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慮過度必有近憂

2020-12-22 騰訊網

文丨劉旭剛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對這句話,可以說是根深蒂固,家喻戶曉。但要曉得,不管是近慮,還是遠慮,都要把握好度。否則,思慮過度,也必有近憂,會引發焦慮抑鬱情緒傷及心理健康。

01

「遠慮」和「思慮過度」

古人講的「遠慮」和我們今天談到的「思慮過度」,既有聯繫,也有區別。相通之處,都屬思想活動範疇,都有思考、謀劃之意。不同之處,前者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正義》引解:「慮之不遠,其憂即至,故曰近憂。」《荀子·大略》云:「先事慮事,先患慮患。先事慮事謂之接,接則事猶成。先患慮患謂之豫,豫則禍不生。事至而後慮者謂之困,困則禍不可御。」

這些論述的中心意思,就是說沒有長遠的打算,那麼近期的事情就會多有憂慮,換句話說,就是人一直沒有長遠的考慮,那憂患一定近在眼前。

而「思慮過度」則說的是,人操心的事太多,擔憂的情緒太盛,發愁的壓力太大。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一道理已深入人心,不必多言。而「思慮過度」會傷及身心健康,有些人意識不強,還需要講講道理,論論危害,讓更多的人都能有所接受。

02

思慮過度的主要表現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九所言:「勞生憂憂,巴前算後,每懷不足之心,空白了頭,沒用處,不如隨便度日的好。」在現實生活中,勞生憂憂,空白了頭,甚至引發心理疾病的大有人在。思慮過度主要表現在「三慮」上:

多 慮

有些人經常擰眉緊鎖、心事重重,每天都有考慮不完的事情。思考人生,諸如:學什麼、怎麼學;幹什麼,怎麼幹;進體制內,還是下商海中;搞科研,還是走仕途;怎樣搞好人際關係,如何讓大家認可等。思考生活,像孩子要上好學校,有好工作,找好對象;家裡要買房、買車、買家電、買吃的穿的等。思考投資,買股票、購基金,投期貨,心在證券交易市場,經常隨著行情的漲跌而起伏波動,特別是當被套牢後,心理壓力會越來越大。

人對事物的看法和認識,總會想很多感悟性的東西,不斷的進行反省,不斷的自我否定、自我調適,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心理活動。值得注意的是,人思慮的東西不能太多,思慮過度對身心健康百害無一利。據醫生介紹,思慮過多的人,血壓和心率都比正常人要高,免疫系統功能也較弱,而且還會大量地分泌出一種會給心臟增加負擔、令人壓抑甚至會減少壽命的應激激素,長期過度思考的人會增加精神壓力。

憂 慮

有人說,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容易產生憂慮情緒。其實不然,自古以來,憂愁思慮、憂愁擔心就伴隨著人類的發展。

我們一起來讀幾段文學作品的描述。

《後漢書·東海恭王彊傳》:「身既夭命孤弱,復為皇太后、陛下憂慮,誠悲誠慙。」

《醒世恆言·小水灣天狐貽書》:「且說王臣母妻在家,真箇聞得史思明又反,日夜憂慮王臣,懊悔放他出門。」

《譚嗣同傳》:「他們為日常生活開支高昂而常多憂慮。」

古人多為天災憂慮、為溫飽憂慮、為戰亂憂慮等。而現在的人們不必為這些憂慮了,過多的是憂慮夫妻關係、子女關係、整個家庭關係;憂慮同事關係、領導關係、整個社會人際關係;防欺騙、防詐騙,憂慮人與人之間的誠信友善;防暴力、防車禍,憂慮被歹徒所害,被「馬路殺手」所傷;懷疑自己的愛人是不是不愛自己了,懷疑有的人是不是要害自己,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這樣或那樣的疾病,懷疑家裡的燃氣是不是沒有關上開關,懷疑自己家的房門是不是沒有鎖好,懷疑自己吃的食物是不是不乾淨等等,懷疑這懷疑那,整天疑神疑鬼。輕則影響正常生活,嚴重的會得疑心病,患有抑鬱症。

世界衛生組織等的研究表明,平均每一百人中就有三人患有憂鬱症,其中因為憂鬱症所帶來的身體疾病,甚至自我毀滅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凡感到悲傷和空虛;對各種活動提不起勁或興趣;感覺沒有價值或有罪惡感;沒有食慾,體重減輕;失眠或嗜睡;容易疲勞;無法集中注意力,有輕生念頭等症狀,應及時看醫生,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

焦 慮

一個人思慮過多,整天被憂慮情緒所困,久而久之,就會產生焦慮心理。如果出現莫名其妙的緊張、擔心、害怕、恐懼等症狀,並伴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如心慌、胸悶、呼吸困難、呼吸費力、手麻、手抖等軀體的不適等,十有八九是得了焦慮症,抓緊治療是唯一的選擇。經過專科規範治療後,絕大多數患者會得到臨床康復,恢復往日的愉快心情。

03

如何防範焦慮和抑鬱?

人一旦產生焦慮或抑鬱,通宵睡不好覺,在精神上是非常痛苦的。誰也不願意得「疑心病」「抑鬱症」「焦慮症」這樣的疾病,既然不願意得,那就應該思想重視,注意搞好預防。萬事都要想開一些,千萬別跟自己過不去。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再難也要防患於未然,這樣做總比得病強。如何防範焦慮和抑鬱,這個問題非常複雜,很難有完全準確的解答,目前更無特別有效的「疫苗」。對於自身來說,主要是調節好心理,從消除誘因著手,在精神方面加以預防。

學會排解,舒緩壓力

俗語說:「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生活中需要壓力,因為有了壓力才有動力,沒有壓力,就像井無壓力一樣,是不會有所成就的,所以人生需要適度的壓力。這裡講的適度很關鍵,有的人給自己施壓過了頭,就像一塊石頭壓在心中,思想壓力大,心理難以承受。產生壓力是正常的,人無壓力也是不現實的。壓力過大,就要及時減壓,否則將會危及身心健康,人們要學會舒緩壓力的科學方法。

譬如「飯局法」,當遇到不開心的事或者比較麻煩的事情時,可約自己的好朋友吃頓飯,訴訴苦衷,聽聽意見,就會想到解決的辦法,遇到壓力千萬不要一個人扛。

例如「換位思考法」,跟高於自己很多的人比較,壓力自然而然就會無限增大,那就換成跟不如自己的比,比出「知足者常樂」;將自己的某種惡念,或有某種惡習,反向指斥別人有這種念頭或惡習;或者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性格、特徵、態度、意念和欲望轉移到別人身上,進行批判指責,從中矯正心裡不正確的想法和行為。

比如「自我辯論法」,在腦中進行自我對話,與自己辯論一番,問問自己是不是可以多個角度、變化地看問題,也許這樣就可以帶來新的視角,幫助有壓力的你走出來。《論語·子罕第九》中提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就是叫人不該猜度,不該先定事之成敗,不該先有成見,不該只為自己。不要處處跟別人爭鬥,不要以自我為中心,換個視角看,經常自我反思,很多事就沒了,生活就會有改變。

還比如「腹式呼吸法」,「聖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實際上講的就是古代聖人都十分注意呼吸。通過正確的腹式呼吸,使自己的身體處於端莊、放鬆、挺直的狀態,讓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感受清涼的氣流吸入,溫暖的氣流呼出,在一呼一吸中釋放心中的壓力。舒緩壓力的方法很多很多,每個人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的不同,選擇適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做法。

善於交往,消除孤寂

長時間有孤獨感,就會心生恐懼,對身心健康很不利。要想消除孤獨感,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有事可做。人一旦忙碌起來,那種孤獨感自然會被手頭上的事情所代替。專注很容易讓人忘掉孤獨,要培養一種專注的精神,凡做有意義的事情,就要全身心的投入進去,達到了忘我的狀態,就會將孤獨感從心裡趕走。尤其是容易產生孤獨感的人,要解開內心的自我封閉,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多結交一些朋友,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聊聊天,拉拉家常,在健康有益的活動中消除孤寂感。

堅持鍛鍊,愉悅神情

體育活動,可以加快新陳代謝,提高身體機能,具有調節人體緊張情緒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狀態,恢復體力和精力舒展身心,有助安眠及消除精神壓力,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態,從而提高自信心和人生的意義。像跑步、打拳、唱歌、跳舞、繪畫、書法、寫作、下棋、攝影、集郵、養魚、玩鳥、種花、烹飪等等,都是非常有益的文體活動。

為了防止和消除焦慮、抑鬱情緒,人們應該有自己興趣愛好,而且還要廣泛一些,常年堅持體育鍛鍊,積極參加文娛活動,肯定會有利於自己的身心健康。

古人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要想長壽,就必須心安。人們在記住「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同時,還應謹記「思慮過度,必有近憂」的忠告。

編輯丨徐德金

萬水千山總是情,點個「在看」行不行!

相關焦點

  • 思傷脾,思慮過度是種病
    思慮過多的人經常有胃脘痞悶、飲食不香、消化不良等症狀,原因之一就是思慮太過傷及脾胃,導致脾胃虛弱,沒有胃口。 思慮過度的人需要用激怒的方法來讓他得到調整,這就是所的「以怒勝思」。
  •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圖小利,必有大謀
    說回來吧,為什麼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因為負債的近憂,我已經無法考慮我的將來了,我更多的考慮的是我應該怎麼解決目前這個讓我頭痛的問題。我現在只想賺錢,其他的都只能是靠邊站,因為我已經把自己所有的底牌都輸了,沒有退路了。所有的我該遠慮的東西都被我輸了,我現在做的只有努力來解決目前的困境。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 「照料當下,思慮未來」 巴塞羅奧仕登酒店貫徹環保理念
    「照料當下,思慮未來」 巴塞羅奧仕登酒店貫徹環保理念 2020年5月巴塞羅酒店集團大中華區正式宣布引進巴塞羅集團旗下中高端品牌巴塞羅奧仕登酒店(Occidental Hotels by Barceló),短短數月時間,已在西安落地兩個項目
  • 喪系句子‖一個人思慮太多,就會失去做人的快樂
    "一個人思慮太多 ,就會失去做人的快樂。A person who thinks too much will lose the happiness of being a human being.
  • 有一個星座,不夠耀眼,但實力深厚,絕頂聰明,卻思慮太重
    處女座—絕頂聰明,卻思慮太重處女座擅長精密思考,如果能不斷強化這種優勢,處女座可以成為各領域的高端人才。但處女座對自己要求很高,特別是發現身邊的人都在成長,越發優秀時,處女座便會偷偷埋怨自己:「怎麼這麼不爭氣呢?」於是,這種焦慮感也會令處女座變得不夠自信,會有些壓抑。
  • 《EVA》被過度解讀了!為什麼很多動漫都會被過度解讀?
    文章的開始,先問各位一個問題:「你們覺得《EVA》是否被過度解讀了呢?」觀點應該會分為兩派。一部分人認為,《EVA》絕逼是被過度解讀了。好端端的一部動漫,粉絲非得去拿什麼宗教學啊,聖經啊,哲學啊,佛洛依德心理學等等各種高大上的理論來牽強附會。
  • 冷靜理智,遇事最沉穩的4大星座,思慮周全,面對一切從容不迫
    處女座所表現出來的狀態是一種清晰理性又特別有條理的,他們不會因為個人情緒影響到工作,永遠遵循著強大的邏輯規律,遇事沉穩淡定,思慮周全,可以也從容不迫地面對一切,由此可見,處女座的性格是有成功潛質的。
  • 《呼吸過度》漫畫——《呼吸過度》免費—在線閱讀。
    《呼吸過度》——(耽美漫畫)——(全文在線閱讀)在VX~公~Zong~號搜索【氧氣甜漫】或【yangqitm】回復書號【呼吸】繼續閱讀       更多更精彩的《呼吸過度》——(耽美漫畫)——(全文在線閱讀)在VX~公~Zong~號搜索【氧氣甜漫】或【yangqitm】回復書號
  • 《爐石傳說手遊》過度生長厲害嗎 外域的灰燼德魯伊法術過度生長簡評
    導 讀 爐石傳說過度生長怎麼樣?
  • 四本高評分「無限流」小說推薦,主角冷靜睿智、思慮周到還不聖母
    無限流的世界設定一般比較現實險惡,到處充斥著人性中惡的一面,想要在這樣的世界生存,主角勢必要多長點心眼,光有勇是不行的,只有行動果決、思慮周到的主角才能活下去。今天給大家推薦了幾本主角有勇有謀、擅長謀劃、不聖母的無限流小說,希望大家喜歡。今天的四本書就推薦到這裡,想要看更多好的小說,記得點個關注哦。我們明天再見!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速刪。
  • 驚嚇過度能引起癲癇嗎
    我們都知道,導致癲癇發作的原因特別複雜,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其實驚嚇過度也會引起癲癇疾病,所以我們不僅要注意提高身體素質,還要注意提高心理素質,才能更好的抵禦癲癇疾病。 其實驚嚇過度確實是會導致癲癇疾病發作的,特別是對於兒童來說,小孩子年齡小,心理素質也比較低,所以就特別容易受到驚嚇。
  • 每天抱怨生活中賺不到錢,卻過度浪費寶貴時間,這種行為讓人迷惑
    過度浪費自己的時間會有什麼後果呢!那就是無法提升自己,不管是你的外在還是內在,你都沒有補充,因為長時間的浪費時間你什麼也不會,只有守著份不需要動腦袋的工作,每個月時間到了只能公司領取小小工資生活,可能你某天丟失了這份工作,都來不及做出調整,你這個時候就會驚醒過來,自己原來早已經什麼也不會了,所以每天迷惑行為要少做做,多作為自己未來鋪路的事情。
  • 星際戰甲過度延展在哪刷
    星際戰甲過度延展在哪刷?過度延展是一件非常好用的MOD,但是很多玩家不清楚該如何獲得。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星際戰甲過度延展刷新位置,感興趣的玩家不要錯過。
  • 【動漫】 《呼吸過度 》番外
    ↑↑↑點擊藍字 訂閱二次元漫漫菌▲2018年最意想不到的收穫 《呼吸過度先來介紹一下《呼吸過度》這個故事的劇情。
  • 太原癲癇病醫院過度刺激導致癲癇?
    太原癲癇病醫院過度刺激導致癲癇?生活中很多因素都可能會刺激到他人,每個人的心理素質也是參差不齊,一些突發事件、巨響、強光,以及蟑螂、老鼠等都可能帶來一定的刺激,還有很多人喜歡的恐怖片,外界的種種突發事件都可能導致過度的情緒波動,出現驚嚇反應。但是生活中並非所有人都可以承受這些刺激,輕則一次驚嚇過度,重則導致一些疾病的突發,比如心臟病、癲癇病等。
  • 過度運動真的會加速老化嗎?
    但也有人說,過度運動非常傷身,會加速老化,凡事過猶不及,這是真的嗎?醫學研究發現,過度劇烈運動能增強新陳代謝,但也意味著加快細胞分裂、加速老化,因而可能縮短人類壽命。許多人都認為,加快新陳代謝可以使身體強壯,但醫學專家們卻發現:過度強化的鍛鍊可能對身體造成損傷,使身體過早老化。
  • 男人過度自慰有哪些危害?
    過度自慰不可取,當心這些健康隱患  可是,生活中很多人會控制不住自己,頻繁自慰,有的甚至一天2-3次,這就屬於過度自慰了。過度自慰對人的影響比較大,通常存在以下健康隱患:  1、射精中樞敏感度下降  過度自慰會導致射精中樞敏感度下降,當真正與伴侶進行性生活時,會無法喚起性慾以及無法達到高潮,或者還會出現勃起障礙的現象,令性生活寡然無味,從而影響夫妻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