殺店放入考慮範圍。
劇本、劇本展會和創作者在劇本殺市場,經營者的理念卻大有不同。有的珍惜羽翼,以旗艦店的模式做事業,購買正版劇本,想脫穎而出,殺出一片天地;有的資金有限,深知無法在投入上勝出,便更注重玩家體驗,做著「小而美」的經營;有的只靠一兩個流量本子賺快錢;更甚者購買盜版劇本,以低價策略圍剿正版店。
「這個行業還有些混亂,大家一擁而上,沒有監管,魚龍混雜,店鋪隨便開,價格隨意定,劇本隨心寫,還停留在一個自由市場的最原始狀態。」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經營者說,在越來越多的入局者中,有的並沒有起到什么正面作用,反而是參差不齊的服務質量讓玩家體驗感變差後,使得整個這個行業口碑變差。隨著區域內店鋪數量的不斷飽和,惡意散布差評、到競爭對手「拼車群」裡拉人的行為也層出不窮。
這位經營者提到,給行業增加負面元素的店家大多也是門外漢,看到行業藍海就紅著眼殺進來。靠低價賺客流、相互詆毀,很難長久下去。
而對於玩家來說,一次完美劇本體驗的因素非常多,基本上涉及這麼幾點,劇本本身的質量、DM(主持人)、店家營造的氛圍和其他玩家的配合。
這其中,劇本是首要的。但劇本的良莠不齊,讓很多經營者也頭疼。於是,劇本展會就應運而生了。
嗷嗷回憶參加的展會,只要到了現場,眾多發行人都吆喝著自己手上的劇本物美價廉,團購優惠,眼花繚亂之下,他就買過兩三部空有噱頭的爛本子。
每個店主都有自己的選本標準,對宋寶子來說,像城市獨家(一座城市只有一家店開本)、城市限定(一般一城三家)都要親測劇本後才購買,「去展會買本子我們好多人都是通宵測本,親自體驗了才知道好不好。」他更心儀情感本,融家國大義與個體情感於一體,他希望自己挑的本子裡能體現出正能量的價值觀,再由DM把作者的意蘊演繹傳遞給玩家。不進黃暴本和盜版本,是他的底線。
而對劇本殺作者而言,這也是新興的領域。疫情期間,眾多網絡小說寫手和影視編劇「下海」從事劇本殺創作,與人數眾多的入場者極不匹配的是,只有極少數人能在這場突圍中廝殺出來。
楊曉清就是濟南的一位劇本殺新手作者,她覺得單打獨鬥是眾多新手所面臨的一大困境。對於缺少發行資源和寫作經驗的入場者來說,試錯成本實在太高了,有人花費8個月的時間完成一個劇本,也有人開了三個頭卻最終只寫完一個。考慮到線下發行的複雜程序和高質量要求,「稿費寥寥但門檻低的線上發行」成為很多新手的選擇,這也造成了劇本的質量參差不齊。
宋寶子覺得,與深圳、西安等城市相比,濟南的優秀作者和原創劇本很少,也沒有開過劇本殺展會,還未打出響亮的劇本殺招牌。宋寶子與團隊也在挖掘作者,從大綱階段就與作者進行合作,提出建議、豐滿人物設定和劇情,幫助作者更好地完成作品。在他看來這是一種雙贏,既能發掘出本土作者,又能為店鋪創造獨家的劇本資源。目前,濟南只有三位作者發行過線下本,但很多店家也在培養自己的創作團隊。
讓你放下手機,是劇本殺的溫柔一面除了劇本之外,沉浸式的劇本殺也是高端門店的必殺技。
一開始,基本上大多是傳統的追兇,後來劇本內容豐富,感情本也受玩家歡迎,於是就有了小劇場。由此,話劇演員出身的宋寶子覺得自己在「演繹」上有著獨家的優勢,他同樣以「演員的修養」來要求自己的員工,希望能夠更好地還原劇本的場景。「我不完全為了商業,更多是一種情懷。」宋寶子願意為一個6人本配備10個非玩家角色,他們通過出演某種角色或某段劇情讓玩家更好地感受故事,代入角色。「真的進入角色了,沉浸不一定是催淚,而是生發出更多深層的感觸,謝謝各位的演繹。」有玩家在結束後,在社交網絡上分享。
很多玩家說在劇本中經歷人生,可以作出在真正生活中不敢作的決定,去體驗與眾不同的生活環境,或者與人物產生情感共鳴。人生百態,體驗五味雜陳,總有故事觸動到內心最柔軟的那一處。正是借著這樣的體驗,越來越多的人愛上劇本殺這個娛樂方式。
在發展過程中,劇本殺已由最初的硬核推理變得更加多樣,既滿足了推理愛好者的需要,又給了人們體驗人生的機會。在這裡,可以和陌生人來一場際遇,也能與好友歡樂一場,在快節奏的當下,放下手機,面對面四五個小時的暢聊顯得彌足珍貴,這其中的溫柔一面,或許正是劇本殺風靡的原因。
艾瑞諮詢報告顯示,45%的90後與00後半年內在線下娛樂投入超過100元,明顯超過70後、80後,「劇本殺」的社交屬性使得其具有強大的發展潛力。
從2018年劇本殺正式登陸濟南,如今借著一陣陣東風,劇本殺為破圈一次次努力。疫情讓更多的店鋪落地後開始野蠻生長,這並不意味著春天到來了。它的極速擴張背後,也產生了諸多問題。「藍海」被攪得渾濁,如何重回澄澈,是很多店家都在思考的問題。
「保持純粹。」是宋寶子和他的五間給出的答案。(文中楊曉清、嗷嗷、段段為化名)
新時報記者:薛冬
實習生:張皓雪
攝影:郭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