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建造史的吉尼斯紀錄:20個月建造50艘,平均12天造一艘!

2021-01-10 裝甲鏟史官
如果有人提問:"請

如果有人提問:"請說出二戰中最具決定意義的艦種",想必很多人給出的答案是航空母艦。在戰前,各主要海軍強國還在為大艦巨炮和航空萬能而爭論不休,而航母的實戰表現為這場爭論畫上了休止符。在二戰爆發之初,航空母艦相比傳統戰艦的優勢已經顯露出來。航母具有高度的機動性、攻擊靈活性和超遠打擊距離,英軍航母奇襲義大利塔蘭託港,炸癱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以及日本海軍機動部隊偷襲珍珠港,都充分證明了航母的優勢所在,使其最終取代戰列艦成為二戰海戰場的主宰。

■表現1940年11月11日從"光輝"號航母起飛的"劍魚"轟炸機襲擊義大利海軍塔蘭託基地的畫作。

如今人們在討論二戰時期的航母戰爭時,大多關注於大型艦隊航母,如美國的埃塞克斯級、日本的翔鶴級、英國的光輝級等等,卻很容易忽視數量眾多的護航航母。固然,大型航母具有更強的作戰能力,但製造成本高,工程周期長,難以大批量建造。與之相反,護航航母雖然航速慢、載機量少、防護薄弱,但以商船船體為基礎,可以成規模地快速建造,非常適合執行反潛護航、火力支援、飛機運輸、飛行訓練等低強度任務,從而成為大型艦隊航母的有效補充。以美國為例,在1941年12月到1945年8月,美國總共建造了151艘航母,其中122艘是護航航母!

■太平洋戰爭後期,美國海軍TF-38特混艦隊的壯盛陣容。在大型艦隊航母之外,美國還建造了上百艘護航航母。

利用商船改造護航航母的想法最初是由英國海軍提出的,在20世紀30年代英國海軍考慮開發專用於船隊護航的"貿易保護航母",並選定5艘遠洋客輪作為改裝對象,然而由於經濟蕭條、軍費不足,最終未能實施。二戰爆發後,面對德軍潛艇和襲擊艦的沉重壓力,英國海軍對於護航航母的需求變得極為迫切,怎奈本國造船產業已經不堪重負,到1940年才利用俘獲的德國貨輪改造了第一艘護航航母"大膽"號,而在整個戰爭期間也不過改造了6艘而已。在無餘力批量建造護航航母的情況下,英國只能求助於大洋彼岸財大氣粗的美國表親,於1940年初請求美國協助改建護航航母,以解大西洋戰場的燃眉之急。

■英國皇家海軍的第一艘護航航母"大膽"號,由俘獲的德國貨船"漢諾瓦"號改造而成。無獨有偶,美國海軍也有類似的想法,當時還是海軍中將的威廉·哈爾西在1940年建議將商船改造為輔助航母,用於飛行員培訓。美國海軍根據英方的請求並結合本國需求,在1940年到1941年間以C-3標準型貨船為基礎改造了2艘長島級護航航母,其中1艘被租借給英國海軍。此後,美國海軍又挑選了另外4艘C-3貨船,在1941年11月到1942年6月間改造了4艘復仇者級,其中3艘移交英國。實戰證明,護航航母在護航作戰中的作用十分顯著,雖然每艘航母只能搭載十幾架飛機,但只要船隊中有一艘護航航母在,就能在晝間有效抑制德軍潛艇和遠程偵察機的活動,確保船隊安全。

■執行飛機運輸任務的"長島"號護航航母,該艦是美國海軍的第一艘護航航母。

鑑於英國海軍的實戰經驗,美國從1941年4月開始大批量建造護航航母,計劃利用C-3型貨船改造49艘,其中15艘歸美國海軍自用,34艘根據《租借法案》提供給英國海軍。在分配過程中C-3船體數量不足,提供給美國海軍的份額中還差4艘。於是,美國海軍又選擇了4艘T-2型油船加以改造,以補全配額。由C-3型貨船改造的45艘護航航母被命名為博格級,其中租借給英國的34艘又分為兩群,分別命名為攻擊者級和統治者級。由T-2型油船改造的4艘護航航母被命名為桑加蒙級,它們形體更大,載機量多達30架以上。

■博格級護航航母首艦"博格"號,由C-3貨船改建,標準排水量7900噸,航速16.5節,搭載飛機19~24架。

從1942年8月到1944年2月,45艘博格級和4艘桑加蒙級全部建成服役。隨著大量護航航母投入前線,大西洋之戰的危急形勢得以扭轉,從1943年中期開始,德軍潛艇的損失急劇增加,運輸船隊的損失持續下降,保證了大量部隊、武器裝備和軍需物資由美國源源不斷地橫跨大西洋,運抵歐洲戰場,從而為最終擊敗法西斯德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護航航母在兩棲登陸支援、飛機運輸、飛行訓練等方面也都發揮了積極作用,進一步改變了美國海軍對這一艦種的看法。在1943年之前,美國海軍將這些由商船改造的簡易航母稱為"輔助航空母艦"(ACV),認為只能執行輔助任務,而在1943年6月正式將其改稱為"護航航空母艦"(CVE),承認這種改造航母同樣可以承擔一線任務,被視為戰鬥艦艇。

■1943年6月12日,來自"博格"號護航航母的F4F戰鬥機對U-118潛艇進行掃射,該艇隨即被飛機投擲的深彈擊沉。

得益於博格級和桑加蒙級的建造使用經驗,美國海軍決定擴大護航航母的建造規模,訂購了50艘卡薩布蘭卡級和35艘科芒斯曼特灣級。卡薩布蘭卡級堪稱美國戰時應急造艦的典範,船體以自由輪為基礎設計,建造方式也採用自由輪式的流水線作業,美國海軍作戰部長金上將對此持反對態度,但在羅斯福總統的支持下得以推進實施。卡薩布蘭卡級於1942年11月開工,首艦於1943年7月8日服役,最後一艘於1944年7月8日建成,換而言之平均一周完成一艘。同時,卡薩布蘭卡級也是歷史上建造數量最多的航空母艦,約佔美國海軍戰時建造航母數量的三分之一。50艘卡薩布蘭卡級全部被美國海軍留用,其中5艘投入大西洋戰場,其餘均派往太平洋戰場,廣泛參與了兩棲登陸作戰,有5艘戰損,其中最著名的戰例就是1944年10月25日的薩馬海戰,16艘護航航母面對包括"大和"號在內的日軍主力艦隊頑強阻擊,重創對手,迫其退卻。

■1943年4月5日,卡薩布蘭卡級首艦"卡薩布蘭卡"號舉行下水儀式,在旁邊的船臺上另有兩艘同級艦正在建造。

科芒斯曼特灣級是以T-3型油船為基礎設計的,與早期護航航母利用現有船隻或在建船隻改造不同,該級在鋪設龍骨時就定位為護航航母,作戰機能在二戰時的護航航母中屬於頂配。由於船體較大,工期較長,首艦遲至1944年11月竣工服役,在戰爭結束前完成了10艘,最終有19艘建成,16艘取消建造,後來參加了韓戰。

■這幅畫作表現了薩馬海戰中"甘比爾灣"號護航航母遭日艦炮擊的場面。

誠然,護航航母在載機量、適航性、生存性各方面都難與大型艦隊航母比肩,美國海軍官兵對其艦種縮寫CVE的調侃就充分說明了其弱點,它們被解讀為可燃(Combustible)、脆弱(Vulnerable)、消耗品(Expendable)三個詞的首字母,事實上護航航母甚至難以承受一枚魚雷或一枚炸彈的攻擊。然而,短至數月的建造周期和數以百計的建造規模,使得護航航母的所有弱點在一場以實力比拼和海量消耗為特徵的大型戰爭中變得可以忽略。在大西洋戰場上,以護航航母為核心的反潛大隊是德國潛艇的終極剋星,最終挫敗了鄧尼茨的狼群戰術;在太平洋戰場上,大量護航航母為登陸部隊撐起空中保護傘,提供近距火力支援,使數量有限的大型航母得以集中力量摧毀日本海軍主力艦隊。無論如何,護航航母對於二戰勝利做出的貢獻不應被人們所遺忘。

■在太平洋作戰的"薩拉莫阿"號護航航母,屬於卡薩布蘭卡級。

相關焦點

  • 生產一艘航母要多久?該國僅76天,一年建造完成50艘,創世界紀錄
    為此,各國開足馬力大力建造各級航空母艦,其中護航航空母艦由於價格低廉、便於生產、建造周期短、改裝方便等優點而備受各國青睞,尤其是美國,據統計,美國建造護航航空母艦達124艘之多,主要有長島級、射手級、統治者級、博格級、桑加蒙級、卡薩布蘭卡級、科斯曼特灣級。
  • 造一艘就得花55億,相當於建造一艘核動力航母
    造一艘就得花55億,相當於建造一艘核動力航母眾所周知,美國是目前世界上僅有的兩個擁有「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的國家,除此之外還有俄羅斯,而「三位一體核打擊」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核潛艇。因為只有核潛艇的潛射核飛彈射程超過8000千米,其才具備成為「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的前提,可想而知「三位一體核打擊」的要求有多高。
  • 29年建造10艘航母!004航母大量製造,見證中國速度
    圖中核心C位就是一艘神秘的大型彈射航母,而且艦島的體積控制的相當完美疑似取消了常規動力航母必須的煙道,目前在江南廠建造的003航母還是一艘蒸汽動力推動的常規動力航母。同時在這艘航母的艦首飛行甲板部位還印有19字標。綜合以上各方面信息分析這艘神秘的航母應該就是004航母,既然官方已經披露的CG圖至少可以確定004航母至少已經進入到了總體設計方案冷卻階段。
  • 為何二戰時建造航母非常容易,而現在建造起來卻很難?
    進入現代以來,航母的數量可以說是有了一個斷崖式的下跌,以前一個國家都能拿出一百多艘,現在全世界的航母總數加起來別說一百艘了,頂多也就20多艘,而且增長的也非常緩慢。 以前各國造航母如同喝水,是一件非常輕鬆而又簡單的事情,一個月的時間都可以整出數十艘,基本沒什麼難度。
  • 印國防部長計劃終止第三艘航母建造,跟不起中國了?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航空母艦,中國造航母速度越來越快,印度自然也不肯落下,絞盡腦汁也要「跟」單。於是印度和中國之間就開始了一場無聲的單方面的「軍備競賽。」然而最近,印度高官卻坦言稱,不跟了!印度不造航母了!
  • 建造一艘航母需要多少錢?美國只需當年軍費的2%,英國卻要拿出8%
    而到了滿載排水量12萬噸的新一代「福特級」核動力航母,首艦「福特號」的造價則達到了120億美元(加上研發均攤費約為137億美元),該艦下水於2013年,當年美國軍費約為6300億美元,如此一來,建造一艘「福特號」航母的造價約佔美國當年軍費的1.9%。
  • 淺析第三艘「約克城」級航母「大黃蜂」號的建造過程和服役生涯
    「大黃蜂」號航母(舷號CV-8)是「約克城」級航母的第三艘,是二戰初期太平洋戰場上美國海軍的主力航母。「大黃蜂」號航母的服役生涯十分短暫,從1941年10月交付到1942年10月沉沒,只有短短的一年時間。然而就是在這一年裡,「大黃蜂」號航母參加了多次戰鬥,創造了屬於它的戰史!
  • 二戰航母隨便造!僅美軍就有147艘,為何如今造一艘都難?
    在航母成功面世的一百多年以後,時至今日在世界範圍內掌握了航母研製技術的也只有九個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它就像是一座可以移動的機場,帶著戰鬥機和轟炸機越過大洋前往他國執行任務。二戰的時候,美軍的參戰時間連4年都沒滿,在此期間卻建造了多達147艘航母,也稱得上是「下餃子」,而美軍目前僅擁有11艘,未免讓人覺得差距有點大,加上那個時候都是前腳剛建造完成後腳就被拉到了戰場,至於現代航母,建造一艘需要耗費的時間都可以讓美國打完很多次二戰了,光測試就要花上很久,比如美國最近建造的福特級航母,05年正式開始建造工作,13年首次下水實驗,直到17
  • 為什麼二戰時期建造航母那麼容易,而現在建造起來就這麼難了?
    在第一艘航母問世以後,這種性能特殊的武器就受到了各國的重視,而且那時候航母數量也很多,基本上只要是有海軍的國家就會擁有數艘航母,像美國那樣比較強盛的國家,更是直接建造了數百艘航母。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頭難,按照常理來說,國家剛開始發展武器的的時候會因為經驗不足,所以發展的會慢一些,但是航母卻恰恰相反。進入現代以後,航母的數量驟然減少,世界上數百個國家,持有航母的也是不到十個。
  • 中國同時建造兩艘航母?看看901綜合補給艦造了幾艘就知道了
    航母建造是一項超大工程,涵蓋的科學門類多,技術含量高,工業製造力強阿爾法軍事自媒體近日發布了一張圖片並講到:如何才能讓當時的瓦良格號完工:需要大力支持、600個相關專業、8000家配套廠家,總之需要一個偉大的國家才能完成它。」所以他們完不成。
  • 二戰全球共有幾百艘航母,為何如今舉全國之力才能造一艘航母?
    就以航母來說,作為海軍軍艦,其最重要的能力卻是上面的艦載機。我國曾經因為工業落後,所以在近代的軍事發展舉步維艱,航母更是發展了多年。但好在我國還是成功研製出了國產航母,讓中國的海軍力量躋身於世界前列。如果熟悉二戰史的朋友應該知道,在二戰中航母並不少見,很多國家都造了幾十艘航母,甚至造了上百艘航母。
  • 500架隱身戰機8艘航母20艘戰略核潛艇,中國軍力大邁進
    近日,美國環球軍事期刊雜誌就刊載了一篇署名軍事評論文章,撰寫該文章的該雜誌特約美國海軍退役軍事專家約翰.桑德維克斯認為,在未來15年以後,到2035年時,那時候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將會擁有不低於「500架隱身戰機、8艘航母、20艘戰略核潛艇」的龐大軍事力量,在其他各類型技術裝備的建設上也將一樣取得巨大的長足式發展。簡而言之,屆時的中國軍力將會呈總體上向前踏步邁進。
  • 第三艘航母建造,印度政府絕非猶豫,而是在等,等中國,等美國
    (第一艘國產航母進入新階段再次鼓舞了印度,印度又開始討論第三艘航母)雖然印度第一艘國產航母的建造過程都成了笑話,但是好在這艘航母在近日已經開始新的階段,也算是安慰。受此影響,印度再次開啟「自嗨」模式,印度人開始關注第三艘航母的話題。
  • 二戰時全球有數百艘航母,而如今想造一艘航母怎麼這麼難?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有各類航空母艦159艘,英國有90多艘,日本有20多艘。而現在,美國有11艘航空母艦,英國海軍大幅縮減只剩兩艘,而日本只有三艘勉強達到航母標準的直升機驅逐艦。按道理,技術在發展,現代國家也比二戰時更富有,那麼為什麼航空母艦卻越來越少呢?
  • 這國建造的大艦,最終有7艘賣到了亞洲!
    此船原為Komandram Fedko級,烏克蘭赫爾松Kherson船廠建造,原準備建造4艘,為蘇聯海軍航母編隊配套,不過沒徹底完工蘇聯已經不存在了。1993年航行至北方大船廠續建,1996年5月8日建成交付。船身長近200米,全船艙室近800個。有橫向液貨補給站、乾貨補給站和縱向液貨補給站,可邊航行邊為多艘艦船補給油水和主副食品。
  • 造一艘航空母艦要多少錢?真心不貴,不足百億美元!
    由於集成了各種先進設備,所以擁有強大作戰能力的航母也決定了其造價一定不菲。那麼,造一艘航母到底需要多少錢呢?建造大型航母的計劃,會拖垮一個國家的經濟嗎?經常有媒體報導美國航母建造費用屢屢超支,甚至計算出建造一艘福特級需要花費二三百億美元的天價。其實,即便是超級航母,也根本不需要這麼多錢。
  • 4月28日開始,俄羅斯將同時開工建造6艘戰艇,包括2艘航母和核潛
    如今,俄羅斯終於要開始大量建造大型水面戰艦了。據外媒報導稱,俄羅斯計劃從本月28號開始,要求各大造船廠同時開工建造2艘直升機航母、2艘22350型護衛艦以及2艘亞森級攻擊核潛艇。這是冷戰結束,俄羅斯聯邦建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水面艦艇建造計劃。俄羅斯官員就表示,儘管目前疫情仍在國內肆虐,但是俄羅斯沒有將生產計劃推遲的打算。
  • 造一艘航母究竟有多難?為何全球只有四個國家能自主製造
    當然了,航母越大,搭載的艦載機也越多,火力輸出也越強大,所以航母的大小也被作為衡量一艘航母強弱的重要因素。一個國家航母的水平就能夠衡量一個國家的海軍實力。如今的航母和二戰的航母存在很大的差距。不僅技術水平要求不高,造價也不是那麼昂貴,很國家都打造出幾十艘航母。由於技術水平要求沒那麼高,所以兩年的時間就能建造出來。只要鋼鐵到位,就可以實現流水線的生產。
  • 世界上第一艘航母是哪國建造的?僅用3年就建成,不是英美
    航空母艦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海上軍事力量,許多大國都在積極研製航母,前段時間,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正式交付海軍。英國「威爾斯親王」號航母也服役不久,而美國作為航母大國,擁有全球實力最強的航母編隊。那麼,世界上第一艘航母是哪個國家建造的呢?
  • 二戰時全球有幾百艘航母,為啥到了如今,舉國之力才能造出一艘
    航母現在是大國海軍的主要作戰軍艦,同時航母也是海軍強國的重要標誌,所以航母在現代海軍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除了美軍之外,中國就是唯一一個即將擁有三艘航母的國家。中國在遼寧艦建造完成之後才擁有了自己的第一艘航母。